“說錯話?你們村里人哪能說錯話?”
有人拉著,媒婆終于找到了人傾訴,或者說噴吐!
“人家的大閨女,從小到大又不吃飯,也不用喝水,喝西北風就能長大。”
“所以,誰家嫁閨女要彩禮啊?要三十塊錢的彩禮,那不是喪良心,賣女兒麼?”
“听說你們村里人,娶了媳婦都是供著當祖宗,娶進門不用干活,不用生孩子,每天就只要吃好喝好就行!”
“這樣好,以後誰家閨女,想要進你們老秦家的門,不要說給彩禮,肯定要十里紅妝的陪送,要不然來了光享福哪行?”
“呵呵,你們秦家厲害了。”
“以後你們村里的小伙子,肯定不愁找媳婦。”
“每家每戶取個祖宗供著,那多好?”
“我想誰家的父母都會同意,擠破頭了搶著嫁入你們老秦家,過來就享福,還要什麼彩禮!”
這位李媒婆,不愧是媒婆,這嘴是真能說。
听她這麼一通噴,誰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就因為三十塊錢彩禮?不至于,不至于啊!”
隊長秦正的嘴角抽搐,他雖然感覺三十塊錢的彩禮有點多,但是他卻絕對不能說。
誰讓他們村子窮呢!誰讓他們村里未婚的小伙子多呢?
競爭大啊!想要娶媳婦不容易,只能哄著!
“怎麼不至于?你看看老九兩口子,跟個鋸了嘴的葫蘆一樣,這是不想搭理我了?我不講理唄?”
“不是,絕對不是,他們兩口子平時也是三腳踹不出個屁來,要是能說會道,他家孩子能到現在還娶不上媳婦?”
說了這麼多,看秦家人的態度好,李嬸也不是那麼生氣了。
再說,做媒哪有一帆風順的?
這樣的事情她遇到的多了,現在壓制了主家,也許還能拿到一份謝媒禮。
媒人的嘴,騙人的鬼!
“秦隊長,其實我並不是太生氣。”
“說實話,三十塊錢的彩禮,算是周圍十里八鄉最高的了,但是,人家女方是無緣無故要這麼多錢的嗎?”
“你讓這兩口子自己說,剛開始我傳話的時候,說的是多少彩禮?”
“只要十八塊錢,雖然也不低,但是絕對不算多。”
“為什麼說到了三十?還不是他們兩口子鬧的。”
“年中的時候,他們就說找人蓋房子,現在你們看,他們家的破房子,我都害怕風一吹就倒。”
“就這樣的房子,剛才人家女方看了就想走,還是我勉強留下的。”
“再看看你們一家人穿的衣服?沒好衣服,你不會像借錢一樣借一身?”
“穿的這麼磕磣,人家女方都沒說什麼吧?”
“後來呢,好嘛!不停的說家里有錢,就是還沒來得及蓋房子,也沒錢買省衣服貼在臉上!”
“呵呵,有錢是真有錢,直接拿出來了五百塊現金,一大摞,還真唬人。”
“哈哈,笑死個人,這樣的事情我見得多了,既然能拿出那麼多錢,你倒是蓋房子啊!”
“打腫臉裝什麼胖子?真有錢不知道貼在臉上?”
“現在好了,糊到了 上了吧?真是不夠丟人的。”
“不知道湊了多少家,借了五百塊錢,這是想要騙婚呢?”
“人家女方的嫂子只是稍微試探,說,你們家既然這麼有錢,那就給三十塊的彩禮。”
“沒想到,人家只是稍微試探,你們居然先炸了?還賣女兒?”
“算是真賣女兒,也輪不到女方的嫂子來賣,腦子呢?”
“就算是借錢騙婚,你也充充門面啊!”
“倒驢不倒架,你就給三十塊錢彩禮又怎麼了?”
“媳婦娶進門再說啊!不就是三十塊錢嗎?”
“人家也沒追著你們家,讓你們現在就蓋房子啊!”
“死腦筋!不對,自私自利,只想著自己,算了,我不生氣,不生氣......”
媒人的嘴,真的是太能說了。
這麼幾句話,就把自己摘的干干淨淨。
看到這種情況,秦軍也是無奈,因為這在七八十年代的農村,算是普遍現象。
這也算是時代特色,因為現在就算是優越感十足的城里人,過得也就那樣。
要知道,城里人現在算是天之驕子,都是工人,跟農民可是有著天壤之別!
畢竟魯迅老先生曾經說過︰共和國是有貴族的,那就是城里人。
他們吃皇糧,拿工資,有定量的口糧,有各種票證,還有各種福利。
但是,相比幾十年後的乞丐來說,他們現在過的日子,也沒有好多少。
既然共和國的貴族們,都過的那個吊樣,就不要說一座小山村中的農民了。
村里人什麼情況,這位媒婆肯定也知道。
在秦軍看來,三十塊錢換個媳婦,真的不虧。
可是,要是代入這個時代,代入一個一家七八口人,年終收入才一百三十塊的人家,那三十塊錢就是個天文數字。
不用說,老九叔家的堂哥,還是要繼續光著。
“走吧,我們去挖青石,爭取年後起上五間大瓦房!”
不想繼續看熱鬧,秦志河心情有點低落的說了一聲,就拉著秦風就走。
秦軍看了看臉色不好看的二哥,他家要是不起新房,恐怕二哥的結婚路也不會順暢。
跟著一起走出村子,秦軍的神色有點復雜。
本來他還只是為了口吃的,也是為了改善一下居住環境,才想著燒石灰。
現在看來,這燒石灰還真是個重要的事情,肯定要做好。
村子西邊,大部分是平整的田地,也都是些旱地。
這里的土地之中,到處是大大小小的碎石,而且還都是石灰岩。
就是因為這個,這里種什麼都長不好。
在這種地方,只要找得準,就能找到成堆的圓形、橢圓形青石。
一般這些岩石還都埋藏的不深,最多也就是在地下兩三米處。
找這種石頭窩,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能憑經驗。
這就要看老秦,他知道哪塊地里面,哪邊最容易干旱。
比如種花生,每年干旱的時候,哪邊長得一片花生最先干枯,不用說,這邊的地下不是有沙子,就是有岩石。
土層薄,沒法存水,自然是最先開始干旱。
這就是經驗,有著秦志河選擇挖掘地點,他們一家很快就開始有收獲。
冬季的土層,最少有二十厘米是凍土層,需要費勁的刨開。
而只要剝去這一層凍土,下面的土壤就很容易挖掘。
很快,一個一米的大坑,就出現在秦軍眼前。
秦志河同志的選擇沒錯,此時他一稿頭下去,就砸在了一塊石頭上。
用撬棍剝離出來,正是一個人頭大小的青黑色石頭。
這就是青石,以後可以制作石雕,也可以用作建築材料。
以後要是能夠買到水泥,跟水泥、沙子用水混合,就是混凝土。
可以說,石灰岩是一種十分優質的原材料,使用範圍很廣。
有了一次收獲,也就意味著無數次收獲,這是石灰岩的分布特點。
也就是秦軍所在的齊魯中部,沒有太多石灰岩礦藏,要不然,也許一挖就是一個大型溶洞。
他們本地地下的石灰岩,都是以圓形、橢圓形,或者是不太規則的長橢圓形存在。
這樣的形狀,不用說也知道是長期被水流沖刷形成的。
所以,一般找到青石扎堆的地方,附近肯定還有沙子。
青石是一找就是一大窩,沙子是一找一條帶!
蓋房子,沙子和石灰都不可或缺,所以這兩種材料可以都不花錢。
“老三,你真會燒石灰?”
大哥秦禮眼看已經有收獲,還是忍不住問道。
“肯定會啊!”
秦軍抱起一塊青石,直接扔到坑外面。
“你怎麼學會的?跟著誰學的?我們出點力倒沒什麼,要知道燒石灰,可是用到碳的,碳可不便宜。”秦禮再次問道。
“這東西還用學?不是看一眼就會嗎?二哥,你在部隊學過怎麼挖行軍灶嗎?無煙灶會不會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