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柱計劃

第 475 章 後續齊院士與β發散劑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宇宙在熵增 本章︰第 475 章 後續齊院士與β發散劑

    152所生化實驗室內。

    這所國內最頂尖的生化實驗室是國家88計劃規劃所誕生的產物,它的歷史追溯到那個一清二白的年代,無數學成歸來的人才為其添磚加瓦,至今已經成為大陸軍事生化環材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

    實驗室里彌漫著消毒水和培養基特有的氣味,氣味並不算好聞,但是在這里的眾人都習以為常了。

    超淨工作台低沉嗡鳴,齊院士透過生物安全櫃厚重的玻璃,凝視著培養皿中那片令人心悸的黑色絨毛。

    眼前的生物安全櫃是這里的終極堡壘,全密封結構,四道獨立保險,所有操作均由外部機械臂遠程完成,無線供電,一旦內外兩道監控其中之一監測到絲毫異常,系統將在瞬間鎖死並啟動加壓高溫焚燒程序。

    不僅如此,整間實驗室本身也是一個巨大的安全殼——如果那令人恐懼的超級真菌真的突破了第一道防線,實驗室大門將自動封死,外界將根據情況決定它的最終命運。

    最壞的結果,便是將這里徹底抹去。

    152所生化實驗室完全吸納了西伯利亞雪鷹研究所的教訓,絕對不會讓超級真菌從實驗室中泄露。

    它們帶來的壓力沉重如山,沒有這銅牆鐵壁般的防御,研究無異于自掘墳墓。

    如果細細看去,會發現那些黑色絨毛在不斷的顫抖。

    它們正在散布自己的孢子。

    可惜的是,這些培養皿里面的菌株是凍干狀態下密封入培養皿,這些菌株甦醒之前整個培養面已經被完全密封,它們的掙扎徒勞無功。

    這些菌株是來自巴拉特代號為萬物終焉的的超級真菌,里面本來還有一個由培養基制成的膠囊,當這些真菌將培養基分解消化之後,膠囊內的內容物就會釋放出來。

    齊院士深吸一口氣,即使隔著厚重的防護服和高效過濾器,消毒水和培養基混合的微澀氣味似乎依然能鑽入鼻腔,提醒著他身處何地,面對何物。

    他眼前的,是人類文明遭遇的最微小也最致命的威脅。

    而膠囊里面的內容物就是他們此刻正在研究的東西,CLCN3的改良品,一種能夠通過發煙擴散來達到廣域覆蓋的化學品。

    這種化學品來自冰封的西伯利亞,指向了那個在超級真菌肆虐下即將瀕臨崩潰的國度。

    當超級真菌的潮水般吞噬俄聯邦遠東的廣袤土地,將凍土化為死域時,殘存的俄聯邦頂尖生物學家與化學家們在絕境中獲得了來自祖國的最後任務。

    找到一種能在惡劣環境,並能通過非接觸方式大規模、快速消殺真菌及其孢子手段。

    在嚴重缺乏頂尖人才與科研環境的情況下,這些俄聯邦的化學家通過窮舉的辦法在可能的化學品中一個個篩選,最終他們把目光投向了CLCN3的衍生物。

    令人意外的是,這些俄聯邦的化學家還真找到了辦法,一種被他們命名為β發散劑的實驗性化學品。

    這種化學品似乎非常符合他們的條件,對超級真菌有很好的消殺效果,毒性稍低,後續可以噴淋中和劑來清理,並且可以通過焚燒的煙氣阿里進行擴散。

    不過,β發散劑卻有個非常嚴重的缺陷,那就是,效果極其不穩定。

    有時候效果出奇的驚人,有時候卻毫無作用,這與β發散劑的品質無關,概率完全隨機。

    更糟糕的是,他們並不知道β發散劑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生效,為什麼能對超級真菌起作用,似乎它能否發揮作用,全部都要看運氣。

    俄聯邦方面意識到了依靠他們凋零的人才與貧瘠的實驗資源很可能難以繼續研究,因此他們派人開展了技術合作。

    在得知這種藥劑的存在之後,就連齊院士這個發明者也為之驚訝。

    他最初發明的CLCN3本身是一種劇毒的窒息性物質,能抑制細胞色素C氧化黴,切斷細胞的能量生產從而導致真菌凋零。

    其實也不止真菌,這種化學品對一切依靠細胞色素C氧化黴的生物都有效果。

    但β發散劑不一樣,這些看起來似乎只是稍微修飾了一下的CLCN3,完全變成了一種讓他極其陌生的東西,從結構上來看,它誕生了選擇性結合能力,雖然對哺乳動物細胞的毒性降低了一些,但是卻根本無法解釋為何會對超級真菌有如此懸殊的殺傷效果。

    他們所要做的,正是想盡辦法讓β發散劑穩定的發揮它對超級真菌的殺傷效果,至于β發散劑對超級真菌殺傷的原理?他們已經不再奢求了。

    但是。

    自從數月之前他們對β發散劑發起研究以來,如今已經陷入了詭異的瓶頸。

    “這一次效果如何?”

    “沒用……抑制率在3%以下。”

    實驗室內嘩然有人忍不住開口︰“也就是說,我們這幾個月以來的研究沒有一點成果?”

    觀測員沉重的點點頭。

    不少人都有些沮喪。

    齊院士再一次拿起手稿看了看,隨即拿筆,決然的將最後一項劃去。

    他露出了凝重的表情。

    β發散劑改良計劃自數月前到手之後,如今已經投入了上億的資金,但是卻沒有絲毫成果。

    他也與不少同行大拿交流過,都也毫無收獲,畢竟這個領域本來就很冷門,以前也沒人研究如此瘋狂的毒藥。

    自己的團隊也探究了所有可能的方向,但是針對β發散劑改良仍然停留在它被送過來的樣子。

    β發散劑改良計劃,這個投入巨大、承載厚望的項目,似乎已經耗盡了所有可能的路徑。

    他嘆息一聲,將手記放下。

    一聲無聲的嘆息在他心底響起,他抬起頭,看向實驗室里那些年輕或不再年輕的面孔,每一張臉上都寫滿了挫敗與迷茫。

    都是他寄予厚望的學生和才華橫溢的同仁。

    這些大多是他的學生,還有一些從同事團隊選調而來的拔尖人才,人人都是博士起步,各個都是生化領域的人才,還有他帶隊,外加無數教授支援,如此豪華的團隊在世界範圍也是化學界頂級天團,可以說,他們已經做到了能做的一切。

    或許,是時候該停下這個項目了?

    眾人似乎也意識到了什麼,一個個抬頭看向齊院士。

    齊院士張開口,艱難地吐出第一個字︰“我……”

    ……

    無形的漣漪掃過。

    齊院士下意識的看向旁邊試驗台上的燒杯。

    “那個燒杯里面是什麼?”

    一位研究員愣了一下,循著視線看去,語氣有些不確定︰“這個……好像是仿真菌EPS基質的樣本廢液,用來模擬超級真菌生物膜的……實驗早做完了,還沒來得及處理。”

    “結果如何?”齊院士追問,目光沒有離開那個燒杯。

    研究員顯然沒有齊院士那種過目不忘的本事,他手忙腳亂地翻找著旁邊的記錄本,匆匆掃了幾眼︰“結論是……β發散劑的失效與其生物膜屏障無關,理論上,它應該能輕易穿透真菌細胞……”

    齊院士緊鎖的眉頭更深了,他直接伸手拿過那份資料,目光快速掃過記錄。

    隨即,他頓住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支柱計劃》,方便以後閱讀支柱計劃第 475 章 後續齊院士與β發散劑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支柱計劃第 475 章 後續齊院士與β發散劑並對支柱計劃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