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他了。”
朱棣果斷下了決定︰“宣王寧進宮,朕親自囑咐他幾句。”
黃儼躬身領旨,出門小跑著往王寧家撩。
既然主帥決定了,那所動用的衛所自然也有了定論︰“就讓虎賁左、右兩衛護送王寧,先去耽羅吧。”
听到朱棣這一手安排,姚廣孝嘴角微微翹起,暗嘆還是陛下會用人。
虎賁左衛過年演武,輸給了東海新軍,丟了個大臉。
後來還被陛下丟到了龍江寶船廠看大門,對他們來說,絕對是奇恥大辱。
如今陛下給他們一次機會,將他們丟到北朝戰場上,這群狼崽子還不嗷嗷叫的著和敵人玩命?
“大師,你抽空去點一點這個章陵。”
朱棣冷著臉︰“告訴這小子,玩命可以,但要是不服指揮,以後都不用回來了,就留在耽羅給朕釣魚吧。”
“貧僧遵旨。”
“散了吧。”
朱棣需要靜下心來想一想,再次推演一番紛亂的戰局。
最重要的是,他要想想明日早朝,如何應付群潮洶涌的朝堂。
果然,第二天一早,當大臣們得知陛下居然要再建艦隊、復開西線戰場的旨意後,頓時炸了鍋。
如今還是永樂朝初年,他們不敢指摘陛下不對,紛紛將矛頭對準了甦根生。
大臣們一致認為,是甦根生‘蠱惑媚上’,‘妖言惑帝’,才讓陛下做出如此昏庸的決定。
甦根生和他那位小叔叔不同。
甦謹那家伙從來懶得和他們廢什麼口舌,你丫罵我,我回頭就往死里弄你,所以一般人真不怎麼敢惹他。
但甦根生卻不這樣,而是做好了準備,不疾不徐的與群臣辯論。
大部分大臣的理由都很一致,就是認為此舉耗費國力,會讓大明財政岌岌可危,也不能說不對。
而甦根生卻認為,現在正是大明一舉去除外亂,固大明百年邊疆不亂的好機會,這仗一定要打。
朱棣冷眼旁觀,暗中握拳為甦根生加油打氣——上啊甦卿,給朕罵死他們!
雙方一時間吵成一團,卻誰又奈何不了誰。
眼見奈何不了甦根生,一位急了眼的御史當即排眾而出︰“陛下!臣要彈劾甦督台,讒...”
話還沒說完,就被身邊嚇白了臉的御史,趕緊捂著他的嘴拖了回去。
這幫御史最厲害的一個大招,就是‘風聞奏事’。
管咱有理沒理,先把一盆髒水潑到對頭身上,逼其自辯。
而對手往往只能被動接招,摘了官帽下跪,請陛下派人查他。
這一招御史們用的可謂是輕車熟路,無往不利。
但這位御史八成是新來的,不曉得這招對誰用都行,就是不能對甦謹用。
你敢給晉國公潑髒水?
誰不知道那老小子從不按套路出牌?
你敢潑他髒水,他當堂就敢懟著你臉啐回去!
最可怕的不是甦謹罵人,而是轉頭下了朝,那老小子一準就派人去查你。
不止查你,還查你的祖宗十八代。
那你最好開始祈禱,自己和自己的族人屁股能干淨一點。
不然,一旦讓那老小子拿到實證,立馬就會懟著你貼臉開大。
結果就要視你被拿到的實證決定,是罷黜、降職,還是流放、關押。
再嚴重一點的,直接送你一套頭腦消失術,讓你再也摸不著頭腦。
甦謹不能用,對他的親戚、學生,最好也別用。
上次就有人用這招想對付童福山,現在墳頭草已經三尺高了...
至于甦根生這位晉國公的乖佷子,你自己品吧,你細品。
按住那位作死的御史後,身邊的這群御史才算松了口氣。
這二年誰的屁股能保證一定干淨?
但他們也清楚,那位晉國公有自己的底線。
只要你能辯過甦根生,而不玩一些場外的陰招,人家也不會拿陰招對付你。
反之,他陰死你。
雙方吵了半天,也拿不出一舉壓死對方的說辭,氣氛有些僵持。
就在朱棣準備趁其疲憊,一舉拿下的時候,蹇義這個愣頭青卻站了出來。
別看這小子上朝之後就一直沉默寡言,一言不發,一旦這小子在這時入局,自己可能有些不妙啊。
孰不知,還沒等朱棣喝令他閉嘴的時候,蹇義卻躬身下拜︰“臣,附議!”
啥玩意兒?
朱棣以為自己听錯了,忍不住摳摳耳朵︰“蹇卿,你說你同意?”
“是。”
朱棣大喜,“好,好,好!”
雖然不明白這個愣頭青,這次怎麼會這麼痛快站在自己一邊,但他卻知道這是拍案落定的最佳時機︰
“翰林待詔擬旨,即日下達旨意。”
大臣們面面相覷,無奈躬身︰“臣等...遵旨。”
早朝散後,這些大臣七七八八的將蹇義圍住,氣憤的質問他為何‘背叛’他們。
誰知蹇義只是不屑的掃了他們一眼︰
“諸位同僚,長痛不如短痛的道理,不需要本官再說吧?”
“與其大明年年陷入戰事之中,不如傾其全力,一戰而定,何如?”
說完,瀟灑的一揮袍袖,大步離去。
獨留下那些大臣,凝神思索著蹇義的話。
好像,蹇侍郎的話...有那麼一點道理?
現在的大明,就像朱棣領導下的一台戰爭機器。
一但命令下達,每一件精密的齒輪就開始轉動。
新的南海艦隊招兵令,即刻頒布。
不同于上一次的寥寥無幾,僅義烏一地,報名從軍者不知凡幾,差點擠破了征兵衙門。
征兵衙門的官吏瞠目結舌之余,好像明白了一點緣由。
且不說海軍無論是俸祿、待遇都遠遠優于陸軍衛所兵,光是看看季家那倆小子的待遇,誰又能不羨慕?
季岩吉那個庶出的仔,如今在家里的地位早已今非昔比,回了家嫡長子也得坐在他下首。
更遑論這次若是在北朝戰場立功,回來之後恐怕族譜都得給他單開一頁。
至于季信秋那個憨仔,更是咸魚大翻身。
提親的媒婆差點踩破他家的門檻,有些孀居的寡婦更是托媒婆托問——
季信秋那小子介意寡婦不?要是介意的話,問問他爹介意不?
媳婦兒當不成,後媽也不是不能接受...
總之一句話,如今的大明海軍,就是香餑餑和光明前途的代名詞,誰又能不心動?
不過才十余日,南海艦隊就超額完成了征兵任務。
僅義烏一地,參軍報名者就愈數千。
這些新兵將隨著新下水的艦隊,一同前往崇明備倭衛訓練、考核,等待鄭和接收。
但北朝的戰事,卻在此時起了變化,戰局似乎開始朝著大明不利的方向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