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福不願與英軍正面沖突,決定帶兵繞到西側,遠遠地進行掩護。
西側的位置顯然無法保證命中率,甚至連射程都保證不了。
但這也是唯一能吸引敵軍,緩解左翼先鋒軍壓力的辦法。
畢竟,李景隆只說讓他干這個髒活,但這個髒活怎麼干,他可沒說。
丘福自然要動動他不常用的那個腦子,想出了這個‘好’主意。
支援,俺去了,炮彈也不要錢似的撒出去啦。
阻擊,俺也干了,但你沒說在哪阻擊,用什麼方式阻擊。
誰說遠遠地亂放炮,不是阻擊了?
至于左翼先鋒軍能跑出來多少,就不關他丘福的事了。
李景隆顯然也看穿了丘福的私心,但他也不好多說什麼,逼著丘福去送命。
他只能命令右翼炮兵陣地不惜火力,生生在漢江畔,炸出一道無法突破的火力封鎖線。
同時連連下令,催促左翼不要戀戰,拋棄輜重、重傷兵,能撤出來多少算多少。
英軍軍艦顯然被右翼的炮火所懾,不敢冒然開進,遙遙的在江面徘徊,尋找繼續進攻的機會。
而這短短的一刻鐘,也給左翼爭取了逃命的機會。
一刻鐘後,左翼部隊終于狼狽的撤了出來,李景隆命右翼炮陣有序後撤,但炮火不能間斷。
同時也讓丘福撤下來,後隊變前隊,向臨津江和開城方向撤退。
....................
英國佬的突然偷襲,讓李景隆部損失慘重。
整個左翼先鋒軍的火炮,幾乎在撤退的時候全部丟在了漢江邊上。
這還不是最慘的。
最慘的是原本一萬五千人的左翼先鋒軍,最後逃出來的僅有不到八千人,建制幾乎被打殘。
而這八千人里,還有戰斗力的,把輕傷兵也算上,只有不到六千。
剩下的不是缺胳膊就是少腿。
即便如此,他們都算是命好的,還有更多的重傷士兵,被無奈丟在了戰場上。
李景隆現在可顧不上傷春悲秋。
丘福的部隊在前探路,所有的斥候能動的全部撒了出去,為大軍指示撤退方向。
李景隆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分析戰況。
如今只要能順利跨過臨津江,不遠就是開城。
只要能到達開城,就能據城而守,暫時休整,然後等徐輝祖的部隊到來。
至于戰後朱棣會怎麼處置他的‘貪功冒進’之罪,此刻也顧不得了。
但英國人憋了這麼久,能輕易放他離開嗎?
“報————————————臨津江附近發現英軍部隊,至少三千余人!”
“報————————————臨津江上發現英國人戰艦,目測不低于三十艘!”
“報—————————————身後出現小股敵軍,疑似英軍斥候部隊!”
“報————————————漢江城門大開,安氏叛軍大軍出城了!”
“報——————————————”
一條條壞消息接踵而來,李景隆都麻了。
前方的狙擊部隊是不多,但江上可是有戰艦護航的!
自己這幾萬人沖上去,也只能是人家的靶子。
至于身後的那些斥候還用想嗎?
八成是洋鬼子用來拖延他們的騷擾部隊,大軍指定在後面跟著呢。
隨著派斥候回來的越來越少,活動範圍一步步被壓縮,李景隆知道自己已經被圍了。
繼續派出斥候,只能是無意義的犧牲,李景隆索性將身後的斥候全部召回,只把前面探路的留下。
丘福帶著部隊走在最前,一邊暗暗叫苦一邊罵娘。
要不是李景隆貪功冒進,只需將漢城團團圍住,至于吃這個大虧嗎?
他卻沒想過,當初說要打漢江的時候,兩眼放光的人,可不止李景隆一個...
“將軍,前方發現洋鬼子陣地,陣地上有重機槍,咱們的斥候被掃沒了好幾個!”
“娘的!”
丘福重重一揮馬鞭︰“去,問問李景隆下一步往哪走!”
到了這個時候,他也不喊李帥了。
丘福心中暗暗發誓,只要能活著回了京城,一定狠狠參李景隆一本!
這次失利,他的部將雖然沒有李景隆損失那麼嚴重,但也死了好幾百人。
那可都是跟著他從燕王府殺出來的百戰老兵啊!想起來丘福的心就忍不住滴血。
李景隆的那些渣子兵,能和自己的比?
一百個換一個他都不干!
盡管對李景隆再不滿意,他也知道自己不長于策略。
所以具體的撤退路線,還得李景隆來定。
沒過多久,後方就跑來一個李景隆的親兵︰“邱將軍,大帥命你部折道東北,沿臨津江向元山方向撤退!”
丘福虎眼一瞪︰“你他娘的想累死老子!?”
他們此刻所處的位置,在朝鮮的西海岸一帶,漢江的出海口就在西海岸的江華灣。
而元山則遠在東海岸更北的地方,需要越過綿延無盡的阿虎飛嶺山。
這就代表著,整支大軍要橫跨整個朝鮮!
雖然朝鮮不大,但沿著起伏的山脈行軍,對所有人都是一個考驗。
尤其是部隊新敗之余,這個士氣正在最低迷的時候。
一旦出現什麼波動,嘩變、營嘯隨時可能出現!
丘福對自己的部隊有信心,但李景隆那支少爺兵呢?
不是他悲觀,是他真的不看好啊。
正當他準備痛斥親兵,說這簡直是胡鬧的時候,親兵的解釋卻讓他啞口無言。
如今洋鬼子兩面夾擊,擺出一副誓要將他們吃干抹淨的架勢,怎麼可能不堵住所有出路?
現在想要活著離開這里,就必須出其不意。
在李景隆的計劃中,想破英國佬的腦袋也想不出,他們會放棄所有可能的通道,選擇一條看似死路的漫漫征途....
親兵的解釋讓丘福啞口無言,盡管再不滿,他也知道李景隆說的有道理。
這條路目前看來,真的是他們唯一的求生之路。
遙遙望著臨津江北岸,丘福垂頭嘆息。
要是當初好好勸勸李景隆,等徐輝祖的部隊在開城布防後再前進就好了。
至少不會像現在這樣,拔劍四顧心茫然,處處皆敵無一援軍。
這一刻,他算是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孤軍深入。
“走吧,折道東北,去阿...那個什麼山。”
親兵笑著提醒︰“是阿虎飛嶺山。”
“本將不用你來教”,丘福冷冷的翻身上馬,“命人輪流照顧傷兵,一個也不能落下!”
“是,將軍!”
打馬前進,望著前方無盡的大山,丘福忍不住心想——若是甦謹在這里,他們會中計嗎?
可惜沒如果,世上也沒有後悔藥。
就在大軍折道東北後不久,一支英軍的先遣部隊,也悄悄跟了上來。
看樣子,就連這條路,英國人也不準備讓他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