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峰見傻牛抱這些葉子過來,以為他是想拿這些葉子給子瑜種。
    卻不想,他竟是一屁股坐在子瑜身旁,並且盤腿坐著。
    然後從身側的葉子堆里拿出一片紅薯葉。
    紅薯葉的葉子有點兒像鴨掌。
    除了葉子之外,還有一根長長的淡青色的葉柄。
    只見傻牛雙手笨拙的擺弄著那根葉柄,沒一會兒,原本硬挺的葉柄開始變化。
    從一根平平無奇的葉柄,變成了布呤布呤的項鏈。
    鴨掌形狀的葉子,就是項鏈的吊墜。
    兩個孩子原本並不在意,直至看到他將手中的項鏈高高舉起,兩人這才亮了眼楮。
    然後,傻牛便在子瑜的抽噎聲中,將項鏈戴到子瑜的脖子上。
    子瑜低頭一看,頓時就忘了抽噎。
    抬頭再看傻牛哥哥,樂得嘿嘿直笑。
    子衡見妹妹有項鏈,也吵著要戴項鏈。
    不過,他還沒有掌握制作紅薯葉項鏈的技巧,因此自己動手做了一根後,只覺得怎麼看怎麼難看。
    一扭頭,便將希望落在了爸爸身上。
    李青峰︰......
    最後,四個人一起坐在了地上。
    你一根紅薯葉項鏈,我兩串耳墜。
    除了這些,還有手鏈腳鏈。
    幾人都玩得不亦樂乎。
    李青峰問傻牛這制作紅薯葉鏈條的本事是從哪里學來的。
    傻牛回道︰“我前幾天去幫村里人種紅薯的時候,他們就是這麼哄小孩的。”
    听到這話,再回想自己方才對子瑜百般無奈的樣子,李青峰只覺得老臉一紅。
    是啊,這不就是每個農村人都會的哄娃的小技巧嘛。
    他怎麼就給忘了呢。
    小時候,他跟著大哥還有老爸一起去地里種紅薯的時候,老爸也曾這樣哄過他。
    還有村里的小孩一起玩耍的時候,也會用這種小玩意互相打扮。
    雖然他是男孩子,但也沒有逃過小姐姐們的魔爪。
    子瑜很喜歡這種    的東西。
    紅薯藤就像綠寶石一樣,雖然不是十分通透,但在午後日光的映照下,仍舊能折射瑩亮的光澤。
    不是寶石,卻勝似寶石。
    她的兩只小耳朵上各掛了一串爸爸親手做的耳墜。
    脖子上則是掛了好幾根綠寶石項鏈。
    就連頭發上也戴了綠寶石帽子,看著又可愛又滑稽。
    子衡不喜歡戴這些女孩子的東西,就一個勁的裝扮寶寶。
    他制作的第一條鏈子雖然以失敗告終,但後面卻是越做越上手。
    這會兒正在給寶寶制作手鏈。
    子瑜自然是不會做紅薯藤寶石鏈子的,但她模仿其他人的動作,一手抓著紅薯藤葉子,一手左右扭啊扭,好似真在打造一件曠古珍寶一樣。
    模樣是認真的,還帶著幾分好奇。
    奇怪,為什麼我做出來的寶石鏈子不會搖啊搖的?
    為什麼我做出來的寶石鏈子怎麼扯也扯不斷?
    扯不斷,就用牙齒去咬!
    小家伙想到什麼就是什麼。
    一會兒對著紅薯藤葉子折來折去,一會兒又將紅薯藤葉子放到嘴里咬。
    雖然仍舊讓人有些頭疼,但總歸是安靜下來了。
    李青峰便是趁著她安靜的這些時間麻利做事情。
    帶著傻牛一會兒施肥,一會兒扦插紅薯藤,一會兒又點種玉米粒。
    雖然傻牛做這些事已經十分上手,但李青峰還是一遍又一遍的重復動作現身教學。
    並且將一些要領跟注意事項一次又一次的說給傻牛听。
    他心里想的是,不管傻牛將來是否會留在綠水村里,或者是真去了其他地方,他都希望傻牛可以有一項能夠養活自己的技能。
    現如今,種地這項工作對于如今的傻牛來說是最為合適的。
    因為傻牛智力不全,一些比較精細的技能比如做餈粑或者做菜之類的,他都沒辦法學會。
    而且,這些技能的試錯成本也高,耗費的時間也過于漫長。
    倒不如種地來得實在。
    不管是誰,只要學會了種地,就總不至于餓死自己。
    種地是一項苦力活。
    種地不僅僅是種地,更是對身體的磨礪。
    如果真到了走投無路的時候,有地可以種地。
    沒地也可以憑著一身種地種出來的韌勁在逆流中生存。
    搬磚也好,挖煤也罷,光有一身力氣還不夠,還得有韌勁。
    想到這里,他抬頭看了傻牛一眼,見傻牛老老實實的按照他的指示去做,沒有半句怨言,不由得勾唇笑了笑。
    遠處,同樣在種地的村民們遠遠看過來,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幅畫面︰
    兩個高大的身影頂著烈日在不知疲倦的種地。
    兩個娃娃坐在樹蔭下笑呵呵的擺弄著手中的紅薯葉。
    山風拂來,地塊當中的大樹搖晃著枝條,嘩嘩作響。
    大樹會爭搶土壤當中的養分。
    也會遮擋太陽的光照。
    但是,村里的地塊當中總會留下一棵樹。
    一棵樹而已,能搶多少養分呢?
    可它卻能在山民們勞作的時候,提供一個納涼休息的地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尤其是家中有小孩要跟著一起來地里干活的,那地塊當中的大樹,便像是守護神一樣,不僅守望著土地,更是守望著孩童。
    山里孩童的童年大多都是這樣的。
    幼時不是在水田邊的大石頭上坐半天,就是在地里的樹蔭下坐半天。
    細心一點的家長會給孩子墊個蛇皮袋,然後再放一些零食玩具。
    粗心的家長沒準備這些,譬如李青峰這般,便是將手頭邊上的物件變成玩具,逗樂了孩子的一整個童年。
    這樣的方式一代代傳承下來,老人逗樂了孩子,孩子又逗樂自己的孩子。
    清脆嘹亮的笑聲不僅穿透了山野,更是穿透了時光,從很久遠很久遠以前,一直穿透到現在。
    那笑聲好像具有催化人心的作用一般,讓眾人听了只覺得心潮澎湃,干活都更有力氣了。
    夜里回到家中,李青峰還是忙碌的那一個。
    不僅要做飯,還要教傻牛做飯。
    傻牛不僅要做紅薯總裁,還要做一個會做飯的紅薯總裁。
    現在,他覺得不會做飯的人是傻子!
    只要他學會做飯了,他就不是傻子了。
    所以只要來師公家吃飯,他就必定要吵著師公教自己做飯。
    勉勉強強的,倒是也能做出幾個像模像樣的菜來。
    只不過,他做出來的菜只有他自己心滿意足的吃著。
    還一個勁的說好吃。
    喜歡帶娃回村後成了大力士請大家收藏︰()帶娃回村後成了大力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