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回村後成了大力士

第1676章 種紅薯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胖綿綿 本章︰第1676章 種紅薯

    李青峰繼續說道︰

    “難道大嬸子就不想把日子過得更紅火,然後打臉李富春?”

    “更紅火?”汪金花用袖子擦著臉,不解道,

    “青峰,你也知道嬸子不是個懶惰的。”

    “現在我能做的都做了,種地,挖山貨,我都有做。”

    “現在家里的收入雖然不高,但我一天也能掙個兩三百。”

    “這難道還不算好嗎?”

    李青峰沒忍住,笑道︰“嬸子,這才哪兒到哪兒呀?”

    “你一天能掙兩三百,那李富春也行。”

    “你得掙得比他多,而且比他多很多,才能狠狠打他的臉。”

    李青松連忙說道︰“峰哥,我現在一天也能掙兩三百呢!”

    “我的跟我媽的加起來,不就有五六百了嘛。”

    李青柏也點頭附和︰“對,我也能掙兩三百,加上我的,我們家能掙八九百一天呢。”

    “那不一樣!”李青峰解釋道,“你們兄弟倆已經各自成家了,錢又不放在一起。”

    “嬸子掙的那是真實到嬸子手里的。”

    “要是哪一天,嬸子自己就能掙五六百,那就是切切實實的五六百。”

    “五六百?”一听到這個數額,汪金花都忘了心疼自己的兩麻袋紅薯。

    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青峰,你也太看得起嬸子我了。”

    “現在我一天能掙兩三百,那都還是托你的福。”

    “我菜地的收益每天有好幾十,加上去挖山貨的錢,也才能有兩三百。”

    “我去哪里掙五六百?”

    汪金花當然也想一天就掙五六百。

    可她也實在是有心無力。

    要是一天能有四十八個小時,她每天睡六七個小時,其余時間就去挖山貨。

    那一天掙五六百也不是問題。

    可問題是,一天它沒有四十八個小時啊。

    李青峰笑道︰“事在人為,剛好我這里有個想法,不知道嬸子你願不願意做。”

    “是什麼?”母子三人齊刷刷的亮了眼楮。

    李青峰道︰“咱們村里山地多,不適合種植蔬菜。”

    “但種植紅薯肯定沒問題。”

    “而且紅薯產量高。”

    “我的想法是,我再弄一個作坊專門生產紅薯制品。”

    “紅薯咱們就從村里收購。”

    “咱們村里的人家家戶戶都有山林。”

    “有些人家里山地多的,能用來種植紅薯的山地沒有一百畝也有幾十畝。”

    “全部加起來,那面積可就大了去了。”

    “現在咱們村里種植的紅薯都還是以前六七十年代遺留下來的老紅薯品種。”

    “這種紅薯其實叫做‘下巴錦’,味道十分甜美。”

    “產量雖然不是最高的,但也不低。”

    “一畝地大約能產四千斤左右,如果大家舍得施肥,管理得當,還能有更高的產量。”

    “就算一畝地只產四千斤,一斤的收購價按照三元來算,那就是一萬二。”

    “如果種植十畝地,一年能收入十來萬。”

    “而且,種植紅薯不像挖山貨那樣需要每天進山。”

    “因此也不耽誤大家挖山貨,平時只要不疏于紅薯地的管理,就可以保證紅薯的豐收。”

    “收上來的紅薯,咱們可以做成紅薯餅,銷往超市、飯店、餐廳之類的地方。”

    李青峰想得更遠。

    河市的主要產業是旅游業。

    眼下雖然有各種‘土特產’供游客們選用。

    但是卻沒有哪一款能深入人心。

    如果綠水村真的形成大面積紅薯種植,然後成立紅薯餅作坊,那說不定,綠水村出品的紅薯餅真能成為河市旅游業的代表性產品。

    就像現在青柳茶舍的奶茶跟河市人口相傳的‘黃金糕’一樣。

    很多外地人來到河市旅游,必定要吃這兩樣東西。

    但又因為油炸餈的產量不高,所以基本上只夠內銷。

    外地游客極少人能吃上油炸餈。

    而油炸餈固然好吃,但李青峰已經在省城那邊做了油炸餈的部署。

    那就不能讓油炸餈成為河市的特色產品。

    不過不要緊,他既然能做出一個油炸餈來,自然還能做出別的東西。

    今天看到汪金花為了兩麻袋紅薯哭得死去活來的,他便產生了做紅薯餅的想法。

    紅薯,但凡是村里的農民就沒有一個人不會種的。

    而且紅薯不僅容易種植,也容易打理。

    產量也高,對土壤的要求也不算嚴格。

    更重要的一點是,綠水村的紅薯品種沒有受到新品種的擠壓。

    幾十年來,村民們一直在一年又一年的沿用前一年的紅薯留下的紅薯種。

    比如今年收成了紅薯,留出一部分做種子。

    明年將紅薯埋入土里窖苗。

    苗出來後成為紅薯藤,便用紅薯藤直接扦插即可。

    山里人之前種植的紅薯是人吃一部分,牲口家禽吃大部分。

    確實有些惋惜。

    要是能將這些紅薯收購上來做成特色產品的話,村民們的日子還能更上一層樓。

    雖然種植紅薯會佔用一部分時間,但不會佔用太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可收益卻是十分可觀的。

    如果家里的勞動力多,種植十畝地就是十來萬。

    人少的,種植三四畝也能收入三四萬。

    去挖山貨所賺的錢財要靠運氣。

    運氣好的那天能多挖一些,也賺得多一些。

    運氣不好的那天,就很難說了。

    可種植紅薯不一樣,只要自己將紅薯管理好了,收益基本上會有保障。

    而且,種植紅薯也不僅僅是只能賣紅薯。

    紅薯的藤葉還可以割回來剁碎了煮豬潲雞潲這些。

    李青峰沒將要把紅薯制品變成河市特色產品一事跟汪金花母子說。

    只說了種植紅薯的收益跟好處。

    母子三人听了很是驚喜。

    他們雖然不知道青峰的油炸餈作坊有多賺錢,但應該是能賺一些錢的。

    不然也不會請那麼多人做事。

    要是他們也能幫著青峰把紅薯做起來,以後不僅僅是他們的日子會更加好過,村里的其他人也能跟著受益。

    汪金花當即表態︰“青峰,只要你信得過我,我就听你的。”

    “你讓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

    李青松兄弟二人也拍著胸脯保證。

    李青峰道︰“既然這樣,那咱們就先小試牛刀。”

    “明天一早,我過來跟金花嬸子一起做紅薯餅。”

    “青松青柏你們兩個去找我堂哥李清江,跟他說一下作坊要擴大一倍。”

    “里頭也準備同樣的東西比如油鍋這些。”

    喜歡帶娃回村後成了大力士請大家收藏︰()帶娃回村後成了大力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帶娃回村後成了大力士》,方便以後閱讀帶娃回村後成了大力士第1676章 種紅薯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帶娃回村後成了大力士第1676章 種紅薯並對帶娃回村後成了大力士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