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四房的事情還沒過去多久。
    車企圈子里的消息,已經逐漸擴散開來。
    各路媒體以及社交平台上,陸凡的新能源汽車的消息,真真切切的火了一把︰
    “電能源時代的來臨,將對傳統車企造成怎樣的打“嶺南車展,新能源電動汽車成最終贏家”。
    “百公里蓄能,只吃電,不耗油”
    每個詞條下面的評論也是成百上千︰
    “傳統汽車終結者,真的假的?這真的不是概念車嗎?”
    “我們國貨啥時候這麼牛了。”
    “真的是國產汽車?不是合資企業嗎!”
    “等等,這價格也太便宜了吧,會不會就是個玩具啊。
    “看國外還怎麼說咱們國家不環保,這可太綠色
    “還有無人駕駛的概念?天爺,完全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充電樁取代加油站,不是我說,這牛皮吹的也太大了吧!
    610受邀前往嶺南市車展的一些車評人。
    這回也沒少了跟風湊熱鬧。
    他們的點評以及分析,比網友更加的專業︰
    “傳統車企的未來已經熄滅了,未來是屬于新能源的。”
    “充電普及,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沉迷于油車?”
    “傳統油車的保險費用,足夠支付新能源汽車全年所有出行、保養、保險的費用了。”
    “這是一項跨時代意義的技術革新,我們親眼見證了歷史。”
    有了這些車評人為凡月集團旗下的新能源電動汽車背書。
    不少听到了風聲,看到了熱搜,參與了熱烈討論的網友們,都于這款新能源汽車的印象也在逐步的加深中。
    都被各種聲音勾起了好奇心。
    這樣能見證歷史的時刻,又怎麼不想去親眼看看。
    車展還沒結束,前往嶺南郊區的道路已經遍地擁堵︰
    “哎呀,現在要憑票入場就算了,這才走到哪兒是,又堵車了。”
    “都往這邊趕,當郊游呢,晚一點就要踫上堵車。”“電動的誒,誰見過?沒見過的新鮮玩意兒,當然都有興趣了。”
    “我看了關于新能源汽車的報道,要是真的,今年發了年終獎我一定要訂一輛車開著玩玩。”
    “真是便宜啊,又便宜又好用,傳統油車真的要完蛋了。”
    所有堵在路上的車內,都有著這樣的聲音。
    大家有志一同的選擇在車展期間,過來見證一下“神跡”。
    路上的車流擁堵,車展會場之內的人群也是烏央烏央的。
    新聘來的工作人員不免奇怪︰
    “一天兩百的薪資,不低了,不過今天怎麼人這麼多啊?”
    “是啊,我以前接這份工作的日薪就八十,誰知道這幾天漲價了,就是人太多了。”
    “難道你們還沒听說嗎?這車展上出了一款新能源汽車,大家都是來看它的。”
    “啊,什麼新能源?”
    這樣的科普聲音,存在于車展的每個角角落落。今天不光有市民們慕名而來。
    還有各大車企的老總,也“降尊紆貴”的蒞臨車展。他們都是听了底下員工們的匯報,對于傳統市場的擔憂,這些老總卻沒有底層員工的杞人憂天。
    只覺得是小題大做。
    不過,他們能當上這些大企業的老總、負責人,該有的宏觀遠見都是不輸的。
    很快。
    他們便發現了新能源電動汽車將會對自家產品產生的滅頂般的沖擊︰
    “完了,這款車真要大量上市的話,就真沒咱們活路了。”
    所有車企的老總、負責人,都在心中閃過了同樣的念頭。
    也有車評人,點評的格外辛辣︰
    “傳統汽車市場,年年有新車問世,卻少有創新。”“油車企業的不思進取,終于迎來了他們的絕路。”當然了。
    新能源汽車想要落地,想要在市場上大範圍推廣開來。
    顯然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幾位老總面面相覷,心中都有點兒小算盤︰
    “听說這家新能源汽車的廠家,已經在聯系官方了?”
    “想要在各個路段,像加油站那樣的建設起無數充電樁。”
    “這不是簡單的一件事。”
    “對,要阻止他們,否則咱們幾家企業就得手牽手一起完蛋了。”
    “就算阻止不了他們的發展,那咱們也得給公司多贏得點兒時間,得等到咱們手里也有這新能源的技術了,才能施行。”
    “是,這麼大的市場,不能搞壟斷。”
    壟斷可是個大罪過,弄不好要進去吃國家飯了。幾位老總腆著肚子,終于揚起了滿是算盤味兒的笑意︰
    “對,不能吃獨食,吃獨食就是壟斷市場,國家是不允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