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工異彩的重組,中國最大的民營電影後期公司便誕生了。
收購數字王國要四千萬美元,但是打造天工異彩就便宜多了。
四家公司的收購價加起來也不過才一億出頭,堪稱是物美價廉。
雖然看起來這個行業第一拿的有點草率,但事實上就是這麼簡單。
要知道在此之前,這四家公司和影視圈不少公司都合作過。
但是除了江哲,沒有一個願意花錢打造一個實力更為強大的特效公司,包括華藝!
因為在他們看來國內的特效技術不行那就找老外好了,反正都是花錢。
比如馮曉剛在拍攝《集結號》的時候,為了追求更好的視效就找了南棒的特效團隊。
當然,從導演的角度來說馮導這麼想並沒有什麼不妥。
為了提高電影的質量,自然是要在有限的預算里找一家特效技術好的。
但如果從整�行業考慮,這種想法就有點短視了。
若非如此,國內也不會直到現在也沒有一部硬科幻電影了。
不過這個鍋也不能全讓民營影視公司背,中影等國企其實也有責任。
比如中影旗下的華龍特效,明明千禧年就成立了,各種政策、補貼也沒斷過。
可是十幾年扶持下來華龍卻發展成了一個雞肋,完全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只能說有時候國內的很多想法是好的,就是偏偏沒有遇上對的人。
不過話又說來,江哲這次之所以這麼順利,也是因為本身就處于行業上游。
當花果山影業和小馬奔騰組成的聯合收購團隊出現在面前之後,四家後期公司幾乎都沒有拒絕的心思,大部分時間反倒是花在了討價還價上面。
而脫離了這個自帶的優勢之後,江哲的收購行為就不是那麼順利了。
比如土豆網的魏明曾經建議江哲收購嗶站,然後並入土豆網之中。
當時江哲也沒有多想,覺得這個建議不錯便讓老馬去談了。
可是沒想到嗶站那邊竟然直接拒絕了。
為此感覺有些丟臉的老馬還幾番找上杭城,準備啃下這個硬骨頭。
奈何幾番忙活之下,終究還是沒有達成目標。
因為嗶站的一把手換人了。
原來的創始人兼宅男總裁退居二線,主動將公司大權讓給了新加入的投資人陳瑞。
而這個陳瑞雖然年紀不大,但在商業經營上卻是一個老手了。
29歲就當上了金山毒霸事業部總經理,後來又成為了獵豹移動的聯合創始人。
“獵豹移動”本名“金山網絡”,背後站著的是bat和雷君等互聯網大佬。
這幾位互聯網大佬之所以合力打造了一個金山網絡,其目的並不在于賺錢。
至少賺錢不是主要的目的,因為給360添堵才是其最重要的價值。
不得不說,周宏偉這拉仇恨的本事也是沒誰了。
3q大戰、3b大戰、小三大戰,互聯網圈里幾乎都是他的仇人。
去年獵豹移動成功上市,閑下來的陳瑞這才有心思入主嗶站。
所以嗶站現在的規模雖小,但如果想賣的話以陳瑞的人脈和手段並不缺買家。
陳瑞之所以接手嗶站的運營,主要還是看好這家公司的發展前景。
面對這樣的情況,江哲也就打消了收購的念頭,隨手投了個一千萬拿了20%的股份,就當是風險投資了。
不過收購嗶站失敗對花果山的影響不大,畢竟江哲手中已經有一個土豆網了。
……
“嘖嘖~你這盤旗下得不小啊!”
翌日,隨著重組後的“天工異彩”正式在花果山基地落戶,不少人都聞聲而來。
韓三品便是其中一位,而在走馬觀花看了一圈之後,他便忍不住發出此次感慨。
對了,隨著江哲、寧皓等人在西郊幕後基地待的時間越來越久,公司的中心也開始慢慢遷移了,為此這個新的基地還被老馬戲稱為“花果山”。
至于水簾洞大院周圍那一片也沒有荒廢,不過日後也就剩下個內部聚會的作用了。
至少除了這一批公司高管之外,其他人恐怕沒機會在那邊辦公了。
至此,花果山、水簾洞,終于齊聚一堂。
而對于江哲取名的惡趣味,韓三品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說他幼稚吧,氣魄卻要比誰都大!
要知道出身大院的王家兄弟一夜暴富之後,也難免是買買古董、別墅之類的。
可是江哲一朝登頂之後,生活卻好似沒有什麼變化,完全沒有沉迷于享樂。
除了動不動就讓老馬買房、買商鋪之外,最大的愛好貌似就是拍電影了。
若非如此,眼下這個花果山基地也不會有如此規模。
與此同時,在听到韓三品的驚嘆之後,一旁的張國力也忍不住感慨連連。
“嘖嘖~視頻網站、特效公司、道具基地、服裝基地、對了,那棟是什麼來著?”
“哦~那個還在改,準備建一個五千平米的攝影棚和幾個小攝影棚。”
江哲這麼做也是沒辦法,隨著影視作品產量上升,這些基礎設施實在少不了。
而見江哲說的如此輕描淡寫,張國力抿了抿嘴,忽然有點不想說話了。
沒辦法,以前在紙上看還不覺得有什麼,可當親自看見這場面後那真是比什麼都震撼。
行業巨頭之稱,如今的花果山影業當之無愧。
與江哲的格局與布局相比,當初的華藝看起來倒像是個偽巨頭。
不過江哲卻不知道張國力在想什麼,見他不說話了還以為是想要日後借用攝影棚,于是當即輕笑道
“張叔,您要是有興趣也可以搬過來嘛,到時候想用什麼打個招呼就是了。”
而這其實也正是西城區建立這個文化產業園的目的。
作為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試驗田”,自從《西城區促進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等支持政策出台之後,京滬兩地就對園區改造升級給予重點支持。
除了稅收優惠之外,還提供文化政策服務、文化金融服務、文化人才交流等多種服務,可以說是全方位的提供各種幫助。
當然,西城區這麼肯下本錢目標自然也不小。
據江哲了解,京城這邊的目標是五年之內實現區域內文化產業收入突破5000億元,打造10家百億級示範園區,培育10家以上年收入百億級旗艦企業,乃至于形成一批更為成熟定型的經驗模式。
正是基于這種大背景,花果山影業這次才會獲得如此大的扶持。
主管部門想的就是借著花果山這個頗為完善的行業生態,引來各路影視文化公司。
倘若按照正常的情況,花果山的這次大搬家沒有十億壓根下不來。
否則前幾年王家兄弟估計早就在各大文化產業園里到處拿地了,哪里輪得到江哲。
而見江哲這麼一說,張國力還真的來了興趣。
畢竟花果山產業園這邊幾乎什麼都有,從起點到終端幾乎是一條龍服務。
他名下的電視劇制作公司如果安排在這里,那麼以後倒是能省不少事情。
想到這里,老張在離開的時候還真的找江哲要了產業園負責人的電話,準備詳談。
而在消息傳開之後,像張國力這麼想的人不在少數。
畢竟產業集聚之後往往可以整合多方資源,稍微溢出一點就夠他們吃的了。
甚至北影廠外蹲點的群演在听說了消息之後都分出了一波來花果山這邊蹲活兒了。
一時間,花果山影業還當真是應了《西游記》中的形容。
上有馬流二元帥、奔芭二將軍,中有七十二洞妖王,下有其中四萬七千余口猴子猴孫,就差立一桿“齊天大聖”的大旗耀武揚威了……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