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之前江哲對3d拍攝技術還是一知半解的話,那麼經過《龍門飛甲》的拍攝之後他多少也算是弄清楚這里面的邏輯了。
    與當下圈內圈外一味地追捧3d特效技術不同,江哲覺得一部電影是否適合3d制作,主要取決于影片的內容是什麼樣的。
    如果電影畫面的縱深變化較多,視覺要求高,拍成3d效果自然很好。
    可如果電影中的夜戲太多,那麼勉強使用3d特效反而會給觀眾帶來不好的觀影感受。
    畢竟3d技術並不是一個萬金油,更不是一個完美的特效技術。
    它的優點十分明顯,但同時3d技術的缺陷也十分突出。
    江哲也是在去年拍攝《龍門飛甲》的時候才發現的這個問題。
    而這也是後來他為什麼勸徐老怪修改最後沙漠大決戰的理由之一。
    因為3d畫面在突出空間錯落感的同時,必然會犧牲一定的亮度和畫面細節。
    在這方面,江哲反而更喜歡iax攝影機拍攝出來的效果。
    而對于江哲的看法,徐老怪雖然有點不服氣但確實沒辦法否認。
    畢竟在體驗過一次之後,他也發現3d特效技術貌似更適合用來拍攝戰爭片和科幻片。
    像《龍門飛甲》和《繡春刀》這種武俠電影,實際上並不是很適合用3d攝影的方式。
    因為武俠電影中激烈的動作場面,本質上是和3d攝影的技術邏輯有沖突的。
    太過快速的畫面切換不僅僅會大大降低3d效果,同時也會讓觀眾產生一些生理不適。
    也正是意識到這一點,徐老怪才會在《龍門飛甲》中采用更加寫意、飄逸的動作風格。
    不過話又說回來,讓電影畫面乃至于劇情去主動適應技術,甚至為技術而改變,對于一種特效技術來說本就是一種失敗了。
    當然了,對于江哲的這句話徐老怪肯定是不同意的。
    畢竟從《蜀山傳》開始,徐老怪就不斷讓劇情為特效讓步。
    其實這也是《繡春刀》和《龍門飛甲》最大的不同之處。
    看似這兩部武俠電影都以明朝為背景,都有錦衣衛、太監、皇權斗爭。
    但從本質上來說,這其實是完全兩種不同風格的武俠電影。
    ……
    別看《龍門飛甲》用了最先進的電影特效技術,但實際上它的內核卻是保守的。
    因為在《龍門飛甲》中,正派總是所向無敵,能憑信仰的力量擊敗邪惡勢力。
    簡而言之,它所表達的還是俠者的英勇與豪情。
    走的還是傳統武俠片的路子,講的是快意恩仇、正邪不兩立。
    而《繡春刀》看似選擇了保守的拍攝方式,但它的風格卻是反傳統的。
    相比于《龍門飛甲》而言,《繡春刀》其實更多是在表達俠者的無奈與悲涼。
    俠客,首先也是人。
    是人,就會有人性。
    再說的直白一點,那就是俠義之士首先要活下去,然後才會考慮什麼俠義。
    比如《繡春刀》的男主角沈煉就是這樣的一�人。
    如果用傳統的武俠電影視角來看,沈煉其實都不算是一個好人。
    畢竟《明史》有雲︰
    錦衣衛“掌侍衛、緝捕、刑獄之事,著飛魚服,配繡春刀,侍左右”。
    可以說沈煉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朝廷鷹犬,他的繡春刀下也沒少沾染忠臣義士的血。
    比如電影中身為忠臣之後的周妙彤,當年全家就是被沈煉親自帶人緝拿的。
    所以在《繡春刀》中正派與反派的界限其實很模糊。
    .
    如果真要較真的話,那麼電影中真正的大反派應該就是王朝末年的世道了。
    沈煉三兄弟與其說是在和閹黨廝殺,不如說是在和那個世道抗爭。
    因為無論是正派還是反派,其實都是在和宿命糾纏著。
    即便是貴為皇帝,也終究難逃宿命的詛咒。
    然而這也是江哲覺得最有意思的地方︰
    它講的不是江湖兒女,不是快意恩仇,也不是朝堂權謀,而是世道!
    但如果說《繡春刀》的格局有多大,那也未必。
    畢竟大人物才有資格書寫歷史,小人物只能構成歷史。
    從這個角度來說,《繡春刀》其實只是講述了幾個小人物在明末掙扎求生的事情而已。
    天將傾,生民如螻蟻,不過求活而已!
    所以即便江哲對大明這個王朝挺有好感的,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是“明粉”。
    但在看了相關史料研究之後,也不得不承認大明亡在崇禎手上不是沒道理的。
    甚至它不亡才是沒天理。
    畢竟王朝末年表面上看似乎只是軍事上不行,但實則卻是全方位的崩塌。
    就如漢末、唐末一樣,忠臣義士有功不賞,越死越少,自私自利之輩卻青雲直上,百多年惡性循環下來,大明王朝早就積重難返了。
    對于這一點,在看完《繡春刀》劇本之後徐老怪也感慨良多。
    但喜歡歸喜歡,徐老怪自己也承認,像這樣的電影他拍不來。
    武俠電影在他看來只是成年人的童話。
    《繡春刀》小中見大的方式所展現的家國天下的格局,他能欣賞但卻做不到。
    ……
    “他們經常這麼吵嗎?”
    片場角落,看著江哲和徐老怪爭論的模樣,朱雅文在詫異之余忍不住小聲的向一旁的楊密問道︰
    “老板和徐導不會打起來吧?”
    聞听此言,一旁的吳晶和萬倩亦是一臉好奇。
    然而楊密聞言卻當即掩嘴一笑道︰
    “放心,打不起來,要能打的過去年徐導早就打了。”
    畢竟去年徐老怪可是差點就享受到了陸串的待遇,要打早打了。
    事實也正是如此,沒一會兒徐老怪便又和江哲有說有笑起來。
    實際上除了好奇江哲的新片之外,徐老怪這次主要是為“唐人街電影宇宙”來的。
    如今“電影宇宙”在圈內風頭正勁,徐老怪自然也想試試水。
    他這人就這樣,只要是新鮮的東西就都想嘗試一下。
    比如去年上映的那部《狄仁杰之通天帝國》,徐老怪就準備搞一個“狄仁杰系列宇宙”出來。
    “……這倒也不是不行!”
    在听完徐老怪的想法之後,江哲倒沒有打擊他,只是直言道︰
    “只要你能整理出一個完整的世界觀,將所有的故事串聯起來,要做也能做。”
    “但這個事情說起來簡單,想要把框架搭起來卻沒什麼容易。”
    “我建議你先找些歷史學家和編劇討論一下,看看有哪些方向可以挖掘!”
    雖然“狄仁杰電影宇宙”大概率是華藝主控的,但如果真的能實現江哲也樂見其成。
    電影院里百花齊放,總好過一枝獨秀,否則誰也長久不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