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在如今的娛樂圈,其實有一個比較尷尬的情況。
    那就是演技最好的那一撥演員,尤其是女星,貌似都不是科班演員。
    也就是說,她們的演技並不是課堂里培養出來的。
    比如內地的周訊與港圈的張百姿就是最明顯的代表。
    周訊就不用多說了,她的演技與靈性能讓一眾學院派汗顏。
    偏偏她還是野路子出生,一直野蠻生長到了現在。
    至于張百姿,拋開她的生活作風不談,她的演技在港圈年輕一代其實算是頂尖了。
    18歲就出演星爺的《喜劇之王》,被大導演調教,自此天賦盡顯。
    第一次拍電影就獲得金像最佳新人獎提名,表現不可謂不佳。
    第二部電影《星願》雖然沒有《喜劇之王》票房高,但張百姿的表現卻越發亮眼。
    而她也因為這部電影拿下了當年的金像獎最佳新人。
    別的不說,她丈夫謝霆峰如果有她一半演技,估計早就是金像影帝了。
    畢竟張百姿可是在23歲時就憑借爾冬升的那部《忘不了》拿下了金像獎影後。
    故此無論她的人品怎麼樣,作為演員的張百姿無疑是出色的。
    至少圈內80後女星中,在表演天賦這方面能比得上張百姿的著實不多。
    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所以圈內一直都存在一種說法。
    那便是演員不是課堂里教出來的,亦或者無需專門教育。
    用一些老一輩電影人的話來說,那就是適合就是適合,不適合就是不適合。
    導演用心的選角,演員用心的演出彩了,那自然就成了。
    一來二去,演員也好,明星也罷,自然也會多起來。
    故此早期江哲的師公,也是北電乃至于內地電影圈的老前輩周傳基,就曾直接給張校長寫信,這封信還挺有名的,三大院校上層基本都听說過。
    江哲也看過相關資料,全文太長他記不住,只記得一些只言片語。
    不過也正是這些只言片語讓江哲汗流浹背、記憶猶新。
    因為周老爺子在信里是這麼說的︰
    “2003年在朱辛莊,謝飛反對有表演系,我也反對。我知道一些買賣人想要染指電影教育,可他們懂什麼?他們的宗旨是白紙黑字地要“培訓明星”?我的媽啊!明星是炮制出來的,可他們居然要培養!!而且一說到電影,他們的心目中就只有明星你作為學院的院長,你們表演系的老師是怎麼教的,他們都教些什麼?你可以到校園的各個食堂餐廳去觀察觀察,看看那些表演系的學生和老師是怎麼吃飯的,看看他們的吃相,能當演員嗎?王副院長跟我說過他在巴黎開會時受到的刺激。全世界五十多個大電影學院的校長在場,听說偌大�北京電影學院沒有剪輯系,倒有表演系,哄堂大笑我們這里已經有了剪輯專業課,不批準我也教,這件事我可能是倚老賣老了。你可以派幾個年輕教員到我的短訓班來,只要有張會軍的名片,我免收學費。千萬別再找外行了。”
    不知道為什麼,當初看完這封信之後江哲就莫名的感覺有些汗顏。
    畢竟他一直以為自家是正統,卻沒想到在老前輩眼里竟然是個笑話,這也太黑色幽默了。
    這算什麼,北電把自家的老掌門給逐出師門了麼?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使得江哲在見識了周訊的那個眼神之後滿腹疑惑。
    “不是……你剛才的那個眼神到底是怎麼演的?”
    趁著場工布置現場的間隙,江哲終究忍不住湊到周訊這邊好奇道︰
    “你當時是什麼思路?又是按照什麼邏輯去演的?”
    只是江哲求知心切,周訊卻不以為然,當即笑呵呵的歪在靠椅上隨意道︰
    “哪里有這麼麻煩,就那麼演不就行了?”
    “妖精嘛,說到底也不是人,我就跟我家豆豆學了這招。”
    說到這里,見江哲一臉懵圈,周訊當即補充道︰
    “豆豆是我養的一只金毛,我每次回家的時候它就總會歪著腦袋,愣愣的看著我!”
    此言一出,周訊不覺得有什麼,但江哲卻一臉無語。
    這天馬行空的表演思路誰能想的到?
    問題是這種思路也沒辦法學呀,全看演員自身的靈光一閃。
    想到這里,江哲的表情頓時有些心塞。
    見此情形,一旁安排妥當了的老謀子當即明白他在糾結什麼。
    .
    于是在對副導演吩咐了幾句之後,便坐下輕嘆道︰
    “其實我挺贊同謝飛導演他們的想法。”
    “有時候純素人演員確實要比學校里的學生有靈氣。”
    “只是這種好苗子太少了,而且不是所有的導演都能有時間、有精力磨戲的。”
    “所以現在咱們的這個影視教育制度,其實已經算是磨合之後的最好選擇了。”
    見他這麼一說,江哲頓時無言以對。
    而就在三人聊的正熱的時候,飾演蜥蜴精的周一唯則靜靜在一旁默戲。
    話說蜥蜴精一角別看只是個男三,但消息傳出之後卻依舊惹來不少圈內男星的追逐。
    只是最後這個角色卻還是落在了寂寂無名的周一唯手中。
    原因無他,老謀子看中了他眼中的那股執拗。
    而當這個結果出來之後,倒是讓周一唯霎時間成了香餑餑。
    不過周一唯自己卻沒有飄,進組之後反而越發用心。
    沒辦法,他等這個機會實在等的太久了!
    說來周一唯還是江哲和劉藝菲的老學長呢,可是他的境遇卻和兩人是天壤之別。
    2002年畢業之後,周一唯做過主持人,做過攝影,做過配音,演過小品,甚至還舉過桿子做過錄音,但就是沒做成演員。
    當時在京城周邊的劇組周一唯幾乎都去過,可因為形象太過普通,就是沒有一個要他的。最後迫于無奈,周一唯只好在2003年的秋天又回到了北電當了一名助教老師。2004年好不容易演了一次海岩劇男一,結果卻沒有濺出半點水花,照樣是小撲街。
    不過從這個角度來說,他也算是教過江哲了。
    當然,以江哲隔三差五請假的做派自然是沒有見過他。
    或許是因為這個原因,進組之後周一唯在江哲面前倒也不怎麼尷尬。
    除了不怎麼喜歡說話之外,演技確實不錯,讓老謀子挺欣賞的。
    其實本來還有個女捉妖師的角色,只是老謀子和江哲以及編劇團隊討論之後干脆把這個角色給砍了。
    因為這個角色一開始就是寧影廠那邊為了拉投資,從而故意將道士這個角色一分為二,一部分化作龐勇,一部分設計成女捉妖師,為的就是給那些想要捧人的投資方提供空位。
    但眼下《畫皮》壓根就不愁投資,像這種影響劇情的人物自然沒有必要存在了。
    而且砍了女捉妖師這個多余的人物之後,電影中的人物關系就清楚多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雖然這麼一改劇情更合理了,但寧影廠那邊卻並不怎麼樂意。
    畢竟就算不愁投資,這種不重要的小角色也照樣可以拿出去做人情不是?
    奈何面對江哲與老謀子兩人,出品方壓根不敢說一個不字。
    甚至別說干涉電影創作了,就算是電影投資都重新洗牌了一番。
    沒辦法,誰讓老謀子是江哲請來的呢!
    如果《畫皮》的出品方不舍得,估計最高興的反而是外面的同行了。
    因為現在有的是人在捧著錢在劇組外面等著挖人。
    說句老實話,在請來了老謀子後江哲沒有撕毀合同另起爐灶已經很講究了。
    要知道《畫皮》的故事創意本就是出自《聊齋》這一公共版權。,
    所以如果江哲想要另起爐灶簡直不要太簡單,甚至照樣可以用《畫皮》這個名字,只要重新改編一版劇情就行。
    但如此一來,江哲在圈內的名聲估計就要不太好听了。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寧影廠等主要投資方眼下基本上都在捧著江哲。
    畢竟名聲這種東西他們向來都不在意,自然不敢篤定江哲有多顧忌。
    于是在一番勾心斗角的算計之後,《畫皮》的投資方幾乎大換血。
    別人暫且不提,反正花果山影業成功入局成為出品方之一,拿下了35的投資份額。
    本來江哲還以風險共擔的由頭,想用片酬折算一部分投資份額。
    可是沒想到其他投資方寧願給他1200萬的超高片酬,也不願意再分出一個點的投資份額。
    見此情形,江哲也只能無奈作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