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京城,相比起往日已經多了幾分蕭瑟的寒意。
    在這蕭瑟的京城里,《十月》雜志社卻是一片熱火朝天的討論。因為雜志社的編輯都十分意外和驚喜,居然雜志社會突然收到林有成最新的稿件。
    真的就是巨大的驚喜!
    文學圈子里面現在誰不知道林有成這位知名作者啊!
    之前給林有成寫過約稿信件的編輯楊益平滿臉笑容地說道︰“沒想到,林有成同志居然真得給我們《十月》雜志社投稿了。”
    “這要是被《人民文學》的張偉知道,只怕會難受死。”
    “哈哈,是啊,益平,你和張偉的關系好像不錯,這要是被他知道,你居然讓林有成在《十月》投稿,只怕他真得會難受啊。”
    編輯楊益平听見這話,不禁笑了,他和《人民文學》的編輯張偉自然是認識的。
    應該說都是一個文學圈子里面,又都在京城,怎麼可能會互相不認識。但是在向優秀的作者約稿這件事可沒有說編輯認識就不許的,畢竟在這個時候每一家雜志都對優秀的文學稿件可以說是需求相當大的。
    編輯搶稿可都是全憑本事。
    “這還是得虧你有給林有成寫了好幾封約稿信啊。”
    楊益平點了點頭,他的確是給林有成寫了好幾封約稿信,之前那篇備受爭議的《嫌疑人X的獻身》發表之後,楊益平就感到無比震撼,第一時間就給林有成寄去了《十月》雜志的約稿信。
    後面的《情書》和《人間奇事》也讓他驚艷不已,最重要的是林有成並沒有再繼續在《月報》投稿,而是投給了《人民文學》,他自然不會認為《十月》雜志就不如《人民文學》。
    要知道《十月》雜志可是創辦于1978年的大型文學雜志,主要登載中長篇、短篇、散文、劇本、詩歌等文學作品,每單月10日出版,刊名是書法家李華錦題寫,而且茅盾當年還為創刊號撰寫發刊詞。
    本來楊益平給林有成寫了幾封約稿信都沒有後續,可是後面看見林有成居然給《收獲》雜志社投稿發表了那一篇《風聲》,這自然也就讓楊益平覺得還是可以再給林有成寄一封約稿信。
    信里面,楊益平是十分誠摯地向林有成約稿。
    本來沒抱太大的希望,畢竟編輯都是這樣,不可能會在一位作者上吊死,一個個都是海王,不停地廣撒網,要是網住了,那自然就是再好不過。
    現在很顯然楊益平這位海王編輯還是靠著誠意,收到了林有成最新投稿。
    “林有成的創作激情真的很旺盛啊,這一篇真的是長篇了啊!”
    看著這厚厚的稿件,楊益平欣喜且期待著林有成這一份稿件,一邊拆開,一邊點頭說道︰“是啊,不知道林有成這篇講的是什麼故事。”
    整�雜志社的編輯都是相當期待的。
    楊益平打開信件,看著那厚厚的一份書稿,還沒看稿,就莫名感到一股沉重的,因為這篇書稿真得很厚,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這篇的名字,說道︰“《我的團長我的團》?”
    “這听著像是軍事題材的啊?”
    楊益平點了點頭,他現在已經迫不及待想要看林有成寫得這篇《我的團長我的團》。
    《十月》雜志社這邊對于林有成這篇長篇《我的團長我的團》可以說是相當看重。
    編輯楊益平也是第一時間就熬夜看完,看完之後備受震撼,因為他沒有想到林有成居然會寫這樣一群另一個隊伍的炮灰故事。
    不同于《風聲》里驚心動魄的那一場染血的諜戰,林有成居然在《我的團長我的團》帶來另外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死亡之戰。
    楊益平看完之後備受震撼,里面的每一個角色都讓他印象深刻,他真的難以形容自己的感受,1941年,全面抗戰爆發後的第十個年頭。九•一八,一•二八,七•七,八•一三,東北,華東,華中,華北,綿延幾千里覆蓋大半個種花的版圖。
    一丟再丟,逃了再逃,千年未有之潰敗。
    川軍、粵軍、桂軍、東北軍、西北軍嫡系或雜牌,失了家園,沒了親人,丟了武器,窩在虛構的滇西小鎮禪達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