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開局拿到張三豐模板

第27章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馬夾 本章︰第27章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我一個人的失眠,一個的空間,一個人的想念,兩個人的畫面。

    是誰的眼淚,是誰的憔悴,灑滿地的心碎。

    我一個人的冒險,一個人的座位……哼哼哼哼……”

    忘詞了。

    頭頂滿天星海,張清源走在路上。

    整個晚上,周圍都是非常安靜的,那群跟蹤自己想要伺機而動的人都已經退去。

    或許還有一些藝高人大膽,鋌而走險的人,只是他們在沒有絕對把握的時候也不敢輕易與張清源拉近距離。

    因為即使是五十多位江湖人士,依舊沒有試探出他的底線,所以目前已經沒有人敢繼續再主動送死。

    在接下來的十多天里,張清源總共經歷過三次襲殺。

    這三次襲殺,他沒有再心軟放過,而是將其全部斬于馬下。

    殺人者,人恆殺之。

    而這十來天,每到一處地點,張清源都會刻意探查江湖上的消息,尤其是關于自己的。

    關于張清源的風評,武林中倒是有些許改觀。

    這主要歸功于那前兩次襲殺,張清源放過了大多數人,這群人對于張清源沒有痛下殺手還是有一顆感恩的心的。

    而另一邊,也要歸功于太陰道宮。

    他們主動放出消息,說張清源一直在太陰道宮修行,所以沒機會執行滅門慘案。

    太陰道宮作為江湖上的頂級門派,又是正派道宗,說話自然有分量。

    可即便如此,謠言還是滿天飛。

    不過好在有了些許改觀,並不是人人喊打了。

    而他也清靜不少,雖然依舊經歷了三次襲殺,這主要還是那兩千兩賞銀在作祟。

    雖然那三人一個比一個武功高,但他們也都處在宗師之下,宗師級別的高手並沒有參與進來。

    因為宗師級人物,人家又不傻,這麼明顯的謊言人家能看不出來?

    其實一般的武林人士也能看出來,只不過他們會看在那兩千兩白銀的份上裝傻罷了。

    江湖上永遠不缺新聞,每天都有新的事件發生。

    所以張清源的熱度,很快便被新的熱搜蓋了下去。

    眼瞧著就要到太行山的時候,江湖上忽然出現了三個大新聞。

    首先,據說得到星光劍的楊晨已經掌握了星光劍法,然後去了江南挑戰劍仙李青蓮,而後被劍仙一招打敗,再次隱退了。

    輸的很正常。

    楊晨成名比張清源要早,早在張清源初入江湖之時,楊晨就在一眾武林人士之中脫穎而出,得到了星光劍。

    但星光劍再厲害,劍法再高明也分誰用不是嘛。

    當世之中,用劍之人多如牛毛,不少宗師級高手也是用劍。

    但武林所有人之中,卻只有三人榜上有名。

    劍神劍聖和劍仙。

    他們仨為什麼會在這麼多用劍之人中脫穎而出,還是有他們獨特的地方。

    劍神最厲,劍聖主殺,劍仙最為灑脫。

    三人沒有交過手,但天下人都知道,這三人相互之間遲早會有一戰。

    因為天下劍客,以他們三人為最。

    而現在沒有決斗,還是因為三個人是互相前牽制,在劍道上,三個人都差不多,所以沒有絕對的把握,一般不會打起來。

    作為當世頂級劍客,又豈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少年豈能比較的。

    而第二個新聞,則是江湖上出現了一位魔頭,叫做千鷹魔主,已經在江湖上殺了不下十幾位高手。

    這位千鷹魔主自從出現在江湖便十分高調,短短一個月,便攪得整個江湖不得安寧。

    據說這十幾位高手里,還有兩位是宗師。

    一位是華山派掌門師弟,另一位是天恆刀周同,二人均死在這位千鷹魔主的手里。

    傷勢一樣,胸口處留下一道掌印,此掌法名叫千邪萬毒掌,陰邪無比,中掌後,半個時辰內便會毒發身亡。

    而千鷹魔主在武林盟的賞金已經累積到三千五百兩,至今還沒有任何消息。

    邪功自古以來便被人不喜,雖說武功沒有正邪之分,用之正則正,用之邪則邪。

    但從古至今,貌似修煉邪功者,沒有幾個正派人士。

    這些人要麼弒殺,要麼狠辣。

    這也是人類特性,任誰歷盡滄桑,費盡辛苦,練就出一身邪功後,心態也會越發變態。

    就像電影里的超級英雄,獲得超能力後舍己為人,保家衛國的橋段只能出現在電影里一樣。

    現實中如果真的有人有了超能力,估計第一件事就是為自己獲利。

    這位千鷹魔主殘害了多少武林正道暫且不提,主要這貨手段殘忍,還十分喜歡美色。

    已經有不少妙齡少女慘遭毒手,被其采花。

    不過這些都與張清源的關系不大,畢竟他自己現如今都是焦頭爛額。

    而第三個新聞此刻已經被張清源趕上,這個新聞不是江湖上獨有的。

    開封府出現了旱災。

    眼瞧著就快到太行山下,路過開封府時,張清源才發現這里正在遭受旱災,老百姓顆粒無收。

    沒辦法,在這個純靠農業支撐的時代,沒有袁院士的雜交水稻技術的時代里,老百姓想要生存,純靠老天爺賞飯,任何天災人禍都會導致大批老百姓死于非命。

    路過幾處鄉鎮,這里已經發生攔路搶劫等事情。

    有些人啃樹皮,啃草根。

    現在來說,現在還有樹皮可以啃。

    等再過一段時間,如果朝廷再不賑災,那易子而食等惡性事件也會隨之發生。

    在解決了幾個攔路搶劫的山賊後,張清源來到一處鎮上。

    看著瘦弱的百姓,他感覺心里有些隱隱作痛。

    前世由于袁院士的偉大,張清源並沒有挨過餓,也想象不出來饑荒到底是個什麼概念。

    而現在親身體驗其中,一股無力感緊緊地包圍著他。

    街邊,一個婦女正領著自己的孩子沿街乞討,這樣的場景比比皆是。

    可憐的孩子面黃肌瘦,跟在母親身邊怯生生地望著過往行人。

    好不容易母親乞討到了半個饅頭,卻被周圍同樣乞討的災民搶了過去。

    沒辦法,求生的意志已經讓他們忘記了禮法,忘記了道德,只能能有口吃的,讓他們干什麼都願意。

    孩子哇哇的哭,哭聲淒慘且悲涼。

    張清源慢慢走到母子倆身邊,母親抬起頭︰“道爺,賞口吃的吧,孩子已經五天沒吃過一口飽飯了。”

    張清源翻了翻身上,隨身攜帶的干糧也都沒了。

    略帶歉意道︰“等我,我去買些。”

    張清源有心為這些人做些什麼,但又不知道自己應該能做什麼。

    雜交水稻他不會,起死回生他也不會。

    身為一個現代人,他的腦袋里有很多現代知識,他想為這些百姓做點什麼,可想了半天,他還是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因為即便他是穿越者,在面對數以萬計的災民時,他也想不出來,自己怎樣才能讓這些人活下去。

    眼瞧著路邊每時每刻都有餓死的人被抬走,或被野狗啃食。

    張清源的心就像被刀割開一樣。

    他看了看自己的包袱,里面還有之前滅掉黑蓮教分舵時搜刮出來的金銀珠寶。

    咬了咬牙,張清源拿著包袱來到珠寶行。

    “這些算算,能買多少錢?”

    掌櫃的親自迎接,接過來後數了數,笑道︰“道爺,不瞞你說,大災之年,價錢可能不是太高。”

    “多少?”

    “我們最高能給到四千兩。”

    “五千兩。”

    “道爺,您這就為難我們了。”

    “就五千兩!”張清源怒視著掌櫃的,這是他第一次用這種恃強凌弱的氣勢和別人說話。

    掌櫃的有些為難,張清源氣勢弱了幾分。

    “我知道這是災年,你可能掙的少點,但不至于不掙錢對吧。”

    在張清源的據理力爭之下,掌櫃的最後以四千八百兩的價格收了。

    張清源收回架在他脖子上的寶劍,滿意的點點頭。

    拿到錢的張清源第一時間來到糧食店,平時一石糧食不過二三百文,而現如今卻漲到了五百文一石。

    一旦大概等于一百斤,也就是說,張清源這四千八百兩銀子,買了九千六百石糧食,也就是九十六萬斤糧。

    看起來不少。

    可整個開封府的災民何止百萬,每人一天一斤糧食算,他這些錢不夠一頓花銷。

    光靠著這些糧食,救助整個開封府肯定不夠。

    但這個鎮子差不多能支撐幾天。

    鎮子里大概有十幾萬災民,每天兩頓飯……

    “唉!”

    張清源叫糧食店的伙計在十字街頭支起大鍋,開始煮粥。

    在煮粥的時候,張清源特意在粥里揚了兩把沙子。

    不為別的,就怕有冒充災民的人渾水摸魚,這個方法在這個世界也不是他首創,早在前朝就有人這麼做了。

    當粥熬好,張清源趕忙特意端了一大碗去找那對母子。

    當他捧著粥碗找到那對母子的時候,發現幼子已經躺在母親懷里睡著了。

    張清源端著碗,急忙跑上前。

    “快把他叫醒,有吃的了,我在十字街頭舍粥,晚上要是餓了就……”

    還沒等他說完,母親眼含淚花,輕輕搖了搖頭。

    抬起頭,絕望道︰“謝謝道爺,不用了……”

    啪!

    碗掉在地上。

    張清源抽了自己一個嘴巴。

    這一刻,他忽然想起金庸武俠里的經典名言。

    俠之大者,當為國為民。

    回頭想了想。

    那個發布兩千兩白銀的家伙應該很有錢吧?

    那個什麼千鷹魔主,他值三千兩。

    想到這里,張清源緊咬牙關。

    去特麼的名聲,

    從明天開始,老子要弄錢了!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武俠︰開局拿到張三豐模板》,方便以後閱讀武俠︰開局拿到張三豐模板第27章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武俠︰開局拿到張三豐模板第27章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並對武俠︰開局拿到張三豐模板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