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天下

第385章 歲在癸未,大利東南!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餡餅大叔 本章︰第385章 歲在癸未,大利東南!

    “那你倒是說說看,什麼思路要轉變?”

    看得出來,甦定國確實來了興趣。

    作為少壯派的代表人物,甦定國平時確實將一部分精力放在這個上邊,對國際國內大局勢,都有過比較深入的研究。

    實話說,衛江南能跟他說這些,是甦定國完全意料不到的。

    他原本以為,衛江南要不是在他面前戰戰兢兢,汗出如漿,就是梗著脖子犯愣。反正都這樣了,你能把我怎麼著吧?

    不料衛江南居然跟他談起了國際大勢。

    還能說得有那麼點意思。

    不是完全的泛泛而談。

    “造不如買的思路要轉變。尤其是在高精尖領域,我們這樣一個大國,是不可能立足于技術全部靠進口的。真正的尖端領域,沒有哪個國家會賣技術。”

    衛江南十分肯定地說道。

    “馬島戰爭就很形象地說明了這一切。一旦開打,法國就卡脖子,不給賣導彈,不給賣其他任何配件。飛魚導彈,打一枚少一枚,飛機也是打一架少一架,最後只能上螺旋槳飛機,回到二戰的水平了。”

    “我們不能步這個後塵。”

    甦定國淡淡說道︰“這些年,國家一直都在立足于自主研發。”

    你能看到的問題,以為我們這些人看不到嗎?

    不過甦定國的語氣中已經沒有了那份不屑,開始平等地和他談話了。

    “不,還不夠!”

    衛江南斷然說道。

    “光有國家隊還不夠。就目前來說,國家隊的人員經費都是有限的。我們應該進一步鼓勵民營企業加大科研投入。在政策上給他們松綁,同時其他配套服務措施也要跟上。力爭做到誰科研誰受益,營造出一種鼓勵科研的大環境來。”

    “畢竟在一些很分支的技術上,國家隊去參與科研開發,是很不劃算的,並且和利益不掛鉤,也沒有那麼強的動力。”

    “只有全民參與,全民競爭,我們才有希望在未來幾十年內迎頭趕上,並且超過!”

    “甦主任,我個人覺得,國家發改委在這個課題方面,可以再進行一些具體的研究。”

    這本來就是你們的本職工作好嗎?

    甦定國輕輕點頭,說道︰“你繼續。”

    至于我們發改委要怎麼做,還輪不到你來指手畫腳。

    “另外,滿清乾隆年間,太上皇,嘉慶皇帝那個時期,國內的局勢,也是十分的復雜。三方勢力交纏,未來局勢到底如何走,很不清晰。”

    “胡說八道,什麼三方勢力交纏?”

    甦定國猛地坐直了身子,目光炯炯地盯住了他,十分嚴肅地呵斥道。

    衛江南凜然不懼,緩緩說道︰“甦主任,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就目前而言,我可以算是旁觀者,姑妄言之,您姑妄听之就是。”

    “說錯了,您批評指教。”

    甦定國輕輕哼了一聲,卻沒有阻止他繼續說下去。

    “當時乾隆雖然退位當了太上皇,但一直不肯交玉璽。而且他最寵幸的和也依舊是實際上的領班軍機大臣,佔據著至關重要的位置。劉墉阿桂這些人都只能虛與委蛇。”<argin 15px 0">

    <script async src="esyndication.pageadjsadsbygooge.js?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crossorigin="anonyous"><script>

    <! bock auto >

    <ins cass="adsbygooge"

    stye="dispaybock"

    dataad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ot="1016693305"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e = indo.adsbygooge || []).push();

    <script>

    “尤其劉墉,到晚年的時候,還不得不自污,來讓和放松對他的警惕。”

    “最後也是他們這幾位,在乾隆皇帝駕崩之後,協助嘉慶皇帝拿下了和。”

    衛江南不徐不疾地說道。

    “就當時那個情況吧,其實就是三方勢力在交戰。太上,嘉慶,還有勛貴團體。阿桂應該算是勛貴團體的代表人物。雖然他死得比較早點,但他在世的時候,卻是掣肘和最得力的一位大臣。”

    “歸根結底,嘉慶皇帝還是要代表著勛貴團體說話的。因為,勛貴團體才是皇權的根基。”

    “和雖然勉強也算是勛貴團體的一員,但他和正宗的勛貴團體還是有區別的,更多的是屬于新貴派人物的代表。而劉墉則是傳統官僚世家的代表。”

    “乾隆晚年,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他的大學士團隊,全都是年紀很大的老人。阿桂,劉墉,都比乾隆皇帝小不了多少。和算是最年輕的。紀曉嵐的年紀也不小,但他一直都是個文學之臣,乾隆也沒有真正重用過他。不過因為他主修四庫全書,所以也一直能在皇帝面前露個面,直到他死前,嘉慶皇帝才象征性地給了他一個協辦大學士的名義。”

    “所以,紀曉嵐算是平民官僚的代表。”

    “為什麼那個時候的大學士團隊,都是老人呢?”

    “因為年輕一點的,都不願意待在京城那個是非窩里,尤其是新老兩任皇帝交接權力,而老皇帝又在世的時候,局勢會非常的復雜。”

    “乾隆皇帝晚年,性格也不平和。”

    “這個時候,還不如爭取外放,去地方干一段時間的督撫大員,這個是能夠實實在在出成績的,還能遠離是非漩渦。算是一舉兩得。”

    “待在京城,待在皇帝身邊,固然可以近水樓台先得月,但也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犯錯誤。而且要入閣,一般來說,還是要有地方督撫的經歷。”

    “滿清有一個官場慣例,就是遇到真正的大事時,皇帝不好一個人拿主意,就喜歡征求全國督撫大員們的意見,也算是集思廣益的一種吧。”

    “比如當年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上書裁撤湘軍,但保留長江水師,並且將長江水師國家化。慈禧太後就征求過全國督撫的意見,得到大伙的一致贊成,才通過了曾國藩這個提議。”

    “長江水師也是我國近代史上,第一支實際意義上的國家海軍。最少是有那個雛形了。”

    甦定國早已完全沒有了開始時的藐視之態,反倒伸出手指,輕輕敲打著桌面,顯然陷入了沉思之中。

    衛江南也便很識趣地閉上了嘴巴,不再開口。

    倒是李妙然饒有興趣地打量著他,突然說道︰“督撫大員,也不是那麼好當的呢。”

    衛江南看了她一眼,低聲說出八個字。

    “歲在癸未,大利東南!”

    正在沉思的甦定國猛地扭頭望向他,目中精光閃耀。

    “那你倒是說說看,什麼思路要轉變?”

    看得出來,甦定國確實來了興趣。

    作為少壯派的代表人物,甦定國平時確實將一部分精力放在這個上邊,對國際國內大局勢,都有過比較深入的研究。

    實話說,衛江南能跟他說這些,是甦定國完全意料不到的。

    他原本以為,衛江南要不是在他面前戰戰兢兢,汗出如漿,就是梗著脖子犯愣。反正都這樣了,你能把我怎麼著吧?

    不料衛江南居然跟他談起了國際大勢。

    還能說得有那麼點意思。

    不是完全的泛泛而談。

    “造不如買的思路要轉變。尤其是在高精尖領域,我們這樣一個大國,是不可能立足于技術全部靠進口的。真正的尖端領域,沒有哪個國家會賣技術。”

    衛江南十分肯定地說道。

    “馬島戰爭就很形象地說明了這一切。一旦開打,法國就卡脖子,不給賣導彈,不給賣其他任何配件。飛魚導彈,打一枚少一枚,飛機也是打一架少一架,最後只能上螺旋槳飛機,回到二戰的水平了。”

    “我們不能步這個後塵。”

    甦定國淡淡說道︰“這些年,國家一直都在立足于自主研發。”

    你能看到的問題,以為我們這些人看不到嗎?

    不過甦定國的語氣中已經沒有了那份不屑,開始平等地和他談話了。

    “不,還不夠!”

    衛江南斷然說道。

    “光有國家隊還不夠。就目前來說,國家隊的人員經費都是有限的。我們應該進一步鼓勵民營企業加大科研投入。在政策上給他們松綁,同時其他配套服務措施也要跟上。力爭做到誰科研誰受益,營造出一種鼓勵科研的大環境來。”

    “畢竟在一些很分支的技術上,國家隊去參與科研開發,是很不劃算的,並且和利益不掛鉤,也沒有那麼強的動力。”

    “只有全民參與,全民競爭,我們才有希望在未來幾十年內迎頭趕上,並且超過!”

    “甦主任,我個人覺得,國家發改委在這個課題方面,可以再進行一些具體的研究。”

    這本來就是你們的本職工作好嗎?

    甦定國輕輕點頭,說道︰“你繼續。”

    至于我們發改委要怎麼做,還輪不到你來指手畫腳。

    “另外,滿清乾隆年間,太上皇,嘉慶皇帝那個時期,國內的局勢,也是十分的復雜。三方勢力交纏,未來局勢到底如何走,很不清晰。”

    “胡說八道,什麼三方勢力交纏?”

    甦定國猛地坐直了身子,目光炯炯地盯住了他,十分嚴肅地呵斥道。

    衛江南凜然不懼,緩緩說道︰“甦主任,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就目前而言,我可以算是旁觀者,姑妄言之,您姑妄听之就是。”

    “說錯了,您批評指教。”

    甦定國輕輕哼了一聲,卻沒有阻止他繼續說下去。

    “當時乾隆雖然退位當了太上皇,但一直不肯交玉璽。而且他最寵幸的和也依舊是實際上的領班軍機大臣,佔據著至關重要的位置。劉墉阿桂這些人都只能虛與委蛇。”<argin 15px 0">

    <script async src="esyndication.pageadjsadsbygooge.js?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crossorigin="anonyous"><script>

    <! bock auto >

    <ins cass="adsbygooge"

    stye="dispaybock"

    dataad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ot="1016693305"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e = indo.adsbygooge || []).push();

    <script>

    “尤其劉墉,到晚年的時候,還不得不自污,來讓和放松對他的警惕。”

    “最後也是他們這幾位,在乾隆皇帝駕崩之後,協助嘉慶皇帝拿下了和。”

    衛江南不徐不疾地說道。

    “就當時那個情況吧,其實就是三方勢力在交戰。太上,嘉慶,還有勛貴團體。阿桂應該算是勛貴團體的代表人物。雖然他死得比較早點,但他在世的時候,卻是掣肘和最得力的一位大臣。”

    “歸根結底,嘉慶皇帝還是要代表著勛貴團體說話的。因為,勛貴團體才是皇權的根基。”

    “和雖然勉強也算是勛貴團體的一員,但他和正宗的勛貴團體還是有區別的,更多的是屬于新貴派人物的代表。而劉墉則是傳統官僚世家的代表。”

    “乾隆晚年,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他的大學士團隊,全都是年紀很大的老人。阿桂,劉墉,都比乾隆皇帝小不了多少。和算是最年輕的。紀曉嵐的年紀也不小,但他一直都是個文學之臣,乾隆也沒有真正重用過他。不過因為他主修四庫全書,所以也一直能在皇帝面前露個面,直到他死前,嘉慶皇帝才象征性地給了他一個協辦大學士的名義。”

    “所以,紀曉嵐算是平民官僚的代表。”

    “為什麼那個時候的大學士團隊,都是老人呢?”

    “因為年輕一點的,都不願意待在京城那個是非窩里,尤其是新老兩任皇帝交接權力,而老皇帝又在世的時候,局勢會非常的復雜。”

    “乾隆皇帝晚年,性格也不平和。”

    “這個時候,還不如爭取外放,去地方干一段時間的督撫大員,這個是能夠實實在在出成績的,還能遠離是非漩渦。算是一舉兩得。”

    “待在京城,待在皇帝身邊,固然可以近水樓台先得月,但也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犯錯誤。而且要入閣,一般來說,還是要有地方督撫的經歷。”

    “滿清有一個官場慣例,就是遇到真正的大事時,皇帝不好一個人拿主意,就喜歡征求全國督撫大員們的意見,也算是集思廣益的一種吧。”

    “比如當年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上書裁撤湘軍,但保留長江水師,並且將長江水師國家化。慈禧太後就征求過全國督撫的意見,得到大伙的一致贊成,才通過了曾國藩這個提議。”

    “長江水師也是我國近代史上,第一支實際意義上的國家海軍。最少是有那個雛形了。”

    甦定國早已完全沒有了開始時的藐視之態,反倒伸出手指,輕輕敲打著桌面,顯然陷入了沉思之中。

    衛江南也便很識趣地閉上了嘴巴,不再開口。

    倒是李妙然饒有興趣地打量著他,突然說道︰“督撫大員,也不是那麼好當的呢。”

    衛江南看了她一眼,低聲說出八個字。

    “歲在癸未,大利東南!”

    正在沉思的甦定國猛地扭頭望向他,目中精光閃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官家天下》,方便以後閱讀官家天下第385章 歲在癸未,大利東南!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官家天下第385章 歲在癸未,大利東南!並對官家天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