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ど爸……”
雲梅和雲蘭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看到陳安後,歡跑過來。
雲蘭直接就竄進陳安懷里,雲梅則是在一旁站著。
“我買了月餅,你們要不要回去先吃點!”陳安笑著問她們。
要是在平常,兩只小饞貓早就忙著往家里跑了,現在卻是紛紛搖頭。
“我們要在這里看打餈粑!”
“等哈吃了餈粑,晚上回去再吃月餅!”
無疑,對于娃兒們來說,打餈粑絕對是一場最有趣的游戲,兩個小家伙都不願意回去。
宏山將月餅送回家,很快返回皂角樹場子上,找到陳安。
“那個葫蘆包能不能賣?”
相比起打野豬黑娃子之類,葫蘆包雖然凶猛,但對于宏山來說,是除了刨竹溜子、打斑鳩以外,最有把握拿捏的野味,他還是比較關心的。
“東西已經讓人帶到縣城去了,準備讓他們先告一哈,能不能賣還要等回話才曉得。”
陳安簡單說道︰“我擅自做主,能賣就賣,告訴我們一聲,我們可以搞,不能賣,也就讓他們留著自己吃。想吃的話,我們還可以再找。不怪我撒?”
讓宏山去幫了忙的,那葫蘆包他也就有份了,陳安把事情說在明處。
事實上,送到縣城,如果賣不掉再弄回來,少說也是兩三天後的事情,那些蜂蛹也廢了。
“怪你干啥子,我又不是不曉得你在探路,只是一個葫蘆包而已!”
宏山清楚陳安的用意,他也不是斤斤計較的人。
就在這時候听到有人大喊︰“讓開讓開,蒸籠來咯……”
陳安朝著聲音傳來的地方看去,見兩�村民從公房里抬出一個大蒸籠。
前些年,隊上實行過一陣大鍋飯,所有人湊在一起吃飯,專門開辦了一個食堂,不像現在,各家吃各家的。
也就在那個啥時候,公房里有了專門的灶房和灶台,就是用來做大鍋飯的,這些設施一直都沒有拆除,這次打餈粑蒸糯米,就是在公房的食堂里進行。
那一蒸籠糯米份量不輕,听到喊聲,在一旁擺龍門的男人和嘰嘰喳喳說著家長里短的女人們紛紛往兩邊閃,讓出一條路來。
那兩人將一蒸籠糯米放在桌子上,立刻有女人拿著大瓢,將蒸籠里香噴噴的糯米要出來,快速倒進早就已經準備好的幾個碓窩里。
接下來,就是“打手”們上陣的時候了。
一個個青壯紛紛往掌心吐點唾沫,雙手一搓,然後掄起手中拿著的木錘,用力地舂向糯米。
說是木錘,其實是一根根下粗上細的光滑木棒。
打餈粑很有講究,追求“快、準、穩、狠”四個字,兩個或四個人圍了碓窩,各站一方,手中的木棍下去要快,收起來也要快。
糯米粘性太強,免得木錘和糯米粘在一起;
準頭要足,幾根棍子此起彼伏,都要打在同一個地方,這樣糯米才能打得均勻,打得瓷實。
一時間,木錘此起彼落,還有人喊起了號子︰“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