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有一扇兩界門

第304章 ,入股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小魚吃大魚兒 本章︰第304章 ,入股

    周穎將東西放下,看著王青松笑道︰“你吃了沒?一起吃飯吧,這家伙肯定沒吃就過來了。”

    王青松也確實有點餓了。

    當下便答應了下來︰“行,走吧,一起吃點。”

    隨後三人稍微收拾了一下,一起出了房門。

    來到外面以後找了一家飯館。

    點了幾個菜,三人在那里吃了起來。

    這次,王青松倒是沒搶著付錢,周穎給的錢。

    一路上,周馨就跟個小麻雀一樣,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

    王青松查了一下五一勞動節。

    最後收起手機,說道︰“周穎,明天你休息一天吧,這不是放假了嘛!”

    听到這話,周穎搖了搖頭︰“不休了,節假日,商場里流量是最大的時候,這時候不做生意,什麼時候做生意啊!再說了,商場有規定,節假日是不允許關門的,必須得開門。”

    王青松皺了一下眉頭,商場好像還真的有這條規定。

    周馨也是嘀咕道︰“沒事,我去陪我姐好了,反正我現在作業也多,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玩呢!等後面再看看。”

    見兩人這麼說,王青松也沒有去勉強了。

    反正他是不想去的。

    吃了飯,三人回到了家里。

    周穎兩人去洗澡去了,王青松則是回到了自己的房間里。

    拿出手機繼續看著題目。

    這次他沒有自己去拿貨,而是打了個電話給�定金,讓對方把東西給送到小區的邊上。

    十二點,一車豬肉。

    一點,一車雞蛋。

    都弄好以後,他這才打著哈欠回到酒店這邊。

    一覺睡到了天亮。

    早上,王青松被樓下汽車的鳴笛聲音給吵醒了。

    看了看時間已經八點。

    伸了伸懶腰,洗漱一下,就出了酒店。

    回到李思辰這邊,三人結伴出去了。

    今天沒什麼事情干,就是出去玩,順便看看有沒有什麼適合在這里干的事情。

    來到街道,今天的人特別多。

    “今天怎麼這麼多人?”

    現在才九點,這里的人非常的多。

    王青松好奇地嘀咕了一句。

    李思辰也是搖搖頭︰“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今天是星期天,他們放假?”

    听到這話,王青松才反應過來。

    現在他對周末和節假日一點也不敏感了,因為以前盼著放假能休息。

    現在呢!

    對他來說,節假日好像都沒有什麼區別呢!

    沒有在意,三人在街道上溜達著。

    一會去這里的商店看看你,一會去大廈里看看賣衣服的,順便給三人買了一套這邊的衣服。

    看到舞獅子的人,又好奇地過去湊熱鬧。

    當然了,來這里,主要還是看看這里的其他物價。

    了解一下這邊的情況。

    大街小巷轉悠了一圈,到了中午的時候,三人坐著客輪去九龍這邊。

    這次兩人主要是去碼頭這邊。

    有客輪,自然有貨輪碼頭,而且這邊的碼頭也不止一兩個。

    溜達到了附近,就看到不少跟難民一樣的人,圍在碼頭附近,不敢靠前。

    有不懂的人過去以後,甚至挨打了。

    王青松皺著眉頭看了一下︰“他們怎麼了?干嘛打人啊!”

    李思辰也同樣看著不遠處。

    听到這話,自然是搖了搖頭︰“不知道。是不是怕他們過去要飯?”

    王青松聞言感覺可能是。

    不過兩人的話,被旁邊的人听到了。

    一個三十多人開口說道︰“不是要飯,他們是找活做。人家不讓做。”

    听到這個聲音,王青松扭頭看去。

    這是一個三十多的青年人,旁邊還跟著五六個青年。

    一行人也是穿得破破爛爛的。

    這口音雖然不是四九城的,但確實是內地的。

    “老鄉,你們是哪里來的?河南?”

    王青松好奇地問了一下。

    對方點了點頭︰“嗯,俺們河南過來的。”

    “你們怎麼來這里了?河南,離這里太遠了。”

    王青松也是很奇怪。

    隨後聊了起來。

    聊了一會,他也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對方幾個人是河南信陽的。

    困難時期,他們那里可以說是十室九空,這些人一路向南要飯,勉強活了下來。

    之前听說這里的事情,于是就逃這邊來了。

    過來也沒有多少天。

    跟著大部隊從橋那邊過來的,運氣還算好,安全到了市區。

    而剛剛的打人事件,則是因為工作的問題。

    因為現在外來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很多語言都不通,一下多了很多勞動力。

    工作是個問題。

    女的還能進制衣廠,但是男人基本上都是沒事情干。

    于是扛包這種體力活,自然是首選。

    問題是人太多了。

    扛包在港島這邊是屬于沒什麼人願意干的,但是工資可不算太低。

    可是這些人來了以後,對碼頭的工人形成了一個沖擊。

    這些人甚至連錢都能不要,只要保證他們以及家里人的一日三餐就好了。

    都是想著,安穩下來以後,再好好找個工作。

    于是現在港島這邊的碼頭工人形成了一個潛規則。

    不讓這些人過去。

    王青松听完以後,眉頭皺起來︰“他們對我們內地人這麼為難嗎?”

    張鐵柱搖了搖頭︰“也不都是這樣滴,俺們來滴時候,好多人被遣送回去,這里好多人,都給俺們打掩護。讓俺們跑,還給俺們吃滴。”

    听到這話,王青松輕輕點了點頭。

    任何地方都有黑暗和光明的地方。

    這些人住的地方是在外圍的難民聚集地,這也是港府劃出來的,不過那里的人太多了,條件非常的差。

    不過也有人特地到那里,挑人去工廠里干活。

    沒被挑到的,就只能自己想辦法了。

    而且被挑到的人大部分都是沿海的人,基本上都是會粵語的人,不然的話,交流一個很大的問題。

    所以這些人一直以來都沒被挑選上。

    王青松腦子一道想法浮現了出來。

    要是自己能弄個工廠,然後把這些人給弄過來,不知道行不行。

    但是問題又回歸到了之前的問題。

    干什麼。

    他到現在都沒找到合適干什麼的事情來。

    這兩天出來逛游,就是想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實業能做做。

    港島說是向著輕工業去轉型。

    但是這里的輕工業,適合普通老百姓能接觸的,主要其實就三種︰成衣制造業、電子業包括鐘表,玩具),以及塑膠工業三種。

    說白了,就是做簡單的代加工。

    也是港島的主力行業。

    所以,他現在想的就是弄個小廠子,先做起來。

    慢慢摸透這邊的路子。

    畢竟做生意不是那麼容易做的。

    ……

    王青松看了看旁邊,想過去又不敢過去的張鐵柱幾個人。

    估計這些人也挨打過。

    心里已經有個想法了。

    自從來了這里以後,他的想法實在是太亂了,一會想干這個,一會想干那個。

    此時他的心里已經定了下來。

    從小做起。

    畢竟再大的公司,都要有人才行。

    慢慢弄點這個年代的設備過來。

    想到這,他對著張鐵柱問道︰“你們住哪里?”

    “叫什麼石硤尾村,沿著那邊有條大街,一直往北走就到了。”

    對方指著不遠處的街道。

    王青松听到對方說的,明白對方說的是彌敦道,也就是自己之前住酒店的那條路。

    也是一條通往北面的一條主干道。

    不過那里一打听就能知道是哪里了。

    隨後和對方告別了。

    可是自己一行人剛走,張鐵柱就默默地跟在了後面。

    王青松見狀停了下來,扭頭問道︰“你們跟著我們干嘛!”

    這話,讓張鐵柱尷尬了一下,不過還是說了出來︰“俺們來了以後,都听不懂這里的話,我看你們穿滴怪好滴,知不知道哪里能找到活。”

    听到這話,王青松一陣地糾結。

    他是有心幫忙。

    給一頓吃的,沒問題,可問題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他自己還沒決定干什麼呢!

    倉庫那邊暫時又不需要人看著。

    而且自己也不認識什麼廠子的人。

    想了一下,他還是不太忍心,問道︰“那�f腔岣墑裁矗俊br />
    “俺們有力氣,能干活,什麼苦都能吃。俺們還會蓋房子……還會……”

    說到這里,他也是尷尬了一下。

    好像除了一身的力氣,還真的不知道干嘛了。

    王青松也是摸了摸額頭。

    .

    有力氣,這確實是能干一些事情。

    蓋房子?

    這里的都是樓房,這些人也用不上啊!

    不過看到這些人失望的表情,王青松還是有些猶豫了。

    想了想,他開口說道︰“這樣吧,這幾天我看看,要是給你們能找到活,我去找你們。行吧?”

    “哎,中,中∼謝謝東家。”

    對方雖然有些失望,不過還是答應了下來。

    至少多了一份希望。

    王青松見狀,這才打了個招呼離開了。

    走在路上,李思辰也是嘆了口氣︰“現在找工作實在是太難了。”

    王青松點了點頭,確實。

    不過這些人以後肯定會被慢慢消化的,這些人也是未來港島繁榮的基礎。

    只不過到了那個時候,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三人沿著碼頭逛著。

    碼頭這里是真忙,顯然生意是很好的。

    重新回到了彌敦道這邊,看到面前的一座大廈,讓他想到了昨晚的杜婉婷。

    今天星期天,對方應該是在休息。

    不過剛要離開,準備找個地方吃頓午飯,就看到老熟人從電梯里出來了。

    杜婉婷。

    顯然,對方也看到了三人。

    杜婉婷也是一陣的高興,拋下了旁邊的人走了過來︰“王先生,你們怎麼在這里?昨天晚上的事情實在是太謝謝你們了。”

    王青松不在意地笑了笑;“不客氣!”

    隨後好奇地問道︰“今天不是星期天嘛!沒有放假?”

    杜婉婷見狀解釋道︰“休息,今天有事情。”

    思緒間,旁邊一個穿著西裝筆挺的男子笑道︰“婷婷,你做你�n我�O就走先�@ br />
    听到這話,杜婉婷顯然沒什麼好心情。

    點了點頭。

    對方見狀便直接離開了。

    等人走了以後,杜婉婷這才露出了勉強的笑容︰“吃飯了沒有?昨天本來說好由我來請客的,最後還是你們給的錢,今天我請你們吃飯。”

    王青松看了看三個人,笑道︰“那行,不過你請客就算了,我們三個人呢!我請你吧!”

    杜婉婷听到這話,也沒多說。

    準備一會自己提前把錢給付了。

    “走吧,這里有家滬菜做得不錯,走,跟我來。”

    一邊說,一邊帶頭向著不遠處的一家餐廳走去。

    裝修還算是比較精致的。

    人不算太多。

    杜婉婷帶著三人來到了一個地方。

    落座以後,杜婉婷點了菜。

    這才笑道︰“王先生,我們還真的是有緣啊!昨天的事情還是得謝謝你。”

    王青松不在意笑了笑︰“杜律師,又不是什麼大事情,沒必要這麼客氣!”

    隨後岔開話題問道︰“杜律師,是不是遇到什麼麻煩了。”

    剛剛他是看出來了。

    好像杜婉婷不是很高興。

    杜婉婷深吸了口氣笑道︰“家里的廠子出了點事情,這些人又趁火打劫,不提這個了,免得壞了你們的心情。”

    對方這麼說了。

    但是王青松反而好奇了。

    “杜律師家是開廠的?可以問一下是什麼廠子嗎?不方便就算了。”

    杜婉婷不在意地笑了笑︰“這也沒什麼不能說的,家里開的制衣廠。不過我對這個不是很感興趣,來這里以後,加上家里需要,就學了律師這個職業。”

    王青松聞言點了點頭。

    有些失望。

    現在港島有幾萬家制衣廠。

    他不太想做這個。

    幾萬家?

    突然,他忽略了一個問題。

    制衣廠肯定要縫紉機啊!

    想到這里他開口問道︰“杜律師,問個問題,廠子里用的縫紉機是什麼樣的?手搖的還是教他的?都是什麼價格?”

    縫紉機他還是知道的,不過也只是知道一個大概。

    听到這話,杜婉婷以為他要開制衣廠。

    不過也不奇怪。

    現在港島的制衣業相當繁榮,只要做得出來,質量不差,就能活得下來。

    不然就不會有那麼多作坊了。

    自然是因為有利可圖。

    也沒多想,便說道︰“基本上都是腳踏式的。價格嘛!三菱的縫紉機在350左右。內地倒是有些出口過來的,價格便宜很多,但是量很少,一年也就幾百台,好像內地都不夠賣。現在縫紉機的價格已經漲了不少。”

    听到這話,王青松琢磨了一下,問道︰“那……要是縫紉機,這邊能賣掉嗎?”

    “縫紉機?王先生能弄到?”

    杜婉婷驚訝了一下,眼中帶著一絲絲的希冀。

    王青松愣了一下︰“杜律師,什麼意思?東西我倒是能弄來不少。”

    “我是想問,王先生能弄到縫紉機?數量多嗎?”

    眼神中帶著一絲絲的焦急。

    看著王青松疑惑的表情,杜婉婷看向了旁邊的李思辰兩人,有些遲疑。

    李思辰兄妹兩個人一直看著兩人說話。

    此時看到杜婉婷的眼神,他自然明白什麼意思了。

    站了起來說道︰“我們出去一下。”

    拉著茫然的妹妹,就離開了餐桌。

    等人走了以後,杜婉婷這才開口說道︰“也不怕王先生笑話,我們家在滬市的時候就是做紡織業的,解放前的時候,我們來到了港島改行做了制衣業。我們一家是屬于三房,一起過來的還有另外兩房。……”

    解釋完以後,王青松明白過來了。

    杜婉婷家里是三房,去年開始,老頭子去世了。

    三家就開始在那里因為家產的事情鬧了矛盾。

    大房自然是理所當然佔據了大頭。

    但是,制衣廠的那些設備,是通過二房的關系給弄過來的。

    所以分家以後,大方和二房各自佔據了家產的九成。

    還有一成,自然是給了他們三房。

    問題是二房釜底抽薪,把大部分設備給要去了。

    給他們廠子一個空殼子。

    現在杜婉婷一家人正在為這個事情發愁呢!

    之前喝酒,也是因為和鬼子那邊的設備供應商喝酒,才發生昨天的一幕。

    王青松听完以後,輕輕點了點頭。

    當听到,杜婉婷家只要兩百台的時候,還是有些失望的。

    為什麼?

    太少了唄!

    4百台夠干嘛的啊!

    看到他的眼神,杜婉婷還是問道︰“王先生,您的機器是舊的還是新的?”

    因為他之前問過,縫紉機好不好賣。

    那肯定是有的。

    王青松回過神來。

    剛要說話,稍微一想,便說道︰“縫紉機我倒是能弄到不少,不過……我自己想做!只是我剛來港島沒有多久……”

    這話,讓杜婉婷眉頭皺了起來。

    這家伙也想趁火打劫。

    不過王青松接下來的話,讓她陷入了思索。

    “所以,我在想,是自己做,還是怎麼弄?”

    听到這話,杜婉婷稍微思索了一下直接開口說道︰“王先生,可以選擇以機器入股,折算股份。不過王先生要快,慢了就不行了。”

    “為什麼慢了就不行了。”

    折算入股,王青松大概听懂了,可為什麼這麼著急。

    杜婉婷苦笑了一下︰“這個也不是什麼秘密了。”

    隨後解釋了一下。

    王青松這次听懂了。

    現在的港島轉型工業城市。

    但是出口也不是想出口就能出口的,有貿易配額。

    而今年陳瑞球陳博士,聯同紡織業界商會向港府爭取公平分配出口配額。

    結果還沒有出來。

    但是听說已經快了。

    而杜婉婷之所以這麼著急,自然是因為出口配額的原因了。

    而這次出口配額的核定,就是根據公司的規模,產能來衡量。

    其中機器的數量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如果沒有機器,他們就拿不到太多的出口配額,如果要出口的話,還需要從別的公司高價購買出口配額。

    之前杜婉婷說縫紉機的價格現在漲價不少。

    就是因為很多廠子都需要借助這個機會,把出口配額定下來。

    當然了。

    這里說的都是正規的廠子,而不是那些作坊。

    僅限當年)

    听完以後,王青松在那里琢磨了一下,問道︰“那個……杜律師,我是說,如果機器,不是通過正規渠道過來的,有影響嗎?”

    杜婉婷眉頭皺了一下。

    她身為律師,自然是明白他的意思。

    想了想,搖搖頭︰“不影響,畢竟整個港島這麼多的縫紉機,不可能所有的機器都是有登記的。而大的廠子,也有自己的辦法。”

    听到這,王青松明白了。

    看著菜已經上來了,便笑道︰“先吃飯,吃完飯再說唄!阿辰,過來吧!”

    順便對著李思辰招招手。

    這個事情他還得去問問周穎,看看行不行,不能就光听這女人說的。

    兩人見狀也就直接過來了。

    杜婉婷看著兩人過來,知道這事情不是著急的時候。

    也就答應了下來。

    等吃了飯,好好談談。

    (本章完)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年代︰我有一扇兩界門》,方便以後閱讀年代︰我有一扇兩界門第304章 ,入股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年代︰我有一扇兩界門第304章 ,入股並對年代︰我有一扇兩界門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