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有一扇兩界門

第23章,怎麼就沒想著借錢呢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小魚吃大魚兒 本章︰第23章,怎麼就沒想著借錢呢

    兩人四目相對,就這樣看著。

    周穎見狀,這才反應過來︰“哦,你說今年是哪年啊?現在是2022年11月16日啊!至于你說的手機,就是這個,打電話用的。”

    說完,一臉怪物的看著他。

    “你不會連手機都不認識吧?山疙瘩里也認識啊!”

    說完,想到了什麼嘀咕了一句︰“好像有的山疙瘩里的孩子確實沒見過。”

    一句自圓其說,讓王青松又躲過了一劫。

    王青松听到她說的時間,再那里估算著。

    差了63年多。

    怎麼這麼奇怪啊!

    這是哪個世界。

    不過他沒有問,問多了容易出問題。

    當听到她說自己居然不認識手機,他立馬承認了。

    “我沒見過手雞。”

    因為她剛剛說也有些山疙瘩里的人不認識。

    不過打電話不是應該是電話機嗎?

    公社里的郵電局倒是有。

    周穎聞言輕輕點頭,好奇的問道︰“那你是哪里人啊?”

    這次王青松沒傻傻的說具體地方,只是說道︰“我只知道我家是新林公社,第一生產大隊,第六小隊。”

    “啊?其他的你不記得了嗎?現在哪里還有叫公社的啊!”

    “不記得了。”

    “那你身份證呢?”

    听到這個新的名字,他茫然了一下,不過還是面無表情的搖了搖頭︰“沒有。”

    不知道這是什麼。

    工作證之類的嗎?

    還是戶口本之類的?

    看到他的表情,周穎在那里嘀咕了一下︰“現在還有叫公社的地方嗎?對了,你剛剛說叫什麼公社?我導航搜一下。”

    “導航是什麼東西?餿一下?什麼餿了?”王青松心里奇怪了一下不過他還是老實的報出來自己的地方,因為那天他已經說過一次了。

    “新林公社。”

    “哦,新林?什麼新,什麼林?”

    “新舊的新,樹林的林。”

    王青松報出了自己所在的公社,心里還是有些忐忑的。

    因為听她話里的意思,沒有公社了。

    只見周穎低著頭,拿起她手里的“手雞”在那里搗鼓著。

    沒一會就听她驚訝了一下︰“咦,還真有地方叫公社啊?都改革開放這麼多年了,怎麼還有叫公社的?”

    “改革開放又是什麼?”

    又是一個奇怪的詞語。

    沒有著急問,因為周穎在那里拿著‘手雞’嘀咕著︰“是搜到了幾個叫公社的,京都公社、so公社、海棠公社、青年公社……可是沒找到你說的新林公社啊!”

    說到最後她抬起頭來看了過來。

    王青松看著面前美麗的容顏,眼楮有些不敢看。

    “咦!你居然臉紅了啊!”

    周穎捂著嘴,在那里笑著。

    王青松見狀有些不好意思,但是他還是忍住了,問道︰“對了,你剛剛說的改革……改革什麼來著?”

    一時間又忘記了。

    “改革開放。”

    “哦,對,改革開放是什麼啊?”

    “這上課都學過的啊,改革開放就是改革開放啊~~”

    周穎茫然的說完,這才想起來他腦子好像有問題,趕忙說道︰“哦,我忘記你受傷的事情了,改革開放就是對內改革,對外開放啊!”

    當看到他茫然的樣子,隨後拿出手機搜索了一下。

    對著百度上的內容開始讀了起來︰“改革開放就是,從1978年12月…………”

    按照上面的內容讀了一段。

    王青松其他的沒听懂,但是里面一個詞語讓他一陣的震驚︰分田到戶。

    “那個,分田到戶怎麼回事啊?”

    王青松茫然的問了一下。

    這地不是都是集體的嗎?

    還能分田嗎?

    “對啊,從1978年開始,徽州的鳳陽縣小崗村實行“分田到戶,自負盈虧”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不過後來全國什麼時候分的我就不清楚了。”

    1978年分地?

    難道是17年以後的事情嗎?

    想到這里,他猶豫了一下問道︰“那你听過以前的自然災害嗎?”

    周穎點了點頭︰“3年自然災害。當然听過了啊!我听我爺爺說過,那都幾十年前的事情了。他們剛剛成立公社的時候,……說那時候有的人吃,可慘了。”

    隨著她的話語,王青松一臉的震驚。

    一模一樣。

    難道這里真的是幾十年後嗎?

    周穎說完看著發愣的王青松一陣的奇怪。

    “哎,你發什麼呆?”

    王青松聞言回過神來,趕忙問道︰“三年?三年是什麼意思啊?”

    臉上帶著一絲絲的激動。

    要知道確實已經過去三年了。

    周穎一陣理所當然的說道︰“就是從58到61年啊,不過我听說,真正結束,要到62年秋收才好點,夏收的收成也不好。”

    王青松听到這話,松了口氣,終于要結束了。

    不過想想還有大半年呢!

    看著周穎奇怪的眼神,他知道不能再問下去了,再問下去他就不知道怎麼應對了。

    當下就是弄點吃的帶回去。

    這才是他的目的。

    隨後想到了什麼,問道︰“對了,現在的東西貴不貴?”

    “什麼東西?”

    “玉米碴子、米、面、雞蛋這些貴不貴啊?”

    周穎听到這話沒想太多,因為面前的少年不太正常。

    不過她想了一下,還是回答道︰“玉米茬子是玉米面嗎?這個我就不知道了超市里有賣的,平時我們也不買啊!

    大米有好的有差的,差的一塊多吧,好的就不清楚了,普通有一兩塊的,貴的五六塊一斤吧。听過還有一兩百一斤的大米呢!不過我也沒看過,更沒吃過,面粉也就一兩塊一斤,雞蛋現在貴了一些,差不多60塊錢一板,合下來差不多兩塊錢一個,平時也就五六毛一個吧。”

    王青松听到這些價格,已經嚇的不行了。

    最差的大米都要一塊多一斤?

    他們那才一毛六,不過那是城里有定量購買的價格,黑市里的價格已經漲價到了五塊一斤,和面粉一個價格。

    還有一兩百一斤的大米?這得什麼人才能吃得起啊!

    面粉一兩塊一斤,比他們那邊市場價一毛八一斤貴,同樣的也是要面票。

    不過比黑市五塊錢一斤便宜。

    雞蛋兩塊一個?

    比他們那邊貴。

    太貴了,這里吃的也少嗎?

    也受災了嗎?

    想了一下問道︰“那……那肉呢?”

    那邊肉也貴。

    “豬肉嗎?”

    “嗯。”

    “豬肉的話現在也比較貴,要二十多一斤吧!”

    王青松听到這個價格,感覺這個價錢也是貴的離譜。

    隨後沒有再想,想著怎麼弄點東西。

    要是以後自己能找到方法,把這邊的東西弄到他那邊,不就賺錢了嗎?

    最便宜的大米和面粉比那邊便宜,這個可以弄。

    雞蛋比他們那邊價格貴多了,不劃算。

    豬肉也是,翻倍了都不止,也不劃算。

    還是大米和面粉劃算,至少能多掙錢一倍多的錢呢!

    隨後一臉的苦笑,沒錢。

    全身一共就1塊1毛7分錢,面粉或者便宜的大米才能買一斤不到,這有什麼用啊!

    早知道跟二哥借點錢好了。

    不要多,十塊錢,他就能掙回來二十塊錢。

    “哎!!沒想到啊。失算了。”

    但是誰又會想到自己來到這種地方呢!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年代︰我有一扇兩界門》,方便以後閱讀年代︰我有一扇兩界門第23章,怎麼就沒想著借錢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年代︰我有一扇兩界門第23章,怎麼就沒想著借錢呢並對年代︰我有一扇兩界門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