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都跟坐班一樣,下午又開創作會,新來的頭找存在感,煩啊。)
協議細節這種東西,當慣了甩手掌櫃,幕後小黑爪兒的李樂沒那個心思和時間去談。
本來想交給傅當當,可傅大律師最近都在忙一個民間集資爆雷的公益訴訟,沒時間;杜恆師兄在忙完國鎂的談判之後,去了丑國,處理一家國有企業在那邊的應訴。
最後,無奈,只好去找那個髒東西。
結果這狗日的最近听了荊明的“蠱惑”,在京西找了個道觀,這些天正在跟一位“女冠”修習仙法,說,不宜下山,斷了修行。
李樂听了,一猜就知道這里有詐,便問道,“含嬌含笑,宿翠殘紅窈窕,鬢如蟬?可美?可艷?”
“寄語青娥伴,早求仙。甚好,甚好啊!”電話那頭回。
“瞎jb扯淡,趕緊下山,這次對面找的是人大幫。”
“早特麼說啊,等著,這就收拾東西。”
“正常合作,別亂來。”
“知道知道。”
于是乎,髒師兄再入紅塵,帶著阿文幾個人去和東哥那邊摳細節去鳥。
一場足以影響未來十幾二十年,國內電商萬億市場格局的投資,就這麼不見浪花,悄麼聲的進行著。
。。。。。。
老太太在蒙省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過得好不快活,“草原英雄三姐妹”在追憶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老李的百日行動離下次百日行動還有倆月,孩子媳婦兒去了娘家享受“機智的財閥生活”,姥爺珊姨去了鹽官寄情山水已經大半年,連老王都開始準備冬眠。
小李禿子終究是徹底成為了少人關心少人問的燕京留守兒童一枚。
因為懶,也為了尋找缺失的“愛”與“家”的溫暖,李樂開始到惠慶家蹭飯。
“師母,您放著,我來!”
“別啊,這就好了,你和大慶忙你們的,這蒸菜一會兒就得,對了,是要醬油大蒜的拌料還是辣椒油的?”
“我能都要不?”
“能~~~”
“多放辣子,師母。”
“行 !”
當李樂扭回頭,看到書桌後面,惠慶無奈的眼神,咧開一口大白牙,笑了笑,“嘿嘿嘿。”
“笑,嘴行千里 歪窩,你倒是去啊?”
“師母心疼我,不讓麼不是?”
惠慶白了李樂一眼,捋了捋身上魯先生同款毛線衣,“你說你這有家不回,天天跑我這兒,一天三頓飯你蹭兩頓半,我欠你的?”
“哦,那我明天來早點,蹭個整頓的早飯。”
“我 ▔ ▔,算了算了,反正你也不挑,給啥吃啥。”
“關鍵是師母手藝好,尤其是這蒸菜,芹菜、豆橛子、茄子哎呀,美,美滴狠!”
“閉嘴!”
“哦。”
“那什麼,年底的博士研究生學科綜合水平考試,準備得怎麼樣了?別一天到晚瞎晃蕩,搞些歪門邪道的玩意兒,自己的正事不上心。”
“應該,沒什麼問題。”李樂答得干脆。
“別大意。這考試不是走過場,通不過,就沒資格繼續往下走,得補考。一來二去,最少耽誤半年。萬一補考再不過”惠慶頓了頓,眼神變得嚴肅,“按規矩,就得終止博士學業了。往年,不是沒出過這種例子,頂尖聰明的人,栽在這上面的,不少。”
“知道知道,真準備了。文獻、理論、方法,都過好幾遍了。”
“行吧,總之你心里有數就行,別到時候”
惠慶還要提溜李樂,就听門外傳來一聲,“李樂,大慶,吃飯了!”
“誒,師母,來了!”
惠慶就覺得眼前一閃,人不見,一歪頭,李樂已經筷子在手,坐到了餐桌邊上。
“哎!就長了個吃心眼子。”說完,笑了笑,起身。
拿筷子端碗,辣油蒜泥交叉著,一盆蒸茄子讓李樂一人干掉一大半。
“師母,下回還這麼拌,好吃啊!”
“吃你的吧,嘴甜也沒用,明天再來可沒這好待遇了。”
“咋?”
“家里米面都沒了,你是頭豬啊,我們兩口子半拉月吃不完,你來三天就都給造了。”惠慶接話道。
惠慶媳婦兒端著一盤洗好的水果出來,笑道,“行了,大慶,孩子能吃,喜歡吃,那就多多的弄,吃兩口飯你瞧你小氣的樣,李樂,吃,晚上還想吃啥?”
“嘿嘿嘿,就知道師母您疼我。”李樂牙花子都樂出來。
惠慶瞪他一眼,“疼你?我是怕你餓死在我家門口。吃完了趕緊滾蛋,看著你就鬧心。”
“誒!師母,我晚上想吃菜龍。”
“行啊,大慶,一會兒你去買米買面,順便買倆蘿卜,要紅蘿卜,紫的也行,別買白的。”
“我哦!”
李樂縮縮脖子,趕緊換鞋出門,“師母,我走了啊!”
“路上騎車慢點兒!”
“這麼大個人。”
“多大,有你大,趕緊滴,人李樂都吃完了,你這叭叭叭,還剩大半碗,留著喂雞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門一關,把兩口子的嘮叨鎖進了屋里,李樂嘿嘿著下了樓,小風一吹,忙裹緊外套。
蹬上自己那輛這兩年在學校里越來越顯眼的二八大杠,溜溜達達往社系那棟老樓騎,心里琢磨著考試的事兒,哎,都特麼博士了還得考試。
不過,惠慶提醒得對,是得再扎扎實實過一遍,不說拿高分,總不能掉了鏈子,丟人。
社系二樓那間小屋,煙味和暖烘烘的嘈雜氣息撲面而來。
李樂推門進去時,張曼曼正對著電腦屏幕上一串串數據圖表下神,梁燦則歪在瘸腿沙發里,舉著本《紫川》,懷里一只頗肥的大奶牛貓,正抬著爪子給梁大少踩奶。
“喲,樂哥蹭飯歸來?惠老師沒留你刷碗?”梁燦懶洋洋地抬了抬下巴。
“你這貓哪來的?”
“好看吧,她叫咪~~咪。”
“狗屁,是貓都叫咪咪。”
“那也不一定吧?”
“噫~~~”
李樂知道了,這奶牛就是他們仨課題組的編外研究員之一。
李樂拖過一把椅子坐下,“咋樣,數據都倒出來了?”
“感謝我媳婦兒你嫂啊,不是,你嫂子, ~~~~tui!我這嘴,你媳婦兒我嫂子!幫忙,你看,這是事件全程幾個主要論壇的後台數據陸續發來了不少,從事件發酵到峰值,再到後續余波,時間戳、點擊率、回帖數、用戶id活躍度、關鍵詞熱度曲線”
“嗯,還有這兒,帖文傳播路徑的時序圖,這是不同階段用戶情緒傾向的分布變化,按照咱們的要求統計的,非常全乎!”
說完,又指著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曲線和柱狀圖,“看這里,我們預設的信息投放節點和實際引發的討論熱度、情緒傾向轉變,匹配度很高。還有這,沉默的螺旋效應出現的時間點,比模型預測的還早了幾個小時。”
“群體極化的閾值,整個鏈條的支撐,這些實時動態數據,這都是最一手的資料,要是賣給新傳那幫人”
“得了吧,人家根本不需要,自己編就成了,哪像咱們這麼費勁巴拉的。”
張曼曼想想,點點頭,“道,倒也是哈,新聞傳媒麼,呵呵呵。”
梁燦一巴掌把剛才還殷勤服務的咪咪給推下去,坐起身,慢悠悠道,“虛擬社群的道德審判如何基于碎片信息完成定罪?技術賦權下的規訓其權力邊界和倫理困境在哪?”
“虛擬空間的符號暴力,如何借助技術架構和群體無意識,完成對現實個體的社會性死亡?這個過程,簡直就是全景敞視監獄的數字化升級版,也是公共領域理論的一個殘酷反例。”
“咱們這篇論文,血肉都有了。”
李樂仔細看著數據,听著兩人的話,目光深沉。
半晌,“這樣的話,之前的理論框架,得調整一下了。”
隨手,拿過張曼曼的筆記本,又抽出一支筆在草稿紙上劃拉,“曼曼,你負責的部分,重點突出數據驅動下的傳播動力學分析,特別是關鍵節點、情緒傳染模型和線上線下互動反饋機制這部分,把這些新數據夯實進去。”
“尤其是,把這些圖表和我們的理論框架嵌合好,定量定性結合的部分一定要寫扎實。”
“阿燦,你那思辨批判的部分,別光飄在天上罵街。緊扣這次案例,把那些理論工具用實了,分析虛擬權力規訓的運行邏輯和異化,還有主體性在算法和數據流里的困境。得落地,落到這堆數據折射出的具體問題上。”
“得 !”梁燦一拍大腿,“放心,哥們兒這回絕對給你整得明明白白,保證讓審稿老頭看完懷疑人生又茅塞頓開。”
張曼曼也干勁十足,“沒問題!這些數據足夠我們把那幾個核心議題做出不一樣的東西。”
“行,那咱們就按這個新架構,抓緊把論文擼哎,去去去,蹭你爹去,別蹭我,一腿毛。”李樂抬起一腳,把那只湊到腳邊的奶牛貓給搡到一邊。
“對了,你還沒說這個鄭宇哲還有後面的那個什麼泰哥,咋樣了呢,結果呢?”
“啥咋樣?”李樂咂咂嘴,他能說鄭宇哲被抓去之後,就和那個泰信哥一樣消息全無了麼?想了想,“正義得到伸張唄,還能有啥?”
“哦。”兩人點點頭。
三人又對著之後的論文聊了幾句,張曼曼忽然“哎呀”一聲,“對了,樂哥,上午馬主任找我,說讓咱倆下午去他辦公室一趟,我差點忘了。”
“馬主任?又啥事兒?課題經費不是才霍霍完麼?”李樂一愣。
“不知道啊,就說讓去。”
“成吧,去看看。”李樂站起身,“阿燦,你繼續和你的咪咪玩兒吧。”
“滾, 個撲該!”
兩人出門左轉,上樓,往系主任辦公室走。
到地方,敲開門,馬主任趴在桌上寫寫畫畫,抬頭見是這倆,臉上瞬間堆起笑容,異常熱情地站起身,“喲,來了?快坐快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說完,竟然親自拿起暖水瓶,給他倆泡了杯茶端過來。
李樂和張曼曼受寵若驚地接過紙杯,對視一眼,心里都嘀咕。
事出反常必有妖,馬主任今兒這態度,莫非油炸?
“主任,您找我們有啥指示?”李樂接過茶杯,沒喝,小心翼翼地問。
馬主任坐回自己的椅子,摩挲著保溫杯,笑容可掬,“李樂啊,曼曼啊,叫你們來,是想問問,還記不記得前陣子你在我這兒,提過一嘴那個想法?搞一個網絡輿情監控、信息收集研判平台的想法?”
此話一出,李樂瞬間明白了七八分,心里快速盤算著,面上不動聲色“記得啊。當時您給我們一頓狠批,說這里頭水太深,技術、合規、人員、市場,哪哪都是坑。”
“哈哈哈!”馬主任爽朗一笑,“批評是為了讓你們思考更全面嘛!”
“想法是好滴,方向是對滴,還是要鼓勵滴~~~”
“前些天,學校開會,我唄,跟校長閑聊,順便就提了提這個構想。”馬主任身體微微前傾,壓低了些聲音,“校長听了,很感興趣,覺得很有前瞻性,也符合學校推動交叉學科、服務社會的發展方向和趨勢”
李樂瞅了眼張曼曼,不動聲色道,“主任,其實,這事兒是曼曼說的,我就總結轉述了一下,不過,听您這意思,那是好事啊?系里,這是準備支持支持?”
“支持是支持,不過,不是系里搞。”馬主任擺擺手,“是學校和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兩家一起牽頭出面。”
“依托兩邊的學術資源、品牌影響力和嗯,一些校友資源,成立一個社會化的企業。采用市場化運作模式,獨立承擔經營責任,財務和管理體系都獨立。明白這意思不?”
李樂和張曼曼齊齊點頭。
校企合作,獨立運營,這路子不算新奇,但由學校和社科院研究所這樣的機構牽頭,分量就不一樣了。學術招牌加市場化運營,既能規避事業單位的許多限制,又能借助學校的資源和名頭。
“我們明白了。”
“那主任,您叫我們倆來是?”
“想法是你們最先提出來的,思路比較清晰。”馬主任意味深長的看著兩人,“光有想法不行,不能光拉那啥,不擦屁股。”
“你們回去,盡快寫一份詳細點的可行性報告和初步方案上來。要站在學術研究的高度,闡述這個平台建設的必要性、理論依據、技術路徑、應用前景等等。”
說完,馬主任的目光又兩人臉上掃過,“到時候,就以這個研究平台的名義,先搭起架子來。”
目光在兩人臉上掃過,“然後,你倆商量一下,派誰出來掛個法人的名。”
李樂心里飛快權衡,開口問道“主任,那資金”
“兩家單位各出一部分,你們四,學校六,先期投入不會太大,注冊資金初步定在一百萬以內,先把攤子支起來,做出點樣子,後續再談發展。”馬主任說得干脆利落。
喜歡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