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景隆,逍遙小國公

第858章 鹽法運司之弊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豬兒夢蟲 本章︰第858章 鹽法運司之弊

    震撼!

    群臣驚懼!

    皇帝陛下直接廢掉了所有鹽政官員!

    甚至連六部百司中涉及鹽政的官員他都不放過!

    不用想就知道,這批官員少說都多達數百人之巨!

    這簡直就是永樂朝第一大案!

    因為食鹽暴利,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所以太祖高皇帝當年在建立大明之前做吳王的時候,就于兩淮設都轉運鹽使司,大明立國之後運司之制被迅速推廣至兩浙、長蘆、山東、福建、河東六地,“都轉運使掌鹺事,以听于戶部”,其衙門內部層級分明。

    這都轉運鹽使司,設都轉運使一人,從三品;同知一人,從四品;副使一人,從五品;判官無定員,從六品;其屬經歷司,經歷一人,從七品;知事一人,從八品。

    運司衙門品秩較高、編制眾多,是因為負責生產、囤積食鹽的運司成為明廷榷鹽獲利體制的核心機構,鹽利可是大明財政的支柱之一,而鹽務又復雜異常,所以才會出現這種局面。

    各地的都轉運鹽使司衙門在品級上雖較三司稍低,但仍能與之分庭抗禮,形成了“四司”並立,各有專職的格局,運司的地位絲毫不在藩臬衙門之下。

    立國初期,這鹽運司官員,那可是是人人渴望的實權之位。

    其一,國賦莫重于鹽,朝廷極為重視運司官員的選任,“必擇廉能練達”;其二,運司“去有司之紛擾”,鹽務事權非常專一;其三,時人對運司官員仕途前景的估計也較為樂觀。

    朝廷在選拔運司官員之時,唯視賢能廉潔與否,不甚重品秩資序,“考最”“循良”“廉介”幾乎成為官員得以出任運使等職位的固定標準,大明初年的運司也是賢臣、循吏輩出,風氣一片大好。

    然而好景不長,因為建文一朝對士紳縉紳的大肆縱容包庇,致使吏治腐化,這鹽運司本身就是執掌鹽政的實權機構,貪腐受賄的現象更是層出不窮,以致于到了永樂年間,這運司官員成了“眾不欲為者”,沒有人想去做這鹽運司官員。

    夏原吉還記得,他曾與自己的好友蹇義議論過此事。

    蹇義認為,官員不願意出任運司官員,其原因有二。

    其一,運司積弊多端,牽涉多方利益,“動則關格”。

    這也很好理解,一個清正廉明的干吏去了運司衙門,想要革除弊病肅清不正之風,可是問題在于整個鹽運司上下全都是些貪官墨吏,他如此行事非但不能扭轉局面,甚至極有可能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

    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這句話可不是說說而已!

    鹽政敗壞,自然也就成了各方勢力參與其中謀取私利的爭斗場,就算真有什麼清正廉潔之人去做這運司官員,他也不敢公事公辦,淪為眾矢之的。

    所以,這也就是說,去了鹽運司,就肯定會與那些貪官污吏同流合污,不然將會寸步難行。

    其二,運司官員,特別是運使品秩雖高,但權力有限,縱有善政,亦難以升遷。

    這第二點則是明確指出,運司官員極難升遷。

    說得直白一點,大家都知道運司里面那些官員,都是清一色的貪官污吏,這運司也成了藏污納垢之地,被視為“腥羶之藪”,文臣士大夫為保官聲而避之唯恐不及。

    六大鹽轉運司都是隸屬于中央戶部,但由于山河懸遠,戶部對運司無法形成長效的監督,鹽運司早就爛透了。

    但是,現在這個膿瘡,直接被皇帝陛下給親自挑破了。

    夏原吉深吸了一口氣,強行讓自己冷靜了下來,隨後沉聲開口解釋道:“陛下明鑒,建文一朝吏治漸趨昏暗,利藪所在的鹽司變得“尤為污濁之甚”,運司之長多以墨敗,“鹺之斂散紓急由其掌握,而商人奔走之故,不為所動者鮮矣”。”

    “大明士人有好名、重名的風氣,甚至于求名邀譽,于是運司成為士人避之不及之地,出現了“自好者不樂居”的現象,甚至引嫌避謗,認為運司官職“易為污染”。”

    “所以,運司才會污濁不堪,加上考成畸重,運使等官內無權柄,外無官聲,又有重責在肩,其職位自然會被多數士人所厭棄。”

    “然而,鹽為利藪,不乏有汲汲于鹽司官缺的貪墨之徒。”

    夏原吉先是解釋了一下,鹽運司為何會成為今天的樣子,百官避之不及,唯恐卷入這藏污納垢之地,最後他也留下了一句話,等同于是直接點明了,鹽場灶戶日子過得苦,就是這些“貪墨之徒”所為。

    他這番話,並不是在為鹽政官員開脫,而是實事求是。

    貪官墨吏,的確存在。

    但從根源上面來說,還是因為朝廷制度的問題。

    所以僅僅只是靠著罷官殺人,那是沒有用的。

    朝廷想要鹽政健全,就必須對鹽政進行改革,一如皇帝陛下現在做的這樣,直接推行新鹽法,不給士紳縉紳從中貪腐謀利的機會!

    朱棣點了點頭,隨後看向了左都御史周新。

    “周新,真要說起來,戶部這邊的職責反倒事小,你都察院的失責才是事大!”

    “朝廷為了保證鹽稅收入便設鹽法道,令御史等官員監管鹽務,運司衙門“奉巡鹽御史或鹽法道臣之政令”,這些鹽道御史又是干什麼吃的?”

    “怎麼?一個個去了鹽場之後,全都被銀子堵住了嘴,開不了口說不了話了什麼?”

    周新無話可說,直接跪地認罪。

    “陛下,臣有罪,請陛下責罰!”

    “責罰?愛卿有什麼罪過?你們又有什麼罪過?”

    皇帝陛下冷笑道:“你們都沒有錯,錯的是朕這個大明皇帝!”

    “肅王不提及此事,朕也不會著手清查此事,大家全都相安無事地,繼續勾結謀利對吧?”

    “朕這個皇帝,還有肅王李弘壁,確實是“罪大惡極”啊!”

    此話一出,滿朝嘩然,群臣全都齊刷刷地跪地請罪。

    他們現在是真的怕了,唯恐皇帝陛下直接血洗朝堂!

    “陛下慎言!”吏部尚書蹇義開口了,“運司一事,各部寺監都脫不了干系,我吏部負責天下官員詮選,同樣有失察之罪!”

    “既然鹽政敗壞運司糜爛,那就徹底清查,以儆效尤!”

    蹇義這是代表吏部表態,支持新鹽法,對運司一查到底。

    吏部表態,其余六部百司也紛紛跟上,自此新鹽法正式推行。

    inf。inf(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家父李景隆,逍遙小國公》,方便以後閱讀家父李景隆,逍遙小國公第858章 鹽法運司之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家父李景隆,逍遙小國公第858章 鹽法運司之弊並對家父李景隆,逍遙小國公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