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景隆,逍遙小國公

第827章 大明新報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豬兒夢蟲 本章︰第827章 大明新報

    周新那滄桑的聲音再次響起。

    “讀書人耕讀傳家,以安天下,這是誰都知道的事情,因為太祖高皇帝制定了優待讀書人、養士取士的國策,所以一個讀書人獲得了功名,就會想方設法地攫取田地,這是所有讀書人的共識!”

    “然而一代又一代,傳承不斷,祖孫相繼,兼並田地,成為本能,也是他們傳承下去的資本!”

    “天下讀書人何其多也?天下士紳又何其多也?天下縉紳又何其多也?”

    話听到這兒,朱棣總算是听明白了。

    原來周新這個直臣,早就注意到了土地兼並一事,甚至意識到了土地兼並的惡劣後果,但他卻裝作不知,是因為這麼些個理由。

    其一,貿然改革牽連太廣,而先前的大明王朝並不適合這樣做。

    畢竟古往今來的改革家,大多沒有什麼好下場。

    歷史上的改革者,往往是時代一次向前大躍進的先驅,是處在風口浪尖的最頂端的人物,他們很容易就會被推上歷史的風口浪尖,在各種權利和各方勢力相互角力之下,最終落得個灰飛煙滅的下場。

    比如那吳國的伍子胥,比如那秦國的商鞅,比如那西漢的主父偃和桑弘羊,再如李唐的楊炎,再如那前宋的王安石……

    不是身敗名裂,就是滿門抄斬,全都沒有一個好下場!

    畢竟一旦涉及改革,自然就會觸踫到現有權貴的利益,把他們往死了得罪,逼著這些既得利益者展開反擊!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這些人自然就會拼死反擊,尋到機會就會將改革者給趕盡殺絕!

    改革意味著開陳出新,意味著從既得利益者手中搶走利益,這就注定改革是一條充滿血腥死亡的道路。

    而還只是對于改革者本身而言,對于大明王朝而言,先前大明一直戰事不斷,倘若在這個時候改革,激起了那些士紳縉紳的逆反之心,大明甚至可能會有崩盤的可能,所以周新一直沒有吭聲。

    其二,牽連太廣,犯官太多!

    因為兼並田地的士紳太多,而且兼並田地的人,還不僅僅只有士紳!

    這就意味著,不管任何人真敢對這事兒下手,那他可能要與整個大明為敵!

    正因為如此,周新才一直對此事閉口不提。

    直到今日皇帝陛下主動開口詢問,周新到底是忠君愛國,所以還是忍不住道出了實情。

    不過言盡于此,他也沒有提出什麼解決的辦法!

    楊溥听得怒發沖冠,他還很年輕不過三十歲左右,他很難想象大明王朝為何會變成如今這副樣子,而為什麼問題癥結會出在士紳縉紳身上!

    朱棣見火候差不多了,輕咳兩聲笑道:“不必這麼悲觀,肅王李弘壁已經提出了解決之策!”

    “土地兼並這個事兒,不是不可以解決,但必須慢慢來,不可操之過急。”

    朱棣長嘆了一聲,心中無比懷念李弘壁。

    果然不出這個家伙的預料啊,朝堂之上有眼光有見識的臣子並不在少數,但是他們大部分人一樣,不願說也不敢說,最後滿朝文武僅僅只有一個李弘壁,敢直接說出來!

    忠君愛國,無過于眼前這幾人了。

    看著皇帝陛下那陰晴不定的臉色,周新心中生出了些許不安。

    這田地農桑都把持在士紳縉紳手中,牽一發而動全身。

    在皇帝陛下沒有足夠的實力之前,若是貿然對土地進行改革,只怕天下瞬間就會大亂。

    因為農業才是王朝的根本,別看皇帝陛下和中山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對朝堂各方面進行改變,可是對王朝最重要的土地他們先前踫都沒有去踫過,所以這對君臣的這些行為並沒有觸及到士紳縉紳的根本利益。

    只要不動土地利益,士紳縉紳就能夠忍耐。

    周新還在沉思,楊溥听到這話卻興奮異常,當即出言道:“臣願為此盡心竭力,還請陛下示下!”

    朱棣隨即掏出了小本本,正是李弘壁留給他的,如何打破信息壁壘!

    “簡單,第一步,你通政司以後,將邸報辦成兩種,一種為內刊,也就是以前的邸報,上面的內容是只能讓官員知道,不能讓百姓知道,比如某些該保密的朝政國策,這就符合你先前說的那什麼“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

    “另一種為外刊,也就是朕之前說的大明新報,這外刊向天下百姓發售,至于內容就是朝廷近期的大政方針,比如眼下最近的大新聞,自然就是豐收伯解縉率領科學門徒培植育種土豆成功,這件事情你一定要大肆渲染宣傳,最好把豐收伯塑造成大英雄!”

    嗯,這就是摻雜私貨了。

    楊溥雖然有意見,但是不多。

    畢竟誰都知道,豐收伯解縉才因為培植育種土豆成功,而贏得了皇帝陛下的嘉獎青睞。

    “陛下,如此行事,是不是有些太過……”

    周新卻提出了不一樣的意見,或者說他有些不太認可皇帝陛下的這種做法。

    這不是在開啟民智,故意挑起百姓與士紳之間的爭斗嗎?

    如此一來,士紳不能憑借讀書人的身份教化百姓,這樣是會生出亂子的啊!

    “周愛卿不必多言,朕心中自然有數。”

    “我老朱家之所以能夠得到這個皇位,並不是靠的什麼君權神授,也不是靠著儒學愚弄百姓,而是我老朱家的太祖高皇帝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為華夏立下了不世之功,所以我老朱家才有資格坐在這皇位上面!”

    朱棣霸氣側漏,第一次體現出了他的帝王氣度與膽識。

    “楊愛卿,將這些話都記好,也可以發出去!”

    “我大明不需要什麼君權神授,我大明子民也不能被奴役壓迫!”

    “就算開啟民智,那又如何?難道天下臣民還會反叛朕這個永樂皇帝嗎?”

    “你們不要忘了,這天下是朕的父皇、太祖高皇帝打下來的,這才恢復了漢家江山!”

    “你們不要忘了,這社稷也是朕親率大軍御駕親征,前去迎戰帖木兒帝國大軍精銳保下來的!”

    永樂大帝霸氣側漏,讓人听後熱血賁張。

    楊溥眼中閃爍著道道精光,神情狂熱地看著皇帝陛下。

    “陛下放心!”

    “臣一定將這大明新報辦好!”

    “辦不好,臣願以死謝罪!”(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家父李景隆,逍遙小國公》,方便以後閱讀家父李景隆,逍遙小國公第827章 大明新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家父李景隆,逍遙小國公第827章 大明新報並對家父李景隆,逍遙小國公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