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壁也沒有嫌髒,直接伸出雙手扒開上面的泥土,很快一個個拳頭大小的土豆映入眾人眼簾!
當初培植土豆的時候,那些土豆可是被切成了數十塊,埋進了這些試驗田里面,並且有解縉帶著科學門徒精心照料,今日總算是開花結果了。
李弘壁小心翼翼地刨出一個土豆,放在了手里面,像是捧著金元寶一樣,無比珍視!
土豆放在大明,那可真是金元寶啊,或者說比金元寶還要貴重千倍萬倍不止!
因為金元寶不可以吃,但是土豆完全可以作為百姓食用的主糧!
國家大事,錢糧二字!
糧食是每一個王朝穩固統治的根基!
現如今大明糧食產量低得令人發指,又隨著小冰河期的來臨,連年天災不斷,糧食大幅度減產,如何能養活大明這數千萬人口?
于是乎,饑民流民開始出現,隨著饑民流民越來越多,朝廷又無力賑災,最後他們就會嘯聚山林聚眾作亂,內直至揭竿而起將所有怒火都發泄到朝廷身上,以致于這龐大的大明帝國最終轟然倒塌!
可是現在有了這土豆,那意義可就完全不一樣了啊!
土豆產量是水稻的十倍,更是小麥的二十倍!
這就意味著,原來十畝地二十畝地才能養活一戶人,現在卻只需一畝地、兩畝地就可以了!
那多出來的地干什麼,難道空著荒著嗎?
那肯定是種糧食啊!
有了土豆,大明糧產將會拔高到一個全新的水平,足夠養活更多的百姓,誕生出更多的子民!
當然,李弘壁心中也清楚,以目前大明的生產力,並不能真正做到讓土豆畝產三十石,可只要土豆產量能比現在的水稻和麥子增加個三五倍,那就足以震驚天下,解決眼下大明最致命的缺糧問題了!
伴隨著這第一批土豆成熟,立馬就可以將其作為糧種,投入到下一批生產之中!
等到土豆數量足夠多的時候,就可以從京師推廣出去!
等到土豆遍布大明,那一個新的時代就會降臨了!
這就是土豆對大明的意義!
社稷神器,並非虛名!
李弘壁努力平復著自己的心情。
畢竟事情只是做成了第一步,接下來還要篩選糧種擴大種植規模。
朱棣帶著道衍眾人也立馬圍攏了過來,看著這黃不拉幾的大土豆,眾人都有些傻眼。
“這……就是……神器?”
“就這啊?”
朱高熾大大咧咧地追問道,發出了質疑。其余眾人也是滿臉茫然,姚廣孝自詡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還從未見過這等糧食作物。
這玩意兒看著確實賣相不咋地啊,真有李弘壁說的那麼神?
眼見眾人都有些輕視,李弘壁小心翼翼地把土豆遞給了朱高熾,任由他們觀察打量。
“你們可不要小覷了它!”
“接下來有你們大開眼界的時候!”
話音一落,李弘壁又蹲在地上刨了起來。
不過片刻,眾人就見到李弘壁又刨了一連串的土豆出來,個個都是又大又圓。
這一幕看得朱高熾眼楮都直了,立馬尖聲提醒道:“來人,快記錄啊!”
群臣也回過了神來,立馬安排著書吏進行記錄。
他們倒是想要看看,這神器產量是否真如李弘壁所說,可以畝產三十石!
李弘壁親手將這一串土豆刨了出來之後,就小心翼翼地遞給了朱勇,後者放到了秤上,書吏眼楮都快直了。
“四斤二兩!”
听到這個數字,李弘壁眼楮頓時一亮。
這還只是一窩土豆,按照這個成熟規模,想來這畝地的產量,絕對不會低了!
明白了這一點,李弘壁頓時拍了拍手,看向身邊躍躍欲試的一眾科學門徒。
“行了,兒郎們都動手吧,先把這塊試驗田的土豆清理出來!”
隨著他的一聲令下,科學門徒早就按捺不住了,立馬下地開始刨著土豆。
眼見土豆數量越來越多,一個書吏都來不及稱秤了,只能胡亂堆放在一旁,朱棣眼楮瞬間瞪得滾圓,索性帶著群臣親自下場,忙前忙後地稱著土豆!
不過一會兒,土豆就已經堆成了一座小山。
朱棣扭頭看向一旁的書吏,好奇問道:“那個誰,多少了?”
書吏咽了口唾沫,戰戰兢兢地回答道:“快四百斤了!”
四百斤!
那也就是三石到四石了!
听到這個數字,群臣眼楮頓時一亮!
這才只是這塊試驗田的一小部分,還沒有完全清理出來,就已經超過了南方水稻的產量了!
我的老天爺啊,難不成李弘壁先前說的畝產三十石,竟然都是真的?
一想到那個可怕的可能,所有人渾身上下都充滿了干勁,只覺得有一股莫名力量,正充斥在他們心田!
那是,糧食的力量!
刨出來的土豆數目還在不斷增長著!
書吏也學聰明了,直接不時主動報數,而且都是以“石”為計量單位!
“五石了!”
顯然,這還沒有停止!
又過了一會兒,書吏激動得面色漲紅!
“十石了,我的老天爺啊!”
听到這個數字,所有人都是心頭一顫,隨即更加癲狂地忙碌著。
十石!
畝產十石!
十石啊,這是南方水稻產量的整整三倍!
換句話說,要是現在種植水稻的那些田地,全部用來種植這個土豆,那大明糧食產量將會瞬間翻上三倍!
但這還不是結束!
這塊試驗田甚至只刨了一半!
“挖!”
“接著挖!”
朱棣眼楮通紅,惡狠狠地咆哮道。
他今日要向世人證明,這土豆就是真正的社稷神器!
群臣早就已經傻了,機械麻木地稱秤,不時咧嘴傻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