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城東,約二十余里。
李弘壁帶著郭資、呂震和姚廣孝三人來到了羊毛紡織廠的選址所在。
其實從呂震出發趕去大寧互市推行羊毛政策,從韃靼手中收購羊毛開始,李弘壁就已經命人開始建設羊毛紡織廠了,提前做好了準備。
羊毛政策,現在可是大明王朝的國策。
能不能將韃靼部落同化為大明子民,徹底解除大明北疆邊患,就在這小小羊毛身上。
“這是隸屬于宮里的皇莊,以往都是宮的宦官在打理,皇帝陛下特意撥過來,建設成了羊毛紡織廠。”
皇莊,顧名思義,就是由大明朝皇室直接經營的莊田。
皇帝陛下名下的莊田由收成全進內帑,由宮廷自行支配。
皇太後的莊田又名宮莊,皇太子莊田即東宮莊田。
也就是說,這是皇帝的私人財產,掌管國家錢糧的戶部都無權過問。
廣置“皇莊”,積攢家底,斂財謀利,搜刮民脂民膏,這是老朱家的老本行了。
這“皇莊”就是皇室的莊子,名下田地都是直接由皇室派遣宦官打理,自然不需要向朝廷繳納賦稅,一切收成全都歸屬于皇帝所得。
皇莊說是“莊”,但是其實差不多就是一個的鎮子,面積不算小。
皇莊里面住的百姓子民,都是屬于皇莊的莊客。
這些莊客一些是將土地投獻給了皇莊的農戶,一些是本就沒有了土地的人,受招募前來耕田種地。
畢竟是屬于皇室的莊田,朝廷有什麼惠民利民的新政,皇莊百姓自然最快享受到,所以他們的生活稍稍比之其他農戶要好出不少。
李弘壁騎著高頭大馬,三人跟在他身旁。
“現在這個莊子里,一共住了大概四百來戶,一千二百余人,其中五十歲以上兩百余人,四十歲以上兩百余人,婦孺約有五百人,剩下的均是青壯!”
呂震身為戶部尚書,對數字特別敏感。
他听到李弘壁這話後,眉頭微微皺在了一起。
郭資見狀下意識地問道:“怎麼?有什麼問題嗎?”
“不是。”呂震嘆了口氣,幽幽開口道:“一千二百余人,青壯卻只有不到一半,此地可是皇莊啊,百姓子民的生活比之其他百姓應該要好出不少才對!”
“管中窺豹,一葉知秋,可想而知天下百姓的日子,過得並不像地方上匯報的那樣好啊!”
郭資和姚廣孝聞言一怔,久久都說不出話來。
李弘壁听見這話,絲毫不加掩飾,直接炮轟道:“我先前已經說過很多次了,文人縉紳最拿手的好戲,就是侈人視听、粉飾太平!”
“現如今鄉野士紳正在大肆兼並田地,農戶耕戶需要繳納的賦稅,他們還有什麼好日子過?”
“這皇莊還是一樣的道理,雖然沒了士紳縉紳的剝削壓榨,可是多出來了一些貪婪成性的死太監。”
“哪有什麼四海升平,哪有什麼太平盛世,不過都是文人粉飾出來的笑話罷了。”
李弘壁嗤笑一聲,繼續策馬向前。
姚廣孝張了張口,卻終究還是沒有反駁。
郭資和呂震听見他這極其辛辣的嘲諷,瞬間面面相覷,卻是無法反駁,最終只能是暗自沉默。
很快四人來到了莊園之前,早已有人在此迎接。
這人不是旁人,正是老熟人範希哲,當初主持駐顏膏推廣的自己人。
當年李弘壁和紀綱親自趕赴甘肅之地,追查帖木兒國刺探大明邊防軍情的實證,途中偶然遇到了這個範希哲。
範希哲是邊商,朝廷推行納糧開中法,範希哲也覺得輸糧換引“奇貨可居”,但礙于宣府大同之地商隊太多,而且大多被那些富商巨賈給壟斷了,所以他這才親赴關隴,至皋蘭,往來張掖、酒泉、姑臧等地,了解地理交通,此後就在這一帶專門經營糧草,或囤積,或出手,或購進,或銷售,生意做得也是風生水起。
可惜範希哲被李弘壁逼著給甘肅商賈設了一個套,等同于是讓範希哲自絕于甘肅之地,他沒有辦法只能投入李弘壁麾下,負責主持駐顏膏的推廣工作,這些年兢兢業業,駐顏膏也火遍了大江南北,範希哲可謂是功不可沒!
“草民範希哲參見王爺!”
一見到李弘壁,範希哲既激動又興奮地開口喝道,毫不猶豫地跪倒在地。
那模樣見了,要是李弘壁身旁沒人的話,他肯定撲上去抱著大腿了。
“行了,起來吧,做這些虛禮干什麼?”
“老範,工廠建設得如何了?”
李弘壁翻身下馬,而後上前扶起了範希哲。
“當初我畫好了紡織廠的圖紙,並且特意標注了需要注意的地方,還讓神機營調了一個工程隊配合你施工,現在過去這麼久了,你別告訴我羊毛紡織廠還沒建好!”
“好了好了!”範希哲一臉欣喜地解釋道:“早就建設好了,羊毛工廠已經生產出好幾千匹布了,現在就等著羊毛到場,工廠就可以開工生產羊毛布了。”
“而且這幾日工廠在市面上購買了一些羊毛,已經開始試驗操作了,成果很是不錯!”
听到這話,李弘壁臉上浮現出了笑容。
這範希哲不愧是白手起家的富商,事情交給他辦就是放心。
眾人很快來到了羊毛工廠所在地,這地方坐落在一處河灣旁邊,地勢十分平坦。
在範希哲的帶領之下,眾人走進了羊毛工廠。
這工廠大都使用了皇家制造局的水泥混凝土,修得極為寬敞,而且結實耐用。
“王爺,現在紡織廠一共有紡織器械五百余床,如果是全力生產,一年可生產各色絹布一萬匹有余,日產效率大概在二三十匹。”
“一年才生產一萬匹布,這效率有些低了啊?”
李弘壁皺了皺眉頭,不過轉念一想,也只能嘆了口氣。
大明朝的紡織業,其實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
特別是棉布紡織,大明對于棉布並沒有限制,從上而下無論貴賤,都可以穿棉布御寒。
因此對棉花的種植也是極大的起到了推廣作用,相對應的則是紡織技術。
這些變化,大大的促進了紡織業的發展。
不過這與後世比起來,自然是不算什麼了。
李弘壁也能理解,畢竟他搞出這個羊毛紡織廠,就是為了配合羊毛政策,順便給朝廷增添一些收入。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