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1,二本撿漏985

第641章 大手筆,王董瘋了!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無醉春秋 本章︰第641章 大手筆,王董瘋了!

    王逸有種擔心。

    這兩年,星逸科技發展的很是順利,但這種順利不會一直有。

    尤其星逸手機全球化之後,碾壓隻果,吊打高通,連安卓都被壓得抬不起頭。

    眼下隻果、高通、谷歌還不服輸,還想全面提升產品力,和星逸科技正面競爭。

    可當他們發現,正面競爭根本不是星逸科技的對手,根本競爭不過星逸科技,搞不好就會狗急跳牆,游說議員,用一些政治手段。

    屆時來自歐米的爆錘,很快就會降臨。

    可能是明年,可能是後年……

    一旦老米不要臉,開啟爆錘星逸科技,那當下手機、平板的國際化肯定受挫,營收和利潤也會大打折扣。

    若是全面爆錘,直接開啟科技戰,那星逸科技將會面臨全球範圍內的打壓,很多業務都會舉步維艱。

    尤其是再過兩年,懂王上台,那就更加糟糕。

    為此,星逸科技不得不尋找新的出路,打造新的業務,作為新的增長點。

    確保在當下核心的電子消費業務受到全面暴擊後,還能有後手,有新的業務支撐起來,度過危機。

    星逸汽車,就是其中之一。

    而且是七年內,對方都不會大肆制裁的業務。

    無他,未來七年內,國內的豪華汽車品牌,都被BBA特斯拉、沃爾沃等歐米巨頭壟斷。

    若是歐米制裁星逸汽車,夏國也會對等制裁BBA、特斯拉。

    剛起步的星逸汽車,體量肯定不如BBA和特斯拉。

    歐米也不會蠢到傷敵五百,自損五千。

    劃不來。

    同樣,星逸地產也是王逸準備的一大後手。

    一旦老米爆錘,那星逸地產也作為全新的業務,也能迅速支撐起來。

    總不能老米要求所有人,都不得購買星逸地產的房子。

    這不現實。

    王逸在濟州囤的5000畝,333.34萬平方米居住用地,二十多個小區,全部出售,便可大量創收!

    再加上這幾年在帝都,深市,魔都,島城等一二線城市囤的那些土地,全部加起來超過一千萬平方米。

    一旦全部開發成小區,全部出售,就能回籠大量資金,幫助星逸科技度過爆錘的危機。

    而只要熬過爆錘的危機,用不了幾年,局勢便會全面逆轉,並且發展得更好!

    可以說,最關鍵,最艱難的,也就是爆錘開始的那兩三年。

    星逸汽車,星逸地產都是王逸準備的後手,度過危機的關鍵。

    尤其是星逸地產,未來幾年更為重要。

    無他,新能源的前途是輝煌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

    接下來五年,正是新能源剛開始起步的階段,市場份額只有油車的零頭。

    哪怕星逸汽車再好,銷量都不會大爆。

    這兩年,油車銷量佔比超過99.5%,新能源只有0.5%!

    前世,接下來五年都是如此,新能源市場份額只有油車的零頭。

    直到八九年後,快充技術大幅度提升,電池技術大幅度提升,智駕取得質的突破,新能源汽車才全面迎來大爆發的黃金時期,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份額才追平油車,超越油車。

    前世,直到2018年,新能源所佔市場份額才首次突破10%。

    2020年也才25%。

    可到了2022年,市場份額就將近50%,和油車平分天下。

    2023年,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徹底超過油車,高達60%,而油車市場份額只剩40%!

    從此之後,形勢全面逆轉,曾經直言打死都不買新能源的人,買車換車也都開始優先考慮新能源。

    此後幾年,油車市場份額不斷下滑,而新能源市場份額繼續高歌猛進,節節攀升。

    可以說,新能源七八年後是輝煌的,但是未來三五年還是慘淡的。

    王逸想要憑借星逸汽車渡過爆錘危機,只能說很難,非常難。

    造車業務只是錦上添花而已。

    即便星逸汽車很優秀,很卓越,也意義不大。

    未來幾年,大眾對于新能源整體不認可,行情如此。

    可地產就恰恰相反。

    七八年後的地產是慘淡的,可未來五年的地產,那是輝煌的,不可一世的輝煌!

    甚至不只是五年,而是未來七年,都很輝煌。

    雖然2018年之後,很多城市的房價停止上漲,甚至出現了下滑。

    但這只是少數,實際上更多的是高位橫盤。

    冷知識,2019年、2020年新房成交面積和2018年相近甚至略高,成交金額更高,均價更高。

    2021年,地產行業開始降溫,成交面積下滑了,但是均價上漲,成交金額達到了歷史最高!

    不過2021年之後,那就真的不行了。

    因此,地產的輝煌,從2016年一直到2021年,足足6年的時間。

    這是王逸的機會,也是星逸地產的機會,更是星逸科技的機會。

    只要把握好這六年,單是地產賺的錢,就足夠星逸科技渡過歐米爆錘危機。

    至于說為什麼20192021年成交量、成交金額、均價都很高,但都覺得地產已經涼了,地產商死了,暴雷……

    只因為拿地價不同!

    20162018年熱銷的房子,都是2017年之前白菜價囤的地。

    像是濟州新片區,當下房價40006000,樓面價15002000一平拿了地,2017年後開售,房價漲到1.52.5萬一平,利潤太高沒法算。

    但2018年的新片區,房價1.52.0萬一平,拿地樓面價1.11.5萬一平,很多地產商都以為還會繼續漲下去,有的賺,瘋狂囤地!

    卻不想等到2020年後開售,房價降到1.31.8萬,別說賺錢了,成本都賺不回來。

    這就導致了那幾年,房價高,成交量高,但拿地成本也高,根本沒利潤,反而虧損嚴重,入不敷出,連續暴雷。

    其他城市也是如此,都是差不多的進展。

    不過反過來,如果2018年2021賣的房子,拿地時間都是2017年之前囤的白菜價,那會如何?

    那會永遠爆賺!

    不管行情怎麼惡化,房價怎麼下滑,都能爆賺。

    無他,地價便宜!

    像是王逸濟州囤的這些地,樓面價折下來只有一千多一平,不管未來樓市如何變化,房價如何降低,他都無所謂,依舊有恐怖的利潤。

    畢竟濟州東部新城的房價再怎麼降低,也不會降到五六千一平吧?

    尤其是王逸拿的地都是東部新城核心區,都會持續維持在2.5萬以上,甚至3萬以上。

    即便是東部新城的邊角大郊區,也會維持在一萬以上。

    王逸樓面價一千多拿的地,永遠有足夠高的利潤。

    而星逸地產,永遠也能持續爆發,持續盈利。

    實際上,地產暴雷的原因,不是房價下跌,而是拿地價高+房價下跌的雙向爆殺!

    但只要保證拿地價低,就能保證永遠有足夠的利潤。哪怕房價不斷下跌,也只是少賺一點而已,依舊利潤可觀。

    為此,王逸決定星逸地產繼續大手筆地白菜價拿地!

    瘋狂拿地!

    沒辦法,星逸地產是王逸對抗歐米爆錘,應對科技戰的錢袋子!

    一旦被制裁,星逸科技不僅營收利潤爆降,研發投入也得全面加大。

    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都不行。

    也正是因此,前世華威不得不忍痛割愛,出售榮耀來獲取足夠的資金,應對科技戰。

    如今的星逸科技,也將面臨同樣的局面。

    到時候王逸沒得選擇,要麼和華為一樣,把子品牌無界科技賣了。

    但無界科技的體量太大,遠超前世的榮耀,甚至可以對標整個小米集團。

    王逸想出售,對方接盤都難。

    而且王逸也不想賣無界科技。

    相反,王逸打算將無界科技打造成前世的小米,而且要比小米更強大。

    後續無界汽車都會上線,比小米汽車都早。

    既然不賣無界科技,那麼就只有通過星逸地產來獲得足夠多的資金,支撐科技戰和半導體戰。

    就得囤下足夠多的土地。

    眼下這一千萬平方米的土儲,根本不夠,實在是太少了。

    必須繼續拿地,瘋狂拿地,拿下足夠多的白菜價土地,囤夠未來五年,甚至十年的體量!

    只要囤下足夠多的白菜價土地,未來局勢如何惡化,老米如何發瘋,王逸都不在乎。

    白菜價的土儲,就是金錢!

    就是實力!

    就是底氣!

    就能支撐王逸和歐米全面開戰!

    不管是科技戰,還是半導體戰,還是新能源戰,都不是問題。

    為此,星逸地產必須做大。

    人的認知和觀念,隨著個人成長和局勢發展,都是不斷變化的。

    之前的王逸把地產項目當做夜壺,需要的時候拿過來,不用了直接丟掉。

    最初規劃地產業務都不想掛在星逸地產名下,打算做成‘流星地產’。

    可現在,星逸地產將會成為資金支撐,成為印鈔機,成為星逸科技對抗歐米爆錘,應對科技戰,新能源戰,金融戰的最強支撐和資金後盾!

    為此,星逸地產的首位度必須提高,提高到最高級別。

    而且星逸地產必須做大!

    哪怕規模達不到萬科保利那種級別,但土儲量也要提上去。

    不過到底囤多少土地,那就是個大問題了。

    念此,王逸看向地產部門的人︰“眼下其他地產巨頭,土儲都有多少?”

    聞言,幾位高層有點蒙圈,還有人開口道︰“大概十幾萬畝吧?”

    “大概?”王逸平靜開口,不怒自威,心中更是有些失望。

    這群地產高管,連友商的拿地情況和土儲情況都不清楚,實在是難成大器。

    估計其他地產巨頭也是如此,否則不至于2018年後依舊高價拿地,集體站崗暴雷了!

    就在王逸失望之際,坐在角落的一位年輕人開口道︰

    “董事長,當下拿地最多的是恆大,約1.5億平方米,也就是22.5萬畝。第二名是碧桂園,約1.2億平方米,18萬畝。第三名綠地集團,約1.1萬平,16.5萬畝。第四名萬科,8500萬平,12.75萬畝。第五名保利集團,總土儲約7000萬平,10.5萬畝。”

    聞言,現場一片靜寂。

    誰也沒想到還有人能記得這麼清楚。

    “很好,這些地產商拿地分部,你可清楚?”王逸繼續問道。

    “清楚。恆大通過並購新世界,中渝置地等項目,迅速實現了擴張,因此重點布局中西部省會城市,60%的土儲分布在三四線城市,碧桂園……”

    王逸打斷對方的話語︰“這五大巨頭,你更看好哪一個?”

    那人回道︰

    “從規模上看,恆大和碧桂園更厲害,但我更看好萬科和保利。”

    “原因。”

    “恆大土儲雖然最多,但三四線城市佔比過半。碧桂園也是如此,農村包圍城市戰略,深耕三四線城市,雖然土儲規模大,但是質量差,未來潛力不足。”

    “而萬科和保利雖然土儲量不如恆大碧桂園,可土地價值高,升值潛力大。”

    “像是萬科,土儲只有12.75萬畝,也就恆大的一半多點。但萬科聚焦一二線城市,60%的土儲位于長三角、珠三角。而保利同樣的策略,75%的土儲分布于京津冀,珠三角,成渝。這些地方經濟活力強,發展速度快,房價上市空間高。”

    “將來不管是去化周期,還是增值空間,都非常可觀。”

    “相反,碧桂園、恆大一半以上的土儲位于三四線城市。這些城市發展潛力有限,消費潛力也有限,我不認為有那麼多的購房者,能支撐他們那麼的的土儲去化。尤其是接下來,恆大和碧桂園都會繼續拿地,繼續增加土儲,局面只會更嚴峻。”

    王逸點點頭,這人分析很到位︰“綠地呢?”

    “綠地有些特殊,40%的土儲位于一二線城市,按理說很有前途。但可惜,綠地依托政府資源,拿下了很多超大型綜合體,摩天大樓。”

    “這些項目都是典型的投資高,回報低,回本慢。”

    “咱們星逸地產只有一個518米的星逸摩天大樓,當做我們未來的魯省總部,北方中心。而綠地卻在全國各地拿下多個類似項目。”

    “這些項目看上去風光,但也燒錢,很容易把綠地拖進泥潭。”

    “一但樓市出現巨變,資金周轉出現問題,就會產生連鎖反應,導致綠地集團資金斷裂,甚至暴雷。”

    王逸都忍不住鼓掌,這小子分析的太對了。

    前世的綠地,就是這樣,很多摩天大樓都涼了,綠地也被拖垮了……

    也正是因此,王逸除了在濟州建一個星逸摩天大樓之外當做北方中心,順便低價拿下大量土地之外,再也沒有整第二個摩天大樓。

    華而不實的項目,沒有足夠的利益,王逸都不考慮。

    “你叫什麼名字?”王逸問道。

    “董事長,我叫胡天宇。”

    “坐。”王逸說著,話鋒一轉︰“接下來,星逸地產部門繼續全國拿地。眼下的1000萬平土儲根本不夠,只有幾大巨頭的零頭。”

    “接下來,在一二三線城市的強勢新城區,瘋狂拿地!”

    “只要位置好,有發展潛力,只要價格合適,盡管拿地就是,大量拍地!”

    “只要地方給的優惠足夠,咱們復刻濟州的模式,去建商業,建產業園,建一座新城,也不是問題!”

    “到今年年底,我們星逸地產的土儲數量,要從現在的1000萬平,增加到2億平!”

    “明年從2億平,增加到4億平。”

    “後年上半年,從4億平增加到5億平!”

    聞言,所有人都震驚了。

    從1000平暴漲到5億平!

    足足50倍的暴增!

    實在是不可思議!

    更主要的,5億平方米的土儲!

    什麼概念?

    是當下地產土儲第一巨頭恆大的三倍!

    而且恆大很多是三四線城市,而星逸科技則是一二三線城市,那含金量更高,成本也更高。

    一時間,所有人都震驚了。

    董事長瘋了!

    看著眾人古怪的表情,王逸笑道︰“怎麼?大家有話說?”

    眾人面面相覷,卻是不敢言語。

    “盡管說就是。”王逸平靜道。

    其他人還是繼續沉默,良久才有人站起身來,正是胡天宇。

    只見胡天宇深吸口氣,神色復雜道︰“董事長,5億平的土儲量,太多了,是當下恆大+碧桂園+綠地+萬科四大巨頭土儲總量之和!太多了!”

    王逸淡淡一笑︰“這話對,也不對。咱們的5億土儲量,是接下來三年拿地的總和。接下來幾年,恆大,碧桂園,綠地的土儲量都會繼續增加,或許這兩年的增量不多,一年只有三五千方。但兩年後大概率會飛速增加,數倍飆升!”

    王逸可是清楚,接下來幾年,恆大等地產巨頭,都會持續拿地。

    而且拿地規模越來越大。

    20132015年地產低迷,地價低,都不願意拿地。

    即便是恆大碧桂園,一年也就拿地20004000萬平方米,每年開發20004000萬平方米,基本維持平衡。

    但20162017年,樓市火熱,地價上漲,各大地產商都開始瘋狂拿地。

    恆大、碧桂圓一年拿地1億平方米,1.5億平方米,都是基操。

    即便2018年地價高峰,他們也會拿地七八千萬平方米。

    哪怕是萬科,龍湖,那幾年也會大幾千萬平方米地拿地。

    可以說,20142016年上半年,地價白菜價,幾大巨頭都不願意多拿地,一年10004000萬平方米意思意思,維持平衡就行。

    可2016下半年2018年地價貴了,一年大幾千萬平方米,上億平方米地拿地!

    結果就囤了大量的高價地,最後悲劇收場。

    而王逸恰恰相反,20142016年上半年地價低,趁著最後的白菜價,瘋狂拿地,一年兩億平方地拿地。

    一次性拿夠未來五年,甚至十年的土儲。

    等到2016年下半年開始,地價翻倍飆升,王逸停止拿地。

    低買高賣,這才是合理的投資策略。

    而且,哪怕接下來三年拿下五億平方米的土儲,依舊趕不上恆大、碧桂園他們未來五年的土儲總量。

    何況星逸地產的五億方土儲,是未來五到十年的土儲,並不是特別恐怖。

    “董事長,您的意思是看好國內樓市,未來地價和樓價,都會有大幅度地飆升?”

    胡天宇忍不住問道,心中想了很多。

    但凡董事長不這麼認為,都不會在接下來的兩年,一次性拿地5億平方米!

    這太恐怖了。

    只有對國內樓市有著充足的信心和信任,才會這般瘋狂,這般激進!

    王逸笑而不語︰“這事,信則有,不信則無。未來的事都說不準,但我相信國內經濟的發展,也相信你們拿地的眼光!”

    “盡快行動,不得有誤。記住,是核心新區,各個小組迅速行動,提報拿地計劃,聯系當地迅速推進。”

    “是!”眾人紛紛應道,不敢多說。

    至于資金?

    更不是問題,拿了地,抵押貸款套現出來,繼續拿地就是。

    一年2億方的拿地,即便都是二線城市的新區,地價很低,2億方也要上萬億資金。

    若是全部現款,根本不現實。

    星逸科技砸鍋賣鐵都買不起。

    但是無所謂,土地本就是資產。

    星逸地產花錢拿了第一批地,完全可以抵押貸款,然後用貸款的錢再去拿第二批地,再抵押第二批地進行貸款,去拿第三批地……

    如此循環往復,只需要第一批地的資金,就能拿下2億平方米的土儲。

    雖然背了大幾千萬億的貸款,雖然貸款利息都不是一個小數,但是無所謂,2億方土儲的價值遠遠高于這大幾千萬億。

    並且當下樓市低迷,地產商都不願意拿地,王逸這個時候出手拿地,才能拿到更低的價格,還能獲得地方銀行的貼息補貼,拿下更低的利息。

    等到後年下半年,房價坐上火箭,數倍飆升,王逸手中的土地價值也會數倍飆升。

    萬億會變成五萬億。

    五萬億會變成25萬億。

    到時候,之前的利息,貸款,都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而有了這5億平方的土儲,星逸科技成為比肩甚至超越恆大碧桂園的第一地產巨頭,再借著20162021年的黃金周期,迅速出貨賣房回款,利潤沒法算。

    到時候歐米要打科技戰,他們想打多久,王逸奉陪多久。

    5億平方米的土儲,還是白菜價買的,後續單是地價增幅都是天文數字,可以說,王逸有的是錢。

    根本不怕所謂的科技戰,金融戰。

    盡管來就是,王逸全接下。

    燒錢都能燒死歐米巨頭,都能熬到米元崩塌,熬到老米經濟危機!

    有了王逸的指示,星逸地產各個小組迅速行動,在全國各地的一二三線城市,開始瘋狂拿地。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2011,二本撿漏985》,方便以後閱讀重生2011,二本撿漏985第641章 大手筆,王董瘋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2011,二本撿漏985第641章 大手筆,王董瘋了!並對重生2011,二本撿漏985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