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1,二本撿漏985

第618章 三星這個老六,台積電蒙圈!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無醉春秋 本章︰第618章 三星這個老六,台積電蒙圈!

    “當下高德導航已經是全球第一導航平台,用戶數量突破4億。”

    “不僅私家車司機在用,網約車、出租車司機也在用,還有很多外賣騎手、電動車、摩托車用戶,都在用高德導航。”

    “這導致高德導航的大數據非常精準,非常強大,能夠第一時間反映出道路實時狀況。”

    “再加上我們強大的星逸雲數據中心,直接將濟州實時路況生成智慧交通系統。”

    “如果再將濟州的交通信號系統聯動起來,讓濟州交通信號系統和高德導航通過星逸雲數據中心,全部接入智慧交通系統,不僅可以第一時間發現哪里出現大規模擁堵,還能直接通過算法智能操控,或者人工干預,調整附近的交通信號燈,及時疏散車流量,減少擁堵。”

    “同時通過高德導航,提醒後方車輛前方嚴重擁堵,提前更改路線繞行,避開擁堵。”

    “前方發生交通事故後,也可以通過高德導航,及時提醒後方車輛減速注意安全。”

    “還可以實時分析車流量大小,智能調控紅綠燈時間和間隔,實現綠波路段,快速通行!”

    “甚至節假日期間,提前預測擁堵狀況,通過智慧交通系統,調控部分路段的紅綠燈,實現個別方向限行,防止堵車加劇。”

    有時候高架上都堵成一鍋粥了,前面的車下不去,後面的車還源源不斷地擠上來,導致擁堵越來越厲害。

    不僅高架堵得更厲害,連下橋口和上橋口都給堵死,導致下面的路也走不通。

    但通過智慧交通系統,及時預測發現這一狀況,直接把上高架的信號燈變成X,進行限行。

    同時把下橋口綠燈暫時延長,盡快疏散,完全可以迅速解決擁堵。

    尤其是東西主干道的很多紅綠燈,完全可以根據路況,減少紅燈時間,延長綠燈時間。

    畢竟在濟州這個城市,東西走向的車流量是南北走向的十倍不止。

    若是每一個東西走向的紅燈都很久,左轉車輛根本不多,純屬耽誤時間,加劇擁堵。

    但高德導航+智慧交通系統,完全可以解決這一問題。

    柳主任心情大好︰“聯動高德打造智慧交通系統,好!這個項目也納入重點項目,濟州要第一個引進!”

    兩人一直聊到很晚,最後,柳主任感慨萬千︰

    “王董,相見恨晚啊!今日受益良多,你的很多思路,讓我醍醐灌頂,耳目一新。我都想請你去市委做演講,給我們開開眼界了!”

    王逸連忙擺手︰“柳市長言重了,今日咱們交流,我也受益匪淺。相信在各位領導的帶動下,濟州可以發展得更美好。”

    “哈哈,這需要我們一起努力。你放心,我回去就召開會議,讓規劃局盡快做方案,然後遞審。”

    “好,那我靜候佳音!”王逸心情大好,這事基本穩了。

    以後西城以恆大地產為主,而東城則以星逸地產為主!

    看似分庭對立,但實際上,層次完全不同。

    恆大還處于拿地賣房賺錢坑地方的第一層,星逸科技已經站到了打造一整座城市,打造教育高地,實現智慧交通,智慧醫療,甚至AI醫療大模型的第九層!

    兩者之前差的,可不只是一個萬科,一個龍湖,一個綠城,還得加上好幾個百度和阿里。

    這便是第一層和第九層的差距,也是恆大破產,星逸科技走向全球的差距!

    戰略高度,決定一切。

    當然,最主要的,也是王逸有所為,有所不為。

    有些企業家只想賺錢,甚至沒有節操大肆收割,不顧百姓死活,只管自己和家人潤出去。

    這種人渣,活該沒好下場。

    但王逸不同,他賺了錢,只想著怎麼在國內投資。

    只想著如何擊敗歐美巨頭,實現國產崛起。如何打破歐米封鎖,實現技術突破。

    只想著如何超越歐米,領先全球。

    讓國內百姓的生活超越歐米,醫療超越歐米,科技超越歐米。

    讓過去部分國人的米國夢,變成很多外國人的東方夢!

    而這一個時間節點,不會太遠。

    王逸可是清楚,現在國外還有點優勢。

    但十年後,國外可是一塌糊涂,很多方面都不如國內。

    哪怕當下熾手可熱的歐聯,

    十年後都得被端上餐桌。

    都成菜了,誰還傻不拉幾地潤過去。

    這些人花費巨資用盡渾身解數,從用餐者,變成一盤菜!

    那就太菜了。

    而王逸要做的,就是讓這一節點提前一些到來。

    未來十年的變化太快,只能說猝不及防。

    未來二十年的變化,那就更快了。

    像是醫療AI大模型,一旦成熟,比起絕大部分的醫生都要厲害。

    無他,現在醫生看病,也不是憑借經驗給你診斷,確診。

    相反,都是根據指南,讓你去做檢驗、檢查,去抽幾管子血一一化驗,去做B超,去拍CT,去做核磁共振……

    然後根據檢查結果,來診斷。

    運氣好,檢查出異常,直接診斷。

    運氣不好,沒檢查出異常,還得一趟趟復診,要重新檢查其他方面,一一排除。

    誤診,漏診,都少不了。

    比如前世王逸的一位大學同學張三,外省某四線城市工作。

    每天早上起來,一落地,腳後跟就疼,去當地醫院看了看。

    醫生問了問情況,說疑似腳底筋膜炎或跟腱炎,問張三是不是運動相關工作,運動過度,傷著了。

    張三說自己最近沒怎麼運動。

    醫生又猜測是不是通風引起?讓張三去測尿酸。

    張三第二天一早,空腹測尿酸,尿酸540。

    四線城市的二級醫院,沒有專業的風濕免疫科醫生。

    那位醫生一看540尿酸,比起標準的420超標了,直接診斷,就是通風引起的疼痛,吃非布司他就行,戒酒,戒紅肉,戒海鮮,戒高嘌呤高糖的食物,調整飲食,別熬夜,一天23L水,減肥……

    雖然不是專業風濕醫生,但這一套他都清楚,類似的患者遇到不少,都是小病,都是非布司他解決。

    張三信以為真,直接上非布司他,調整飲食,減肥……

    結果疼的越來越嚴重,張三想到當地醫院不大行,果斷換大醫院。

    一番搜索,張三找了省城的一位風濕免疫科專家,提前預約搶號。

    奈何這個專家一號難求,28元的普通門診號,搶了足足五天都搶不到。

    國際門診倒是有號,但要900!

    沒錯,同一個專家,在普通門診掛號費28元,在國際門診掛號費900元!

    考慮到病情重要,張三只能花費900,拿下該專家在國際門診的專家號!

    隨後立即買票趕到省城,住到三甲醫院附近的賓館,第二天下午滿是期待地提前到達醫院,進行候診。

    終于輪到他了,結果僅僅三分鐘不到就結束了。

    900元的專家態度很好,問了情況,但沒有診斷,只是說有很多可能,先檢查看看再說︰

    【腳後跟做個B超。】

    【類風濕因子檢驗。】

    【B27基因檢驗。】

    【CCP檢驗。】

    總共400元。

    張三無奈,900元專家號,200多車票,幾百塊住宿費,就買了三分鐘四項檢測?

    張三有點懵逼,這和自己想想的大專家,有點不一樣。

    而且三項檢測都要早上空腹抽血,只能等第二天進行。

    當天下午,只能先做個B超。

    排隊一個多小時,終于做上了,B超報告提示,足底筋膜附著點炎,跟腱附著點炎……

    張三看不懂,正懵逼之際,一位路過的醫護人員友善提醒道︰

    “小伙子,愣著干嘛,都快下班了,快拿著結果去找你掛號的醫生看一看啊。”

    “對啊,否則不是白跑了?”張三可是清楚,明天這位專家就不來了。

    當即掛上復診號,結果還得繼續排隊。

    都是等復診的,前面還有十幾個人。

    又排了一個多小時,都下班半小時了,終于到了張三。

    就在張三滿心歡喜之際,專家只是瞥了一眼系統,道︰“你的其他三項還沒做啊。”

    “是的,醫生,那得空腹抽血,要明天。”

    “那你等出了結果,再說吧。先檢查看看。”

    張三懵了,試探道︰“醫生,那這B超結果能不能看出點什麼?”

    專家很是和藹︰“等等結果吧,這個地方痛,可能性很多。比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等等。咱們得一個個排除。”

    “好。”

    張三郁悶地離開科室,繼續住宿。

    第二天一大早來到醫院,排隊半個小時,抽血化驗。

    本以為抽一管子血就夠了,結果一下子抽了三管子血!

    然後等結果。

    類風濕因子,一個小時內出結果,B27基因下午兩點前出,CCP每周一周三周五下午四點前出。

    不巧,今天是周四,得明天出。

    中午前兩項都出了結果,全部正常,張三只能回賓館,再度支付200元住宿費,等明天的第三項。

    第二天,第三項也出結果了,也正常。

    張三懵了,所以自己四天的時間,200元路費,900元專家號,800元住宿費,400元檢查費,300元伙食費,200元打車費,足足花了2800,最後查了個寂寞?

    張三凌亂了。

    但病還得繼續看,還得繼續拿著三項正常的檢測報告,以及有點問題的B超報告,去找那位專家復診。

    可問題是,復診還得重新搶號。

    沒錯,除了當天的復診號不用花錢,不用搶,後續再復診,還得搶號。

    而那位專家又是一號難求,28元的想都不要想。

    並且,該專家只有周一,周三坐診,其他時候都要去其他分院,離著很遠。

    搶不上周一28元的普通門診號,只能搶周三的900元國際門診號。

    還要一直住到周三,足足五天時間,住宿費吃飯就得1300不說,單位那邊請假這麼久,也沒法交代。

    尤其是公司內部都在降薪裁員,張三可不敢觸霉頭。

    更主要的,沒查出結果,即便周三繼續900元專家號,搞不好還是開一些化驗,要重新查其他項目,又要折騰好幾天,等出了結果,下下周再度復診……

    根本傷不起!

    “找專家看病,就這麼難嗎?”

    一時間,張三都懷疑人生了。

    他這還不是大病,都這麼困難,要是疑難雜癥、絕癥,那要難到什麼程度?

    無奈之下,張三放棄了專家大牛,預約了周六的風濕免疫科的一位年輕主任醫師,也是28的掛號費,雖然不如那位專家,但也是個三甲醫院主任,也實力不俗。

    到了第二天,他看到了年輕主任。

    不同的是,那位專家的科室有個年輕的女孩子,估計是他的學生,負責提前叫號,安排病人排隊。

    而這位年輕醫生則是自己一個人,一趟趟出來收號,叫號。

    半個小時後,輪到了張三。

    醫生看了看三項檢驗結果,皺了皺眉︰“這是什麼都沒查出來啊。”

    又看了看B超報告︰“你這是足底筋膜炎啊。你該掛個手足外科!”

    接著在電子病歷上寫道“轉手足外科!”

    張三凌亂了,感情白忙活了?

    還得去手足外科重新掛號,重新檢查?

    張三不想白跑,當即問道︰“醫生,我尿酸有點高,非布司他吃多久停藥啊?”

    “你尿酸多高?”

    “540!”

    “540,誰讓你吃非布司他的?”

    “我們當地的醫生。”

    年輕主任沉默了一會,道︰“先把藥停了。”

    “???”張三懵了︰“醫生,和這個有關系?”

    醫生道︰“是不是越吃疼的越厲害?”

    “好像是有點。”

    “那就是了,先停藥看看。這樣,你也先別掛手足外科了,先停藥看看,半個月後再來復查。”

    “好。”

    張三蒙圈地離開醫院,又住了一宿,買了回家的票。

    前前後後花了近三千,最後也沒整出個結果,只能等半個月後再說。

    但半個月後,還來嗎?

    張三猶豫了。

    類似的看病過程,發生在全國很多地方,很多大醫院。

    當地人還好,成本低,請假就是。

    但外地患者,可就費時費力費錢了。

    更主要的,誤診,漏診,無法確診,都有可能。

    而這個過程,若是用成熟的AI大模型來處理,會直接根據指南和患者狀況,進行分析,分析出各種疾病的可能性,會第一時間排除通風誤診問題,然後開一系列檢查。

    這樣患者在當地就可以做,根據檢查結果,排除風濕性關節炎,強直,AI大模型給出後續診斷。

    這樣效率更高,患者成本也更低,只需要去當地醫院或者檢驗中心抽血拍片,兩個小時搞定,就抵得上張三一周的奔波。

    只需要花400,就抵得過張三3000的花銷。

    這便是AI醫療大模型存在的意義,完全不是人可以比的。

    畢竟專家看病效率很低,門檻太高,難度很大,過程復雜,費時費力,單是搶號都是大問題。

    而且900元的專家號,也是開單子檢查、檢驗,也得靠檢驗數據診斷,出了結果還未必能搶上專家號復診。

    既然靠檢驗數據診斷,都是數據說話,那AI大模型不比專家更專家?

    而且方便的多,成本也低得多,更節省時間精力。

    至于普通醫生,還不如專業成熟的AI大模型。

    像是2023年,阿里達摩院的胰腺腫瘤CT訓練中,在2萬多人的真實病例回顧性試驗中,發現了31例臨床胰腺癌漏診病變。

    沒錯,臨床漏診的胰腺癌患者,AI訓練中給查出來了,並且31例。

    癌癥最關鍵的就是時機,盡早查出來,盡早治療,很大概率能治愈。

    但漏診了,耽誤了,等到查出來,可能早期就成了中期,甚至晚期,那就晚了!

    而且,阿里這只是不成熟的大模型,若是成熟的,那結果可想而知?

    十年後,或許是AI醫療輔助醫護,但20年後,那就是醫護輔助AI醫療大模型了。

    沒錯,到時候主力診斷的,就是AI大模型,醫護人員成了幫手。

    沒辦法,AI大模型比大多數醫護人員都專業。

    至于超越AI大模型的專家大手子,或許有,但是太少了,並且專家精力有限,接診數量有限,絕大多數的病人根本掛不上他們的號!

    可AI大模型就不同了,完全可以輕易而舉地對患者進行全方位服務。

    可以說,成熟的AI醫療大模型,在普通醫護人員的輔助下,能媲美甚至超越99%的專家。

    這便是AI醫療大模型存在的意義!

    其實看病和修車類似,現在修車,都是老師傅憑經驗進行判斷嗎?

    並不是,相反都是電腦診斷,通過電腦查出故障碼,根據故障碼鎖定汽車故障位置,進行維修。

    若是都憑經驗,往往會導致檢修了大半天,才發現檢修錯了,甚至把沒問題的部位修出問題。

    可能一天的時間,才能排查出真正的故障點位置。

    而通過電腦診斷,幾分鐘就能查出故障點位置,很快就能修好。

    同樣,未來看病也是如此。

    即便是專家,也不是全能型,一旦跨科室就會摸瞎,甚至誤診。想要不誤診,那就推到專業診室,不管了。

    像是900的風濕免疫科專家,檢查完後,確定和風濕免疫無關,也不會下結論,大概率會讓張三轉到手足外科重新掛號,重新一系列新的檢查……

    至于多科室專家會診,這就更難了。

    只是掛一個專家的號都難如登天,更何況多位專家多科室會診,這難度太大了。

    而AI大模型就不一樣,是全能的,只要訓練到位,所有科室AI大模型都一清二楚。

    一個成熟的AI大模型,就相當于一個全能的全科室專家團隊。

    普通專家的診斷,是基于本科室的診斷。

    而AI大模型診斷,是基于全科室所有病癥的精確診斷。

    根本沒法比。

    其實AI在精準創作方面,難度很大。

    但AI在精準診斷方面,難度不大。

    前者是基于現有數據,創造全新內容,並且媲美人類高等水準,自然難。

    但後者,只是基于現有數據,進行診斷,不需要創造新內容,這就很簡單了。

    尤其是西醫,都是檢測結果診斷,一切數據說話,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那就更簡單了。

    這也是王逸願意投資省立醫院東院,成為大股東的一大原因!

    就是為了用省立醫院的大量醫療數據,喂星逸科技的AI醫療大模型!

    晚上,王逸來到宋思凝家,說了這一想法︰

    “思凝,接下來我們會和濟州進行一系列合作,包括投資省立醫院,打造省立醫院東院。還會成立星逸智慧醫療,打造智慧醫療平台,以及智慧交通平台……”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星逸醫療AI大模型……”

    王逸將整個規劃都和宋思凝說清楚。

    宋思凝悉數記下︰“好的,董事長,我會安排好。明天就去星逸大數據中心,安排AI醫療大模型的開發計劃。”

    “這事交給你負責,我放心,接下來我們先辦正事?”

    “???”全心工作的宋思凝一怔︰“什麼正事?”

    接著白皙的臉頰上,泛起一抹風情。

    醫療大模型的事情,由宋思凝負責,第二天,王逸便回到帝都,盯著星逸科技的大項目。

    只是王逸這邊剛回到帝都,一則消息轟動全球!

    【三星半導體將于今年年底,實現14納米芯片量產!】

    消息一出,全球嘩然,台積電都不淡定了。

    老張更是冷汗直冒︰“我們的20納米芯片還沒量產,三星年底就要直接量產14納米芯片?他們瘋了?”

    下屬也蒙了︰“假消息吧?三星半導體吃了煒哥了?竟然能這麼快?”

    “肯定是假消息,三星的實力我們還不清楚?”

    “就是,咱們的20納米工藝,現在還不成熟,預計4月份才能小規模量產,給隻果代工A8芯片!三星怎麼可能那麼快,年底就出14納米?超越我們一大代?憑什麼?”

    “不對啊,三星2011年量產28納米,今年不應該量產20納米嗎?怎麼直接上14納米?他們這是掀桌子?”

    聞言,老張也蒙圈了︰“按理說,今年的確應該上20納米,可三星卻是年底就量產14納米,那麼只有一種可能!”

    “他們放棄了20納米工藝,直接量產14納米工藝!”幾人異口同聲道,瞬間想清楚了一切︰

    “靠,這個老六!”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2011,二本撿漏985》,方便以後閱讀重生2011,二本撿漏985第618章 三星這個老六,台積電蒙圈!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2011,二本撿漏985第618章 三星這個老六,台積電蒙圈!並對重生2011,二本撿漏985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