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1,二本撿漏985

第435章 芯片自研自產!收購中芯國際的晶圓廠?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無醉春秋 本章︰第435章 芯片自研自產!收購中芯國際的晶圓廠?

    “這三款芯片的流片,該不會就是在星逸晶圓廠進行的吧?”

    說著,秦主任都滿是不可思議。

    對面的趙老更是一臉懵逼。

    能自研出40納米的系統級芯片,集成基帶,就已經很不可思議了,已經超越了高通等巨頭。

    你丫的還實現了自產?

    開玩笑吧!

    真當芯片工藝研發是蓋房子,說來就來?

    王逸淡淡一笑︰“是啊,正是在我們星逸晶圓廠流片的,所以良品率不太高。這不,恰好踫上良品率不足的芯片,鯤鵬702連續點亮了三次,才成功。”

    趙老︰“……”

    秦主任︰“……”

    兩人相視一眼,大眼瞪小眼。

    “小秦,這事你不知道?”趙老眉頭微皺,失察了啊!

    他們以為星逸科技最多能基帶流片成功,結果集成基帶的SOC芯片也成功了!

    他們以為星逸科技最多能實現SOC系統級芯片的研發設計,結果還實現了量產!

    完全自研自產!

    問題是,如此駭人听聞的豐功偉績,官方一概不知,連和王逸直線聯系的秦主任,都不知道!

    完全失察了!

    秦主任也一臉無語︰“這麼不可思議的事,我哪里知道?特麼的,做夢都夢不到!領導,真不怪我!”

    “哈哈哈!”趙老也笑了,笑的很是開心。

    也覺得這事還真不怪秦主任,換了他,也想不到星逸半導體能發展地這麼快,這麼迅速。

    可問題是真的做到了!

    就是不可思議。

    “厲害,真厲害,干得漂亮!”

    趙老很是興奮,忍不住道︰“王董,你們40納米工藝的良品率,達到了多少?”

    這一點也很關鍵。

    趙老覺得,點亮三次,成功一次,估計也就百分之四五十。

    但也算是很好了,畢竟萬事開頭難。

    王逸卻是淡淡一笑︰“之前四十納米的良品率是81%,這一次還在等結果。兩位領導先喝茶休息一下,當下正在將其他芯片,全部進行點亮測試,一會就能出結果。”

    “不,不用,我們不渴。”

    “對,王董,咱們一起去看點亮測試吧!”

    “好!”王逸笑了。

    隨後和兩位領導再度回到實驗室。

    現場,星逸半導體的工人正在進行測試。

    此次流片,三款芯片總共生產了1536枚,等點亮測試完畢,就知道各款芯片的良品率,以及總的良品率!

    一片12英寸晶圓的表面積大約為70659平方毫米,而手機芯片的大小一般在80120平方毫米左右。

    一般來說,不集成基帶的芯片,面積都在80平方毫米左右。

    而集成基帶的芯片則在100平方毫米左右。

    表面積相除,一片12英寸的晶圓,理論上能切出700顆手機芯片。

    但很顯然,這根本不現實,晶圓的邊角料根本做不出芯片,都會被浪費掉。

    也正是因此,晶圓都是圓形,而不是方形,方形浪費得會更多。

    扣除邊角料,一片12英寸的晶圓,實際上只能切出約640顆手機芯片。

    如果良品率85%,那就是640*0.85=544顆。

    如果良品率90%,那就是640*0.90=576顆!

    當然,這是集成CPU、GPU、基帶等模組的系統級芯片。

    如果只是單獨的基帶芯片,那會小一些。

    在SOC芯片內部,基帶只佔10平方毫米左右。但單獨的基帶芯片,一般在3070平方毫米左右。

    畢竟單獨的基帶芯片,很多模組沒法和處理器共用,都得全部配置一遍。

    集成5G基帶的麒麟990,約113平方毫米。

    不集成基帶的麒麟980,約75平方毫米。

    而外掛的5G基帶巴龍5000,約85.83平方毫米。非常特殊的一款基帶,也是為數不多比芯片都大的基帶。

    麒麟980+巴龍5000,加起來要160多平方毫米,遠高于集成基帶的麒麟990的113平方毫米。

    這就是集成基帶的好處,可以節省出更多的空間,給其他元器件。

    當然,巴龍5000是個例外,正常基帶芯片大都在3070平方毫米。

    因此,同樣一片12英寸的晶圓,能切出10001500顆基帶芯片。

    基帶芯片的成本,也比SOC芯片的成本便宜了近半。

    高通之所以賣得貴,也只是為了賺高通稅。

    或者逼著用戶放棄采購英偉達等友商芯片,選擇高通的處理器芯片+基帶芯片。

    鯤鵬700和鯤鵬702都是集成基帶的芯片,面積自然大一些,要100平方毫米。

    而翼龍3000基帶,只要50平方毫米。

    這一次流片,總共用了兩片晶圓,生產了512顆鯤鵬700,512顆鯤鵬702,以及512顆翼龍3000。

    在多人測試下,很快,所有芯片全部點亮測試完畢。

    威廉姆斯拿著統計結果,走了過來︰“董事長,出結果了。”

    “念。”

    “鯤鵬700,點亮成功461顆,良品率90%。”

    “鯤鵬702,點亮成功435顆,良品率85%。”

    “翼龍3000,點亮成功471顆,良品率92%。”

    “星逸晶圓廠40納米工藝的總體良品率,89%!”

    “這麼高!”王逸喜上眉梢。

    其他人也都興奮不已。

    上個月測試的良品率,還只有81%!

    這一次,已經達到了89%!

    只能說進步神速。

    “40納米工藝,徹底成了!”王逸笑著看向胡老,豎起大拇指︰“胡老威武!”

    “幸不辱命!”胡老笑道,也松了口氣。

    王逸對他這麼器重,若是失敗了,那都說不過去。

    “干得漂亮!必須給胡老,威廉姆斯,龐立果,以及三個團隊,慶功!”王逸笑道︰“就今晚,五星級酒店,我做東!”

    “感謝董事長。”眾人歡欣鼓舞。

    他們清楚,五星級酒店只是開始,這個月的績效,以及年終獎,都會拿到手軟。

    而喬治和張潮的團隊,也斗志昂揚起來。

    這一次威廉姆斯團隊成功研發出鯤鵬700,鯤鵬702,會拿高額獎金。

    可喬治的鯤鵬901團隊,以及張潮的鯤鵬902團隊,沒有這項殊榮。

    龐立果的3G基帶團隊,成功研發出翼龍3000,也會拿高額獎金。

    但是4G基帶團隊,沒有這些待遇,要等到4G基帶點亮成功才行!

    王逸推行量化管理,獎金不是一個部門吃大鍋飯,而是精確到具體的項目組,具體到個人。

    一個部門,不同的項目組,不同的突破,都會有天壤地別的待遇。

    “胡老,量產的事,就交給你了,先生產鯤鵬702!”王逸囑咐道。

    “好的,董事長,我這就安排!”胡老應道,隨即意味深長道︰“王董,別忘了新的晶圓廠。”

    “放心。”王逸說著,看向秦主任和趙老︰“兩位領導,咱們里面說。”

    “好!”

    三人回到辦公室,趙老再也壓抑不住自己的興奮︰

    “王董,厲害,真厲害啊!40納米芯片不但量產了,還把良品率干到了89%,牛!”

    王逸淡淡一笑︰“其實比89%還多一些,那11%的廢品芯片也會進一步處理,做成低頻的殘血版鯤鵬700!”

    “原來如此,那這樣說來,廢品率反而更低了。”兩人恍然大悟。

    “是的,兩位領導,接下來我們會優先量產鯤鵬702,將xphone 1pro、星逸平板X1pro、星逸電視X40、X50的英偉達Tegra 3,全部換成自研自產鯤鵬702。還有xphone 2的APQ 8064,也都換成自研自產鯤鵬的鯤鵬702!”

    “太好了!”趙老興奮不已︰“你們是內地第一個實現了40納米芯片自研自產的企業,也是全國第一個實現40納米自研自產的企業。”

    “國家的驕傲,民族的自豪!”

    “王董,干得漂亮。”

    “明天我就讓央視來星逸科技、星逸半導體做專訪,在央視新聞播出,當作科技標桿,給所有企業做榜樣!”

    王逸卻是連忙擺手︰“趙老,大可不必。當下階段,還是韜光養晦,錦衣夜行。”

    “這……”趙老眉頭微皺︰“你是在擔心……”

    王逸嘆了口氣︰“趙老,雖然星逸科技實現了40納米芯片的自研自產,但光刻機等核心設備,以及光刻膠等核心原材料,國產根本做不到,都依賴進口。”

    “現階段咱們打破封鎖,實現自研自產,悶聲發大財還好。若是太過高調,招來不必要的麻煩,一旦被卡,反而……”

    “對,你說的有道理。”趙老點點頭,神色有些復雜。

    有些憋屈,也有些無奈。

    可形勢比人強,不得不低頭。

    王逸繼續道︰“而且我準備這兩個月引而不發,暗中量產鯤鵬702,並且進行適配調教。等到兩個月後,直接全面替代,直接推出!把隻果、高通、三星等競爭對手,打得措不及手!”

    “若是現在就曝光,萬一他們暗中布局,使ど蛾子,阻止鯤鵬芯片的量產,到時候倒霉的還是我們。”

    為長遠利益,王逸不求一時得失。

    “對,你的考慮很有道理。放心,你們40納米工藝都突破了,官方也會更加重視你之前的提議。已經組建相關機構,成立攻堅團隊,進一步加大對光刻機、光刻膠等領域的研發投入,當做最核心的項目去突破。”

    趙老嘆了口氣︰“過去,種種因素決定,我們對于半導體,對于光刻機的投入,都不夠大。但現在,徹底變了。”

    最初,王逸托秦主任送上去的那份報告,引起了部分關注,但是很有限,很快就被束之高閣。

    後來,星逸手機熱銷,秦主任拿著那份報告再度找上老領導趙老,苦口婆心地勸諫。

    趙老也覺得星逸科技有前途,再度在頂層會議上提出那份報告。

    這一次,有部級領導的親自背書,再加上星逸科技不斷做大,成為頂級巨頭。

    只能說,人的名,樹的影。

    之前的星逸科技是個新興企業,上層關注度不夠,再好的報告,也沒多少重視。

    可如今星逸科技成了國內頂級巨頭,在國際上都所向披靡,干隻果,鎮三星,打的HTC找不到北。

    可以說,早已今非昔比!

    沒有任何意外,這一次,王逸的那份報告引起頂層高度重視,以及眾多要員和院士的全力支持。

    光刻機、光刻膠等項目,也成功地被列入國家戰略核心項目,要求相關機構聯合攻堅,投入巨資突破。

    如今星逸半導體實現了40納米芯片的自研自產,王逸的分量變得更重。

    那份報告的含金量也會更高,相關項目的研發和投入,也會更恐怖!

    說白了,一切都實力說話。

    前世,為什麼那麼支持華為?

    就是因為華為有底蘊,有能力,有技術,能做到其他企業做不到的突破。

    同樣,星逸科技也展示出了恐怖的實力。

    隻果、三星、高通都做不到的基帶集成,星逸半導體做到了。

    中芯國際那麼多年都搞不定的40納米工藝,星逸晶圓廠搞定了,試產良品率就高達89%,後續只會更高。

    華為都做不到的芯片自研自產,星逸科技做到了,還性能卓越。

    如此成績,全球都會震驚。

    高層自然會高度關注,大力支持。

    “王董,你放心,用不了幾年,光刻機會突破,光刻膠也會突破!”趙老鄭重道。

    這年頭的光刻機還是DUV光刻機,不像EUV光刻機那麼難如登天,自然好突破。

    同樣,光刻機也只是28納米,20納米的中端光刻膠,不像前世5納米,3納米納米的高端光刻膠那麼困難。

    說白了,當下和歐美的差距還很小。

    因為王逸之前不知天高地厚的提議,官方提前布局,提前攻堅,完全可以在差距小的時候,提前追趕上歐美,甚至彎道超車。

    前世,落後得太多。

    那時候,歐美EUV都更新了好幾代,並且投用了多年,咱們才奮起直追DUV光刻機,自然難。

    可這一次,大家都還是DUV,那就簡單了。

    至于阿斯麥的EUV,目前還不成熟,正式投用還得好幾年。

    因為王逸的提議,提前追趕,前途可期。

    “那再好不過,我相信國家機器的力量。”王逸笑說。

    像是DUV光刻機,星逸科技要做,十年都難。

    官方要做,有國家機器全力支持,五年就差不多搞定14納米的DUV。

    後續不斷迭代升級,逐步提高精準度,達到10納米,7納米,不在話下。

    畢竟阿斯麥2003年推出了第一代浸沒式DUV 1250i,最初也是造45納米芯片的。

    後續不斷對DUV光刻機的光源、光學系統、套刻精度、溫控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升級。

    這才逐漸實現了3228納米工藝,以及後續的2016納米工藝,再到10納米節點、7納米節點,以及十年後的5納米節點。

    前世DUV國產光刻機之所以遲遲不量產,主要原因就是要求高,起步高。

    若是只能量產45納米,那意義不大,推出了也沒多少企業用。

    十年後,缺的是高端光刻機,不是45納米的光刻機。

    但要想量產7納米,甚至5納米,那難度就大了,國產DUV都得不斷升級。

    因此,國產DUV遲遲不推出,就是在憋大招。

    不過這一次就無所謂了。

    起步早,能量產28納米,就算是非常成功。

    甚至量產45納米,王逸都會瘋狂買買買。

    畢竟未來五年內,45納米都是主流芯片。

    而28納米和20納米,都只是少量的旗艦芯片,只佔少數。

    相反,更多的芯片都是物美價廉的45納米。

    國產光刻機若是能量產45納米,都會很有市場。

    但若是十年後才推出45納米的國產光刻機,那就難了。

    畢竟十年後的45納米,是真的沒法用。

    趙老話鋒一轉︰“不過你們低調歸低調,但該有的獎勵一點不少。”

    “今後星逸半導體的芯片,全部免稅。”

    “星逸半導體盈利前五年,全部免稅!”

    “此外,之前小秦和你對賭,2014年年底前,星逸半導若是能成功量產40nm,良品率超過85%,再送一個12寸晶圓廠。”

    “結果你們提前實現,我們也會提前兌付,並且給你們做到月產10萬片晶圓的超大晶圓廠!”

    “謝謝領導。”王逸心情大好,這才是他最需要的。

    也是胡老最期待的。

    眼下的晶圓廠,目前已經全部交付,但月產能也才2.5萬片。

    一片晶圓能切出640顆鯤鵬702芯片,按照90%的良品率計算,也就576顆優質芯片。

    一個月也就1440萬顆鯤鵬702。

    如果單款手機用,完全夠用。

    可問題是,xphone 2、xphone 1pro、星逸平板X1pro、星逸電視X40、x50,都要用。

    那就根本不夠用了啊!

    眼下xphone 2的月銷量都在千萬,加上水貨,1500萬都不夠。

    這就難整了。

    可以說,現在的星逸半導體,有廚師,但是沒有足夠多的灶台,也做不了多少飯!

    秦主任笑說︰“新晶圓廠的場地,早已規劃好了,如今你們量產40納米,盡快走程序,下個月就能動工!官方大力支持,全力建設,爭取兩年內全部交付。當然,後續的生產線設備,就得你們自己搞定。”

    官方只負責基礎建設的投資和地皮的白送。

    “兩年內嗎?那再加上生產線引入,投產,就得2年半三年了,太慢了!”

    王逸眉頭緊皺。

    “怎麼?王董是有什麼難處?”趙老敏銳地察覺出王逸的表情。

    王逸嘆了口氣︰“領導,我就有一說一了啊。”

    “但說無妨!”

    “是這樣的,領導,眼下的星逸晶圓廠雖然實現了40納米工藝的量產,並且良品率達到89%,但產能太少,一個月2.5萬片產能,最多生產1440萬顆鯤鵬702。”

    “這個產量听起來不少了對吧?”

    “但實際上,光xphone 2一款手機都不夠用!”

    “眼下xphone 2的銷量在1500萬台以上,xphone 1pro的銷量也在1000萬台左右。我們想實現自研自產芯片全面替代,都不夠啊!”

    “更別說,還有星逸平板X1pro,星逸電視X40、X50,也需要鯤鵬702。”

    “明年千元機量產,將搭載鯤鵬700,鯤鵬700也得量產,並且要照著年產一億去。”

    “再加上翼龍3000基帶,也可以量產一些對外出售。”

    “全部加起來,未來一年,星逸科技的芯片需求將超過3億片。”

    “而眼下的星逸晶圓廠一年最多能生產1.7億片,還有1.5億以上的產能空缺。”

    “這……”

    趙老和秦主任都怔住了。

    完全想不到王逸的野心那麼大,想不到星逸科技的芯片需求那麼高。

    可想想也正常。

    明年四核的無界千元機999起,必然賣爆,銷量破億有希望,就要一億顆鯤鵬700芯片。

    星逸新旗艦手機,加上今年的xphone 1pro、xphone 2,三款機型加起來,銷量破億毫無壓力。

    星逸平板全球開售,舊款+新款,明年銷量突破6000萬沒壓力。

    星逸電視新舊多款機型加起來,年銷五千萬也沒壓力。

    此外,3G基帶翼龍3000,也可以對外開售,華為等客戶采購,一年數千萬同樣沒壓力。

    全部加起來3.5億都有可能。

    星逸晶圓廠產能才1.728億顆芯片,根本不夠!

    差著一半呢!

    至于第二大晶圓廠,月產十萬片,年產120萬片,若是用來生產鯤鵬702,年產6.912億片。

    再加上星逸晶圓廠一廠,總產能將高達8.64億顆。

    屆時產能足夠用了,甚至根本用不了,還能對外代工。

    但那都是兩三年後的事情,可眼下,未來一年,都不夠用。

    根本不夠用!

    遠水解不了近渴。

    趙老陷入沉思︰“王董,你說的很對,眼下星逸科技需要的不是兩三年後的超大晶圓廠,而是能夠迅速投產的小晶圓廠。”

    “因此,我決定將第二個月產10萬片的晶圓廠進行拆分。分成若干個小晶圓廠,提升交付時間。”

    月產10萬片的超大晶圓廠,建成就得兩年,投產得兩年半到三年。

    可若分成月產兩三萬片的小晶圓廠,那就容易了,半年左右就能交付,一年內就能投產了。

    “不過這依舊太慢了。”一直沉默的秦主任,突然開口︰

    “趙老,中芯國際那邊,不是投建的晶圓廠太多,入不敷出,年年虧損嗎?咱們大可以直接出錢,收購一個,轉給星逸科技。”

    前幾年中芯國際為了討好地方,瘋狂擴張,建廠。

    在帝都投建了12英寸晶圓廠,中芯國際的大本營魔都不高興了,于是老張又在魔都投建了12英寸新廠!

    魔都、帝都都有了,深市也得投建吧?

    結果就是,中芯國際的晶圓廠越建越多,8英寸線的產能還沒拉滿,12英寸線又投產了……

    帝都12英寸晶圓廠,代管漢城12英寸晶圓廠,魔都12英寸晶圓廠,深市……

    典型的差生工廠多。

    用不了,根本用不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2011,二本撿漏985》,方便以後閱讀重生2011,二本撿漏985第435章 芯片自研自產!收購中芯國際的晶圓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2011,二本撿漏985第435章 芯片自研自產!收購中芯國際的晶圓廠?並對重生2011,二本撿漏985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