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層》的拍攝,是在一個攝影基地里。
每一個房間是單獨在攝影棚里做出來的,而這棟樓則是專門找了一棟棟進行拍攝,都是要去出外景、進行實景拍攝的。
外景地放在中間階段去拍。
所以,前面這些天,他們的戲基本上都是在攝影棚拍攝。
當演員們到了拍攝現場,都驚訝不已。
因為劇本里面所描寫的每一個游戲、每一個密室,劇組都一比一地還原了出來。
陸嚴河震驚不已,連聲喊酷。
陸嚴河是這�反應,其他人也一樣。
在國內的影視劇市場,很少會有這種把拍攝場景一比一復原的。
尤其是這種“大逃殺”類型的題材。
連備帶著演員們一一介紹了一下這些拍攝場地,包括其中一個場景是他們所有人要吊在四米高的高空,也是直接做了這樣一個場地。
他們光是站在地面,抬頭看著四米高的那些拉手,一想到自己有一天會要被吊在那個上面,就感到一陣心底發寒。
沈 馬上問︰“導演,我們到時候真的就是按照劇本所寫的那樣,要單手抓著那些拉手,吊在上面嗎?”
連備問︰“你們擔心嗎?”
沈 點頭︰“當然擔心啊,太恐怖了。”
連備笑了起來,說︰“放心,實拍的時候,會先給你們戴好防護裝置,把所有的大鏡頭都拍了,再拍近景的時候,我們會把高度下降,讓你們跟地面距離不超過一米,即使你們手松了掉下來,也不會出事的。”
沈 這才松了口氣。
“你這不是廢話嘛,難道還真讓我們單手吊在上面拍完一整場戲嗎?”李躍峰笑著說了一句。
沈 看了他一眼,說︰“那我擔心嘛。”
連備帶著他們把所有場景都看了一遍,並介紹了一下每一個場景的拍攝手法。
連備儼然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對後面每一場戲的拍攝都了然于胸。
而在第三次劇本圍讀結束以後,這部劇就就要正式開拍了。
在江廣,陳思琦推開一家書店的門,這時,劉家鎮的簽售會已經接近尾聲,不過,書店里的讀者還是很多,大家拿到簽名書以後,也沒有離開,還繼續在現場。
陳思琦來到許小茵和徐明月的身邊,跟她們打招呼。
“簽售這麼火爆,看來今天應該又賣了不低于五百冊吧?”陳思琦笑著問。
許小茵點頭,說︰“緊急調了兩批貨過來,比預想的還要火爆。”
陳思琦說︰“這家書店是《跳起來》的合作書店,所以,很多讀者本身就是劉家鎮的讀者。”
許小茵頗為感慨,說︰“真沒有想到,你會專門去發展《跳起來》的合作書店。”
陳思琦說︰“現在的書店越來越少了,《跳起來》實體書的電商銷量遠遠高于書店這個渠道,可是,就像現在這樣,小茵姐,我們如果需要一個形式來跟讀者面對面交流,我們需要書店,而且,是一個跟《跳起來》長期有合作的書店,每一期《跳起來》發售的時候,這些長期合作的書店都會獲得特別定制的周邊禮物,比如書簽,比如一張信紙。”
許小茵聞言,很驚訝,說︰“這樣就行了嗎?”
“是的。”陳思琦點頭,說︰“我跟書店的老板們交流這件事,他們也常常說,《跳起來》為他們帶來的固定讀者越來越多,像這家書店,每個月《跳起來》加起來都能夠銷售大約上千冊,其中三分之一都是老讀者來買的。”
許小茵瞬間明白了。
不是每個讀者都會為了一個小小的周邊,專門跑到一家書店來購買。但肯定會有一小撥《跳起來》的忠實讀者這麼做的。
對一家書店來說,這還不是一千冊書的銷售那麼簡單的事情,而是每個月可以為書店帶來兩三百個固定的老讀者,每個月都有這麼多讀者走進這家書店,那他們要買別的書,或者來買《跳起來》的時候,也會看到別的書,連帶著也能夠帶動其他書的銷售。
難怪書店老板們會這麼熱情地去推薦《跳起來》,給《跳起來》最好的展位。
陳思琦用一個小小的特別定制的周邊,就給書店帶來了固定的客人,雖然不多,但三四百號每個月都會來書店的客人,對一家書店來說,絕對是最大的客戶了。
而像劉家鎮這種簽售活動,陳思琦也會幫忙,將簽售點放在這家合作書店,那帶給這家書店的人流量就更大了。
最關鍵的是,如果長此以往下去,在江廣這個地方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這家書店,一提起書店,就會來這里。
許小茵腦海中瞬間萌生出了許多的想法。
劉家鎮的簽售結束以後,陳思琦他們一塊兒拉著劉家鎮去喝咖啡。
“劉老師辛苦了。”陳思琦笑著說,“現在《沉默螺旋》銷量已經突破19萬冊了吧?”
劉家鎮笑著點頭,說︰“托各位的幫助,《沉默螺旋》的銷量很好。”
陳思琦是真的做了很多。
《沉默螺旋》上市,陳思琦專門壓了一個月,沒有趕在它上市前就把連載全部刊登完,而是留了最後兩期,放在《沉默螺旋》上市一個月後才發表,給了《沉默螺旋》很長一段銷售窗口期。
不僅如此,陳思琦還用了兩期《跳起來》的封底給《沉默螺旋》打廣告,並給劉家鎮開了一個專欄,讓他在《沉默螺旋》的銷售期間刊登他寫的散文或者雜記。
《跳起來》合作的很多作者,都專門轉發了《沉默螺旋》的發售信息。
這都是陳思琦在背後使力。
“《沉默螺旋》是我們《跳起來》的第一個連載,也許以後還會有很多個連載,但再多的連載都是從《沉默螺旋》開始的,我們當然希望《沉默螺旋》可以開一個好頭。”陳思琦說。
劉家鎮點點頭。
“劉老師下一本書什麼時候開始寫?”陳思琦說,“希望還是能夠把連載交給我們哦。”
劉家鎮︰“只要你們願意用,我當然願意在《跳起來》上連載。”
現在國內也沒有比《跳起來》更火爆的商業文藝雜志了。
即使在那個紙媒的黃金年代,最火爆的商業文藝雜志也是所有頂尖作者都想登上的地方。
陳思琦笑了笑。
“還有一件事,劉老師,你上一期發表那篇短篇《貓膩》,跟我們合作的版權運營機構向一些影視公司推薦,有兩家電影公司來詢價了。”陳思琦說,“本身�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