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封神榜

第二十三章張善留下遺願,子房踏入武道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文學幽靈 本章︰第二十三章張善留下遺願,子房踏入武道

    張良與張善,雖非一母同胞,卻是一起長大的。他們之間的感情,十分融洽。

    誰知三年前城外煙雨亭的兄弟相送,竟成永訣。如今張良再回故地,卻再也見不到那個明媚的少年。

    與張良的性情穩重不同,張善性格張揚,正是少年輕狂之時。

    張良強忍著悲痛,對福伯說道︰“這是師妹許莫負與張雄,請兩位好生安置。”

    許莫負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子房哥哥.......”

    張良轉頭安慰道︰“你先隨祿伯過去,我稍後再去與你說話。”

    許莫負點了點頭,不再說話。張雄看著他,不忍離開。張良朝著他擺了擺手,張雄才悻悻離去。

    待眾人走後,福伯將一封書信交給張良,並說道︰“這是二公子的臨終遺言。”

    張良打開書信,一時泣不成聲。上次一見,竟成永訣。二人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在屋頂上把酒言歡,暢談天地。

    兄長如晤,見信之時,弟已命喪九泉之下,魂歸地府之中。

    余弟自從決心抗秦之時,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如此結局,也算是死得其所。

    家父死于秦軍兵戈之手,韓國滅于秦軍鐵騎之下,如此國仇家恨,弟怎肯甘休。

    兄長大才,論談天說地,道古論今,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我不如兄長;

    弟雖愚鈍,論智謀戰術,兵法韜略,上陣殺敵,沖鋒陷陣,兄長不如我。

    若能以此殘軀,堅定兄長抗秦之心,弟即便身在九泉之下,也足以瞑目。

    你我兄弟,情深義重。此生緣盡,來世可期。

    兄長謹記︰秦國不滅,熱血不息,嬴政不死,絕不下葬。

    百年之後,若能相逢與歸墟之巔,乃弟畢生所盼。

    前路多艱,兄長珍重。

    張良緩緩地打開第二封書信,只見上邊只有幾行字︰

    平生四願,若能達成,弟可含笑九泉。

    咸陽宮縱馬;

    天絕峰問劍;

    正一宗論道;

    須彌山說禪;

    “哈哈哈哈,二弟好大的氣魄,為兄即便是拼盡所有,也有達成此四願。”張良大笑著說道。

    福伯上前輕聲說道︰“大少爺。”

    張良將信交給福伯,福伯擺手道︰“這是二公子臨終遺願,老奴.......”

    張良說道︰“二弟,這是在給我出難題啊。”

    福伯見他如此說,方才將信接過,看完嘆息一聲說道︰“如此心願,世所罕見,若要達成,何其艱難。”

    “難在何處?”

    “少爺有所不知,天絕峰是天下劍宗,若非一品逍遙境的高手,難以入得山門。正一宗是天下道宗,論道論的並非學識,而是境界。這須彌山乃是西方教聖地,也是傳說之地。千百年來,無一人到達。咸陽宮就無需多言,帝國都城所在,百萬秦軍護衛之地。”

    “二弟何時習武?”

    “三年之前。”

    “何時可達逍遙境?”

    “一品四境搬山、萬象、長生、逍遙。以二公子的武學天賦,一年之後,可達搬山之境。”

    “搬山之後,如何?”

    “搬山之後,並非只靠武學天賦,而是靠對自身對天地的領悟。一品已經是世人所能接觸到的最高境界。”

    “可有速成之法?”

    “以老朽和祿伯兩人,護送上天絕山不成問題。”

    “不.........我要親自去。”

    “大少爺雖然天資聰慧,但武學境界,並非一蹴而就。”

    “若是修仙,可否速成?”

    “天下的修行根基,都掌握在四大教派手中,大少爺要去的龍虎山正一宗,正是四大教派之首。傳聞他們與帝國來往密切,以大少爺的身份,他們斷然不會傳授修仙之法。”

    “如此說來,沒有一絲機會?”

    福伯閉口不言,只是微微地點了點頭。張善的四個願望,在他看來簡直是天方夜譚。

    他自然不知道,張良東海之行有著怎樣的奇遇,更不知道,凡人觸不可及的歸墟之地,將張良視若上賓。

    “既然不能速成,那就一步一步來。”

    “若是勤加練習,五年之內,大少爺定能破入一品。”

    “三年之內,我要破逍遙,凌天絕。”

    福伯沉默無語,安靜地走開。他知道,大少爺既然這樣說,就一定會做到。這是他對二公子的承諾。

    張良看著張善的遺體,眼淚不停地掉落。“二弟,為兄回來了......”

    “你說得對,若論戰陣殺敵,我二弟少年英雄,為兄不如。”

    他拍著棺木,憤然說道︰“蒼天啊,你何其不公。怎忍心讓他英年早逝..........”

    咸陽宮中,嬴政看著前方傳來的戰報,臉色陰沉,三千鐵騎,不僅沒有將對方剿滅,反而損兵折將。

    一個校尉加上兩個千夫長,除了在與匈奴和百越的戰事之中,秦國沒有吃過這樣的大虧。

    “韓當興,何許人也?”嬴政向眾人問道。

    “陛下,據暗影傳信,此人正是韓國故相張開地之孫,張順之子張善。張順死後,張善由張平撫養長大。”趙高上前說道。

    “張家........”

    “陛下,張家在韓國曾顯赫一時,張開地張平父子二人,曾做過五朝相國。張平死後,張家風光不再,誰料這個年輕人,能掀起這麼大的風浪。”王賁說道。

    他是國尉,也是戰場宿將,對列國之事了然于胸。他與父親王翦,是秦國一統的最大功臣。

    “一個年輕人而已,任性輕狂,熱血澎湃。你我當年不也是如此?既然張善以死,此事就此作罷。”始皇帝說道。

    “陛下,還是應防患于未然,六國剛滅,復闢勢力正在蠢蠢欲動。”

    “幾個小輩而已,何足掛齒。對于秦國而言,匈奴和百越才是真正的敵人。這些叛逆分子,如流沙一般無處尋覓。與費盡心思去尋找,不如等他們跳出來,再一網打盡。”

    “陛下英明。”

    “陳百里敗軍辱國,罪不容誅,念在他以身殉國,不加責罰,好生厚葬。陳岩治軍有方,一舉剿滅叛賊。讓他繼陳百里為奮威校尉,繼續駐守新鄭。”

    “臣等遵命。”

    就在剛才,始皇帝正與眾人商討出巡事宜。韓當興之事一出,他決定先巡視韓國故地。

    自從韓國滅國之後,國中的抗爭卻比他國更加的強烈。

    就在去年,嬴政剛剛完成泰山封禪,正是意氣風發之時。為了拖延時間,他在告天之時,一改往日的強硬,對昊天上帝十分尊重。

    他在籌劃戰爭之時,也正積極地謀劃著日後秦國的宏偉藍圖。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漢封神榜》,方便以後閱讀大漢封神榜第二十三章張善留下遺願,子房踏入武道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漢封神榜第二十三章張善留下遺願,子房踏入武道並對大漢封神榜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