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廢少

第1622章 後繼有人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天香瞳 本章︰第1622章 後繼有人

    方文耀的慘叫聲持續了好一會,直至方屆走出房間還在繼續。

    不老實!

    不想回淮州,還想去軍隊。

    老子我緊補救慢補救都補不過來,你還想著做害?

    方屆對自己的兒子現在是零容忍。

    吃飯睡覺打兒子。

    是他每天要做的事情,今天還多了一件……他要給大寧水師大將軍孫普勝寫一封信……

    信很快寫完了,他寫了兩封。

    “老李,找個人把這封信送到孫普勝手里,一定要隱秘,不能讓其他人知道。”

    方屆喊來已經跟了他十多年的老管家。

    “您不讓臨賢王他們知道嗎?”

    “這封可以讓他們知道,你手里的不行。”

    “是,老奴這就去安排。”

    老李拿著信離開。

    第二天,方屆拿著另一封信去找溫旭。

    “這是我給孫普勝寫的招攬信,只要他願意來南朝,可直接封王,其余重金許諾也都寫了進去。”

    方屆開口道︰“這一次我準備派人帶重禮前往,也能顯示誠意,你意下如何?”

    “可行。”

    溫旭道︰“近日查抄家,得來不少珍稀之物,倒是派上來了用場。”

    “那我盡快派人出發。”

    方屆頓了頓,又問道︰“你這邊可有回信之人?”

    他知道溫旭也在想辦法拉攏人。

    “元武帝直言,已給州牧立限考事,推行不了考成法就不要做州牧,如此重壓定有人難忍。只是還在觀望。”

    溫旭沉聲道︰“元武帝給南朝下的旨意人盡皆知,要我們上繳秋稅,若是不從,則派軍隊清剿。”

    “我們上繳秋稅,則會被天下人輕看,自然不會有人投向,我們拒不上繳,朝廷派軍隊前來,若南朝可抵御,可打得有來有回,便可得到眾多投向,即可擴大勢力,所以要等到十月後……那才是對我們真正的大考!”

    方屆不置可否。

    “而今南朝混亂,就怕陛下臨時起意。”

    “哼!”

    溫旭冷神道︰“陛下的眼里不揉沙子,若真有意,早已派兵,而今是有心無力,朝廷缺糧缺錢,否則又怎麼會清查天下糧倉?”

    “他難道就不知大肆封分之害,可為什麼還要這麼做?”

    “連義捐都搞出來了,這不是助不良風氣?”

    溫旭是原江州州牧,看問題看的很深。

    “不要被嚇到了,失去了江淮納稅之地,朝廷會很難很難,我們是遏制住了朝廷的咽喉!”

    “付出這麼大代價征收起的錢糧,隨便交出去可真是不甘心呢?”

    溫旭面色陰沉。

    現在南朝一片混亂,可都是因此而起,拿起刀捅了自己人,實非本意。

    這筆帳只能算在元武帝身上了。

    方屆若有所思。

    南朝的混亂還在加劇,一應情報都已極快速度送至上京。

    關寧細致听著稟奏。

    在場的公良禹等人也神情古怪。

    官紳一體納糧也推行了,考成法也推行了,而且做的都還很不錯。

    最重要的是,這些都是在陸正淵的力薦主推之下……

    這反造反的可真是有意思。

    “彭大人,考成法推行已有數月,可是達到南朝那般?”

    “微臣自愧不如。”

    彭方低下了頭。

    他是真的有這種感覺。

    直到如今,有的地方還在鬧罷官鬧致仕,可在“南朝”卻是如火如荼。

    “還有什麼新鮮事,讓朕听听。”

    費田站了出來。

    “回稟陛下,臨安四大家族已有三家被抄,據說抄出巨額家產,且這三家田產相家,足有數萬畝。”

    “好,真是的很!”

    關寧開口道︰“朕一直嚴打土地兼並,打了一茬出一茬,為此還推出了農莊法,結果就是這樣?”

    “我們自己的丑被反賊揭起來了!”

    一眾人低著頭。

    這事說起來確實慚愧。

    “這也是陸正淵的諫言嗎?”

    “差不多。”

    費田開口道︰“南朝之人對陸正淵痛罵不止,他說過的話,做過的事並不是秘密……”

    他頓了頓,隨即感嘆道︰“不得不說,國丈真是個秒人。”

    “哼!”

    關寧冷聲道︰“借我朝之策,築反賊之基,實在可惡至極!”

    眾人听之,感同身受。

    如此效仿朝廷政令制度,確實可惡。

    唯有薛慶眼珠轉動,陛下在說這話時,心里怕是喜不自勝。

    陛下這樣說是為了保護陸正淵。

    後繼有人,後繼有人啊。

    他可是听說了,陸正淵還在南朝丈量土地,清查田產,還有清查糧倉……

    這不是他準備做的事情嗎?

    想想吧,南朝的士紳權貴遭受大難,考成法也推行下去,等到朝廷接手時,就會是一個清明的江淮之地。

    看來我也應該保護陸正淵,想到這里,薛慶站了出來。

    方文耀的慘叫聲持續了好一會,直至方屆走出房間還在繼續。

    不老實!

    不想回淮州,還想去軍隊。

    老子我緊補救慢補救都補不過來,你還想著做害?

    方屆對自己的兒子現在是零容忍。

    吃飯睡覺打兒子。

    是他每天要做的事情,今天還多了一件……他要給大寧水師大將軍孫普勝寫一封信……

    信很快寫完了,他寫了兩封。

    “老李,找個人把這封信送到孫普勝手里,一定要隱秘,不能讓其他人知道。”

    方屆喊來已經跟了他十多年的老管家。

    “您不讓臨賢王他們知道嗎?”

    “這封可以讓他們知道,你手里的不行。”

    “是,老奴這就去安排。”

    老李拿著信離開。

    第二天,方屆拿著另一封信去找溫旭。

    “這是我給孫普勝寫的招攬信,只要他願意來南朝,可直接封王,其余重金許諾也都寫了進去。”

    方屆開口道︰“這一次我準備派人帶重禮前往,也能顯示誠意,你意下如何?”

    “可行。”

    溫旭道︰“近日查抄家,得來不少珍稀之物,倒是派上來了用場。”

    “那我盡快派人出發。”

    方屆頓了頓,又問道︰“你這邊可有回信之人?”

    他知道溫旭也在想辦法拉攏人。

    “元武帝直言,已給州牧立限考事,推行不了考成法就不要做州牧,如此重壓定有人難忍。只是還在觀望。”

    溫旭沉聲道︰“元武帝給南朝下的旨意人盡皆知,要我們上繳秋稅,若是不從,則派軍隊清剿。”

    “我們上繳秋稅,則會被天下人輕看,自然不會有人投向,我們拒不上繳,朝廷派軍隊前來,若南朝可抵御,可打得有來有回,便可得到眾多投向,即可擴大勢力,所以要等到十月後……那才是對我們真正的大考!”

    方屆不置可否。

    “而今南朝混亂,就怕陛下臨時起意。”

    “哼!”

    溫旭冷神道︰“陛下的眼里不揉沙子,若真有意,早已派兵,而今是有心無力,朝廷缺糧缺錢,否則又怎麼會清查天下糧倉?”

    “他難道就不知大肆封分之害,可為什麼還要這麼做?”

    “連義捐都搞出來了,這不是助不良風氣?”

    溫旭是原江州州牧,看問題看的很深。

    “不要被嚇到了,失去了江淮納稅之地,朝廷會很難很難,我們是遏制住了朝廷的咽喉!”

    “付出這麼大代價征收起的錢糧,隨便交出去可真是不甘心呢?”

    溫旭面色陰沉。

    現在南朝一片混亂,可都是因此而起,拿起刀捅了自己人,實非本意。

    這筆帳只能算在元武帝身上了。

    方屆若有所思。

    南朝的混亂還在加劇,一應情報都已極快速度送至上京。

    關寧細致听著稟奏。

    在場的公良禹等人也神情古怪。

    官紳一體納糧也推行了,考成法也推行了,而且做的都還很不錯。

    最重要的是,這些都是在陸正淵的力薦主推之下……

    這反造反的可真是有意思。

    “彭大人,考成法推行已有數月,可是達到南朝那般?”

    “微臣自愧不如。”

    彭方低下了頭。

    他是真的有這種感覺。

    直到如今,有的地方還在鬧罷官鬧致仕,可在“南朝”卻是如火如荼。

    “還有什麼新鮮事,讓朕听听。”

    費田站了出來。

    “回稟陛下,臨安四大家族已有三家被抄,據說抄出巨額家產,且這三家田產相家,足有數萬畝。”

    “好,真是的很!”

    關寧開口道︰“朕一直嚴打土地兼並,打了一茬出一茬,為此還推出了農莊法,結果就是這樣?”

    “我們自己的丑被反賊揭起來了!”

    一眾人低著頭。

    這事說起來確實慚愧。

    “這也是陸正淵的諫言嗎?”

    “差不多。”

    費田開口道︰“南朝之人對陸正淵痛罵不止,他說過的話,做過的事並不是秘密……”

    他頓了頓,隨即感嘆道︰“不得不說,國丈真是個秒人。”

    “哼!”

    關寧冷聲道︰“借我朝之策,築反賊之基,實在可惡至極!”

    眾人听之,感同身受。

    如此效仿朝廷政令制度,確實可惡。

    唯有薛慶眼珠轉動,陛下在說這話時,心里怕是喜不自勝。

    陛下這樣說是為了保護陸正淵。

    後繼有人,後繼有人啊。

    他可是听說了,陸正淵還在南朝丈量土地,清查田產,還有清查糧倉……

    這不是他準備做的事情嗎?

    想想吧,南朝的士紳權貴遭受大難,考成法也推行下去,等到朝廷接手時,就會是一個清明的江淮之地。

    看來我也應該保護陸正淵,想到這里,薛慶站了出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帝國廢少》,方便以後閱讀帝國廢少第1622章 後繼有人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帝國廢少第1622章 後繼有人並對帝國廢少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