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廢少

第863章 您確定這樣做合適嗎?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天香瞳 本章︰第863章 您確定這樣做合適嗎?

    後半句他們並沒有在意,主要是開始那句太讓人震驚!

    不是征用,而是雇佣!

    這兩者可是天差地別!

    薛慶問道︰“陛下說的雇佣是出一定的工錢嗎?”

    “對!”

    再次確定。

    幾人面面相覷。

    隨即薛慶開口道︰“這……完全沒必要啊,平民百姓正常也要服徭役。”

    眾人點頭,

    徭役賦稅是基本項。

    徭役包括力役,雜役,軍役等,多種多樣,意思是國家在需要的時候可以強制征調從事各種勞動。

    而且是無償的!

    像干個什麼工程,打仗時運輸糧食,這些都是服徭役,你還不能拒絕,若是拒絕了,就是犯罪。

    這也是一項基本制度。

    所以他們都覺得雇佣很不可思議。

    “陛下難道都要廢除徭役了嗎?”

    薛慶再次問道。

    元武初年,陛下剛即位就宣稱永不加賦,這已經是皇恩浩蕩,若再廢除徭役,那真的是……

    他都不知該用什麼詞來形容。

    “差不多吧,還是要慢慢來。”

    任何改變都需要一個過程,哪怕是好的,人們總有個適應過程。

    不過慢慢的就會取消力役和雜役,服軍役當然要保留。

    徭役制度,也是封建王朝最直接的體現。

    歷史上很多王朝都是因此而走向滅亡。

    征徭役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按人來征的,人不在就沒法征,所以想要“逃稅”,最好的辦法就是跑路,導致流民征多。影響社會安定。

    大康有嚴律規定,平民一生要服三次役。

    正卒,戍邊,更卒。

    前兩條都是兵役,後一條就是勞役,每年一個月,在家附近服勞役,做土木,修橋,修河道之類。

    律法規定是這樣,實際更嚴苛。

    隆景帝偽信佛,在全國大修佛寺,征用的就是民夫,後來又真修道,又是一波強征。

    這也是走向滅亡的原因之一。

    就現在的大寧而言,根本就不能這樣,他都想辦法留人,怎麼能讓人跑了呢?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朝廷的支出會很大!”

    薛慶是戶部尚書,在這方面自然有發言權。

    他事先知道陛下要有重修運河的打算,還受命做過預算。

    但並不知道要用雇佣的方式。

    這可是開挖運河,幾百人都不夠用,就某一處施工,就要用到上千人,可能還不止。

    “朕說了,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

    關寧再次重申。

    跟他們說明白很重要,因為他們是執行者,若不明白,在執行過程中就會存在差錯。

    “首先整治的是第三段,這里需要開挖一條新河道,同時還要修建一個水庫,用來蓄水。”

    關寧指著地圖上的一段開口道︰“這里上游較高,下游是平原,整片都是良田,曾有過因洪澇而整體淹沒下游的事情發生,所以要集中整治。”

    眾人看了過去。

    工部尚書貫丘開口道︰“八年前遇有大水,河道決堤,溢出河面,發生過您說的事情。”

    “當時臣還親自去過,簡直慘不忍睹。”

    “臣也知道。”

    趙南星也附和道︰“您說的沒錯,這片區域確實較低,而今經過整治,已是大片良田,春耕剛結束,就要迎來雨季,風險確實很大。”

    幾人都說著。

    “所以先從這里開始整治,預計先期需要五千勞力。”

    “五千夠嗎?”

    公良禹開口道︰“整治這里,先要開挖出一條河道引水,還要修建水庫,這工程量可是不小。”

    “而且,在雨季到來之前,一定完成不了,既然決定修整,所幸直接修好!”

    貫丘附議道︰“主要是當年那場洪災嚴重,讓我記憶猶新,其實每年都有田地被淹,只不過規模大小而已,這造成的災患可是整治花銷都不一定能彌補的。”

    听到這般說辭。

    眾人都翻過來這個理。

    今年耕地面積又增加了,因采用農莊法,百姓們積極性很高。

    保證今年豐收是重中之重。

    他們這才明白陛下的意圖。

    所整治的聊城一帶,因處于下游,能受到灌溉,土地肥沃,長勢喜人,產量很足。

    因而也是重點開發區域。

    主要是有水淹的隱患。

    一旦發了大水,水就會超過河道向兩側溢出,後果不堪設想。

    他們都想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開挖河道是次要,關鍵是保田!

    “不行!”

    薛慶搖頭道︰“按雇佣的方式,人數太多,我們就負擔不起,不能一下把錢花完了。”

    他是握錢袋子的人,必須要捂緊了。

    “若是魏七公主能嫁過來的話,錢也夠了,糧也夠了。”

    一直沉默的松永年插了一句。

    “這從何說起?”

    費田還不知此事。

    松永年便解釋道︰“陛下跟魏國使團提出條件,要求他們帶嫁妝三百兩黃金和三百萬石糧食,還有其他等陪嫁物,反正是不少,否則就不娶。”

    “啊!”

    原本不知情的幾位都瞪大了眼珠。

    竟然還有這種事情,簡直是頭一次听聞。

    費田搖頭,表現出嘆息遺憾之意,他知道這親事肯定是黃了。

    陛下再霸氣,人家魏國皇室也是要面子的。

    魏七公主可不是隨便認的干女兒和親之用,而是貨真價實的真公主!

    完了!

    幾人沉浸在震驚中。

    關寧卻皺著眉頭道︰“你剛才說多少兩黃金?”

    “三百兩啊!”

    松永年開口道︰“這不是您要求的嗎?”

    “你跟魏使就是這樣說的?”

    “是,臣給了他們一張清單。”

    “老松啊!”

    關寧無奈道︰“朕跟你說的是三萬兩黃金,三百兩夠干什麼?”

    “三萬兩?”

    松永年嚇了一跳。

    三萬兩黃金就是三百萬兩白銀。

    “難道是臣記錯了?”

    “你肯定記錯了。”

    松永年開口道︰“當時您跟臣說完以後,臣就有些拿不準,主要是三萬兩黃金太多了,臣想著您都要求三百萬石糧食了,應該少要點錢,所以就……”

    “魏使應該還沒有出我國,立即派人快馬加鞭追趕,無論如何也要追到,跟他們說明白,不是三百兩,是三萬兩,而且還是黃金!”

    關寧的話讓所有人都再一次瞪大眼珠。

    您確定這樣做合適嗎?

    後半句他們並沒有在意,主要是開始那句太讓人震驚!

    不是征用,而是雇佣!

    這兩者可是天差地別!

    薛慶問道︰“陛下說的雇佣是出一定的工錢嗎?”

    “對!”

    再次確定。

    幾人面面相覷。

    隨即薛慶開口道︰“這……完全沒必要啊,平民百姓正常也要服徭役。”

    眾人點頭,

    徭役賦稅是基本項。

    徭役包括力役,雜役,軍役等,多種多樣,意思是國家在需要的時候可以強制征調從事各種勞動。

    而且是無償的!

    像干個什麼工程,打仗時運輸糧食,這些都是服徭役,你還不能拒絕,若是拒絕了,就是犯罪。

    這也是一項基本制度。

    所以他們都覺得雇佣很不可思議。

    “陛下難道都要廢除徭役了嗎?”

    薛慶再次問道。

    元武初年,陛下剛即位就宣稱永不加賦,這已經是皇恩浩蕩,若再廢除徭役,那真的是……

    他都不知該用什麼詞來形容。

    “差不多吧,還是要慢慢來。”

    任何改變都需要一個過程,哪怕是好的,人們總有個適應過程。

    不過慢慢的就會取消力役和雜役,服軍役當然要保留。

    徭役制度,也是封建王朝最直接的體現。

    歷史上很多王朝都是因此而走向滅亡。

    征徭役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按人來征的,人不在就沒法征,所以想要“逃稅”,最好的辦法就是跑路,導致流民征多。影響社會安定。

    大康有嚴律規定,平民一生要服三次役。

    正卒,戍邊,更卒。

    前兩條都是兵役,後一條就是勞役,每年一個月,在家附近服勞役,做土木,修橋,修河道之類。

    律法規定是這樣,實際更嚴苛。

    隆景帝偽信佛,在全國大修佛寺,征用的就是民夫,後來又真修道,又是一波強征。

    這也是走向滅亡的原因之一。

    就現在的大寧而言,根本就不能這樣,他都想辦法留人,怎麼能讓人跑了呢?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朝廷的支出會很大!”

    薛慶是戶部尚書,在這方面自然有發言權。

    他事先知道陛下要有重修運河的打算,還受命做過預算。

    但並不知道要用雇佣的方式。

    這可是開挖運河,幾百人都不夠用,就某一處施工,就要用到上千人,可能還不止。

    “朕說了,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

    關寧再次重申。

    跟他們說明白很重要,因為他們是執行者,若不明白,在執行過程中就會存在差錯。

    “首先整治的是第三段,這里需要開挖一條新河道,同時還要修建一個水庫,用來蓄水。”

    關寧指著地圖上的一段開口道︰“這里上游較高,下游是平原,整片都是良田,曾有過因洪澇而整體淹沒下游的事情發生,所以要集中整治。”

    眾人看了過去。

    工部尚書貫丘開口道︰“八年前遇有大水,河道決堤,溢出河面,發生過您說的事情。”

    “當時臣還親自去過,簡直慘不忍睹。”

    “臣也知道。”

    趙南星也附和道︰“您說的沒錯,這片區域確實較低,而今經過整治,已是大片良田,春耕剛結束,就要迎來雨季,風險確實很大。”

    幾人都說著。

    “所以先從這里開始整治,預計先期需要五千勞力。”

    “五千夠嗎?”

    公良禹開口道︰“整治這里,先要開挖出一條河道引水,還要修建水庫,這工程量可是不小。”

    “而且,在雨季到來之前,一定完成不了,既然決定修整,所幸直接修好!”

    貫丘附議道︰“主要是當年那場洪災嚴重,讓我記憶猶新,其實每年都有田地被淹,只不過規模大小而已,這造成的災患可是整治花銷都不一定能彌補的。”

    听到這般說辭。

    眾人都翻過來這個理。

    今年耕地面積又增加了,因采用農莊法,百姓們積極性很高。

    保證今年豐收是重中之重。

    他們這才明白陛下的意圖。

    所整治的聊城一帶,因處于下游,能受到灌溉,土地肥沃,長勢喜人,產量很足。

    因而也是重點開發區域。

    主要是有水淹的隱患。

    一旦發了大水,水就會超過河道向兩側溢出,後果不堪設想。

    他們都想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開挖河道是次要,關鍵是保田!

    “不行!”

    薛慶搖頭道︰“按雇佣的方式,人數太多,我們就負擔不起,不能一下把錢花完了。”

    他是握錢袋子的人,必須要捂緊了。

    “若是魏七公主能嫁過來的話,錢也夠了,糧也夠了。”

    一直沉默的松永年插了一句。

    “這從何說起?”

    費田還不知此事。

    松永年便解釋道︰“陛下跟魏國使團提出條件,要求他們帶嫁妝三百兩黃金和三百萬石糧食,還有其他等陪嫁物,反正是不少,否則就不娶。”

    “啊!”

    原本不知情的幾位都瞪大了眼珠。

    竟然還有這種事情,簡直是頭一次听聞。

    費田搖頭,表現出嘆息遺憾之意,他知道這親事肯定是黃了。

    陛下再霸氣,人家魏國皇室也是要面子的。

    魏七公主可不是隨便認的干女兒和親之用,而是貨真價實的真公主!

    完了!

    幾人沉浸在震驚中。

    關寧卻皺著眉頭道︰“你剛才說多少兩黃金?”

    “三百兩啊!”

    松永年開口道︰“這不是您要求的嗎?”

    “你跟魏使就是這樣說的?”

    “是,臣給了他們一張清單。”

    “老松啊!”

    關寧無奈道︰“朕跟你說的是三萬兩黃金,三百兩夠干什麼?”

    “三萬兩?”

    松永年嚇了一跳。

    三萬兩黃金就是三百萬兩白銀。

    “難道是臣記錯了?”

    “你肯定記錯了。”

    松永年開口道︰“當時您跟臣說完以後,臣就有些拿不準,主要是三萬兩黃金太多了,臣想著您都要求三百萬石糧食了,應該少要點錢,所以就……”

    “魏使應該還沒有出我國,立即派人快馬加鞭追趕,無論如何也要追到,跟他們說明白,不是三百兩,是三萬兩,而且還是黃金!”

    關寧的話讓所有人都再一次瞪大眼珠。

    您確定這樣做合適嗎?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帝國廢少》,方便以後閱讀帝國廢少第863章 您確定這樣做合適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帝國廢少第863章 您確定這樣做合適嗎?並對帝國廢少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