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如果我們不給他們,那些領導的面子上一定會很不好看啊,往後如果我們找他們辦事,他們會不會刁難我們呢。”
“在這個地方,無論是辦什麼事情,倘若沒有他們點頭,我們這些老百姓,想做點什麼實在太難了。”
韓東有些擔憂。
“他們沒有這個實力也沒有這膽子,誰不知道我跟王大哥的關系。”
“除非他們不想干了,想讓清河變窮。”
連市委書記周永和都不是他對手,這些心術不正的干部,張成還真不正眼瞧。
韓東又說道︰“其他人您都可以拒絕,可是這里有一個人他自稱是趙副省長的親戚叫趙吉,他想要一層來開會所,咱們給還是不給。”
張成頓時暗暗搖頭,怎麼趙副省長的親戚也都盯上清河這塊小地方嘛,還真是難辦,畢竟人家是副省級干部了。
此人是幾個副省長干部中,最年輕的一個,此人張成有印象的,因為在甦城工作出色,後來調任西南地區擔任省長職務,不過後來因為貪墨公款被判了十幾年,此君的兒子據說還經常和情人坐飛機去北京吃早餐。
上次的事,此人明面上是為自己說話,不過背地里其實是高層的意思,他只不過是例行公事而已,自己還真不欠對方什麼。
現在竟然也叫親戚把手伸到他這里來了,還真是官大膽子也夠大啊。
“拒了,趙副省長又怎麼樣。”
“我們就是公開招商,吸引最優良的資本進入。”
“我們要是開了這個口子,往後還怎麼辦?”
“今天是趙副省長的親戚來我們同意了,明天李副省長的親戚,後天又到某某主任的親戚了。”
“我們底子薄,根本喂不飽他們。”
“既然已經得罪人,那就全得罪好了。”
“知道我們是鐵公雞,以後他們也就不會來找我們了。”
“要交往也要交往志同道合的人,這些人吃早會被歷史淘汰,這種關系不要也罷。”
張成說道。
“好,那我全都打電話給他們,告知您這邊的態度,免得他們隔三差五就跑過來騷擾我們。”
“大哥也就是你敢拒絕他們,換做是我,我肯定沒有這個勇氣。”
韓東笑著說道。
此事自然很快就被趙吉知道了,他此番來此,其實是有人授意的,不過他則想省一筆錢,所以想仗勢欺人。
“只要給我一個商場。”
“就能夠跟我叔搭上關系,以後在甦城做生意就是一路綠燈。”
“豈有此理,區區一個小老板,竟如此不識抬舉。”
“在整個甦城還從來沒有人敢如此為難我。”
這位在酒店里發飆的人,當然就是趙副省長的小佷子趙吉。
此人文化不高,不過靠著叔叔這個靠山。
到處以叔叔的名義要項目,短短十年不到,已經累計了數百萬身家,可趙吉並不滿足,他要更多的錢。
生氣過後,趙吉就又問旁邊的人︰“孫局長你是本地人吧,這個張成到底什麼來路,這麼囂張。”
“我們趙家,好歹是甦城世家,就跟他要一層商場,他都敢拒絕我。”
自從叔叔升官後,趙吉到了清河,清河縣住建局一把手孫局長都要親自接待他,幫他拎包,做他的小弟。
孫局長苦笑道︰“此人現在和縣長王毅是穿一條褲子的。”
“因為有這層關系在,絲毫不講情面。”
“不單單是您的要求拒絕了。”
縣里其他領導的要求他也拒絕了。”
“此人沒什麼文化,白手起家,後來得到王毅和江河的賞識。”
“這才一路給他開綠燈,一路發家的。”
趙吉冷笑道︰“原來有靠山,難怪不懂規矩。”
“回頭我跟我叔父打個招呼,讓他把你們的縣長給換了,我倒要看看,他還囂張不,不懂規矩就讓他們都付出代價。”
“到時候,我讓他跪下來求我。”
自己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趙吉便想要撤掉王毅。
一般來說,一位副省長想要撤掉一個縣長,肯定做得到的,不過趙吉明顯不知道他的叔父見到張成,可能都得客客氣氣的。
他叔叔哪里敢撤掉王毅。
“此人囂張跋扈,強攬工程。”
“徹底壞了規矩了,這樣的人該被您處罰。”
孫正才在一旁附和著。
“年少得志,自然目中無人。”
“論為官之道,你可比王毅懂事多了。”
“我來清河一直都是你接待我,這麼多年了,也該提一提了。”
“回頭我跟叔父說說,給你升到副處。”
趙吉笑著說道。
孫正才卻苦笑道︰“吉少沒有用的,王毅那里不會同意的。”
“我求您把我調到其他地方去吧。”
“自從王毅來了,把周書記趕走後。”
“我這住建局一把手,日子越來越難過了。”
“一點油水都撈不著,干著沒意思。”
孫正才這樣的人,早就沒了理想信念,一心撈錢。
趙吉笑道︰“清河什麼時候出了個包青天。”
“自己不吃飯,不喝水,不玩女人,也不讓別的人玩麼。”
“沒事,我把你調別的地方。”
“不過你先幫我找兩個處女玩玩。”
“要是沒有,一切免談。”
孫正才笑著說道︰“我早就從學校給你拉來了,都是處的。”
“而且才剛剛上初2,還嫩得很呢。”
“等著吉少去開發了。”
“那我們喝完這一杯,我就過去玩一下。”
“老孫你有心了,你等著調令吧。”
趙吉頓時心情大好,畢竟像他這樣的人,要錢有錢,文化上也沒有追求,他現在唯一目標就是盡可能奪走那些苦命人家孩子的初夜,優先品嘗別人媳婦,以此作為談資。
隨後趙吉便去了另一個房間,去做他的新郎去了,
進房間後,便脫下兩個被迷倒的女人的褲子,把她們都用繩子綁在床上。
然後盡情發泄獸欲,兩個涉世未深的女孩子,留著眼淚拼命愛求著要求放過他們,趙吉听了卻更加興奮了。
晚上,桃源村一群村民找人找到了張成的家里。
“孩子,我的孩子去哪里了。”
“權叔你幫我找找吧。”
“這縣里那麼亂,我們在城里也沒有親戚。”
“天寒地凍的,孩子萬一出啥事,我怎麼活啊。”
張妙的父親跪在張成父親張老三的面前,懇求他幫忙。
“三你起來。”
“哪怕翻遍了縣城也幫你找。”
“我現在打電話給張成,叫他回來,他人脈廣。”
現在張成發跡後,張茂權雖然住在城里,很少回家,可是桃源村的人早已經把張茂權當做了村里的話事人。
鄰里之間的矛盾解決不了的,兩口子之間打架,都找張茂權評理解決。(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