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鎮做題家苟成大醫

第四百八十五章 醫院評優(求訂閱)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小小魚蝦 本章︰第四百八十五章 醫院評優(求訂閱)

    方子業當然是開玩笑的,繼續帶著劉浩江一邊拿著手術刀破開患者的皮膚,一邊笑著問︰

    “劉老師,今天吳師兄沒有和您一起下來麼?我早上還看到了他和您一起呀。”

    隨著團隊的配合熟練度提升,方子業自己對手術的掌握程度也進一步加深,甚至對治療質量也有了一定的自信。

    如今的功能重建術自是無需以前剛開始這種術式時那麼嚴謹,保持著沉寂。

    團隊的配合越是熟練,容錯率就越高,手術室里的氛圍就越好,包括巡回護士和器械護士,目前都大概明白哪一步需要什麼樣的器械。

    如果有變數,才需要主刀特別吩咐。

    手術室里的器械護士和器械護士之間的資質也是有差距的,好的器械護士,不亞于一個好的助手。

    創傷外科的器械專科護士,乃是杜新展教授以及鄧勇教授特意從骨科調配了相對最強的護理團隊,就是想要將創傷外科的毀損傷和功能重建術做成標桿。

    杜新展教授並不傻,他是關節外科的,把方子業挖去關節外科肯定不現實,他自己來創傷外科‘摘桃子’,容易摘出問題。

    他本身就是骨科的大主任,不管方子業把創傷外科發展成什麼樣,他都有管理得好的名聲,升職加薪不在話下。

    只是身為領導,如果出了什麼問題,背鍋的也是杜教授。

    這就是領導的容錯域,很寬但又很窄。

    在這樣的因素下,杜教授不想著給方子業所在團隊一個更好的專業護理團隊才有了怪。

    “吳軒奇和聶明賢約著出去了,應該是有什麼重要的動物試驗要做,具體我沒問。”劉煌龍一邊穿著無菌手術衣,一邊回。

    “子業,我已經對口聯系了漢市的好多家醫院,這些醫院一旦遇到了上肢的毀損傷,都會優先考慮轉診我們醫院。”

    “但如果是危及到了患者的生命體征的話,他們可能還是會及時選擇截肢保命,我們不能為了做手術而做手術。”

    這樣的病源,初期是需要你通過自己的人脈去尋的。

    而你做出了口碑之後,才會有同行往你這邊推薦。

    就好比現在的下肢功能重建術和毀損傷,只要是和中南醫院熟悉的單位,都會直接推薦患者來這里診治。

    有些醫院甚至在自己的醫院里做完了一期的臨時止血手術,再讓患者轉診過來的都有。

    這就是對中南醫院的信任,也是鄧勇教授和韓元曉等人打下的‘江山’。

    有能力是一回事,有人脈又是另外一個範疇的事情。

    “謝謝劉老師,這是應該的。”方子業笑著點頭。

    不能為了做手術而做手術,一切以生命為重。

    先保命,後治病。

    正在戴手套的劉煌龍動作一滯,說︰“如果什麼時候你和小聶他們,真的把那個保肢神器做出來了,我覺得整�華國的創傷界都會被你們炸得一塌糊涂。”

    “我說的創傷界,不僅僅只是創傷外科。”

    身為教授,身為頂級專家的劉煌龍,自是知道那種微型血液循環儀到底有多麼強大和重要。

    將其利用在斷肢栽植術中,只是方子業和聶明賢二人的初步預設,難道它僅僅只能應用于斷肢栽植術?

    並不是!

    如果它的質量很好的話,老一批的大型血液淨化儀,都可能被其‘弄死’!

    甚至以後,很大一部分出血性疾病,都可以通過這種微型的血液循環儀搶救一條生命。

    它如果成為救護車上必備的一個環節的話,那麼方子業就僅僅靠著這一個東西,甚至能登頂華國最高殿堂之下的所有層次。

    什麼杰青,什麼長江學者,小長江,完全不是問題……

    但想要到院士這個層級,是不可能的。

    這種微型血液循環儀的理念,畢竟是復刻了大型設備的基礎原理,方子業將其做的只是優化,而並非原創!

    “慢慢來吧,劉教授,我們暫時,只是為了我們團隊更方便的工作,能夠方便我們創傷外科常見病種的一種規範化治療。”

    “至于其他的,暫時都不在我們的考慮範圍之中。”方子業也不著急。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小火慢炖出來的湯,才最有味道。

    方子業也恨不得自己一夜就將其做出來,甚至自己有一種神術,自己遇到的病人都可以百分之百康復。

    但這也只是恨不得,‘開了掛’都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往夢中去帶了。

    上午,十一點,手術將近尾聲時,身為第一助手的劉煌龍從手術台上的躬身變為站直。

    語氣感慨又振奮人心︰

    “這又是一台高質量、絲滑的手術。”

    陳芳副教授也是開心地點了點頭︰“劉教授,今天子業參與度應該差不多在百分之三十左右,我們比上次又進步了。”

    “爭取下一次,把子業可以參與的度縮減到百分之二十開頭。”

    身為外科醫生,誰不想自己能做其他很多人都做不了的。

    因緊缺而俏。

    如果把這個手術學會,直接去京都、魔都、鵬城這些地方,絕對輕輕松松年薪百萬甚至更多。

    但那個時候,即便是陳芳,也不會想著怎麼去好好掙錢的事情。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都是這麼死的。子業,你感受到這種壓力了麼?”劉煌龍意有所指地看了方子業一眼,問。

    如果劉煌龍不這麼類比的話,方子業還真沒往這個方向想。

    但他現在這麼一類比,好像是這樣。

    自己現在雖然職稱是下級,但技術屬于‘上級’,這種一步一步被後進者推到邊緣的感覺,的確很‘微妙’。

    國內外所有專業技術人員,都害怕一種‘教會徒弟,餓死師父’的感覺。

    自然,因為醫學技術學習曲線之漫長,學習進步速度之緩慢,這樣的趨勢相對沒那麼強烈。

    但這一刻,方子業的確有點體會到自己師父們的那種‘感覺’了。

    本來還是好端端的,自己在手術台上,可以指點江山,所有人都是圍著自己轉。

    但慢慢的,自己的參與感就越來越少,自己掌握的技術不可替代性也越來越弱,到最後甚至趨近于無。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毀損傷的常規治療,從聶明賢和蘭天羅二人初次開始進軍,讓方子業的操作越發變少,再到如今,方子業甚至不用去操作毀損傷相關的急診手術。

    現在的功能重建術,劉煌龍教授也可以帶著一個副教授輕易地復刻百分之七十左右的操作,就只差最後一哆嗦。

    劉煌龍就可以單獨開台,不需要依仗方子業了。

    听說和自己的親身體會,當然不是一回事,方子業無所謂地看了看手術台上的剩余操作,覺得沒有再需要操心的之後,便緩緩往後退。

    一邊脫無菌手術衣一邊道︰“劉老師,我現在是雙重身份,所以,我可能感受沒那麼真切。”

    “當然,心情的確很復雜,既開心,又有點失落,有一種將于無用之感。”

    劉煌龍道︰“所以,子業啊,你得趕緊往前走,往上爬,因為你現在是帶隊的人,所以�瑵勤o胍 龐詒荒憒鈉淥哦映稍薄!br />
    “否則的話,大家實力都差不多的情況下,你就只能是倚老賣老。”

    “當你的能力優于別人時,你還是帶隊人,就不能叫倚老賣老。”

    劉煌龍非常殘忍地撕開了方子業外衣上披著的朦朧雨衣,直接把這種事情的本質給戳了出來。

    兄弟,你的技術即將被別人學會之後,你就要往前面沖,沖在所有人的最前面,這樣你才還能服眾。

    不然,你就是倚老賣老。

    方子業若有所思地看向劉煌龍,劉煌龍仍很殘忍地道︰“你別看我,學習和自己去研發就是這樣的。”

    “帶隊一些資質好的人,喜悅和壓力是雙重交織的。”

    “就比如說,聶明賢和吳軒奇,蘭天羅他們,你自主研發任何一門新技術,只要處于成熟的技術,他們都有機會絕對在三個月內入門。”

    “半年左右就可以非常熟練,這就是他們的資質。”

    “而你,做這些技術的研究和開發,甚至需要數年甚至十年的心血澆灌。”

    “這就是供給不平衡原理,這也是很多師門,最終會被區分成很多小師門的根本。”

    “沒有一個老師可以趕得上自己學生的學習速度!~”

    “這里面的本質,是很現實的。追根到底,其實還是利字,或者是利字的變種。”

    所謂利字,不過就是,學生給師父做事,師父只要提供經費和課題方向,師父給學生提供學習的資源和平台,有可以學習的內容。

    這就是一種隱藏在師徒關系下的等價交換。

    就好比如今的方子業和袁威宏,這樣的等價交換,其實就不復存在。

    而之所以方子業和袁威宏的關系依舊要好,是袁威宏先退一步,他屈居二線,讓方子業往前面沖。

    是讓方子業吃更大的餅,他願意幫扶方子業往前走。

    甚至鄧勇教授也是一樣。

    這依舊是利。

    不過有點反了過來,方子業給兩位師父帶去名利,他們給方子業做一些事情,給一些人脈、底蘊、關系經營等。

    “劉老師,您別說這麼殘忍。”

    “其實人活得糊涂一點更好。”方子業不願意承認自己和袁威宏的關系是一種‘等價交換’,或者‘不等價交換’。

    在自己一無所有時,師父的善意是那麼純粹的。

    “哈哈……”劉煌龍笑著下了台,勾了勾下巴︰

    “要不要和我去點一根快樂香?”

    方子業依舊搖頭婉拒︰“劉老師,我現在還不想學著抽煙。”

    “嗯,不抽煙很好。”

    “不過不抽煙也很可惜。”劉煌龍這麼說了一句後,就自顧先走。

    一個上午,他就是八點多抽了一根,現在已經接近十二點。

    在做手術時,有手術流程轉移注意力,劉煌龍還沒覺著什麼,但現在,他需要去一下私密的空間里,慢悠悠地點一根……

    方子業打開手機看自己的未接電話是無,但未讀的微信信息,有一條卻是非常醒目。

    來自王院長。

    方子業趕緊點開看︰“子業,你今年才入職,就已經拿到了省級自然科學基金的獎項,我們醫院能給你的實用獎項就有點不太夠了。”

    “但我們院領導還是一致決定,給你一個優秀青年職工以及‘優秀科研新秀’兩種稱號,聊勝于無。”

    “你到時候要來領個獎,再發表一個獲獎感言啊。”

    王院長的話很客氣。

    但這又是事實。

    省自然科學獎項是省級的獎項,在評審職稱的時候,加分是最多的,同種獎項不能同時加分,會有一個限額。

    醫院的小獎,的確對方子業的作用不大。

    但問題是,醫院也沒辦法,方子業的成長速度太快。

    醫院都能把最好的給方子業,只是對方子業沒用,那醫院也不能去給方子業找一個比省級獎項更牛逼的榮譽稱號了啊。

    “王院長,您說笑了,有獎項拿,我肯定會去的。”方子業沒有去問什麼時候開始。

    “謝謝王院長的提攜和栽培。”

    王院長能記得自己要得獎,就已經不錯了,方子業就沒有追問什麼時間舉行頒獎儀式。

    方子業可以自己去問啊,你問院長具體時間,他同樣還是要問人。

    只是,方子業也想到,自己是該抽個時間去拜訪一下王院長了。

    對方對自己的好,屬于是份內之事,卻也是一種人情和關愛。

    試問,現在哪個住院總可以直接對王院長負責?或者說,王院長除了他方子業,會直接過問哪個住院總的事情?

    全院僅此一個。

    其他人任何人都不敢在方子業這里吆三喝四,這就是王興歡院長給方子業樹立起來的一個氛圍,也是目前創傷外科的毀損傷推進如此順利之根本。

    韓元曉要搞事情,就直接把韓元曉這個搞事情的人搞出去了。

    雖然說,調查的事情是其他人,但決定把韓元曉挪去手外科的人,畢竟還是王興歡院長領隊。

    王院長並未再回,他肯定也很忙,方子業也沒等他回。

    而是自顧自地走回了科室里等著午餐的外賣,心情大好……

    醫院里的獎項,都是評優的榮譽,蚊子再小也是肉,就不知道有多少錢。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小鎮做題家苟成大醫》,方便以後閱讀從小鎮做題家苟成大醫第四百八十五章 醫院評優(求訂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小鎮做題家苟成大醫第四百八十五章 醫院評優(求訂閱)並對從小鎮做題家苟成大醫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