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早都已經形成了一個產業鏈。
誰去逼迫,誰去殺妖,誰去搜集,誰去販賣,又販賣到哪里,是一整套的鏈條。
又因為這個鏈條的頂端是北妖王的王子,是萬妖帝國北境最頂級的、天一樣的存在,所以這個鏈條形成的速度超級快,而且一形成就難以清除,就發展極快。
就連北妖王孟雄都在一次小小的閉關結束之後,就發現整個利益鏈條已經壯大到連他都無法控制的程度。
公文和命令其實大多時候,是根本沒有多少用處的。因為任何的公文和命令都需要有具體的人去執行。
公文命令說了什麼並不重要。
具體執行的人怎麼執行才是最重要的。
孟雄下命令發公文說不準買官賣官、不準販賣人口、不準構陷誣陷,那
不可能的啊!
想一想也知道不可能。
看一看,更是一點可能都沒有出現。
不管孟雄說了什麼,下了什麼命令,在利益牽扯下,在利益鏈條的催動下,大家還是在該怎麼干就怎麼干。
就這樣,北妖王府的轄地在短短的兩三年時間內就大亂了。
妖族人口急劇減少,妖族政府直接癱瘓。
幸好——是對北妖王來說的幸好,對妖族平民來說的大不幸——幸好北妖王還掌控著強大的妖族軍隊,無數的妖族邊軍還是效忠北妖王孟雄的。
並且,北妖王孟懷的實力依然是在整個萬妖帝國北境佔據絕對優勢的。
他一人幾乎可以鎮壓億萬妖族。
明面上,還沒有人能打過他。
明面上,也沒有人敢真正造反。
只是,他確實控制不住整個事情的發展局勢了是真真切切的。
怎麼辦呢?
他不可能斬殺整個北妖王境內的所有妖族。
雖然他實力是真強,但是,幾個北境妖族中的老氏族的實力其實並不比他低多少。
他也不可能斬殺這場大亂的罪魁禍首。因為罪魁禍首就是自己的兒子,那九個王子。
即便他不念親情了。
他舍得大義滅親。
也不行!
因為這些王子的母親是自己的妃子,這些妃子就是北境幾個極其古老的氏族的利益代表。
王妃是這些古老氏族和北妖王孟氏宗族結成同盟的一個標志。
而王子則是古老氏族和孟氏宗親結盟的後續。
殺了王子,要不要殺他們的母親呢?
殺了他們的母親,他們母親的家族能夠善罷甘休?
肯定不能啊!
甚至,作為北妖王,孟雄連滿朝的大臣都不能動。
因為這些臣子,不是各個氏族的自家嫡系族人,就是各個古老氏族的代理人。
殺誰,都是挑起和他身後古老氏族的矛盾!
甚至,那些臣子中做得最過分的反而是自己的宗親,北妖王孟氏的族人。
這些人都已經牽涉到自己的孟氏家族了,能殺嗎?
自己雖然是孟氏家族的族長,可在孟氏家族之中還有著族老、長老會和太上長老存在的。
朝中的大臣不是自己的直屬親戚,就是這些長老、太上長老的兒子孫子。這些長老平時是作為北妖王王府的底蘊存在的。
甚至,太上長老的修為根本就不比自己的差。
自己能夠殺他們的兒子孫子嗎?
自己能夠自掘墳墓、挖斷北妖王孟家的根基嗎?
事實上,是不能的。
很多事情,雖然有著清晰的脈絡,也有著清楚的對錯,但因為牽涉到了利益的多少,就是不能夠按照看似正確的方式去解決。
當然,這一切,也難不住雄才大略的北妖王孟雄。
他還是有辦法的。
他的辦法和歷代君主的辦法是一樣的。
那就是扶持一個能夠受他控制的人和勢力去做這個事,去做這個惡人,然後,等這個人和勢力解決了他放任“九王奪嫡”事情的惡果之後,再看情況處置這個人和勢力。
選來選去,最後北妖王孟雄選擇了孟懷肉身的生母嫻妃赤萱和赤萱背後的家族——赤水天祿一族。
之所選擇赤萱,一個是因為赤水天祿一族的實力夠高,卻又不住在北妖王王城,和王城中的諸多勢力,牽扯較少。
另一個則是因為赤萱足夠聰明果斷不說,更是對他真有感情的。
于是,在孟雄給了赤萱在後宮中足夠的地位之後,赤萱開始了對北妖王王府的清洗和懲治。
在孟雄給了赤水天祿一族在朝堂和地方上足夠的官職和權利之後,赤水天祿一族開始秉承著他的意志在整個北妖王的地盤開始了大清洗、大變革。
赤萱成為了北妖王王府之中的改革者,成為了酷吏,成為了一把刀。
赤水天祿一族同樣成為了整個北妖王朝堂和地方的一把刀。
其中的區別就是,赤萱是主動的,她更多的是為了北妖王孟雄,為了整個北妖王府。
而赤水天祿一族則是被動加主動的。
赤萱是赤水天祿一族在朝堂的代表,是標桿。她去做了,那在外人看來也就是赤水天祿一族去做了。即便是赤水天祿一族想否認都否認不了,想擺脫干系也別想。
所有的人都會默認是赤水天祿一族在後面支持的。
因為,赤水天祿一族不跟也要跟,不做也要做。
這就是被動。
而主動的意思則是,沒有什麼家族,沒有什麼組織是不想擴張自己的勢力、壯大自己的實力的。
赤水天祿一族也不例外。
即便赤水天祿一族族里有人看出來了北妖王孟雄是想利用他們,他們也拒絕不了。
因為孟雄給他們權利,給他們官位,給他們利益,他們是不可能忍住不要的。
不能不做,必須要做,那不如就做得好一些,給自己家族獲取更多的利益。
于是,幾乎是一拍即合,北妖王孟雄和赤水天祿一族就達成了默契。
九個王子在內務府和王府內的勢力,基本上都被赤萱給鏟除了。其中就包括動手滅殺嫻妃赤萱的王府二總管孟乙的兩個干兒子。
九個王子和諸多世家在北妖王朝堂中的代表大臣和地方上做得過分的官員,也被猶如“蒼鷹”“獵犬”一樣的赤水天祿一族的官員給滅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