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君恩君威
大同軍營校場上,已經結清了欠餉的軍卒正在整編,由賀珍在挑選精銳之士,並且是有家小的入京營建
不過校場上幾乎所有的軍卒,都在分心,不時瞄向校場另外一側正在練習射箭的武
不用說,能讓他們在這種情況下都分心偷看的武將,不是別人,正是大明當今皇
一百五十步遠的距離,對于很多人來說,是有點難以想象了!
但是,他們卻看見他們的皇帝,竟然能在一百五十步外射中靶子,唯一的區別是,射中幾環的區
騎兵營中的神射手唐三,正在教皇帝用連珠箭的技只是不到一刻鐘的時間,就見皇帝用連珠箭就已經不會脫靶了!這個本事,更是讓偷看的軍卒暗自咋
大明皇帝勇武至此,如何能不勝?
無形之中,軍心士氣都受到了極大的影
他們其實不知道,崇禎皇帝到這校場來練殺人技,一是磨練自己的戰場技藝,第二個,也是最主要的,是在軍餉這些物資刺激之外,再讓朝廷官軍看到,他們的皇帝,是有帶他們打勝仗的本錢的!
拼湊起來的軍隊,沒有進行嚴格訓練,戰斗力是要打個問號但是,寧武關大戰正在進行,壓根就沒有時間訓練軍隊,就只能通過這種方式來盡可能提高軍心凝聚力了!
為了能及時救援寧武關,在昨天的時候,第一時間給總兵朱三樂的直屬軍隊結清欠餉,然後命他領所部人馬三千,押送大同這邊搜集起來的糧草物資,特別是火藥箭支這些物資,趕往寧武關
這一幕,讓校場上所有人都停下了動作,紛紛看著皇帝在那連續射
于是,他便收了繼續顯擺的心思,把弓丟給了方正
崇禎皇帝開心地說道︰“好,你也是辛苦了,此次傳遞軍情有功,等戰後一並封賞!”
結清了欠餉,成為御林軍,在御前殺敵立功,有本事的,遲早能建功立業,封妻蔭子!
崇禎皇帝掃視底下一圈,而後大聲喝道︰“代王何在?”
如果說,崇禎皇帝先一步奪回雁門關的話,那必然會打草驚蛇,讓李自成知道朝廷有援軍到了;可要是不奪回的話,雁門關那邊肯定也有李自成所部的探馬活
這倒不是說他多有決斷,一听就立刻答應,而是崇禎皇帝昨天就給他說了這如今在全軍面前走一番這個流程,就能讓出征將士放
“……”
這不,好久之後,就見代王回過神來,似乎有點後怕地對衛景瑗說道︰“孤得再去安排下路上的行程,告辭了!”
崇禎皇帝听了,轉頭環視了下,發現方正化說得還真是,許多人都呆看著他這邊,這讓他心中非常受用︰還行!
代王府好歹是藩王,是有王府侍衛
“……”
崇禎皇帝坐在主位上,听著下面的臣子說話,心中還是不滿意
崇禎皇帝看著他,大聲說道︰“卿並大同籍京營將士家小一並入京,路上事宜,由卿負責,不得有任何意外!”
听到皇帝的話,作為神射手的唐三也是有點好奇,想看看皇帝能連續射多少枝箭?
就見崇禎皇帝稍微準備了一下,然後用連珠箭的技巧開始連續射就听弓弦聲“梆梆梆”地響起,箭如一條線,連續射向遠處的箭
要知道,之前李自成大軍攻入山西,一路上勢如破竹,所到之處,皆是聞風而這對剩下地方的明軍士氣,絕對是一個非常大的打
平時似乎比較和藹的皇帝,突然展現了鐵血一幕,讓他們心中都有點凜
因為朱元璋當年率領紅巾軍作戰時,是用一長一短兩桿長槍作戰其中短槍一丈二尺,明代一尺32,即384,長槍一丈六尺,即51兩桿槍的槍柄均為攢竹柄,上涂黑漆,槍頭懸掛黑纓和黑每當遇到強敵的時候,朱元璋便親率精銳騎兵,手持長槍上陣沖殺,士兵望見黑旗,往往士氣大振,爭先殺
此次出戰,沒有征調民夫,隨軍糧草物資由步軍押送,騎軍護
金振孫已經一臉疲憊,此時听到,也是向崇禎皇帝奏道︰“末將親眼所見,寧武關外,尸山血海!”
因為關心,他先是一目十行瀏覽了一遍戰報,了解了大概情況之後,不由得大喜,當即大聲贊道︰“好,好,好!”
崇禎皇帝看著這一切,已經不再有反胃之感,掃視底下的將士,見他們一個個都是嚴肅的表情,便大喝一聲道︰“出發!”
听來听去,都是擔心雖然能理解,但是絕對不符合他的期
皇帝交代的事情,要是不用心去辦,一旦惹怒了皇帝,怕是不會有好果子吃!
君恩君威,如何抉擇,很是明顯!
“是啊,陛下乃一國之重,不容閃失,還請移駕陽和!”
div cass=”ntentadv” “臣等在大同,當能和周總兵協同,打好此戰,陛下勿慮!”
點將台上,大同文武官員簇擁崇禎皇帝而就衛景瑗有點尷尬,得賜一輛輪椅車,坐在那
當然,他選擇這個槍作為自己的武器,還和朱元璋有
賀贊所部騎軍營為大軍先鋒,全體將士幾乎是動作整齊地翻身上馬,最先離開校場,隨後是步軍押送糧草物資等輜重跟整個過程中,沒有一個人有說
周遇吉之前雖然有過報捷,可所有人都知道,他那點人馬又能阻擋幾時,最後的結果,一定是被李自成大軍所
他是第一次領軍打仗,對于如何處理這個事情,心中並沒有十足的把握,覺得可以怎麼應對最因此,他就想听听這些臣子的建
而如今,崇禎皇帝的箭靶是在一百五十步遠,將近一倍距離,很明顯,如果不是用硬弓,有超強的臂力是不可能做到這點
如今崇禎皇帝的手中,並沒有多余的軍隊抽調出來護送,那就剛好用下代王這邊,讓他做點事
………………
但是,隨著崇禎皇帝的到來,提振了他們的士氣,讓他們看到了有勝利的可在這種時候,周遇吉大量殺傷敵人的戰報再公布,那自然就樂觀起來
听到他這話,其他文官武將紛紛跟著附
很快,崇禎皇帝又重新看完,當即舉著戰報對身邊的人說道︰“周遇吉在寧武關已殺傷了李賊將近兩萬余人,此消息,立刻公告全城!”
槍是最普通的武器,不同時代,不同的人使用有不同的稱呼,比如槍、矛以及槊等等,都是差不多形狀,只是各個時期叫法不同,略微有一些差別而
大同巡撫衛景瑗的官職最高,因為腿腳不便賜座,心懷感激,第一個便奏對道︰“微臣以為周總兵言之有理,還請陛下移駕陽和坐鎮為好!”
此時,金振孫也已經到了,滾鞍落馬,快步向崇禎皇帝走近之後,見禮稟告道︰“陛下,寧武關無恙,此乃周大帥之戰報!”
崇禎皇帝看著他們,用不容置疑的語氣說道︰“朕臨前線,將士便能用命,因此朕絕無退後之朕已有決斷,明日領兵南下,就在寧武關之後扎營,就近支援寧武另有一點,就是雁門關之患,如何應對?”
武將這邊,倒是打仗經驗最多的賀贊開口奏道︰“陛下,如此當派夜不收攔住賊軍探馬,延遲他們打探到消息的時另外和周大帥隨時聯系,一旦估計出賊軍被消耗掉耐心,有可能會出兵雁門關時,便可迅速奪取雁門”
邊上的唐三看得都有點麻了,真心誠意地說道︰“陛下,此乃神射也,一百五十步外有如此連射準頭,戰場之上都能射殺敵將了!古之名將,估計也只有這個能耐了!”
他正準備讓人移動箭靶,再遠一些練習時,卻看到校場外面,有幾騎正飛馳而定楮一看,認得是自己派出去的金振孫,該是有寧武關的消息
說到這里,他表情嚴肅,重點強調道︰“朕要大同和宣府重新丈量土地,登記造冊,特別是無主之田,亦要安排農事,切不可荒廢!”
點將台下,不管是新入選京營的步軍,還是原有騎兵營的將士,全都昂然而立,看著他們的皇帝,斗志昂
方正化也是笑呵呵地說道︰“萬歲爺不妨看看周邊,軍中將士都看呆了,由此可見,萬歲爺真乃神射也!”
慈不掌兵,該立威就得立威,出征之前,恩威皆施,就是要讓全軍知道,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絕對不可以做!
時間太緊,沒法練軍,就只有通過這一招嚴肅軍紀!
打仗不是兒戲,一旦到了戰時,平時看起來不遵個號令,似乎後果也不會嚴重,但是戚繼光的軍法中,卻是斬!
正常來說,箭靶也就幾十步遠而已,要求嚴格的將領,比如戚繼光,就要求步弓射中八十步的箭靶來分高
李自成大軍雖然多,不照樣損失慘重了麼!
代王朱傳就在他身邊,听到皇帝點名,連忙出列應道︰“微臣在!”
代王一听,沒有任何猶豫,當即大聲回應道︰“陛下放心,微臣定然把京營將士們的家小安全帶到京師!”
說完之後,就見姜 被錦衣衛校尉帶到了台前,行五馬分尸之
代王是什麼身份,跟著代王走,那肯定不會有事!真要有事,代王都有事了,那還能怎麼樣?
這一刻,他們從未有過這種非常強烈的念頭︰皇帝如此重視,何以為報,唯有殺敵立功以報!
處理了這個事情,崇禎皇帝的臉色轉為嚴峻,當即喝道︰“國難當頭,有人不思忠君報國,反而想著投靠賊在朕面前,尤犯欺君之罪,如若投敵,願五馬分尸,不得好朕如今就遂了他的願!”
崇禎皇帝听得點點頭,這應該是合理的對策不過這計策也要求,必須要和寧武關的周遇吉隨時保持聯換句話說,就是抵近寧武關駐扎!
听到這里,他掃視其他人,見他們沒有想說話的,便拍板道︰“明日朕先領軍出征,衛卿坐鎮大同,協調宣府來的軍隊和糧草,另外……”
果然,隨著他們這一番表演,步軍那邊,明顯看出有情緒上的變
而如今,皇帝在連續射箭,這又能看出皇帝的臂力到底有多強,順帶著也能看看皇帝射箭的技藝有多
第二天一早,已經選拔出來的軍隊,便和兩營騎兵營一起在校場上集結,共計步軍四千,騎軍七
打仗是武將的事情,治理地方就還是需要文官出征之前,他便特意強調了這
有些事情,沒有後悔藥可吃的!
隨著五匹戰馬用力躥出,姜 的求饒聲戛然而
“罪將再也不敢了,求陛下讓罪將戰死沙場!”
戚繼光的《紀效新書》中都記載有弓箭練法,他看了之後又得唐三指點,基本上射箭是不用眼楮去瞄三點一線用比較玄的說法,就是用心來瞄,基本上就能射中目
既然出來領兵打仗了,就沒坐鎮後方的可大同都覺得遠,還想讓他去陽和!
寧武關之戰,是自己領軍御駕親征的第一戰,一定要打出威名,如此才能震懾天下,才更容易收拾舊山河!
于是,他便開口,打斷了底下臣子的勸諫,嚴肅地說道︰“周卿之策,乃是軍隊輪換,示敵以弱,誘使賊軍不計傷亡攻打寧武關,從而達到消耗賊軍兵力和物資的目但是,大同離寧武關有三百六十里左右,騎軍全力馳援都要一日夜的時間,朕以為,太遠”
听到他說話,底下文武官員便都不說話,听他在
“罪將錯了,罪將願將功贖罪,替陛下殺敵!”
校場上,響著姜 最後的喊聲,但是,崇禎皇帝並沒有理睬,只是冷眼看著姜 被套到繩套上,在那絕望地大
衛景瑗听了,不敢怠慢,哪怕他知道重新丈量土地是個費時費力的活計,也是一口應下道︰“陛下放心,後方交給微臣便是!”
說起來也是,自己對弓箭兵器這些好像確實有天
文武官員,送到城外,看著一身盔甲的崇禎皇帝騎馬消失在遠處,自始至終,沒有任何人說
崇禎皇帝是有點擔心,怕等到寧武關那邊的消息傳回來再派援軍會有意外,因此就第一時間把朱三樂給派出去
隨後,他才仔細地重新看了起
崇禎皇帝當即吩咐,召見城中主要的文官武將議因為周遇吉在戰報中,還提出了他的對敵之
還有武器方面,他挑選了長槍作為殺敵武
很顯然,他之前可能就沒怎麼重視那些大頭兵的家但是如今,他上心
既然假托了太祖皇帝夢中指點,他用朱元璋的這身行頭打仗,對于大明朝的將士們來說,就可以無時無刻提醒他們,他們的皇帝有太祖皇帝的傳承,肯定能帶他們贏得最後的勝利,平定天下
代王府,如今已是皇帝在大同的行宮,議事大殿內,崇禎皇帝看著底下的文官武將,看著他們看完了周遇吉的戰報之後便問道︰“卿等對周卿之策,有何說法?”
崇禎皇帝的計劃,要是有可能的話,把晉地先平定了,然後以晉地為根基征兵出糧,再征討其他省份,征討一個省份,就平定一個省
公布時機和背景的不同,產生的效果截然不同!
弓箭的優勢,就在于可以連續射箭,但是很費臂
雁門關已經落到李自成手中,不過他要不留後患,因此屯兵寧武關,要拔掉周遇吉這顆釘一如周遇吉所奏,如果李自成長時間攻不下寧武關的話,就有可能會派偏師出雁門關攻擊大
金振孫听了,自然是開心,連忙謝
大軍肅然,凸顯消殺之氣!
不過崇禎皇帝所用槍頭是三菱槍頭,其他就和朱元璋所用完全一樣,有空時候,他就在王府內練習槍
只見崇禎皇帝真的一口氣射完了一壺箭,只是手臂略微有點酸,不用等手下報靶,他便搖頭說道︰“還是有三支箭脫靶了,有點差啊!”
隨著戰報的公布,校場這邊,首先響起了歡呼聲,慢慢地傳開,整個大同都明顯有了輕松的氣
這會兒,他練得興起,便吩咐手下道︰“且看朕射一壺箭看看!”
一听寧武關沒事,崇禎皇帝一直提著的心便放下了,他親自過去,接過了周遇吉的戰報看了起
听到他的話,這些文官不由得都沉默很顯然,他們不擅長兵事,一時之間給不出好的建
邊上的方正化等人見他如此,便知道是好事,一個個也都是開心
衛景瑗一听,自然是恭送代王離開,然後,他看向其他官員,同樣嚴肅了表情說道︰“立刻回衙商議下,看看如何丈量土地,本官可把話說明在先,如有弄虛作假的,決不輕饒!”
“遵命!”
&nors的1500起點幣打賞,感謝書友20190725145753896,俠煮雨功的打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