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只有一本印刷精美的圖冊——櫻花國美秀美術館的藏品圖錄。而在這本圖冊的第 34 和 35 頁,赫然印著的,正是那尊失蹤已達五年之久的博興蟬冠菩薩像!照片上的它,被精心陳列在光潔的展櫃中,沐浴著柔和的燈光,仿佛從未經歷過那場劫難。
    然而,這光鮮的背後,是赤裸裸的挑釁和羞辱!
    隨圖冊附帶的,還有三張紙︰第一張,是一份 1938 年 7 月份《文物》雜志封面的復印件。這本雜志在戰亂年代發行,上面可能早期刊登過關于青州地區佛像的零星信息。
    第二張,是當期雜志內發布的青州地區考古簡報的黑白照片。這暗示著竊賊或其背後指使者,對我國早期的考古文獻有著深入的了解。
    第三張,則更加直白——一張白紙上,用毛筆赫然寫著兩個大字︰“國寶”!
    當年,紐約時報的報道,《紐約時報》美術版長篇報道《被竊的中國文物在日本展出嗎?》
    這無疑是在提醒相關部門,多年前丟失的國寶,目前在櫻花國。得知情況之後,文物部門立即啟動緊急程序,通過外交和文物追索渠道,與櫻花國方面以及美秀美術館進行嚴正交涉。
    接下來,就是開始了艱難的追索,追索過程異常艱難。美秀美術館方面起初聲稱,該佛像是通過合法渠道,從國際藝術品市場購得,並出示了相關的購買文件,這些文件自然是偽造的,或者經過多層洗白,他們試圖以善意取得為由,拒絕歸還。
    我方專家則拿出了確鑿的證據鏈︰包括詳細的考古發掘報告、博興博物館的原始檔案、佛像被盜前的清晰照片以及對其獨特藝術特征的專業鑒定,鐵證如山,證明美秀美術館所藏佛像即為我國被盜贓物。
    經過長達近兩年的艱苦談判、外交斡旋和法律博弈,在強大的證據和國際輿論壓力下,2001 年 4 月,我方相關部門與櫻花國美秀美術館終于達成了一項特殊的協議︰美秀美術館承認華夏對蟬冠菩薩像的合法所有權,並同意將其歸還華夏。
    細節
    但同樣,美秀也提出了一個條件,就是我國必須同意該佛像每五年以借展的形式,回到美秀美術館展出一次,美其名曰文化交流,實則對方心有不甘,試圖保留一絲關聯。
    這就是後來被一些圈內人詬病的文物不平等條約,但也體現了當時追索文物現實困境,華夏方面雖然同意了每五年回櫻花國省親一次的協議,但做不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盡管協議已經達成,但文物的實際回歸,又經歷了數年的準備和等待。直到 2008 年 1 月 9 日,在無數人期盼的目光中,這尊歷經劫波、漂泊海外十四載的國寶——蟬冠菩薩像,終于跨越重洋,平安抵達首都國際機場,正式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隨後,它被安放在國家博物館進行為期數月的特別展出,引發了空前的參觀熱潮。人們爭相目睹這尊命運多舛的千年佛像,它的回歸,被視為我國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一次重大勝利!之後,它才被護送回其出土地——魯省,在更高安保級別的博物館中得到永久的珍藏與展示。
    陳陽從回憶中抽離思緒,看著眼前因為佛像失蹤而憂心忡忡的甦老爺子,心中感慨萬千。他現在還不能將如此詳細的未來和盤托出,因為那樣太過驚世駭俗。
    但他可以確信,甦老爺子關于小鬼子在背後搞鬼的直覺,是絕對正確的。
    甦老爺子繼續說道︰“佛像丟失之後,引起了上面的高度重視,成立了專案組,進行了大規模的排查和搜捕。”
    “我們甦家,以及魯省其他一些有能量、有責任感的圈內人士,也動用了自己所有的關系和渠道,在黑白兩道多方打探消息。”
    他的眉頭緊緊皺起,仿佛遇到了極大的難題︰“但是,這伙竊賊非常專業,手段高明,幾乎沒有留下什麼有價值的線索。案子一度陷入了僵局。”
    “直到後來,大概過了大半年,我們才隱隱約約得到一條模糊的線報……”
    甦老爺子頓了頓,語氣帶著不確定︰“有人說,曾經在滬上的某個隱秘的私人交易場合,似乎見過一尊類似的石佛像出現,但只是驚鴻一瞥,無法確認。”
    “而且線報稱,那尊佛像好像很快就被一位神秘的米國收藏家買走了,可能已經流失出境了。”他重重地吐出一口濁氣,臉上寫滿了無奈和憤懣︰“這條線索虛無縹緲,難以追查,最終也只能不了了之。兩年來,這尊蟬冠菩薩像就如同石沉大海,再無音訊。”
    听著甦老爺子的講述,陳陽心中卻是波瀾起伏。作為重生者,他清楚地知道這尊蟬冠菩薩像後續那更加曲折、也最終迎來光明的命運!甦老爺子得到的所謂“米國人買走”的線報,根本就是煙霧彈,是那伙竊賊及其背後黑手故意釋放出來,擾亂視听的假消息!
    真正的真相是︰這尊蟬冠菩薩像,確實被一個專業的文物盜竊團伙偷走了。但這個團伙的背後金主和最終買家,根本不是什麼米國人,而是小鬼子!
    佛像被盜後,並沒有立即流出境外,而是在國內經過了幾次隱蔽的轉手,最終通過走私渠道,被秘密運往了櫻花國。
    甦老爺子重重地吐出一口濁氣,臉上寫滿了無力感︰“……這條關于滬上和米國人的線索虛無縹緲,難以追查,最終也只能不了了之。”
    “兩年來,這尊凝聚了無數人心血的蟬冠菩薩像,就如同石沉大海,再無半點確切的音訊。每每思及此事,我都感到痛心疾首!這是我們魯省的損失,更是國家文化的損失!”
    他看著陳陽,眼神凝重︰“我之所以提起這樁舊案,是因為我通過一些特殊的渠道,隱約察覺到,在佛像失竊案的背後,似乎活躍著一股來自境外的陰影。”
    “結合他們作案的手法、對目標的選擇以及對後續銷贓渠道的掌控,我越來越懷疑,這伙人……很可能就是小鬼子!”
    “因為通過目前的線索來看,他們有一套非常成熟和隱蔽的網絡,”甦老爺子繼續說道,“專門瞄準我們那些保管可能不那麼完善、但又極具價值的文物下手。”
    “博興博物館的安保在當時看來或許尚可,但在真正的專業大盜面前,恐怕還是存在漏洞。而這尊蟬冠菩薩像,其獨特的藝術價值和‘蟬冠’的稀有性,早就被某些有心人記錄在冊了。”
    陳陽心中暗暗點頭,甦老爺子的判斷非常準確。他忍不住開口,將自己所知的部分“未來”以一種推測的口吻說了出來,既是為了印證甦老爺子的猜測,也是為了給這位憂心忡忡的老人一點希望︰“甦老,您的懷疑,很可能就是真相。”
    陳陽語氣沉穩,目光堅定,“據我所知,這類針對重要文物的盜竊,尤其是這種幾乎不留痕跡的專業手法,背後往往有國際文物犯罪集團的影子。小鬼子……確實是其中非常活躍的一支。”
    他稍微透露了一些信息︰“而且,像蟬冠菩薩像這樣獨一無二的國寶,一旦被盜,絕不會輕易在普通的黑市出現,更不太可能被一個莫名其妙的‘米國人’快速買走。”
    “這更像是故意釋放的煙霧彈,目的是擾亂調查視線,為文物真正的地下轉移和‘洗白’爭取時間。”
    甦老爺子聞言,眼中精光一閃,顯然陳陽的分析與他的某些隱秘猜測不謀而合。甦老爺子根據自己的調查和判斷,繼續說道︰“嗯,你說的對,陳小友。”
    “我之所以跟你說起博興佛像的舊案,就是想告訴你,現在通過種種跡象表明,在泉城,乃至整個魯省境內,確實潛伏著一伙小鬼子的文物販子!”他的語氣無比肯定。
    “這伙人,比當年的中村正雄更加狡猾,行事更加隱秘。”甦老爺子眉頭緊鎖,分析道,“他們不再像過去那樣明目張膽地搶奪,而是采取了更‘高級’的手段。”
    “他們可能會偽裝成合法的古董商人、收藏家,或者利用一些被蒙蔽、被收買的國內代理人,通過設局、挑撥、制造混亂等方式,來達到他們不可告人的目的。”
    “比如這次,”甦老爺子目光灼灼地看向陳陽,“先是有人在古林省設局,讓你和雅琴互相誤會,結下梁子。”
    “緊接著,你剛到泉城,韓宅密道發現寶藏的消息就迅速走漏,引得各方關注。然後甦雅琴去找你麻煩,失敗後,又有人攛掇王航去機場攔你的貨……這一環扣一環,節奏緊密,目的就是要讓你在泉城寸步難行,讓你無法順利帶走這批文物!”
    他深吸一口氣,做出了最終的判斷︰“我懷疑,這伙隱藏在暗處的小鬼子,他們的目標,恐怕不僅僅是你從韓宅密道里發現的這些金銀和青銅器。”
    “他們更想要的,或許是借此機會,徹底攪亂泉城的古董圈水,讓他們能夠趁亂摸魚,尋找機會,對像當年蟬冠菩薩像那樣的,其他可能疏于防範的珍貴文物下手!”
    “只不過,”甦老爺子無奈地搖搖頭,語氣中帶著一絲不甘,“這伙人隱藏得太深了,他們的組織架構、核心成員、具體計劃,我目前……還了解其他情況。只知道他們像隱藏在黑暗中的毒蛇,隨時可能發動致命一擊。”
    陳陽听完甦老爺子這番抽絲剝繭的分析,背後不禁冒起一股寒氣。如果真如甦老爺子所說,那他現在面臨的,就不僅僅是甦雅琴或者王航的刁難,而是一個隱藏在暗處、手段陰狠、目標明確的境外文物犯罪團伙!
    “甦老,多謝您提醒!”陳陽霍然起身,微微一笑,“只不過,機場那邊有一出好戲,我怕要是去晚了,恐怕就看不到了!”
    甦老爺子本來一臉嚴肅,听到陳陽這麼說,又看看他嬉皮笑臉的樣子,就知道這小子指定又耍什麼小心眼了,隨後笑了一下,“行啊!”
    甦老爺子伸了伸胳膊,“我也好久沒看戲了,既然今天有好戲,我怎麼能錯過!”
    “走,陳小友,帶我老頭子看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