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從2004開始

第473章 再見柏林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汽水03 本章︰第473章 再見柏林

    至于王樹,他與他的舅公隔了一代,這種情況他可以不去拜年。

    正常情況下,他需要前去給他的舅爺等親戚拜年。

    也就是同樣的時間,王樹與王陽各自前去給各自的舅爺拜年。

    不過,王樹由于工作原因,不去可以理解。

    王陽和田雨芳就沒有工作原因了,再加上他們在農村生活了一輩子,對這些頗有講究,也就想趕在元宵節之前回老家給長輩們拜年。

    親戚拜年,也是有時限的。

    大年初幾給誰拜年,都有講究。

    有事耽擱另算。

    若有事耽擱,也得趕在元宵節之前拜年。

    元宵節之後,不用去了。

    “叔叔阿姨已經回老家了嗎?”梅葶來到王樹家中,神色有些失望。

    她之前回了老家,現在才過來。

    來到京城之後,听說有很多人拜訪過王樹,李彬彬、周訊等人甚至在王樹家中用餐與其父母相談甚歡。

    得知這些,她心里很是不舒服,馬不停蹄提著年節禮物趕了過來。

    奈何還是來晚了一步,王樹的父母不僅已經回老家,王樹馬上也要離開。

    “回去了。”王樹應了一聲。

    眼見梅葶的神色有些低落,王樹隨即走過去捏了捏她的臉,笑道︰“他們從老家帶了些臘腸、臘魚、臘肉過來,今天我們不出去吃,我親自給你做。”

    “嗯~”梅葶听到這話,心底一暖,失落的俏臉上又恢復笑容。

    她.猛然將王樹抱住,腦袋貼緊王樹的胸膛。

    也不說話,默默的這樣抱著。

    王樹順勢摟著梅葶的腰,故意調侃道︰“看來.過年回去吃了不少啊?這腰上都有贅肉了。”

    “哪里有?!”梅葶知道王樹是在開玩笑,卻還是下意識的抬頭瞪了一眼。

    “一捏肉嘟嘟的,還說沒有?”王樹見此,繼續調侃。

    梅葶听言,伸手摸過去,一時自我感覺不出來,不由遲疑的問道︰“真有贅肉?”

    “逗你的。”王樹點了點梅葶的鼻尖。

    梅葶聞言,當即故作氣呼呼的橫了一眼。

    王樹吻向梅葶的嘴唇,梅葶熱情的回應著。

    不僅回應,手也在亂動。

    “想嗎?”梅葶踮起腳尖,耳磨私語。

    王樹盡管沒有說話,略顯粗暴的動作卻是已經給出了回應。

    梅葶見此,得意的輕笑一聲︰“先去做飯,吃了飯再說。”

    “怎麼?吃了飯有力氣啊?”王樹聞言,調侃了一句。

    梅葶听到這話,不由給了王樹一個白眼。

    廚房里,王樹掌廚做飯,梅葶在一旁打著下手。

    她的事情不多,時不時坐在一旁杵著下巴默默的看著王樹。

    眼神中,有崇拜、有喜歡、有欣賞、有愛戀

    各種美好,應有盡有。

    當然,也有吃味、吃醋、沉思等等。

    一頓晚飯結束,梅葶在王樹家中留宿,免不了又是一場酣暢淋灕大戰。

    大戰完之後,梅葶心底稍稍松了一口氣。

    王樹依舊如此勇猛,看來並沒有被其她人掏空身體。

    只要沒掏空身體,大概率沒有在外面亂玩。

    想到這里,梅葶嘴角含笑的躺在王樹懷中沉沉睡去。

    月日。

    柏林國際電影節開幕。

    王樹、馬特達蒙受邀出席。

    這一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自月日開幕,至月日結束,為期0天。

    最佳影片金熊獎,由秘魯導演克勞迪雅•洛薩執導的《傷心的奶水》摘得。

    評審團大獎銀熊獎,由烏拉圭導演阿德里安•貝尼茲執導的《暗戀》和德國導演瑪倫•阿德執導的《完美第二對》摘得。

    最佳導演銀熊獎,由伊朗導演阿斯哈•法哈蒂憑借《關于伊麗》獲得。

    這就是歐洲三大與奧斯卡的區別所在。

    奧斯卡金像獎作為美國電影學院主辦的美國電影獎項,只會頒獎給好萊塢電影。

    一直以來,能獲得奧斯卡大獎的好萊塢電影,無外乎戰爭、傳記、社會問題、現實題材、政治正確等類型的影片。

    第三世界國家,或許沒有能力和條件拍特效片、科幻片,但反應戰爭、傳記、社會問題、現實題材、政治正確這一類的影片卻是能夠拍攝出來。

    試問,第三世界國家導演拍出來的這些種類的電影就比奧斯卡上好萊塢導演拍出來的同類電影差?

    顯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奧斯卡只是背靠美國這個世界老大,所以國際影響力最大。

    但若要論起藝術性,卻不如歐洲三大。

    因為歐洲三大囊括的是全世界,奧斯卡僅僅只是美國電影。

    如果說奧斯卡電影的藝術片凌駕在歐洲三大之上,那麼就等同于奧斯卡電影的藝術性凌駕于包括華語片在內的全世界影片之上。

    奧斯卡自身都有著自知之明,都沒這般自大。

    它若是沒有自知之明,多年後也不會為了向歐洲三大的藝術性靠攏,慢慢的修改競賽奧斯卡影片的規則,讓更多的外語片能夠參與角逐。

    奧斯卡加入更多的外語片,本就是為了更具有國際公認的藝術性,而不是單單是美國自家的藝術性。

    比如這一屆的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影片《傷心的奶水》。

    這部影片的時間線,在000年。

    這一年秘魯總統藤森宣布辭職,他的極權統治從此結束,然而因連年的恐怖襲擊和高壓統治,底層百姓的身心已經承受無數創傷。

    故事講述的是在秘魯境內某偏遠山區,少女法斯塔的母親年輕時曾遭到恐怖分子的強暴,繼而感染一種名為“傷心的奶水”的怪病。

    病入膏肓之際,其母獨獨擔心因哺乳而可能受到傳染的法斯塔。

    母親去世,法斯塔遠離家鄉和悲傷,來到小鎮上一個女鋼琴家的別墅打工。

    少女,“似乎”對周遭一切都不關心,只一心關注她隨時可能失去的生命和前景模糊的未來。

    整部電影看似是在講述身世淒慘的少女努力的活著,實則反應的是秘魯國內各種現實問題。

    換言之,這種類型影片的藝術性難道就不如奧斯卡金像獎上同類的獲獎影片?

    還是說這些影片沒有拿奧斯卡獎,奧斯卡獲獎電影就是比這些電影的藝術性更高?

    顯然,並不是如此。

    只能說奧斯卡背靠美國這個世界老大,其奧斯卡影片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確實最大,但論起藝術性就不見得高于歐洲三大上拿獎的影片了。

    話說回來,比起戛納和威尼斯電影節,柏林的舉辦時間有些不尷不尬。

    月份的歐洲普遇寒流,柏林又深處大陸腹地,許多世界級明星無法在第一時間趕到開幕式的現場。

    更何況,再過不久即是奧斯卡頒獎典禮,好萊塢的影星們更在乎門口的獎項,如果不是自己的作品入選電影節主要單元,他們很可能放棄此次柏林之行。

    所以,在貌似熱鬧的柏林電影宮門口,出現最多的還是本土的影星、政客和社會名流。

    這一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為時長達一�半小時的紅地毯上,鮮有大腕出場,多是名氣不大的德國演員,在攝影記者的呼叫下,走進Photo  Call區秀秀晚禮服。

    柏林的氣溫實在太低,明星們鮮艷暴露的晚禮服多藏在毛皮大衣里,拍完照後隨即穿上,快步走進電影宮。

    其實,三大國際電影節,唯有戛納電影節的舉辦時間最好。

    柏林電影節的舉辦時間與美國本土影視頒獎季在同一個時間段,金球獎、奧斯卡等等都在這個時期。

    因此,好萊塢大牌演員確實是只有當影片入圍主競賽單元,才會前來,不然都是在好萊塢運作金球獎、奧斯卡。

    至于二三線演員,若是沒有作品參賽,柏林電影節的主辦方也不會邀請。

    再加上其它各個方面的因素,柏林電影節只要沒有好萊塢大牌演員參演的電影入圍,就不會有好萊塢大牌演員前來。

    當然,如果柏林電影節似威尼斯電影節那樣跪舔好萊塢,每屆電影節評選都有好許多部美國電影入圍,那麼自是不缺好萊塢大牌影星前來。

    然而,柏林電影節的主辦地在德國,德國是歐洲老大。

    歐洲三大中,唯獨它最不跪舔好萊塢。

    比如這一屆,部入圍影片中,只有部影片出自美國,另外部來自歐洲以及第三世界國家。

    其中,包括陳愷歌的《梅蘭芳》。

    如果柏林國際電影節似威尼斯電影節那般經常性將獎項頒給美國電影,那麼只要能拿獎,好萊塢的大牌演員會很樂意跑一趟。

    然而,柏林電影節有著它的傲氣,並沒有如此。

    久而久之,來此的好萊塢演員越來越少,柏林電影節也越來越小眾。

    對比三大中的另外兩大,柏林電影節盡管越來越小眾,但第三世界國家的電影圈對其起碼得給予尊重。

    因為另外兩個會越來越跪舔好萊塢,到時候大獎基本會被好萊塢電影所囊括。

    唯有柏林國際電影一直沒有放棄第三世界國家的電影藝術,給了諸多第三世界國家拍出的電影拿國際大獎的機會。

    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會變的小眾。

    這是因為,美國是世界老大,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于好萊塢。

    太多的人只關注好萊塢電影,並不關注第三世界國家電影。

    沒人關注,影響力有限,隨之小眾。

    還是那句話。

    第三世界國家雖然在特效片、科幻片等影視作品等等方面遠遠比不上好萊塢電影,但在純粹的藝術片這個範疇,論起電影的質量與藝術性,不見得就低于好萊塢電影。

    不過別的,就說陳愷歌的《霸王別姬》,姜聞的《陽光燦爛的日子》,以及國師的好幾部藝術片,就是例子。

    當然,《霸王別姬》和《陽光燦爛的日子》分別是戛納和威尼斯獲獎電影。

    到了晚七時許,評審團主席蒂爾達•斯文頓偕同六位評審團成員出現,紅地毯現場才掀起一個**。

    斯文頓一身灑脫復古的米色晚禮服,金發碧眼,身材高挑,在一眾俗艷的二流明星中分外顯眼,凸顯螢幕中的女王氣質。

    評委團成員在地毯前合完影後,再次接受了多家媒體的現場采訪。

    評審團主席,蒂爾達•斯文頓

    中國這邊很多人對其並不熟悉,作品亦是如此。

    不過在不久的將來,她有一個角色會被中國大眾所熟知。

    漫威超英電影,古一法師。

    這個角色,就是由她飾演。

    等到評審團成員進入會場,紅毯現場仍有不少電影人陸陸續續走下豪華迎賓車,其中包括著名攝影師邁克爾•巴爾豪斯,《朗讀者》的德國裔男主角大衛•克勞斯等人,足見德國人自己對電影節的重視。

    開幕片《跨國銀行》的導演湯姆•提克威、男主角克里夫•歐文在最後時分走上紅地毯,迎來現場影迷粉絲的歡呼,兩人在電影宮前接受采訪、簽名,把缺少星光的紅毯秀又推上了一個小**。

    而現場歡呼聲最高點,當屬在他們之前登場的馬特達蒙與王樹。

    當然,最主要是馬特達蒙,他是好萊塢世界級當紅男星,粉絲比較多。

    王樹在國際上冒頭的時間尚短,業內人士雖然很多都知道他這號人物,但在普通群眾中的知名度有限。

    所以.現場除了一些華裔粉絲在呼喊他的名字之外,少有呼喊他名字的聲音出現。

    兩人走完紅毯,例行接受媒體的采訪。

    他們來此並不是參賽,而是借助柏林電影節的舞台宣傳電影,增加電影的國際知名度與影響力.以及海外票房。

    當然,票房與馬特達蒙有關,與王樹無關。

    王樹此行,主要是為了在國際電影節上刷臉,增加他個人的國際知名度與影響力。

    “王樹先生,00年您初次拍電影就來到柏林,如今年過去,您再次來到柏林。”

    “那個時候,您剛出道所拍電影入圍柏林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

    “短短年時間,您已經是國際大導演。”

    “當年,您以歲的年齡入圍且獲得柏林電影節的阿爾弗雷德•鮑爾銀熊獎。”

    “無論是您,還是柏林電影節都受到一些質疑。”

    “如今您是國際大導演,已然證明了一切。”

    “這次,再次來到柏林電影節,您有什麼想說的嗎?”

    本章完

    :..cc00

    ..cc。..cc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華娛從2004開始》,方便以後閱讀華娛從2004開始第473章 再見柏林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華娛從2004開始第473章 再見柏林並對華娛從2004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