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從2004開始

第383章 我去接你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汽水03 本章︰第383章 我去接你

    這番話很有道理,包括周訊在內的所有人暗自點頭。

    內娛有天花板,天花板之上就是國際舞台。

    而,國際舞台的中心,即是好萊塢。

    就算是聞名于歐洲三大,沒在好萊塢混出名堂,只算是走上了國際,而不是聞名于國際。

    因此,非學院派導演出身的王樹,唯一的出路就是去到好萊塢。

    雖說在國內只要一直有好的作品面世,也能混的順風順水。

    但.無論在國內怎麼混,也是在天花板之內。

    只要在天花板之內,那麼.就“差點意思”。

    好比馮小鋼。

    這位以商業片出名,更是自詡為內地最厲害的商業片導演。

    自《唐山大地震》之後,還不是一直各種拍藝術片想要走上國際舞台。

    這是因為,只要走上國際舞台,業內地位就是比在內娛打轉的導演更牛鼻。

    而如若既走上國際舞台,又名響好萊塢,即是更牛鼻。

    馮小鋼拍商業片票房大爆時,何等的備受吹捧。

    實則在主流電影領域,他根本就不受待見,想擠都擠不進去。

    因此,那會兒他不是在抨擊國內的各大獎項的評委,就是在抨擊國內各大獎項的評委。

    直至他能拿獎後,才立馬變了一副臉孔。

    周訊接話說︰“這麼說的話,王導應該會去好萊塢發展。”

    其實這個話題,她之前與王樹淺聊過,王樹當時話沒有說滿,所以她也不好直接說王樹會去好萊塢。

    “也不一定。”一人說出他的看法,“王導與韓董相交莫逆。”

    “這會兒韓董剛成為中影董事長,肯定會有很多動作。”

    “因此,韓董大概率會挽留王導。”

    “所以.王導就算要去好萊塢,也是過幾年再去,而不是現在。”

    這話同樣很有道理。

    因為韓三坪現在是中影老大,明顯利好王樹。

    值此時機,自然是在國內穩步發展才是最好的選擇。

    等到韓三坪卸任,再去好萊塢也不遲。

    道理是這個道理,只是這些人不知道再過幾年內娛就會發展起來。

    10億、20億、30億、50億的時代將要來臨。

    而自19年之後,不僅是國內的經濟開始走下坡路,全球文娛產業同樣也都在走下坡路。

    哪怕口罩時期過去,再想一部電影50億,已然很難了。

    雖說經濟走下坡路,消費降級之下利好虛擬娛樂。

    但.電影會有例外。

    如果電影票太貴,那麼更多的人會考慮是否值票價再走進電影院。

    而不是像經濟騰飛時期,並不多在乎電影票錢的買票走進電影院。

    按照這個走勢,這幾年才是王樹前去好萊塢的最佳時期。

    因為這個時期,國內的銀幕數量還沒有建設起來,經濟也尚未騰飛。

    08年,票房最高的電影,也才3億多。

    王樹在這�時期去到好萊塢,如果發展的不錯,等過幾年再從好萊塢回國。

    不僅是國際大導演,國內還進入了單片30億票房時代。

    雖說這個時期演員的片酬也瘋漲起來,但不管怎樣也是一部電影能夠斬獲幾十億票房的時代。

    而且,他以國際大導演的身份回國拍戲,將會有很多演員寧願降薪也爭搶出演他所執導的電影的機會。

    當然,在這個時期留在國內,同樣也有著好處。

    那就是作為中影老大的韓三坪會給予他關照與支持。

    比如《台北行》這部電影,就算日後《生化危機》會登陸內地院線,就算這年頭院線還在上映鬼片,就算衛視台還在播放《第8號當鋪》。

    沒有韓三坪、沒有中影出面,他拍大概率是能拍出來。

    但.別想能在院線上映。

    “我也覺得王導大概率會過幾年再去好萊塢。”一人接話。

    其中的道理,每個人都懂,無需多做追敘。

    “不管怎麼樣,反正我是希望王導越晚去好萊塢越好。”一人發自內心的說,“有王導在,我們這些人也能多一些機會。”

    這話,其實還算是考慮到周訊在這里,說的比較委婉。

    放眼內地的電影資源,無不都是有名有姓的,一般的藝人根本就得不到機會。

    且不說華宜、馮小鋼,就說張一謀與新畫面。

    張一謀所執導的電影,除開本就知名的大牌演員之外,所謂的謀女郎,基本都是新畫面、或者張一謀自己的簽約藝人。

    王樹就不一樣,因由不做藝人經紀,是真在演藝圈內挑選演員。

    如此一來,就給了很多人機會。

    比如這次的《台北行》,聲勢如此大的大制作電影,楊孜、張壹山、吳鋼等人全都是通過試鏡拿到角色。

    雖說楊孜、張壹山或許是年齡符合劇本角色佔了優勢,但.每個人都知道,如果這部戲不是由王樹自編自導,那麼這兩個角色大概率會修改成大學生設定,再由投資方、制作方內定好的藝人出演。

    而不是交由楊孜、張壹山這兩個童星出道的電視小演員出演。

    好比《赤壁》這部電影,投資方與制片方為了塞演員,劇本不停的修改。

    為了給張志鈴和趙燕子加戲,各種魔改。

    除此之外,原本沒有陳邨的角色,自橙天參投後,修改劇本又有了陳邨的角色。

    而後陳邨與橙天解約,《赤壁》劇本又沒有了陳邨的角色。

    一部戲的劇本,在保證大致故事不變的前提下,根據演員不停的修改。

    都是圈內人,一大堆例子讓每個人都明白,如果《台北行》換成華宜等公司投資制作,那麼楊孜與張壹山的角色根本就輪不到她們,而是會修改劇本,換成適合華宜公司的藝人出演的角色。

    這種大制作影片,角色只會內部消化,根本就不會流出來。

    哪怕王樹最終選擇了男主主角由劉德樺、李彬彬飾演,照樣也是給了演藝圈中諸多演員能夠用眼楮看見並有可能爭取到的機會。

    更別說,每個人都心里清楚,王樹會選擇劉德樺、李彬彬出演男女主角,是為了保證票房。

    並不是王樹不給他人機會,而是商業片為了穩妥起見,只能選大牌演員扛旗。

    因此,這並不是王樹的問題。

    而是只能如此。

    “是啊,要是王導在,對我們這些演員來說確實更有好處。”一人接話,同意這個觀點。

    其中的道理,每個人都懂,無不是暗自點頭。

    電影不是電視劇。

    電視劇角色眾多,就算演不了主角,也有不少配角角色。

    再加上電視劇劇組也多,這就相應的給了很多人一些機會。

    而電影就不一樣。

    尤其是知名大導所執導的電影尤為明顯。

    又好比《赤壁》這部電影,就算是一些給梁朝尾、金城午等人作配的配角,都備受爭搶。

    甚至,背後若是沒有足夠大的能量,根本就搶不到這些配角。

    王樹的存在,不僅是給了諸多演員參演大片的希望,同時還給了諸多演員主演大導演所執導的電影的主角的機會。

    在這種前提下,相比于其他電影導演,王樹自然更受演藝圈內諸多演員的歡迎。

    想參演其他大導演的電影,沒點關系或者私底下的東西,基本不可能。

    好比《集結號》這部電影,其女主角最初本來是定給了陳述。

    而後陳述不接受潛規則,馮小鋼直接讓她滾蛋,換了一位听話的女演員參演。

    相對之下,在演藝圈中諸多演員看來,只要被王樹相中,就算沒有雜七雜八的東西,也能拿到角色。

    “所以啊,王導不去好萊塢,對我們這些演員來說才是好事。”

    “以他高產的拍戲方式,只要留在國內,演藝圈內的所有演員都能有更多更實際的出演電影的機會。”

    “並且.還是出演大導演執導的電影的機會。”

    “而若王導去到好萊塢,擺在很多演員面前的只會是一片黑暗。”

    這話說完,周圍的眾人又是暗自點頭。

    每個人都清楚,就算王樹留在國內拍戲,由于競爭太大,能拿到角色的機會同樣渺茫。

    然而,渺茫歸渺茫,最起碼是有機會、有盼頭,而不是另外的情況。

    周訊作為能拿到資源的演員,也是感嘆道︰“王樹在國內拍戲,對我們這些演員來說,確實有好處。”

    她心里清楚,她的資源是如何一步步到手的。

    也就對于王樹給她戲約更有切身體會。

    雖說與王樹確實存在著一些曖昧。

    但.王樹並不是奔著想要潛規則她的前提才找她出演,而是在相處的過程中產生了一些曖昧。

    這種情況,在很多劇組里都極為常見。

    尤其是男女主角,最容易在劇組相處中搞到一起。

    “對訊姐更有好處。”旁邊的人听到周訊出聲,不由調侃。

    “對啊,訊姐與王導私交好,再加上又是當紅知名演員,自然更受王導青睞。”

    又一人接話。

    “好比這次的《台北行》,要不是訊姐的檔期沖突,其女主角的角色肯定會是訊姐的。”

    周訊听著好友們三言兩語的吹捧,盡管表面上無奈的搖了搖頭,心里卻是高興且暗自有些得意。

    在她想來,正如這些人所說的那樣。

    如果不是她檔期沖突,《台北行》的女主角哪怕不是她,也不會是李彬彬。

    王樹若選華宜的藝人出演女主角,那麼肯定是她更有優勢。

    因為交情比李彬彬深。

    幾人在這邊一直聊著關于王樹的話題,另一邊王樹也與梅葶、楊蜜、孫麗等人互回著短信。

    “還沒有睡啊?”孫麗問。

    “等會就睡了。”王樹回復短信。

    “明天還要開工嗎?”孫麗又問。

    “開工。”王樹回復。

    “那我明天去探班。”孫麗說。

    “行。”王樹看到這條短信,稍稍一愣,然後回復。

    他本以為孫麗回老家了,沒想到並沒有回去。

    不過他稍稍一想,大概率也猜到了一些原因。

    孫麗回老家,就得見她的繼母,盡管雙方已經解除了誤會,終究還是隔了一層。

    再加上今年南方大雪,正好有理由呆在京城。

    不管是什麼原因,反正就是沒有回去。

    “你一個人在京城嗎?”王樹發短信問。

    “不行嗎?”孫麗反問。

    “吃了年夜飯沒?”王樹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再問。

    “吃了。”孫麗回答。

    “吃了什麼?”王樹緊接著問。

    “你問這麼多做什麼?”孫麗有些不想回答。

    王樹看到這條短信,已經猜到大致的答案,隨即回復︰“我今天跟劇組一起吃的年夜飯。”

    “提前在飯店定好了位置,然後與劇組的人一起吃的年夜飯。”

    “早知道你沒有回老家,就喊你一起過來了。”

    這條短信的主要目的,並不是賣一個遺憾沒喊孫麗一起吃年夜飯的好,而是在告知他雖然沒有回老家,卻也沒有跑到某些女演員家里吃年夜飯,是在與劇組一起。

    “謝謝,我吃了年夜飯。”孫麗回答。

    “真吃了嗎?”王樹關心的問。

    “沒吃難道我餓著肚子啊?”孫麗回答。

    “這不擔心你就吃了一碗泡面嗎?”王樹發送著短信。

    王樹眼見孫麗不回信息,忽然有一種莫非猜對了的感覺,隨即撥打了孫麗的電話。

    “這麼晚了給我打電話做什麼?”電話剛接通,孫麗便沒好氣的問。

    王樹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問︰“你現在在家嗎?”

    “不在家還能在哪?”孫麗嘆氣說。

    “肚子餓不餓,我們出去吃夜宵吧?”王樹說。

    “啊?你不是不熬夜嗎?再說了,你明天還有工作的呀。”孫麗驚訝的說。

    “沒事,今晚是除夕夜。”王樹笑著說。

    孫麗听言哼聲道︰“�S怪 朗淺σ拱。砍σ鼓撓諧砸瓜牡胤劍俊br />
    “怎麼可能沒有?”王樹毋庸置疑的接話,“京城這麼大的城市,一年365天都有夜宵店開著,就算是除夕夜,也不可能沒有。”

    “還是算了,太晚了。”孫麗摸了摸並不飽的肚子,婉拒道。

    “我去接你。”王樹沒有听她說的這話,而是說。

    “不是說了太晚了嘛。”孫麗哼聲。

    “沒事,我去接你,到了給你打電話。”王樹接話。

    (本章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華娛從2004開始》,方便以後閱讀華娛從2004開始第383章 我去接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華娛從2004開始第383章 我去接你並對華娛從2004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