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三極管邁入大規模實用,公司和實驗室們大力研究,各種各樣微調修改的真空管噴涌出來,真空管產品步入繁榮期,包括用上萬個真空管做的計算機也出現了。”相曉桐道。
“柵極上加一個負電壓,電流中斷計為1,電流正常時計為0,有0有1就可以二進制表達,計算機采用二進制的原因就在這,硬件決定的。”
教室角落的老生們再度恍然大悟的“哦”起來。
少年班再度詫異扭頭,用看傻瓜的眼神看向老生們,這種事情還能不知道嗎?
“但真空管的局限性也很明顯。”相曉桐舉起自己的手機,“比如這部手機,按4000億個真空管估算,需要20艘大型航母體型的貨船才能裝得下!”
“同時真空管的耗電和故障率很高,我想給大家改個線上作業,需要專門建一座火力發電廠,每天燒掉七千噸煤確保大家的作業能顯示出來,還得配一個師的技術員,因為每隔幾分鐘就有一個真空管爆炸,需要海量人手去確認哪里炸了,及時進行更換。”
大屏幕上閃過一些示意圖,展示真空管設備的龐大體積。
“真空管的下一代,晶體管!”相曉桐點擊鼠標,ppt翻入新章節。
“真空管的時代打了一戰,而晶體管是二戰催生出來的。”
“一戰時期的戰斗機還非常原始,搖搖晃晃的大玩具,上下兩個翼,很多戰斗機連像樣的武器都沒有,最初靠飛行員背一把槍上去打,後來才慢慢發展出戰斗機上的機槍和投彈裝置,依舊很笨拙,火力基本屬于刮痧。”
“二戰時期的戰斗機劇烈進化,尺寸大,飛行性能強,高難度狗斗或者炸彈大串大串往下扔,空襲殺傷力直線上升,于是雷達就變得無比重要。戰時燈塔投入雷達研發的費用是30億刀,比原子彈的開銷都高。”
“但是,雷達波的頻率比無線電高很多,真空管整流器的性能跟不上了,必須得有更高效的整流器,于是當時科學家們把目光瞄準了半導體。”
“很多年前,漢斯國的布勞恩曾偶然發現,用細金屬絲去踫方鉛礦,偶爾會出現電流,但布勞恩搞不明白為什麼。”
“實際上還是咱們最開始講的那個能量斜坡,電子會從坡頂往坡底去,當時經典物理學大廈上烏雲密布,量子物理學誕生,一些電子特性被量子物理學家解釋出來。隨後有三個人幾乎同時做出了方鉛礦電流的原理解釋,分別是莫特、肖特基和達維多夫。”
“題外話,莫特收了一個留學生黃昆,黃昆後來去北大辦了國內第一個半導體物理專業,咱們今天能在這里學半導體相關知識,就是從他開始的。”
“祖師爺!”有學生喊。
“考試前知道該拜誰了!”又有學生喊。
教室里一片笑聲,比起昨天上課的快節奏高強度,今天神童們明顯放松許多,有心情說笑。
“莫特的論文解釋了原理之後,接力棒交到了貝爾實驗室的肖克利手上。”
“肖克利讀過論文後覺得,他可以模仿當年真空三極管的做法,在氧化銅半導體和銅金屬之間加一個柵極,應該也能達到放大信號的效果。”
“他的同事布拉頓笑話他,說他也看過論文,也知道加柵極這種做法,但感覺肯定不現實,因為氧化銅和銅的交界面才一微米,什麼都放不進去。”
“後來做了很久實驗,果然是不行,恰好大不列顛有同行在 半導體上有了點突破,于是肖克利和布拉頓放棄了銅半導體,轉向研究 。”
“一次非常偶然和幸運的機會,同事發現了一根特殊的 棒,用手電筒一照 棒,就會產生單向電流。布拉頓非常震驚,按理說純 棒不該有電流的,他猜測是 棒質量不過關,里面摻了雜質,是雜質導致的電流。”
“布拉頓的猜測被證實了,一種帶正電荷的雜質硼,一種帶負電荷的雜質磷,恰好聚在 棒兩端,于是著名的pn結誕生了,正電荷一端叫p型 ,負電荷一端叫n型 。手電筒照上去之後,光能讓pn結中間的一個閘門打開,電子由高到低流動。”
“pn結剛誕生,還沒來得及嘗試做人造版本,東瀛偷襲珍珠港,戰爭爆發,貝爾實驗室緊急承接了大堆軍事訂單,半導體這種基礎研究停了。同時實驗室猛烈擴招,人數翻了一倍,後來有人回憶說實驗室里擠得轉身都轉不開。”
“為了戰爭勝利,原先互相保密的各研究所開始共享一些成果,于是貝爾實驗室偶然知道了鍺也可以做整流器。”
“戰後,半導體研究重啟,實驗室集結了一支跨學科團隊,物理學家化學家材料學家和各種工程師。”相曉桐頓了頓,“題外話,同學們牢記,越是大項目,越需要跨學科團隊,每個學科都能解決一點小問題,提出不同的方案,最後才能最快速度得到成品。”
全班同學連連點頭。
“肖克利是組長,組里缺物理學家,于是他又推薦了一個人叫約翰巴丁,巴丁來了之後沒位置了,于是跟布拉頓一個辦公室,倆人是十幾年的老朋友。”
“注意這三個人名,肖克利、巴丁、布拉頓。”
“肖克利想起戰前的實驗,他想在 里面造出能量斜坡,並施加電壓來調控電流,但反復實驗都不行,他就把活兒甩給新來的巴丁。”
“巴丁猜測 表面有一些固定的電子,屏蔽了外界施加的電場,他和布拉頓一起做光照實驗,證明了這個猜測。但知道原理了沒法解決,巴丁和布拉頓折騰了一年毫無所獲,決定換別的技術路線。”
喜歡我靠打爆學霸兌換黑科技請大家收藏︰()我靠打爆學霸兌換黑科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