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寶點了點頭,就跟在黃小河的身後,直接去了難民營。</br>難民營里,只听到有人低聲地哭泣,難民營里的人無語道︰“剛來就不停地哭,以為咱們村欺負了他們呢!”</br>“就是呀!嚇得我都不敢進去,大晚上的哭,真是晦氣得很。”</br>“這城里來的小姑娘可太金貴了……”</br>黃小河看著他們道︰“行了,少說有的沒的,先給他們準備晚飯,弄個紅薯粥……”</br>有個嬸子道︰“都準備好了,我們這不是不敢拿進去嗎?”</br>“怕什麼呀!他們能吃了你們啊?你們幾個端著粥跟我進來。”黃小河背著手,讓他們直接端著粥走了進去。</br>剛走進去,就听到一個小女孩一直不停地在哭,黃小河沒了耐心︰“你們能不能不要哭哭啼啼的?這大晚上哭得人心煩,再說了大晚上哭晦氣得很。”</br>陳敏哭得更厲害了︰“我們連哭都不能哭了嗎?我們是來干活的,不是來當奴隸的。”</br>“嘿!我啥時候讓你們當奴隸了?講不講理了呀?就說大晚上的一直這麼哭挺晦氣,懂不懂?”黃小河的聲音越來越高,他是真不懂,來了村里又沒人虐待他們,這副樣子給誰看。</br>福寶看到那些知青,穿著倒是比村里人好一些的,黃家村的人身上的衣服全部都是帶補丁的,除了她和周瑤。</br>趙青青也哼了一聲道︰“村長大叔,您是不知道,就這麼哭了一路,真是煩死我了。”</br>趙青青看起來直爽大方,村長倒是挺喜歡她︰“小丫頭就得像你這樣,不行,我就給你們換個房間,這里的房間多。”</br>難民營現在只剩下幾十個人住在這里,大多數人都住進了山里的山寨,還有狐狸谷。</br>村長直接讓人拿了紅薯粥道︰</br>“這里是紅薯粥,你們趕緊吃,以後你們就得靠工分賺錢了,頭幾個月的糧是我們村里出。</br>但是等到你們以後有口糧的時候,還得還給我們。”</br>這不光是黃家村,哪里的知青都是這樣的。</br>可陳敏不服氣︰“呵!憑什麼我們來給你們勞動,這糧食還得自己賺呀?”</br>下鄉的知青們參與農田勞作,種植農作物,如稻谷、小麥、玉米等,以獲得糧食收成。</br>還可以開展副業生產,如養豬、養雞、養鴨等,以增加收入和改善生活。</br>當然還有的可以參與農村集體勞動,如修建道路、水利工程等,獲得一定的報酬。</br>就沒听說過知青可以不勞動,就能獲得糧食的道理。</br>村長的臉直接黑了︰</br>“張口就來,哪里不需要勞動,就能獲得糧食的好地方,那你就去唄!</br>我們村反正是你做得多,糧食也給得多,你要是不干活,那就什麼都得不到。”</br>該立的規矩還是要立的,就不說他們,就算是黃家村的人,也是一樣的道理。</br>陳敏被罵的,直接把碗砸在了地上道︰“我確實是來勞動的,可也不是你們這麼作賤人的,你個老不死的,憑什麼上來就罵我?”</br>黃小河這次是真的怒了,好歹也是高中生,這素質也太差了。</br>其他知青也僵住了,跟陳敏比較好的劉勇站了起來道︰</br>“還說這里的人熱情好客呢!晚飯到現在才端上來,差點沒餓死我們。</br>剛來就跟我們說以後的糧食要還,你們要是給不起糧食,那就不要讓我們來啊?</br>還有一個村長,這是什麼態度啊?一上來就罵人……”</br>黃小河現在是什麼都不想說了,福寶看著他們道︰“首先我們村長沒有罵過你們,我們罵你們什麼了?”</br>所有的人都看向福寶,福寶淡淡看著他們道︰</br>“知青下鄉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緩解城市青年就業壓力,讓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br>所以你們搞清楚了,是你們來接受再教育,當然你們願意用知識來改變我們這里,我們也是舉雙手歡迎的。</br>但是你們不能隨意地污蔑我們,糧食必須靠自己的努力獲得,誰都是一樣的,難不成你們想做國家的蛀蟲嗎?”</br>戴高帽子誰不會呀?</br>福寶的話說完,所有的人都愣住了,他們沒想到一個8歲的孩子,說話這麼有條理。</br>陳敏哼了一聲道︰</br>“都說你們這個村的人是最窮的,沒想到竟然是這樣。</br>反正我不要在這里,劉勇,你跟不跟我走?”</br>劉勇也一時愣住了,現在都已經晚上八點多鐘了,就算現在出去也不一定找得到睡覺的地方。</br>可陳敏大小姐脾氣上來了,直接不再理他,拖出了行李袋朝外走去。</br>劉勇只能嘆了口氣,把自己的東西拿上也沖了出去。</br>趙青青氣得罵罵咧咧道︰“這是什麼破脾氣啊?我忍了她一路了,真是氣死人了,真以為自己是什麼千金大小姐。”</br>福寶不以為難道︰</br>“沒事的,哥哥姐姐們,你們先好好吃飯。</br>要用熱水的話,我們這里也是有的,等你們吃完飯,可以洗個澡早點睡。”</br>趙青青笑盈盈地看著福寶道︰“你們村里的孩子好乖呀!小妹妹,你吃糖嗎?姐姐這里有糖。”</br>她直接從口袋里掏出一把糖,塞進了福寶的口袋,福寶無奈地看著她道︰“姐姐,我不吃糖的,吃糖對牙齒不好。”</br>趙青青抱著福寶道︰“哎呀!沒事的沒事的,跟姐姐不用客氣,其實我覺得你們村的住宿條件實在是太好了,居然還有專門的房間。”</br>這倒是真的,一般由村里或農場提供,多為簡陋的房屋。</br>也有些知青會被安排住在當地農民家中。</br>還有臨時搭建的住所,大多是簡易的棚屋或茅屋。</br>還有的是倉庫或廢棄房屋,經過改造後用于居住。</br>這些住所條件通常比較艱苦,缺乏基本的生活設施,可黃家村的房子不一樣,原本就是難民營,後來就變成了老年人的居所。</br>這里後山每天都有山泉流下來,所以用水不成問題,糧食都有村里專門發過來,再加上這些難民營並不是茅屋,全部都是磚瓦房。</br>要是到了冬天,茅屋里寒風簌簌,但是這邊基本上沒有風,每個房間里頭還會發炭,別的地方可就不一定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