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蕭皇朝。
皇宮之中。
蕭皇接到了大乾王朝送來的請柬。
于是他宣召了大蕭國師。
“大乾要舉辦冊封大典,冊封王後,對此事你怎麼看?”
蕭皇將請柬遞給大蕭國師。
“皇上,臣覺得這對我們而言,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大蕭國師看完之後給出答復。
“哦?怎麼說?”
蕭皇望著大蕭國師,想看看他能出什麼好的計謀。
“此事對我們而言,有三大好處。”
“第一,昭玉公主派去和親,卻被擱置一旁,反而冊封他人為王後,我們可以借機發難。”
“第二,九王爺之死,無論真正的原因是什麼,我們都可以借題發揮,針鋒相對。”
“第三,之前我們的滅乾計劃失敗,有太多的意外因素,比如白蓮聖女為何失敗,三大武皇境心腹為何離奇死亡,我們都可以趁此機會探查一番。”
大蕭國師老謀深算,只一眼便找出了對己方有利的條件。
“你的意思,我們這一次要故意借機發難?”
蕭皇眉頭微皺,想听听大蕭國師的高見。
“沒錯,就是要借機發難!”
大蕭國師點點頭,迅速道明自己的依據。
“若是之前,我們要應對西蜀皇朝的威脅,那麼自然是以安撫為主,避免大乾王朝狗急跳牆。”
“但現在他們不知怎麼得罪了天元聖朝,天元聖主派遣影尊者,讓西蜀皇朝撤兵,故意給我們打壓大乾的機會。”
“既然皇上已經決定對大乾用兵,那麼就必須要借機發難。”
“一來可以打壓大乾,向甦陽施壓,甚至報仇。”
“二來也能借此將甦陽的注意力吸引過來,無力防備,等我們的大軍準備完畢,便可直搗黃龍,一舉覆滅大乾王朝。”
大蕭國師開口,為蕭皇解釋其中的門道。
“國師所言有理。”
“雖然不知道天元聖朝為何會針對大乾,但這對我們而言,卻是一個好消息。”
“更何況有天元聖朝背鍋,朕也不用再忌憚天師正道的威脅,若是天師正道問責,也有天元聖朝去抵擋。”
“所以這一次,朕的大軍一定要踏平大乾王都!”
蕭皇喜笑顏開,影尊者的出現,無異于雪中送炭。
如今他還未發動戰爭,那是因為他不想再給甦陽任何機會。
這一次,他要集結大軍,以絕對的實力碾壓,來覆滅大乾,誅殺甦陽。
“既然如此,那朕便準備下令,讓太子帶人出使大乾!”
蕭皇采納了大蕭國師的建議,決定借機發難。
然而大蕭國師卻是搖了搖頭。
“皇上,太子年輕,恐怕把握不住其中的分寸。”
“臣主動請纓,願出使大乾。”
“一來借機發難,二來觀察甦陽與大乾。”
“請皇上準許!”
大蕭國師竟然要親自出使大乾。
這讓蕭皇微微驚詫,他思慮一番,最終點頭答應了。
“好,既然你有此心,那朕便答應你,由你代替太子,出使大乾!”
……
大元王朝。
此時登基大典早已結束,但因為大元太子得位不正,心中有愧,所以登基大典並未大操大辦。
曾經的大元太子,此時成為了新的元王。
他一身龍袍,頭戴王冠,正在御書房內,拿著大乾王朝送來的請柬而頭疼。
“秦小姐,這大乾王朝的冊封大典,你說孤王該如何應對?”
新元王開口,詢問著一旁的秦墨瑤。
他能夠這麼快的登上王位,全靠秦墨瑤的大力支持。
而他也是將秦墨瑤當成了自己最信賴的人,事無巨細,皆要與之商量。
“大王何必煩惱,只是一次冊封大典罷了,而且冊封只是王後,對我們並無威脅。”
秦墨瑤輕笑一聲,覺得新元王有些過于擔心了。
“更何況這對我們而言,未嘗不是一次機會!”
秦墨瑤再次開口,讓新元王眉頭微皺,不明其意。
不過秦墨瑤也沒有賣關子,迅速開口。
“之前的六朝宣戰,大元王朝損失慘重,不僅折損了兩員大將,虎狼大軍也死傷巨大,甚至連老元王都吐血身亡。”
“如今大元王朝急需恢復國力,但這種損失不是那麼容易恢復的。”
“唯一的辦法,便是劫掠!”
“正所謂殺人放火金腰帶,唯有劫掠才能一夜暴富,而有了財富,才能恢復國力。”
秦墨瑤不是一個人,在她的背後還有大蕭國師的支持。
所以她的出謀劃策,比之前更加老辣。
“你的意思,我們要出兵劫掠?”
“可虎狼大軍死傷慘重,兵力不足。”
“而且我們又該去劫掠誰呢?”
新元王明白了秦墨瑤的意思,但卻有新的難題出現。
“大王您忘了,您不是已經下令征兵了嗎?”
“新兵雖然戰力不足,但卻能以戰養戰,大乾的雲龍軍不就是這樣發展起來的嗎?”
“我們雖然暫時無法對大乾出兵,但旁邊的大燕王朝卻是一個軟腳蝦。”
“只要大王下令,讓虎狼大軍帶著新兵出征,大肆劫掠,必然能夠收獲巨大。”
秦墨瑤早已為新元王想好了。
大燕王朝,六大王朝之一,但國力一般,而且燕王又是一個軟弱性子,最好拿捏。
“這麼做會不會引起天下共憤?”
新元王有些擔心。
“大王,您是要名還是要利?”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想要恢復國力,就必須要犧牲名義。”
“更何況成王敗寇,只要我們掌握著強大的力量,誰又敢說半個不字!”
秦墨瑤的聲音如同魔鬼的誘惑,一步步的探入新元王的內心。
最終他猛一咬牙,做出了決定。
“好,那就听你的,趁著各國都被冊封大典吸引注意力的時候,出兵大燕!”
新元王的決定讓秦墨瑤臉上露出了笑容。
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之中。
“對了,這一次冊封大典,孤王應該派誰去好呢?”
新元王沒有忘記冊封大典。
他現在已經不是太子,自然不好再出使大乾。
秦墨瑤要跟在自己身邊,出謀劃策,也不適合出使。
不過對于出使大乾的人選,秦墨瑤早已想好了。
“大王,讓尉遲富貴去吧!”
“我想,他一定會圓滿完成任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