甦良面色認真地閱讀著歐陽修的《論範仲淹韓琦等罷政事狀
讀
不由得長呼一口
額頭上竟泛起細細密密的汗
這是他第一次讀文章,竟讀出了一身
不愧為當朝的文壇領
太能言!
也太敢言了!
此文,乃是歐陽修為範仲淹、富弼、韓琦、孫甫四人被相繼外放而鳴不
他在文中稱︰
“臣聞士不忘身不為忠,言不逆耳不為故臣不避群邪切齒之禍,敢干一人難犯之”
“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謀臣不用,敵國之”
“今此四人罷去,而使群邪相賀于內,四夷相賀于外,此臣所以為陛下惜之”
“群邪爭進讒巧,而正士繼去朝廷,乃臣忘身報國之秋,豈可緘言而避罪?敢竭愚瞽,惟陛下擇”
……
全文可分為兩部分,一贊一
贊範仲淹、富弼、韓琦、孫甫四人的品性、口碑、為官期間取得的功
損當下朝堂宰執們的迂腐、內斗、無能、貪婪自私,並將他們統稱為︰群
筆鋒攜殺氣,字字似刀
一懟便懟了一整
雖未直呼群邪的名字,但明眼人一看便知道他罵的是
甦良讀完後,頓覺神清氣
宛如炎熱的夏日喝了一碗拔涼拔涼的井水一般,甚是舒
但細細一
感覺此文大概率是歐陽修激憤時所寫,或酒後成
寫時一時爽,但後續卻會招來禍
首先,當下的宰執們都沒有犯錯,朝堂也非常穩
根本沒有任何罷黜的理
其次,範仲淹、富弼、韓琦都是自請外放,孫甫則是有逾矩之錯,不能再擔任台諫之
故而,歐陽修的批判根本站不住
完全是在誅
最後只能讓守舊派們找到他的把柄,再次指控他與範仲淹、富弼等人結私
甦良看向周
“官家看到此諫書,應該留中吧,為何會流傳出來?”
周元無奈一
“歐陽永叔可能猜出官家會將諫書留于內廷,不予理故而在向官家呈遞時,他又抄錄了一份呈到中書,昨晚,此諫書便到了,現在應該已滿朝皆知了!”
甦良微微皺
依照歐陽修的智慧不可能不知憑借這份諫書,不但不能絆倒當下的宰執們,還會為自己制造結私黨的麻
他依然這樣做,只有一種可能︰
他對朝堂已經極度失望,也欲貶職外放,去做一個閑散的地方
前不
翰林學士、知開封府的吳育入中書,成為了參知政
按照常規,歐陽修述職完畢後,定然會補上翰林學士的缺
頓時,甦良全明白
歐陽永叔的真實目的,是在求貶謫外
一旁,周元感嘆道︰“接下來,恐怕朝堂又要掀起一場風雨了!”
……
而此
垂拱殿
皇帝趙禎一臉怒火,氣得直想撂挑子不干
他本想著冷處理歐陽修的諫書,沒想到歐陽修呈遞給中書的還有副
此文章,已滿朝皆
“這個……這個……歐陽修,不是……不是在逼朕嗎?難道朕只有听他的,才算是明君?”
“字字句句都是忠君愛國,其實都是為了一己清譽,為了一個諍臣的名號,孰奸孰忠,誰適合留朝堂,誰適合做外官,難道朕不比他清楚嗎?”
“他若有能耐,朕就讓他將朝堂的宰執職位全兼任了,朕倒要看看他能夠做出什麼樣的功績,能否讓我大宋朝堂再無爭端!”
……
午
賈昌朝、王拱辰、錢明逸、還有新任的監察御史李京就開始上疏
這些人,嗅覺極為靈敏,抓到了歐陽修的漏洞,自然要下狠
他們稱,歐陽修的《論範仲淹韓琦等罷政事狀》居心叵測,勒令君主要以他的好惡選拔朝廷宰執,其罪大焉!
另外,歐陽修事事皆稱朝堂離不開範、富二人,有結私黨嫌
這兩宗罪名,便足以將歐陽修壓得抬不起頭
緊接
陸續有臣子開始上疏,大多都沒有站在歐陽修那
歐陽修的文辭過于犀
攻擊面實在太
他的這篇文章,用一句話可歸納為︰
“當下的宰執官都是廢物,朝堂離了範仲淹、富弼、韓琦、孫甫四人,根本無法運”
這句話的攻擊性,幾乎覆蓋了汴京城的所有京朝
對于大多都自恃清高的士大夫官員而言,這是一種赤裸裸的鄙視和侮
難道大宋朝只有你歐陽修是賢臣能臣?
難道只有範仲淹、富弼、韓琦可做宰執?
難道大宋朝離開你們幾人就要滅亡了嗎?
……
群臣激憤,奏疏如雪
有人罵他欺世盜名,有人罵他故作清高,有人罵他是害國之
還有人稱他實無大才,只是靠著蠅營狗苟的文字換來了青雲直上……
罵者如雲,甚是毒
歐陽修還未到京,彈劾他的奏疏便堆有五尺高
……
這時,垂拱殿
翻閱了諸多彈劾歐陽修奏疏的趙禎,不由得一愣,思索了片刻後,喃喃道︰“莫非歐陽永叔的這道諫書不是為了彈劾別人,而是想要自己貶謫外放?”
趙禎心思細膩,一下子想到了這種可能
越想越覺得可能就是如
前日,趙禎命人已將敕封歐陽修為翰林學士的草詔都擬好
想到這里,趙禎不由得感到甚是心
朝中賢臣不願在朝堂效力,卻欲外放擔任地方閑
他這位皇帝難道就那麼不堪嗎?
趙禎又氣又
但卻束手無
朝堂賢吏能臣並不少,但真正懂得他這位官家苦楚的卻沒有一
趙禎望著滿桌的奏疏,心口發
此刻,一種巨大的孤獨和無助感就像一塊巨大的石頭,壓在他的肩頭,令他痛苦的幾乎喘不過氣
他眯了一會
睜開眼後,突然看到了甦良呈上的奏
趙禎打開奏疏,慢慢看了起
片刻後,趙禎緊鎖的眉頭緩緩舒
不多時竟露出了一抹笑
其喃喃道︰“滿朝臣子,知朕且能為朕解憂者,唯有甦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