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

689讓更多的老百姓吃上一口面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工具超人 本章︰689讓更多的老百姓吃上一口面

    吳海洋收到信時已是中午,吃完午飯,拆開信大概瀏覽一遍,笑了。

    以吳海洋對小兄弟的了解,他並沒有認為唐植桐考慮不周全,之所以這個時候提出讓呂麗嫻參與,肯定是發現了機會,至于到底參不參與,他得回去問呂大夫。

    呂大夫現在一天到晚都黏在孩子身上,就是不知道她能不能下得去這個狠心。

    由于單位離家較遠,吳海洋比唐植桐晚一些時候才趕回五棵松。

    張葉看到吳海洋回來,這才收拾收拾出門︰“吳大哥,米飯在鍋里,菜俺也炒好了,一會你覺得涼了就再熱熱。”

    “行,謝謝你了。”吳海洋點點頭應道,他對唐植桐介紹過來的這個保姆很滿意,眼里有活,手閑不住,學的也快。

    從一開始只負責洗兒子的尿布、打掃衛生、幫著洗兩人的衣服,到現在做菜、做飯、幫著帶孩子,樣樣都做的不錯。

    兩口子都不是苛刻的人,說過張葉多次,幫著照顧一下孩子就行,不用給兩人洗衣服,可張葉當面答應的好,就是不改,回頭還做。

    次數多了,兩人也就不說了。

    “桉子今天給我寫了封信,說想搞個發明,問你要不要參與一下。”待張葉走後,吳海洋關上門,轉身進了臥室,先將信掏出來遞給呂麗嫻,然後彎下腰去逗兒子。

    “叫爸爸。”吳海洋用手指頭肚挑挑兒子肉嘟嘟的小臉蛋,這可人的模樣,怎麼看都看不夠。

    吳含光月份還小,當然不會叫,但不妨礙他與吳海洋互動,躺在床上,揮舞著胳膊,蹬著小腿,笑得開心。

    “來,爸爸抱抱。”吳海洋脫掉外套,將衣服一把扔在床上,然後左手輕輕抬起兒子的頸部,右手趁機伸下去,左手再抽出去放在兒子的屁股下面,胳膊一用力,將兒子抱起來。

    被抱起來的吳含光很開心,哼哼唧唧的咧嘴笑,吳海洋則在臥室里踱步,一邊走一邊用左手輕拍兒子的背部,嘴里也沒閑著,彈著響舌,逗兒子開心。

    吳海洋這一套下來行雲流水,誰又能想到個把月以前他還不敢踫兒子呢?

    呂麗嫻看完一遍信,抬頭看到的就是這父慈子孝的一幕,眼里的笑意藏不住︰“我想去,你可不能擋著。”

    “瞧你說呢,我還擔心你放不下孩子呢。”吳海洋作為當家人,已經想好支持媳婦的決定,無論去或不去,只是沒想到呂大夫說的這麼肯定。

    “放不下也得放,誰家的孩子不是孩子?小王這是才見了一例,我在單位上班見多了,每多見一個,心里就難受一分。現在桉子說有辦法,有用得到我的地方,我就不能掉鏈子。”呂麗嫻想起了老師私下里的教誨︰

    醫者仁心是對的,但也要有一顆堅強的心,因為現在有太多的病癥是醫學解決不了的,如果內心不夠強大,見的多了很容易崩潰。

    耳听千遍,不如手過一遍。

    呂麗嫻剛開始的時候自認為自己有顆堅強的心,不會為外物所動,但前年在工地上的時候,忘不了在工地上前來看病的農村婦女和兒童,他們實在是太難了!

    後來結婚、懷孕,體會就更深了,隨著肚子里的胎兒月份漸長,呂麗嫻在單位都不忍心看那些早產兒了,太可憐了……

    “行,想去就去吧。小光現在缺不了你,要不我跟單位說說,咱換一下房子吧。”吳海洋看一眼兒子,小家伙現在飯量大得很,睡醒就吃,吃完就睡,醒著的時候不是很多。

    “不用換,外面能有什麼好房子?我多走幾步就是了。”雖然知道這是丈夫在心疼自己,但呂麗嫻果斷搖頭拒絕了,現在住在樓房里,面積也不小,城區里有好房子,但以丈夫現在的級別,壓根輪不到,只能往差了換,更何況這邊不是誰都能住進來,換房難度也大。

    “早上喂一頓,中午怎麼著也得喂一頓吧?醫院離家可不近,你這點時間全折騰在路上了。”吳海洋雖然也不想換,但呂大夫一上班,兒子就得挨餓,他不落忍。

    “我可以一大早擠好奶,讓小張過來後給孩子燙燙再喂,小張現在進步很大,我相信她完全能帶好小光。”呂麗嫻身為地大夫知道的多些,這麼做也是個辦法,就是苦了孩子,一天到晚吃不到新鮮的,但萬事都有取舍,很難兩全。

    “那通勤咋辦?跟你坐月子前一樣?”吳海洋是想著讓呂大夫中午回家一趟的,但家里兩輛自行車目前有一輛是張葉在騎,自己再騎一輛,呂大夫就沒有了回來的條件,除非擠公交,但現在的公交條件也不夠理想。

    也許是餓了,也許是感受到了即將到來的苦逼日子,吳含光在父親懷里不安分的哭起來。

    孩子哭,無非三種情況,要麼尿了拉了,要麼餓了,要麼困了。

    呂麗嫻將信放在床頭,伸手將兒子接過來放在床上,檢查了一下尿布,干干淨淨的,然後開始解扣子︰“暫時先這樣湊合吧。你寫信問問桉子,需要我這邊做什麼,大概什麼時候開始著手,我好有個準備。”

    “行吧。”吳海洋勉強答應下來,瞅了一眼呂大夫,提前將將奶擠出來也是個辦法。

    自個媳婦自個清楚,別看糧倉不大,產出可不小,否則也不可能把兒子喂養的肉嘟嘟的。

    作為一個並不膚淺的大齡青年,吳海洋當初與呂麗嫻看對眼,絕不是看身材,也並非看學歷,而是相中了呂大夫的那顆心。

    當初在工地的時候,吳海洋仍記得呂麗嫻頂著高溫給附近村的村民看病。

    病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呂麗嫻從早忙到晚,有時候飯都顧不上吃,但從來沒有一句怨言。

    自己曾見她哭過,問過才知道,哭是因為太同情病人,並不是因為自己累。

    而一同請來的醫學生,有的受不了回去了,有的對病人挑剔、指責。

    幾人一對比,吳海洋愈發覺得呂麗嫻醫者仁心。

    也正是由于這一點,吳海洋才動了心。

    就像這次的事情,從頭至尾,呂麗嫻都沒提過什麼貢獻、進步,只是心疼早產兒,想幫他們、多救幾條小生命而已。

    呂麗嫻不關心,但吳海洋不能不操心,自己的媳婦自己疼,他在給唐植桐回信時,不僅寫明了呂麗嫻關心的問題,同時也寫了自己關心的問題,比如這事大概需要呂麗嫻配合多久,是不是需要時時刻刻待在醫院?如果在醫院時間長,自己就得考慮換房等等……

    吳海洋寫信的時候,唐植桐這邊已經準備好開席。

    野雞是唐植桐炖的,罐頭和酒是羅清泉開的。

    “羅叔叔,我先餾餾饅頭。”雖然豫省才成為產糧大省不久,但百姓的口糧一直都是以面食為主,唐植桐看到廚房里有饅頭,所以提了一嘴。

    “不用,咱今晚吃面,你做的這湯帶勁,一會喝完酒再煮個面,澆上些湯,想想就好吃。”羅清泉拉住唐植桐,把他按在椅子上。

    “行。”對于面,唐植桐沒羅清泉熱衷,但他能理解,豫省嘛,面食三分天下,饃佔一分,剩下的全都是各色各樣的面條。

    唐植桐坐下後先給羅清泉倒酒。

    都知道魯省講酒文化,其實豫省也不差。

    以前豫省人待客,主家先給客人倒三杯,待客人喝完這三杯才能進入下一環節。

    據說這種做法是因為太窮,百姓一年到頭很難喝到幾回酒,有酒得先緊著客人喝,是熱情好客的一種外在表現。

    酒是好酒,菜也是好菜,但爺倆喝的隨意,邊喝邊聊。

    羅清泉站在醫院的角度,大概說了一下醫院對于早產兒的常規治療方法。

    唐植桐站在生產商的角度,問了一下醫院對保溫箱的關注點。

    羅清泉雖然沒見過唐植桐嘴里說的“箱子”,但作為一個大夫,他認為需要滿足運行穩定、故障率低、維修容易、易視易操作等要求。

    對于羅清泉的看法,唐植桐很重視,從自己挎包里掏出筆紙,記得認真。

    看唐植桐認真,羅清泉又起了收徒的心思,但這次他沒有開口,事不過三,而且眼前的青年已經隱隱有了更好的發展道路,再說出來就是討人嫌了。

    聊完正事聊家常,羅清泉講了以前的艱苦,不僅僅是他本人參與的過草地,還有1942年家鄉發生的災荒,他在老家的親人也正是那一年沒的。

    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羅清泉提了一嘴,倒也沒表現得很悲傷。

    隨後,兩人吃的差不多了,羅清泉說要去下面條︰“沒吃飽吧?你等著,我去下面條。”

    “羅叔叔,已經吃飽了,別再下了。”這年頭誰家的余量也不多,有野雞和罐頭打底,唐植桐覺得即便自己留糧票羅清泉也不會要,所以開口婉拒道。

    “那哪行?來一趟總得讓你嘗嘗我的手藝。”羅清泉不同意,固執己見,不僅下了面,還拿出一頭蒜來,“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你也別閑著,扒頭蒜。”

    唐植桐還能怎麼做?當然是遵從了。

    “你年輕,飯量大,多吃點。”面條煮好後,羅清泉給唐植桐盛了滿滿一大碗,自己則只有半碗。

    唐植桐還待謙讓一番,卻被羅清泉看出來制止了︰“就當這是自己家,這點面我還是能出得起的,吃完不夠我再給你下。”

    話都被羅清泉說到了這個份上,唐植桐也不好再拒絕,給羅清泉澆上兩勺雞湯,自己也澆上點,端著碗吸溜著吃起來。

    羅清泉吃的不快,高興的看唐植桐吃,他自己一口面、一口蒜,笑的開心︰“在我和你媽老家那塊,面的做法可多了,像什麼湯面、撈面、鹵面、炒面、燜面、燴面、熗鍋面、拉面、粉漿面、糊涂面,各有各的特點。”

    “嗯,听說過一點。”唐植桐邊吃邊應和著,在這邊幾乎沒怎麼吃過豫省風味的面,但來這邊之前吃過不少,什麼撈面、板面、板面、炒燜面等,味道都不賴。

    “文文爸在世的時候吃不慣,老葉也就不做了。看來這幾年也沒做過啊,她做面的手藝其實是不錯的。”羅清泉听唐植桐說听說過,而不是吃過,立馬反應過來。

    “嘿嘿,可能是我媽平時工作忙,顧不上吧。”唐植桐笑笑,自己也不清楚葉志娟為啥沒再做面。

    “忙還不是拜你所賜?我听她說過你的事情,小小年紀,不簡單,不簡單吶。”羅清泉吃完面,放下面碗,感慨道。

    “因緣際會,機緣巧合,我就動動嘴,大部分都是我媽協調兄弟單位去做的,當不得羅叔叔這麼夸。”唐植桐將一碗面全部吃到肚子里,抹了下嘴,說道。

    “哎~不要妄自菲薄嘛,我是很看好你的,希望你能多多發明,多多創匯,讓更多的老百姓吃上一口面。”羅清泉說到這里,帶了幾分語重心長。

    “羅叔叔,我一定盡力。”唐植桐先是愣了一下,才點頭應下,羅清泉這是想著用外匯買糧啊!

    從唐植桐進門,到唐植桐出門,羅清泉一句那封信的事情也沒提,但最後說的這件事,表明他並沒有忘記鄉親父老。

    唐植桐之所以答應,不僅僅是因為自己身上的職位一再迭加、職務所迫,更是因為有羅清泉這麼一批經歷過戰火淬煉、走上領導崗位後依舊保持信仰、沒有忘記初心、心里有人民的人!

    月朗星稀,唐植桐從羅清泉家出來,騎著自行車慢慢往家趕。

    附近大院里還有零星的燈光,大路兩旁的路燈早已熄滅,路旁白楊樹的影子被月光拉的老長,風一吹發出“淅淅索索”的動靜,有些滲人。

    白楊樹在四九城並不多見,城區內的綠化樹種以國槐為主,城西這邊則主要是白楊樹。

    據說這些白楊樹是從國外引進的,看重的是其速生的能力,以期其在三北防護中起到重要作用。

    能不能起到作用,唐植桐不清楚,但看著這一排排的白楊樹,唐植桐能想象出過陣子這邊會飄起“雪花”。

    楊絮毛子不太招人喜,不僅往頭上、衣物上粘,還容易引起過敏,讓人不勝其煩。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方便以後閱讀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689讓更多的老百姓吃上一口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689讓更多的老百姓吃上一口面並對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