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活了大半宿的陰陽互補、水乳交融,除夕的早上,兩人神清氣爽。
唐植桐起床燒水洗漱,捎帶著推開門看了一下雪的厚度。
大雪下了一宿,現在已經停了,一腳踩上去,深深地一個坑,看模樣得有三指厚。
“要不你今天別去單位了吧,路上的雪挺厚的,不好走。”這年頭沒有掃雪車,今兒是老百姓口中的大年三十,環衛工也不會清掃的那麼及時,唐植桐擔心路況,開口勸小王同學道。
“還是去看看吧,晚一會去,早回來一會。”小王同學猶豫了一下,說道。
“行,路上慢一點。回來找咱媽要對聯紙,寫幾副春聯,你和她倆一塊貼上。我得晚些時候才能回來。”見小王同學愛崗敬業,唐植桐也沒多勸。
四九城的春節除了包餃子,還有一個繞不開的東西,那就是春聯。
春聯,最開始叫“桃符”。
桃符最開始是畫有神荼、郁壘二神的桃木板,掛在大門上,保家宅平安用的,上面並沒有啥字,後來慢慢流傳開來,桃符的樣式就有了變化。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甦。
千門萬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