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明天星期六了。”看看干干淨淨的碗,鳳芝揚起小臉,看著唐植桐,提醒道。
“嗯,吃水餃,行不行?”唐植桐自然知道妹妹的用意,這是在提醒自己該準備改善生活了。
“行,什麼餡兒的?”鳳芝忙不迭的點頭應下。
“肯定會有肉,放心吧。”唐植桐咧嘴朝妹妹笑笑,他打算吃鱍魚的。
北風刮了一下午,氣溫降了下來,照這情況來看,無論明天下不下雪,明天的氣溫都能使鱍魚保鮮。
鱍魚是個好東西,說是魚肉,其實蛋白質含量很高,而蛋白質又是人體所必須的一種東西。
眼下已經有部分地區的百姓浮腫,從醫學上來說是缺少蛋白質造成的。
唐植桐嘆口氣,人啊,最可怕的就是想法跟能力不匹配,明明是個沒什麼能力的普通人,卻有著一顆悲天憫人的心。
唐植桐自嘲的想,感同身受、袖手旁觀、悲天憫人、麻木不仁能同時出現在自己身上。
隨後搖搖頭,將紛雜的想法甩出腦外,還是顧好家人最重要,雖然家里卡著定量吃,但肯定不能讓家人缺了蛋白質。
翌日,11月28日,星期六,小雪。
在西北風的催促下,一大早,天空中飄起了小米粒大小的雪花,院子里猶如鋪上了薄薄的一層棉紗。
這種雪其實很滑,上班的路上,唐植桐看到好幾個小孩子背著書包,興高采烈的打出溜,摔倒了也不會沮喪、哭泣,嘻嘻哈哈的站起來,拍拍沾在屁股上的雪片,繼續打滑前行。
唐植桐看在眼里,心里也舒坦了些,困難擺在眼前,但怎麼樣都要過,愁眉苦臉是一天,高高興興也是一天,不如選個自己舒服的過法。
谷漫蒼就是如此,明明家里很困難,但臉上已經不再愁眉不展,而是拉著盧石在宿舍樓里支了個小攤。
小攤是經過宿管大爺許可的,代價是一盒煙。
小攤旁邊有個凳子,凳子旁邊是牆,牆上貼了張報紙,上面有毛筆字寫的︰“免費理發”。
推子、白布、梳子是兩人合伙買的,前兩天已經在宿舍里互相拿著對方練過手。
盡管理出來的效果不是很時尚,但勝在不花錢。
大學生的家庭條件並不是人人都能得去,像羅志平、路堅等人會選擇去理發店,但更多人樂意選擇這種免費的。
說免費,其實也並不是完全免費,確實不收錢,但頭發卻是留下了。
倆人打的是頭發的主意,攢起來塞床底下,等攢多了拿出去賣。
男人的頭發短,盡管不如大姑娘的長辮子值錢,但勝在眼下男同學的頭發都很茂密,積少成多,未必不是一條生財之道。
幾十年後,很多人肯定都听說過頭發醬油,這東西眼下也是有的,而且寫成了論文,發表在《浙江化工期刊上,生產過程非常完整,就差手把手的教了。
物資匱乏,人們積極探索用生活廢料生產化工產品的可能性,這件事是值得肯定的,不能拿幾十年後的眼光來批判。
唐植桐看到後,也終于知道那些雞毛啥的,到底去了哪……
雪花稀稀拉拉下了大半天,愣是沒一指厚,不過氣溫更低了。
從押運處回家的時候,唐植桐用佟旺給的麻袋,裝了一條十多斤的鱍魚。
魚是敲死的,在麻袋里面偶爾還有點抽搐,唐植桐想的就是利用路上的時間讓鱍魚死透氣。
什麼新鮮、活鱍魚等賣點,只是忽悠佟旺多掏錢的理由,在自家肯定不能這麼浪,小王同學見識還是不少的。
天冷,魚的腥味不明顯,唐植桐就這麼堂而皇之的將麻袋帶回了家(
“這是鱍魚?這麼大一條?”張桂芳看到唐植桐從麻袋里掏出鱍魚來,有些吃驚,往年副食品店也會有鱍魚出售,但個頭都沒這麼大,大點的也就兩斤來沉的樣子。
“嗯,咱兩家吃,去頭去骨去內髒,也沒多少。”唐植桐盡量魚往小了說。
“你打算用這個包餃子?”張桂芳沒有再糾結鱍魚的個頭,而是關心起了餃子餡。
“對,咱今兒吃鱍魚餡的餃子。”唐植桐肯定道。
“鱍魚能包餃子嗎?”張桂芳不無擔憂道。
“能包,您放心吧。我同學有海邊的,他說他們那就用鱍魚包,可好吃了。”唐植桐又無中生有了個同學,拿莫須有的話來糊弄親媽。
“行,那我去和面。”听兒子這麼說,張桂芳不再堅持,回了屋。
至于鱍魚的來源?張桂芳沒問。
鳳芝更是不會問,站在一旁瞪大了眼楮看唐植桐處理魚,恨不能眼楮都不眨一下。
“鳳芝,出去怎麼說?”唐植桐一邊收拾魚,一邊問道。
“窩頭、炖白菜。”鳳芝張口就來,壓根沒有過腦子。
“行,不錯。”唐植桐滿意的點點頭,這陣子的教育沒有白費。
鱍魚可以說是所有海產品里面最好處理的魚之一。
沒有鱗片,魚刺也少,開膛破肚去除內髒,切段撒鹽腌制後即可下油鍋縱享絲滑魚生。
不過做餃子餡的話,就不能這麼隨便了。
不僅得去內髒,還得將魚皮扒下來,而且一點都不能剩,就連兩側的的那條紅色的肉也不能要,這兩樣是鱍魚身上最腥的地方。
如果餡子里有這兩樣,那肯定好吃不到哪兒去。
唐植桐用刀貼著鱍魚的脊椎,將一側的魚肉給剃了下來。
今兒自家就吃這一塊,剩下的那一半,明兒帶到椿樹胡同。
鱍魚大部分魚刺在脊椎上,背部也有一溜,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在腹部,支撐起腹部,包裹著內髒。
在把鱍魚肉弄成餡子之前,需要仔細的將這部分魚刺一根根挑出來。
唐植桐選了一條大的魚,圖的就是好挑刺。
“今兒吃鱍魚水餃?”唐植桐專心致志挑刺的時候,小王同學領著鳳珍進了門,一眼就看出了丈夫的意圖。
“對,你吃過嗎?”唐植桐抬頭笑笑,問道。
“吃過,味道不錯。”小王同學果然是個有見識的,承認的很痛快。
“那讓你再溫顧一次,溫故而知新,你比比哪次好吃。”這年頭能做鱍魚水餃的地方很有限,大多集中在青煙威等沿海地區,唐植桐也不問小王同學在哪吃的,肯定是一個自己沒有去過的地方。“肯定是你做的好吃。”小王同學笑得燦爛,放下包,洗洗手,問道︰“我能做些什麼嗎?”
“你等著包餃子吧。”鱍魚餡兒處理起來不麻煩,但卻是個力氣活,人人吃不飽,唐植桐不舍得讓小王同學下力氣。
將魚肉弄成餡兒,並不是在案板上一頓剁,而是要用木棍砸,跟潮汕的牛肉丸制作方法差不多,但比牛肉丸省事,因為鱍魚肉沒有那麼緊實。
唐家沒有合適的木棍,用 面杖的話又有點奢侈,畢竟是紅木的,磕了踫了挺心疼的。
唐植桐選擇用刀背, 一頓砸,一邊砸一邊往里面倒泡好的花椒水。
花椒水很神奇,用來做菜能去腥增香,同時也能當做藥物來用,具有止癢、消炎的作用。
孩子皮膚嫩,夏天的時候被蚊子咬一口,往往會起一個大包,這時候再抹什麼風油精、清涼油啥的,效果非常有限。
此(
時用花椒水是個不錯的選擇。
一把花椒一碗水,燒開熬一會,待湯色呈棕色時關火,等湯水溫熱的時候,就可以用布沾濕,搭在孩子被叮咬的地方了。
每次敷個十來分鐘,一天兩三次,兩天就能消腫。
除此之外,很多婦女有難言之隱,不願去看大夫,也會用花椒水,據說療效不錯。
將鱍魚肉砸個差不多以後,唐植桐將其盛到盆里,加了些油、鹽,抓了一把筷子,另一只手把著盆沿,開始了順時針攪拌之旅。
這個活非常練胳膊,沒有二十年鍛煉出來的麒麟臂勝任不了。
一直攪到胳膊酸脹,魚肉變成糊糊狀似的肉糜,唐植桐才停下。
幾十年後,物質極大豐富,不少人吃鱍魚餡的水餃會往里加些五花肉,以圖讓餡兒更緊實一些。
但海邊最傳統的吃法卻是純魚肉,或加些韭菜。
不過唐植桐沒有往外拿韭菜,就眼下這時節,韭菜不比鱍魚好解釋來源。
“媽,劑子稍微大一點,皮大一點,咱吃大餡水餃。”唐植桐攪完魚肉,後背已經隱隱有些汗意,既是累的,也是吃不飽流的虛汗。
“行。”張桂芳從善如流,把面 成棍狀,拿起刷好的刀開始切。
“這魚皮、內髒挺腥的,我拿出去喂雞。”唐植桐端起旁邊盛內髒的盆說道。
“不留著吃?”大小是塊肉,張桂芳眼里有不舍。
“不留了吧,太腥了,也讓咱家雞也開開葷,都瘦成啥樣了。”
“那明天吧,雞都進窩了。”張桂芳見兒子態度堅決,遂不再勸。
“沒事,我開燈。”唐植桐說著就拉開燈,去了雞圈,這回鳳芝沒跟著。
最近家里的幾只母雞沒怎麼下蛋,唐植桐借著這回的魚皮、內髒當掩飾,打算多喂點小魚小蝦的,也好讓雞下幾個蛋,名正言順的給家人補充些蛋白質。
人的飲食緊張,小動物們也差不多的情況,郊區的田鼠遭了殃,城里的老鼠也好不了哪去。
當然不是被人抓住吃了,而是被貓、黃大仙抓來加了餐。
黃大仙的食譜比較廣,老鼠吃膩了,偶爾也會惦記上老百姓的雞。
相比起老鼠,這雞可太好抓了,只要能進了雞窩,咬住脖子就能拖出來。
為了防止黃大仙糟蹋雞,老百姓都會用瓦或石板將雞窩頂住,第二天再放出來。
唐植桐小時候沒少干這活,當然也是為了摸雞蛋。
剛下出來的雞蛋,還帶有余溫,一點油,一點細鹽,簡單一炒,就著能吃下一個大饅頭。
等唐母想起來,再去摸的時候,往往會嘟囔一句︰今兒雞又沒下蛋。
回到屋卻從炒鍋、地上的蛋殼看出端倪,這時候也不會說兒子,只是默默地收拾好罷了。
等唐植桐長大,才回味過來,這就是母愛。
放出雞來,唐植桐看著它們加完餐,才又一只只的趕回去。
有兩只調皮不往里走的,唐植桐直接空間伺候,一個大挪移就懵了。
唐植桐擋好石板,拍拍手走出雞圈。
對付這些雞啊、狗啊、小松鼠什麼的,可比應對人輕松多了,畢竟它們也不會說話,不用擔心暴露自己的秘密。
回到正屋後,唐植桐洗洗手,也加入了包水餃的隊伍。
鱍魚餡兒有點軟,用東北話來說就是水尿巴湯的,得用勺子往面皮里放。
今天吃飯已經比以前晚了,大家伙又饑腸轆轆的,但人多力量大,包完今晚夠吃的,唐植桐就讓停了手,剩下的餡兒還夠娘仨明兒再吃一頓的。
水餃下出來,(
第一鍋先給先人盛出幾個,剩下的幾個小輩先吃。
唐植桐拿出小碗,給妹妹們倒上點醋,給小王同學倒點炒辣醬,吃餃子沒點蘸水,總感覺程序上不完整。
“慢點吃,沒人跟你搶。”唐植桐看鳳芝被燙的吸氣,提醒道。
“嗯,嗯。”鳳芝用鼻子嗯了兩聲算是應下,但手啊、嘴啊並沒有停下。
“好吃,比我以前吃過的好吃。”小王同學嘗了一口,眼楮笑成了月牙,立馬贊道。
“嘿嘿,興許是你很久沒吃的緣故吧。”唐植桐嘴上是這麼說,但心里清楚是食材緣故。
小王同學即便以前吃過,吃的也肯定是冷凍鱍魚做的餡兒,而自己今天帶回來的是鮮鱍魚。
內陸的百姓可能不會挑剔,但在膠東沿海地區,講究點的百姓大多只在兩個時節吃鱍魚,春汛、秋汛。
這兩個時節的海水水溫較低,鱍魚生長緩慢,肉質最是緊致,屬于最鮮美的時鮮。
而唐植桐薅這批鱍魚的時候,差不多正值春汛。
今兒包的水餃個頭大,一盤也就能放六七個,好在爐子旺,鱍魚餡又是個好熟的,後面出鍋速度挺快。
興許是大家都餓了,興許是餃子好吃,一家人都埋頭跟餃子作戰,沒人吭聲說話。
 本章完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