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

458省糧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工具超人 本章︰458省糧

    押運處的部分線路已經處于預考核的狀態,每趟郵車押運回來,押運員都要上交一份數據。

    各地的推廣情況就從這些數據中分析、對比出來。

    張金波哪干過這活?整了兩天就跟貓兒扒麻線似的,不僅沒能理出來,還差點把自己繞進去。

    于是這份工作在經方圓協調後,兜兜轉轉又回到了唐植桐手里。

    從物資局出來,唐植桐回到押運處,為的就是這事。

    作為資本家的牛馬,唐植桐來這邊之前,除了背黑鍋、悶頭苦干外,還得負責整理龐雜的數據,從各個維度分析,以期找出老板當下關注、且符合部門利益、部門領導認可的內容。

    真可謂是綜合屎上雕、豆腐上雕于一體,既他麼沒用,還特麼很難。

    真特麼以為老板能看到真實的運營情況?

    別瞎幾把扯犢子了,中層想著從公司撈各種政策、各種費用、走漏洞多報銷等等,底層銷售則想著利用公司的平台在外面聯系私活賺外快。誰特麼跟公司一條心?瘋了吧?

    老板也許對下面人的所作所為心里有點比數,但忙著上市割韭菜,只能把有限的精力放在利益更大的一方。

    因為經歷過,所以唐植桐從來不炒股,那些披露的信息嘛,呵呵。

    除非有穩定、可靠的信息差,否則就是被人收割的韭菜。

    得益于資本家的捶打,唐植桐處理起押運員反饋的數據來簡直是得心應手。

    財務處的工作不忙,唐植桐就抓了馬薇的壯丁,那真是一點點的、手把手的教,一點都不藏私。

    怎麼去處理、分析數據,從中能提取到什麼信息等等。

    捎帶著還把表格畫了出來,以列車車次為單位,一趟車一張表,作為原始數據。

    在眼下沒有電子表格的年代,如果原始數據的表格設計不好,等後期數據提取的時候可就頭疼了。

    馬薇學的很認真,也很用心,讓干啥就干啥,讓唐植桐省了不少心。

    前面帶上幾天,等上了道,就能獨當一面了,唐植桐很欣慰。

    這一個教、一個學,用的時間就比較久了。

    “你往哪走?”唐植桐看看外面的天色,已經黑透了,問道。

    “唐科長,不用送我,我自己走就行。”馬薇明白唐植桐的意思,搖頭示意自己可以。

    “不用客氣,安全第一。”唐植桐收拾好自己的東西,拿上手套,去門口點上煙,等馬薇。

    馬薇笑笑,沒再開口拒絕,收拾好自己的東西,把圍巾圍好,背上包,把辦公室的燈拉滅,出了辦公室又鎖了門,站定問唐植桐︰“唐科長,現在走?”

    “走,我跟你後面,等到人多的地方再分開。”唐植桐點點頭,示意馬薇先行。

    倆人推上自行車,一前一後,黑燈瞎火的,也沒啥交流。

    出了永定門火車站,轉向東行,然後左拐,經永定門一直往北走。

    唐植桐特意落後馬薇兩三個車身,保證自己能看到她,又保留出適當的距離。

    進了永定門就是天橋,這片以前是窮人的地界,現在是賣藝的地方,雞毛蒜皮的事特別多。

    天橋北大街的東邊就是金魚池,是明清時期的金魚繁殖基地,都是半官半私的存在,朝廷給俸祿、制服,但沒有品級那種。

    辛亥革命後,金魚池這邊被強佔,易了主,開了新魚場,原來的金魚養殖戶就轉戰去了前文中說的中山公園。

    盡管如此,也不能小瞧了養金魚的世家,那可是能接近很多權貴的人,定期往各種上流人物家中送各種稀罕品種的存在。

    哪怕是新社會,金魚培育也沒有丟下,還發揚光大了,可謂是傳承有序,畢竟是祖傳了好幾代的手藝。

    倒是佔了金魚池的那位,魚場沒干多久就倒了。

    金魚培育是�技術活,金魚可不認什麼達官貴人,一個伺候不好,就死給你看。

    魚場那邊沒了人,再加上小本子侵略,金魚池就破敗起來,這一敗就迎來了解放。

    解放後,金魚池這一塊規劃的挺好,建起來公園,但泉眼停噴了。

    再後來,直接填平,建了小區,也就只剩下了個地名。

    過了前門,馬薇停了下來。

    “唐科長,時候不早了,你也回家吧,剩下的路我自己走就行。”

    “行。那你自個注意安全。”眼前燈火通明,唐植桐也沒廢話,調轉車頭往家走。

    路上還琢磨,原來馬薇家住內城……

    等唐植桐到家後,爐子上蹲著鍋,正在燒水,家人已經吃完飯了,各自忙著手里的活。

    小王同學帶倆妹妹學防身術已經告一段落,飯都吃不飽,哪有勁頭學?

    “洗把手,我給你熱熱飯。”小王同學看丈夫回來,放下手里正在勾的毛衣,說道。

    “不用,在屋里也涼不到哪去。”唐植桐拒絕了,加了一會班,肚子餓的厲害,什麼涼不涼的,先填飽肚子要緊。

    看唐植桐一屁股坐下就往嘴里填,小王同學終是沒有再勸。

    今年倆人結婚,被褥什麼的用了不少布票,除了上半年唐植桐搞了一批處理的布,做了一身衣服及單位發的制服外,唐家沒有人額外添置衣物。

    前陣子听單位同事講,毛線供應也緊張起來,小王同學就想著趁現在還能買得到,給每個家人都勾身毛衣。

    從去年冬天給唐植桐織圍巾開始,到今年給兩個小姑子織,技術提高了不少。

    唐植桐和鳳珍的已經織完了,現在這個是鳳芝的,只是毛線不夠了,得等下個月發工資後再買。唐植桐吃完飯後,小王同學給自己男人使了個眼色,倆人來到屋外。

    “我看咱媽今天捂著胸口來著,問她哪不舒服,她也不說。”小王同學生怕唐植桐著急吃不下飯,等著他吃完飯後,才說了出來。“行,我知道了。我一會問問。”唐植桐點點頭,胸口不舒服,無非是兩種,一個是心髒,一個是胃。

    唐植桐覺得後者的可能性更大一點。

    “媽,我听靜文說您胃不舒服?我帶您去醫院看看?”唐植桐進屋後,問道。

    “哎呀,沒事,就是有點泛酸,吃點飯就好了。”張桂芳輕描淡寫道。

    “哥,咱媽這幾天晚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鳳珍在一旁豎著耳朵听,看張桂芳不願意去,就插了一句。

    “寫你的作業,胡說什麼。”張桂芳責怪女兒一句,猶自嘴硬。

    “媽,您說實話,是不是中午把您那份午飯分給鳳芝了?”就眼下這環境,胃里難受大多是餓的,唐植桐第一反應是張桂芳單獨給鳳芝開小灶了,因為早上、晚上都是大家一起吃,除了鳳芝稍微少一點,其他人都差不多的量。

    “哥,我中午沒多吃,我餓都忍著。”鳳芝一听,不樂意了,感覺受了委屈,噘著嘴,眼里泛著淚。

    “你這孩子,說什麼呢?我怎麼可能單獨偏袒鳳芝?來,閨女,媽媽抱。”張桂芳也不樂意了,朝鳳芝張開懷抱。

    小王同學在唐植桐身後一個勁的朝他翻白眼,一句話得罪好幾個人,這要是放在挑撥離間上,絕對算本事。

    “鳳芝,�惕庥竁丑@枰黃鴣月穡俊斃⊥跬  睦鏌丫 懈齟蟾牛 干贛 母」米憂籩イ饋br />
    鳳芝听到嫂子問,從母親懷里轉過小臉,淚汪汪的看向小王同學,回道︰“沒有,咱媽總說不餓,等會再吃。”

    張桂芳想捂住閨女的嘴時,已經來不及了,手無力的落下,低著頭,嘆了一口氣。

    屋里的氣氛一時凝滯至極,眾人都明白過來,只有鳳芝不明所以。

    鳳芝茫然的抬頭看著張桂芳,鳳珍停下了筆,小王同學看著丈夫,等著他說些什麼。

    唐植桐張張嘴,平時挺能白活的一個人,此時卻張不開口,內心十分沉重。

    張桂芳看孩子們都不說話,臉上訕訕的,開口道︰“我听街坊說外地都挺嚴重的,大家怕以後跟解放前那些年似的,日子一天難似一天,我就想著攢下點……”

    為自己辯白了一句,張桂芳知道自己讓孩子們擔心、為難了,更加不好意思起來。

    唐植桐那叫一個又氣又自責,問道︰“您就沒想想自個身體能不能遭得住?去醫院看病、在家修養,是不是的更多?是不是得不償失?”

    “我哪有那麼嬌貴?早些年你奶奶也是這樣,不一樣熬過來了?”張桂芳見兒子終于跟自己搭話,振振有詞道。

    唐植桐听張桂芳這麼說,那叫一個氣,掏出煙來,一顆煙捏出來了一半,又塞了回去,深吸一口氣,壓住脾氣,問道︰“媽,我奶奶身體虧的厲害,走之前是不是干干巴巴的?您要是也那麼干,讓我們當晚輩的心里怎麼想?”

    “我這不是沒辦法嗎……”面對兒子的質問,張桂芳聲音又小了下去。

    “媽,眼下咱家還沒困難到那程度,我不是也跟您說了嗎?等春節前我再去一趟大伯那邊,從東邊買點糧,不光把貼補一下咱兩家,也捎帶著貼補一下大伯和小姑。”唐植桐知道張桂芳是為這個家考慮,努力壓著增增上竄的無名火,又解釋了一遍。

    “到處都難,像你這麼想的肯定很多,東邊才多大點地?能有多少富余?那邊的人不知道這麼做?等你過去還能有?”張桂芳嘟嘟囔囔為自己辯解,沒敢大聲。

    唐植桐這下忍不住了,點上顆煙,吸上兩口,老人有時候就是很固執,怎麼說都說不通,打也打不打,罵又罵不得,最終還是得試著去說服。

    “媽,辦法我肯定是有的,您放一百個心。”

    “即便您覺得我整不回糧食來,那也得相信國家吧?咱這可是四九城,關系著國家的臉面呢,日壇那一塊那麼多外國鬼子,讓他們看到咱百姓人人面帶菜色,這臉面還要不要了?”唐植桐實在沒轍了,只能用這種話往下蓋。

    “靜文,你說,你同事是不是這麼說?”為了增加說服力,唐植桐拉上了小王同學。

    “嗯,媽,您就放心吧,我同事都這麼說。”小王同學知趣,馬上搬出“同事”給自己丈夫助威。

    “媽,靜文的同事那可都是干部,知道的總比咱這邊的街坊更多、更準確吧?您別听外面那些嘴碎的老娘們胡唚。”小王同學說完,唐植桐立馬接上,試圖讓張桂芳扭轉觀念。

    “你這孩子,說話怎麼這麼難听,街坊也是好心。”張桂芳信了大半,氣勢弱了下去。

    “他們想攢攢去,咱不管著,反正咱家平時就按定量吃,以後咱家也用稱,明天我就買回來。星期天改善生活,這一條不變。”唐植桐作為家里的頂梁柱,一錘定音。

    “你這孩子,我不省了還不行嗎?都是一家人,用什麼稱?”張桂芳抗議道。

    “不行,就用稱。鳳芝,給你個任務,以後每天中午都盯著咱媽吃飯,每天向我如實報告咱媽吃沒吃,有沒有少吃。也不讓你白干,每個星期獎勵你一顆。”唐植桐壓根就不接受張桂芳的抗議,給妹妹安排了任務。

    “保證完成任務!”鳳芝一听有吃,一下子也不委屈了,雖然眼里依舊帶著淚,但臉上卻掛上了笑。

    “你們兄妹感情把我當犯人呢?”張桂芳哭笑不得道。

    “就這麼定了!”唐植桐將煙頭扔到地上,用腳狠狠地捻滅。

    唐植桐不是不想讓家人吃好一點,就空間里的東西來說,天天大魚大肉三年都沒問題,但這年頭人與人的距離,近,太近了。

    一旦有出格的舉動、說漏的話、不符合潮流的身材,那就是天大的麻煩。

    唐植桐目前只能讓家人稍微欠著點,不要吃那麼飽,絕對不是想把家人餓出毛病來。

    唐植桐心里不好受,說完回廂房裝了一兜松子,折返回來一人分了一把︰“今晚都吃了,個人吃個人的,互相監督著點,吃完洗澡。”

    說完,唐植桐獨自一人來到門外,又點上了一顆煙,抬頭望天。

    他知道母親說謊了,但沒有點破。

    什麼攢下一點,只是借口罷了,肯定是將中午的那頓省下來,勻到了幾個孩子身上,這種事早年奶奶沒少干,所以唐植桐才堅持用稱。

    如果說張桂芳做錯了,那就真的是昧良心了。

    這年頭的女人難,嫁做人婦、當了母親的,難上加難。

    作為妻子,首先得保證丈夫不被餓倒,否則家里就很可能斷了經濟來源;

    作為母親,肯定希望孩子們能身體健康的長大成人;

    作為兒媳,只要有點良心的,都不會從老人嘴里摳糧。

    所以,最終為難的只能是自己。

    &nbsp本章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方便以後閱讀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458省糧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458省糧並對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