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

328處暑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工具超人 本章︰328處暑

    就目前來說,番茄醬的消費群體主要集中在西方和大洋彼岸。

    國內產的番茄醬絕大部分是出口到北方鄰居那邊,用來還債。

    西方對于番茄醬的吃法,無外乎蘸土豆條、炸雞,炖肉、拌意面等。

    雖然那邊大部分是發達國家,但食物上來說,即便不是荒漠,也是干旱地區。

    東方人現下是吃不太慣番茄醬的。

    番茄醬在東方大國崛起還要再過二十多年,隨著炸薯條、炸雞、意面、牛排的進入而逐步被大眾接受,慢慢還會開發出眾多衍生菜品,比如番茄火鍋、番茄米線、番茄方便面等等。

    這次做番茄醬,除了灌進瓶子里的,還有多余。

    無論是用饅頭蘸番茄醬,還是用窩頭蘸番茄醬,總覺得怪怪的。

    唐植桐想來想去,簡單做了茄汁面。

    番茄醬下鍋,摻水,放鹽,燒開,再磕進去兩個雞蛋攪拌,盛出來做鹵子即可。

    煮一鍋面條,撈出來過遍涼水。

    靈魂汁子,澆給~

    然後一拌!

    嘖,一份簡易版的茄汁面就成型了。

    在缺油少糖的年代,這種酸甜口的食物特別拿人,張桂芳和鳳芝已經忘了檸檬,專心干飯。

    吃完飯,再來一勺面條湯,在碗里  ,一氣干掉。

    在供應緊張的現下,幸福感油然而生。

    吃完飯,小兩口回到廂房,唐植桐告訴小王同學自己為何將檸檬說成“桔子”。

    “今天在哪吃的?”在爭取了小王同學理解後,唐植桐問道。

    “在清清家里,沒去外邊。”小王同學將丸子頭拆開,稍微一搖頭,青絲如瀑布般灑滑落在肩頭。

    “吃著合胃口嗎?”唐植桐拿過梳子幫媳婦梳頭,邊梳邊問道。

    “菜里有肉末,還開了幾個肉罐頭。大家吃的挺開心的。”小王同學安穩的坐在椅子上,任由丈夫施為。

    “那就好。今天玩的開心嗎?”唐植桐沒問有沒有男士在場,只關心小王同學是否開心。

    “說實話,不大開心。”小王同學輕嘆了一口氣,回道。

    “有人刺撓你了?”唐植桐想的有點多,在小王同學的一眾發小、同學里,她結婚算早的,而且嫁的還是普通工人家庭,盡管有些人嘴上認同,但心里及實際行動上還是表現的與嘴不一致的。

    “這倒沒有,就是感覺跟以前不一樣了。以前聊理想,現在談吃穿,談一些上不了報的事情。”小王同學跟丈夫說了此行的感受。

    “正常,人都是會變的,年紀越大越明顯,再過兩年你這種感覺會更加清晰。”唐植桐听到這,放心了許多,很多事都需要小王同學自己去慢慢接受。

    饑餓會使人面目全非,以東邊小國為例,凡是听話的都在苦難時期下去盡忠了……

    都是積極上進的大好青年,為了讓小王同學有個心理準備,唐植桐今晚帶著她學歷史。

    歷史中可學的東西很多,但在今晚,唐植桐主要找了些變法的例子,帶著小王同學學習。

    首先,為什麼能成功推行?

    要麼位高權重,強推,這是最笨、最得罪人的法子,極少有人去用,比如王安石、張居正。

    要麼盡量不踫觸既得利益群體的利益,把蛋糕做大,大家一起分果果吃,這種法子推行起來要容易的多,是聰明人的選擇,比如管仲。

    熙寧變法、一條鞭法,為什麼會失敗?

    人走茶涼、人死政息都是表象。

    深層次的原因是動了士族、地主的蛋糕。

    雖然政令是由變法人頒布,但在往下傳的過程中非常有可能走樣,然後被有意的曲解給佃農……

    那時候的佃農可沒什麼文化,他們接觸不到王安石、張居正,接觸到最大的官可能就是里正?

    最後一個問題,都位極人臣了,不變也能富貴,變了反而容易炸雷、危及子孫,反正朝廷不是他們的,那他們明知阻力非常大,為什麼還要去變?

    今來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

    1959年8月24日,處暑,星期一,晴。

    時至處暑,已到了高溫酷熱天氣“三暑”之“末暑”,意味著酷熱難熬的天氣到了尾聲。

    暑熱消退是一�緩慢的過程,處暑節氣雖然還是熱,但氣溫已開始總體呈下降趨勢。

    伴隨著一早一晚的絲絲涼意,不少水果也在這個時節上市,所以這是小王同學最喜歡的節氣之一。

    唐植桐沒有一大早就去找方圓匯報規範手冊的事情,打算先找萬向陽溝通一下相親見面的進展。

    如果萬向陽和舒晴看對眼,那就捎帶著跟方圓提一嘴房子的事情,省下一趟。

    關系到住房,萬向陽沒有等唐植桐去找自己,上班的點一到,就主動過來找唐植桐。

    “陽哥,這是有譜了?”唐植桐一看到咧著嘴不說話的萬向陽,還有啥不明白的。

    “嗯。謝謝!”萬向陽就差笑出聲了,說完從挎包里掏出兩瓶酒,擺在了唐植桐的辦公桌上。

    “陽哥,咱倆之間可不興搞這個。回頭你給老丈人帶過去。”唐植桐趕緊給萬向陽塞回去。

    “那不行,我有錢,到時候再買。”萬向陽搖著頭,說啥也不肯往回拿。

    “陽哥,你要這樣,我可就不管你房子的事了。”唐植桐板起了臉,來到這邊一年,新發展的人際關系里面,唐植桐最感念的首數萬向陽。

    唐植桐是個俗人,雖然投機,但並不影響他是個知恩圖報的人。

    “得 ,我算是讓你捏著七寸了。”萬向陽一听,不情不願的把酒收了回去。

    雄性動物有求偶的本性,男人也不例外,有車、有房、有存款在絕大部分時候都會有優先擇偶權。

    昨天跟舒晴見面,為了博取好感,萬向陽已經夸下了海口,在押運科搞一間宿舍作為婚房,倆人先住著。

    雖然萬向陽來押運科更早一些,但他知道唐植桐在方圓面前說話比自己有份量……

    “這就對了嘛。有計劃嗎?啥時候結婚?”唐植桐看萬向陽把酒收起來,臉上露出笑容,散煙給他。

    “再等等吧,她說回去跟父母商量一下。”萬向陽听到這話,臉上有些許羞澀,畢竟是人生頭一遭。

    “陽哥,表現一下誠意,催著點,你比我年長,結婚這事宜早不宜遲。哪怕撒個小謊,比如單位房子不多,先緊著結了婚的分。”唐植桐斟酌著用詞,甚至幫著找理由。

    結婚這事確實不能拖,萬向陽不清楚原委,但唐植桐知道。

    再過幾個月,最晚到明年,供應再次收緊後,結婚的就會少很多。

    到時候不是男方不想娶,而是女方不願嫁。

    女方在娘家賺的錢都算娘家的,本身也有定量,無論是錢還是定量都能節省一部分出來補貼家用,但嫁出去後,這一切就都成了婆家的,沒法再補貼娘家。

    雖然不好听,但事實就是這樣,傳統的力量很強大,哪怕在四九城,“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仍舊有很大市場。

    “行!那我再催催。”萬向陽不清楚這里面的關鍵,但並不影響他相信唐植桐,相信他不會害自己。

    兩人抽著煙,又聊了幾句,唐植桐送走萬向陽後,才拿著規範手冊去找方圓。

    “科長,這是要出去?”唐植桐剛鎖上門,轉身看到方圓從辦公室出來。

    “外面轉一圈,有事?”大庭廣眾之下,方圓也很注意對唐植桐的稱呼。

    “想跟您匯報一下規範手冊的事來著。您先去忙,我一會再過來。”唐植桐利索的往後退了一步。

    “跟我一塊轉轉吧,邊走邊說。”方圓朝唐植桐招招手,說道。

    “好 !”听領導這麼說,唐植桐立馬跟在了方圓的右後方。

    “手冊寫完了?”方圓一邊往前走,一邊側頭問道。

    “沒有。我高估自己了,有些東西實在寫不來,得讓大家集思廣益,一塊想辦法完善才行。”唐植桐肯定不能將小王同學的原話說出來,只把將責任往自己身上攬。

    “行,我知道了。把手冊給我,這事我來辦。”方圓听懂了唐植桐的言外之意,沒廢話,伸手跟他要筆記本。

    “好 ,謝謝圓哥,給大家添麻煩了。”四下無人,唐植桐麻溜的將筆記本遞過去,臉上掛著笑。

    “你呀,就跟個泥鰍一樣,滑不留手。真以為這種事全堆在�X砩希課液竺嬋隙 盟凳羌 逯腔邸!狽皆材米瘧始潛荊 艨盞懍肆較綠浦餐  成瞎易判Γ 嫘σ 洞笥諗饋br />
    “嘿嘿,泥鰍好,不被抓住,才活的久。”唐植桐放下心來,方圓心中有數就好,小王同學提醒的很及時,現在馬上要跟北邊鬧掰,一長制快隱入水面,兩參一改三結合就要出現了。

    唐植桐給方圓散了顆煙,這年頭吸盒裝煙是身份的標志,也是應酬交際的標配,只有收入尚可的人才抽得起盒裝煙。

    “說吧,還有啥事?”方圓湊上前,點著煙,問道。

    “萬向陽,我朋友,幫過我大忙。”唐植桐護著火柴,也把煙點上,點出替萬向陽開口的原因。

    “我知道,咱倆第一次見面,還是他帶你過來的,你想練槍法也是他開的口。”方圓點點頭,表示自己對他倆的關系有數。

    “陳大姐給他和分揀股的舒晴牽了個線,倆人都比較滿意,接下來可能要結婚。結婚就得有房子住,我這不就來求圓哥了。”唐植桐把事情簡單的給方圓說了一下,主要目的還是求一間房子。

    “行,我回頭給市局打個報告。”方圓痛快的點頭答應下來。

    前陣子發生了一件事,方圓被街道上門做工作,勸說返鄉,說辭都跟唐植桐當初說的一模一樣,很難說這里面沒有人指點。

    由于提前被唐植桐做了工作,方圓回去後也是思前想後、久久不能入眠,他先是去城郊走了一圈,再後來家鄉那邊也逐漸來了信件……

    天下已大定,方圓也是血肉之軀,有家有口有牽掛,思來想去,他沒有答應返鄉。

    這件事,方圓雖然沒有跟唐植桐提,但增進他對這個小兄弟的信任。

    方圓不說,唐植桐自然是無從得知。

    和方圓抽了顆煙,聊了幾句後,唐植桐屁顛屁顛的回去,將好消息告訴了萬向陽。

    萬向陽得知後,又少不了一番感恩戴德。

    農民對于土地非常執著,刻在骨子里那種,城里人則更偏向執著于房屋。

    作為一個被家庭拋棄的新四九城人,萬向陽非常清楚現在住房緊張到什麼程度,唐植桐對此也心知肚明。

    在唐植桐來這個年代的前一個月,也就是唐父剛去世不久的時候,四九城動員吃瓦片的房爺們將出租的房屋交由房管部門統一管理,也就是經租。

    唐植桐看到過一組數據,截止1957年底,四九城中3210戶佔有181000間房(佔全市總私房830000間的21.8%),平均每戶佔有房屋57間。

    你見過無良房東嗎?

    押金不退、電器不修、馬桶不換、房頂漏水卻想著年年漲房租!

    安裝高能耗空調、調高電表轉速,卻收著比商用電更高的電價!

    吃瓦片的跟這幫無良房東差不多的情況,供不應求的情況下,隨意提高租金、不管房屋修繕……

    民怨非常大,這也是推動經租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且不是所有的私房都經租,得滿足十五間以上的門檻,像唐家這種小門小戶,三五間房的,壓根沒人管。

    當然,也有少數房爺立場堅定,就是不經組,最後也是听之任之,沒怎麼著人家。

    反正,據唐植桐所知,租房的百姓是非常支持經租的,拍著手沿街叫好那種。

    對于經租這件事,一幫資本家在又能揚眉吐氣後,鬧的沸沸揚揚,不少都嚷嚷著歸還祖產。

    不少手拿窩窩頭果腹、身無片瓦遮身的人也跟著共情,說得歸還、照價賠償雲雲。

    同樣都是無產者,但隔了幾十年時間,思想差別還是蠻大的。

    總而言之,唐植桐認為經租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是一件好事。

    有人出面解決了私房,總比把問題留給下一代,給子孫留下一大幫房爺要好吧?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方便以後閱讀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328處暑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328處暑並對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