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瞬間無數疑問涌上心頭,謝松眼中露出迷茫之色。
半晌後他看向峭壁之上的長生劍。劍身古樸,不知侍奉過多少主人,不知沾染過多少鮮血。
“我雖然不知道你之前的主人有多厲害,但在我手中,斷然不會讓你蒙塵。”
謝松喃喃自語,長生劍似有所感,兀自顫抖起來,傳出一聲綿長清絕的劍鳴聲。
斬去一應雜念,謝松專心于眼前的石刻文字。
石刻來源于九字,卻比九字要淺顯得多。謝松將其一一拓下,匯總成一本經書。
謝松沉浸其中九日九夜,增減內容,留下其中要素,刪其末枝。
九日之後,經書著成。
謝松頭頂現一朵赤雲,雲中盤旋一道九陽長生妙氣,妙氣托起一本經書。
長生劍震鳴不已,涌出一道赤光落入經書之中。經書頓時霞光艷艷,字句之間流淌微光。
謝松大喜,看來長生劍也希望自己如此做。
他將經書拿在手中,以指代筆在書上寫道︰“《長生小注》。”
纏繞經書的赤霞流光頓時全部涌入四字之中,變作一本普通書籍靜靜躺在謝松手上。
謝松翻閱經書,十分滿意。
這部經書匯聚眾多前人精要,也有謝松新增見解。即便單拿出去,也能作為一部毫不遜色的功法。足以在太玄門中開闢一座新的靈峰。
正當謝松高興是,一旁的東方穆清也即將功成。
十二顆玉珠在其頭頂浮動,每一顆玉珠之上都有一道符文,象征著她對雷法的見解。
東方穆清並不直接從九字中悟得神霄雷法,而是從前人石刻文字中窺見雷法一二精要。
在她眼中所見,陰陽合為雷。
所以她運太和真氣,運化陰陽二氣。二氣交相摩擦,有轟隆雷聲自二氣中傳出。
東方穆清修樂道,其雷法重聲而不重形。陰陽二氣一變,演化十二樂律。雜亂無章的雷聲頓時分化出十二音,合以十二律,演化出十二道雷光。
東方穆清手捏法印,嬌喝一聲。十二道雷光沖入十二顆玉珠中。
早先被她預留在玉珠中的符文大方光芒,玉珠搖身一變,變作十二面玉鼓,隨之震動出聲。雷光涌動間,雷聲一聲高過一聲,如潮音疊浪。
十二重雷聲過後,竟震得這一角山林鳥飛獸走。
雷聲過後,玉鼓變回十二玉珠,連成一串落于東方穆清手中,被她戴在手腕間。
謝松平復體內翻涌的氣血,看向她手腕間的玉珠手串。
碧玉配皓腕,看起來怡神養眼,根本不會有人想到這竟然是一件大殺器。
萬物莫不有形,形體之處,莫不有聲。玉珠以雷聲入道,竟能無聲無息間合入心跳之聲。只要一個不注意,心跳陷于韻律之中,隨之而動,便是把生死交給他人。
只要操控玉珠雷聲者輕輕一弄,震破心髒也不是難事。
“道友以樂律入道,養太和真氣,領悟的雷法卻頗具殺性。”謝松旁敲側擊道。
東方穆清微微一笑,笑容純真無害。
“小女子孤身在外,一無兄弟長輩幫忙,二無宗門勢力依靠,總要有些防身的本事才行。”
摸摸手串,她繼續道︰“此雷名為太和神雷,只要小心些,傷不了什麼人的。不知道道友領悟的是什麼雷法?”
“我嗎?”謝松微微凝神,指尖迸發出一絲閃亮的銀色雷光。
他施展的自然是神霄玉雷,但他對雷法也有自己的見解。
雷主震宮,為東方生發之所。所以雷主造化,運轉天地樞機,澤披萬物。
不過雖說他認為雷主造化,但他的雷法不是打人不疼的。神霄玉雷從純陽中來,至剛至陽,威猛無比,專破一應陰氣邪法。
謝松抖手打出一團神霄玉雷,將不遠處的一團雜草炸成灰燼。草叢中的一只嚙金鼠皮毛被炸的焦黑,慌忙跑了出去。
謝松暗忖,他這一手若是在外界,連成了精的獅子老虎都能打死,在這三皇山中卻奈何不得一只老鼠。
三皇山果然了得。
東方穆清見狀,也想起三皇山中危險。若不是此處有些特殊,兩人早就不知死多少回了。
“既然道友已經將機緣拿到手,不如就此出三皇山去?”
謝松從沉思中回神,搖頭道︰“不急。三皇山珍寶遍地,怎能空手離去?正好我欲煉制一件法寶,正好在這里找找材料。”
“道友想要煉制什麼類型的法寶?”東方穆清問道。
法寶種類繁多,常用的有刀槍劍戟,旗幡塔鐘等等,奇形怪狀的也有不少。
選擇法寶的類型就相當于奠定法寶日後的功能特性等大致走向。
謝松回想起《長生經》中記錄的一應法寶,首列第一的當然是長生劍。但長生劍已經在手,且來歷莫大,謝松怎麼煉制也超越不了長生劍。
而且劍類法寶已經有了赤霄劍,另外常用的有水元如意。霹靂金光鏡要留給金光峰。 蛇印與黃泉有關,不能擅動。最後的青華令也逐漸與自己道路不合。
這一次,他要煉制一件完美契合自己道路的法寶。
謝松思來想去,最終道︰“我欲煉制一件旗幡類法寶,守護自身。”
東方穆清想了想︰“旗幡類法寶以幡為例,一般分兩部分,幡桿和幡面。幡桿的話我記得不遠處有一棵不錯的古樹,只是要冒些險。至于幡面,這里一無絲線二無機杼,著實不好弄。”
“那就先去取幡桿,反正不急于一時。”謝松淡淡道。
東方穆清當即帶他來到上次見到大樹的地方,兩人站在離峭壁五十步以內,不敢再往外。
“你看,就是那顆。”
謝松順著她指去的方向看去,果然見一棵大樹。樹冠郁郁蔥蔥,枝條修長挺拔,葉片青翠欲滴。
乍一看去,確實是一棵靈氣充裕的寶樹。
但謝松留心多看了兩眼,看出了古怪。樹葉之間隱隱現出一根根藤蔓,有一絲絲血氣自藤蔓中飄出。
謝松當即在心中否決這棵大樹。
大樹一看就是吸食血氣而生,與他當初在蠻荒森林中所見的溶命樹類似。他要煉的法寶可是有當做本命法寶的想法,豈能用這種被血氣污濁之物。
謝松放眼觀察,于另一方向看見一棵小樹。
說是小樹也有三丈之高,在這一片古樹中算是矮的。小樹亭亭玉立,只長出九個枝丫,每一個枝丫上長有一百一十一枚葉片,共計九百九十九。
其頂端處有一個小芽鑽出,正要長出第一千枚葉片。
謝松心有所感,就是這棵了,且不能等到第一千枚葉片展開。
此時小樹中匯聚有極其濃郁的純淨靈氣。等到第一千枚葉片生出,必有木精化形而出。屆時靈氣被木精卷走,小樹則輪回凡物。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