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從鮑家街開始

第539章 特別節目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肉都督 本章︰第539章 特別節目

    《雍正王朝》劇組來了之後,工作室變熱鬧了很多,而且隨著來的人越來越多,也越來越熱鬧。

    雖然《雍正王朝》的辦公室地點在電視劇部那邊,但是因為通用車間都在電影部這邊,所以電影部這邊跟他們接觸也比較多。

    本來中戲的學生到工作室這邊,大部分都比較閑,平時沒什麼事情干,而《雍正王朝》那邊正缺人,林娟就去跟蔣夢飛商量了一下,送了幾個學生去劇組幫忙。

    中戲的這些學生專業能力不夠,經驗等同于無,自然不能幫什麼大忙,但是有他們在旁邊搭把手,還是給其他人分擔了一些壓力。

    為了讓學生們能夠更好的融入劇組,並學到東西,林娟這個組長親自過去,帶頭幫忙。

    《雍正王朝》的化妝組總共是七個人,都已經定好了,全部是長春制片廠的化妝師。

    只不過長春制片廠現在有自己的活要干,不可能提前這麼長時間把化妝師給撥過來。

    再者說了,就算是長春制片廠願意把人提前送過來,劉文武都不會同意,畢竟人家過來待一天他就要給人家一天的工錢。

    雖然化妝師的工資不高,但是人數一多,天數一多,工資加起來可就不是什麼小數目了。

    再者說了,現在他們都來周彥工作室了,這里什麼都有,自然更不會讓長春制片廠的化妝師提前過來。

    現在劇組有什麼需要化妝的,基本上都是拜托工作室的妝造車間來幫助完成。

    正好林娟帶著學生在這邊幫忙,那化妝的事情就林娟來對接了。

    一般的小妝,林娟帶著章子怡他們自己就完成了,踫到比較麻煩的,工作量比較大的妝容,她就幫忙協調人過來。

    雖然林娟他們也不是白幫忙,劉文武會給包紅包,但是相較于讓化妝師提前過來,持續發工資,給林娟他們發點紅包實在是劃算。

    因為幫忙多,所以林娟剛過來,就跟胡玫混了個臉熟。

    胡玫也是刻意跟林娟打好關系的,她知道林娟跟蔣夢飛一樣都是周彥的老部下,感情不一般,現在他們既然在工作室扎根,以後少不了要麻煩人家。

    十五號下午,林娟正在給章子怡講不同時代,不同妝容之間的關系,胡玫笑著走了過來,“林主任,在給學生上課呢?”

    林娟笑了笑,“沒有,就是簡單講講,雖然她是學表演的,但是多學一些不是什麼壞事。”

    “哈哈,女孩子嘛,學點化妝的知識總是沒錯的。”胡玫又看向章子怡,“章同學,你可要好好跟林主任學,她參與過的可都是大項目,什麼類型的妝容都擅長。”

    章子怡點頭,“嗯,我一定好好學。”

    林娟則謙虛道,“胡導你過譽了,我現在也還是在學習階段,按照周彥哥說的,我們要學習的還很多。”

    剛見面的時候,胡玫听林娟一口一個“周彥哥”,感覺有點不習慣,總覺得這女孩有點不走正路的感覺。

    不過听了兩天之後,胡玫倒是習慣了,交往下來,林娟給人的感覺還是挺單純的,之所以這樣一直喊周彥,大概是因為關系確實好。

    林娟說的沒錯,周彥確實經常跟他們說,他們要學習的很多。

    雖然他們妝造組的技術已經是全國一流,但是周彥對他們的要求還要更高。

    周彥看過好萊塢的化妝水平,深知國內在這方面還有很長的距離要追趕。

    “是你過謙了,林主任。”胡玫笑了笑,又說道,“你這會兒有時間麼?我有點事情要麻煩你。”

    “什麼事情?”

    “是這樣的話,我這里有場試鏡,想要多些人參與,但是我們這邊的演員不夠,我就想,能不能跟你們借點人?”

    “就是試鏡?”林娟問。

    “嗯,只是試鏡,不干別的,可以麼?”

    “只是試鏡的話當然可以,我帶到這邊幫忙的幾個人,你都只管用好了。”

    “光是這幾個,恐怕不夠用。”

    “不夠用?你要多少?”

    “你有多少?”

    “中戲總共就來了二十個學生。”

    胡玫笑呵呵地說道,“能不能把這二十個學生都喊過來?”

    “我們是有二十個學生,但他們並不是每天都能全部到工作室來,今天簽到的總共九個人,不過等一會兒應該會再來幾個。”

    參與校企合作的學生,來工作室的時間自然要根據他們的課表來。

    不過,基本上,學生只要晚上沒課,傍晚都會來工作室。

    他們傍晚過來,除了到食堂吃一頓晚飯之外,還會去“劇院”排練一些節目。

    中戲的實驗劇院太小,效果不好,而且總是要排隊,因此學生們都願意來工作室這邊。

    工作室的“劇院”地方大,效果好,而且沒人爭搶。

    不僅僅參與校企合作項目的學生會來,這些學生也會帶自己的同學過來。

    所以,林娟說過一會兒人會多點。

    “那就等一會兒再去叫,能來多少要多少。”

    “那行吧。”

    能去幫著試鏡,對學生來說是好事情,林娟自然沒有不允的道理。

    “我們這場試鏡是明天上午開始,不過今天晚上就要提前跟他們對一下劇本,所以能不能麻煩你現在就把他們叫過來,我給他們開個會?”

    “還要對劇本?”林娟十分詫異。

    她也算是個行業老人了,進了這多組,她從來只听說拍戲之前要對戲,卻沒有听說過試鏡的前一天要對戲的,而且還是這麼多人。

    在林娟想來,要這麼多人,肯定都是充當路人甲。

    既然是路人甲,自然是沒有台詞,沒有什麼鏡頭的,就算是正式拍攝,導演也不需要跟這些群演講太多。

    現在是幫忙試鏡,能有什麼要提前溝通的?

    胡玫笑著點頭,“嗯,我習慣提前做準備。”

    听胡玫這麼說,林娟也沒有再說什麼,她轉頭跟章子怡說,“子怡,你先回去我們車間吧,等一會兒把同學們叫過來。”

    章子怡點頭,“好。”

    她答應得挺干脆,聲音里帶著點興奮。

    這兩天在《雍正王朝》劇組這邊幫忙,他們是任勞任怨,沒有絲毫怨言,不過老是干一些雜活他們也很難受。

    現在听到能夠幫著試鏡,章子怡自然高興。

    雖然幫忙試鏡,不至于讓他們演戲,但是能夠近距離觀察別人的表演,並且有可能看到劇本,這對他們來說就已經夠了。

    在章子怡他們眼中,胡玫可是實打實的大導演,平時都是接觸不到的,現在如果能夠跟在胡玫後面近距離學習,對他們來說自然是好處多多。

    ……

    胡玫帶著學生們對戲的時候,林娟去看了一會兒,沒發現什麼特別的,跟章子怡他們囑咐了幾句就下班了。

    要是平常,她今天肯定留下來多陪學生們一會兒,但是今天晚上她有比較重要的事情,急著過去。

    林娟騎著車出了園區大門,騎到新街口北大街路上,穿過北三環,然後沒騎多遠,就鑽進一個胡同里面。

    從胡同口往里,大概三十多米,有一個四合院的大門正敞著,林娟人還沒到就听到里面嘰哩哇啦的說話聲音了。

    她將自行車在門口一停,笑盈盈地走了進去。

    院子里面這會兒聚集了七八個人,見到林娟來的,都笑呵呵地跟她打招呼。

    “林干事來了啊。”

    “今天林干事來的挺早啊。”

    林娟笑盈盈地回道,“剛下班就過來了,就你們幾個,其他人呢?”

    “大概還要一會兒,而且今天本來人就不是特別多,也就二十來個。”

    “只有二十來個麼?”

    “嗯,這段時間根據地變多了,人員也分散了。”

    “這也好,之前大家不都嚷著有點擠麼?”

    “是啊,我感覺人太多了不好,好在褚長松家的電視夠大,不然人一多,什麼也看不到。”

    他們所在的這個四合院不小,院子中間擺了桌子,上面放了個彩色電視機。

    這個電視機屏幕應該有三四十寸,比主流的彩電尺寸要大一些。

    在電視機的前面,還放了不少小馬扎,那七八個人這會兒就坐在小馬扎上。

    林娟笑了笑,也找了個小馬扎坐下。

    坐下之後,她問道,“節目不是七點半開始麼?這會兒不找點東西看看?”

    坐在她前面的一個女生點頭道,“嗯,剛才你沒來的時候,許永科提議說重溫一下周老師之前的燕京演唱會,但是我更想看周老師在東京的演唱會,林干事你呢,想看什麼?”

    “我都行。”林娟笑道。

    那女孩撇嘴,“你每次都這樣說。”

    “不如看看《遙遠的旅途》錄像帶,那個比較有意思。”

    “嗯,是的,那個比較有意思。”

    這個提議得到了大部份人的響應,隨後大家就決定看這個了,一個男生起身在抽屜里面找出一個錄像帶,放進了錄像機里面。

    《遙遠的旅途》便是之前野村秀他們采訪周彥時,制作的那卷錄像帶,這錄像帶在大陸也有售賣,而且銷量尚可。

    雖然在場的人都已經看過很多遍這卷錄像帶,但是再看一次,大家還是非常喜歡。

    林娟也用手抵著下巴,十分認真地看著電視機屏幕。

    四合院里面的這些人,都是燕師大周彥後援會的成員,而這個四合院便是其中一個成員的家。

    這個成員家庭條件不錯,平時家人都住其他房子,他就把院子貢獻出來做後援會的根據地。

    主要是他家有個大彩電,還有一套音響設備,平時成員們喜歡湊到一起看周彥的視頻,听周彥的歌曲。

    如果踫到有什麼節目,他們也會湊到一起看。

    今天他們之所以湊到一起,是因為晚上七點半央視3套《音樂橋》欄目有一個跟周彥有關的專題節目。

    節目之前就預告過,所以他們相約今天一起來看節目。

    林娟加入後援會其實沒多長時間,也就是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踫到了後援會的人,好奇過來參加了一次集會,便也加入了後援會。

    雖然加入時間不長,但是因為她年紀稍微大點,而且還貢獻出不少周彥的物料,所以大家尊稱她一聲“林干事”,事實上,她在後援會沒有任何職位。

    隨著時間推移,四合院的人越來越多,七點二十的時候,人基本上來得差不多了。

    四合院的主人褚長松看了看時間,把錄像關了,然後把電視調到央視三套。

    雖然是七點半的節目,但是他肯定要提前調好,防止出問題,把節目給錯過。

    《音樂橋》之前是上一期《音樂知多少》的重播,節目很快結束,之後就是老長時間的廣告。

    這年頭電視廣告很多,一些電視台每天正兒八經放節目的時間都沒有廣告時間長,還有些電視台,幾乎是專門放廣告的。

    即便是央視的頻道,也不能免俗,節目與節目之間廣告非常多。

    一直到七點三十二分,《音樂橋》節目正式開始。

    其實跟周彥有關的專題節目有不少,別說是三套,就是一套之前就花時間報道過周彥。

    只不過不管是哪個專題節目,好像都沒有真正地把周彥的事情講清楚,畢竟節目篇幅有限,通常只能偏重某一點來展開。

    所以只要有周彥的專題節目,大家都會很認真地看。

    央視三套是戲曲•音樂頻道,這個節目又叫《音樂橋》,因此今天的專題自然也就主要跟音樂有關。

    節目的開頭,是一段合集,里面有好幾個視頻組成,分別是周彥的《許三觀》獲得孫中山誕辰130周年優秀作曲大賽二等獎頒獎、席琳•迪翁在舞台上演唱《all&ne》、《瑪利亞•凱莉》在演唱會上唱《young and beautiful》以及鋼琴少年樂團在無線電樂城表演的畫面。

    這一段畫面過去,鏡頭轉到演播室里面,主持人劉璐端坐在演播室里,笑著說道,“觀眾朋友您好,歡迎收看音樂橋節目,今天的節目,我們將帶您認識天才音樂家周彥。”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1990︰從鮑家街開始》,方便以後閱讀1990︰從鮑家街開始第539章 特別節目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990︰從鮑家街開始第539章 特別節目並對1990︰從鮑家街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