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從鮑家街開始

第504章 我對動畫片不是很了解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肉都督 本章︰第504章 我對動畫片不是很了解

    這幾年國外引進的動畫片確實是過于強勢,把國內的動畫片空間壓縮了很多。

    現在國內的孩子們,看的都是《聖斗士星矢》、《櫻桃小丸子》、《忍者神龜》等動畫片,去年部份地區播放的《灌籃高手》反響也十分好,今年有越來越多的電視台要播,應該很快就會在全國出名。

    除了這些動畫片之外,孩子們現在最迷的就是奧特曼。

    如果說,動畫片領域,中國還有點生存空間,那麼特攝片領域,中國是一點經驗都沒有,整個市場都是奧特曼的。

    周彥記得,上一世上滬美術電影制片廠為了尋求生機,也動手改革了,還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以及時間制作了中國第五部長篇動畫片《寶蓮燈》。

    《寶蓮燈》的制作陣容非常強大,導演是動畫泰斗常光希,配音有崔杰、雷恪生、馬精武、丁嘉麗、姜文等人,很多後期的制作,都是故事片的資深人士。

    動畫片拍了三四年,投入一千二百萬成本,最終收益還算不錯,票房有兩千五百萬。

    其實這個票房,這部動畫片是不虧本的,畢竟動畫片除了票房之外,其他方面的收益還有很多。

    作為中國第五部動畫長篇,《寶蓮燈》在電視方面的收入肯定是還比較可觀的。

    但是恐怕也只能說是不虧本而已,根本賺不到什麼錢。

    國內現在的IP運營沒有商業化,根本無法變現,後續基本只能靠電視播出收入。

    可以說,這部動畫片給了希望,卻給的不夠,上美廠並沒有因為這部動畫片得到拯救,甚至經此一役,本來吊著的一口氣直接散了。

    原因也很簡單,上美廠想要改革,卻依舊被禁錮在體制里面,他們做出來的東西,無法適應當下的動畫經濟形式。

    他們的改革,目的是要商業化,但是做出來的卻並不是一部真正的商業化作品。

    《寶蓮燈》確實算是成功了,但是它的成功幾乎可以說是沒有辦法復制的。

    如果是因為上美廠的名頭,不是中國第五部動畫長片的噱頭,姜文、徐帆、寧靜那些知名演員憑什麼都跑來給你配音?上美廠根本沒有辦法給出可以匹配這些演員名氣的片酬。

    還有那些優秀的制作人員,不就只有上美廠才能召集,並且付出比較低廉的報酬。

    如果換個制片方,恐怕《寶蓮燈》的制作成本要翻個倍都不止。

    這就是為什麼說《寶蓮燈》根本不是一部商業化作品,整個制作過程,看不到一絲商業化的氣息。

    真正的商業化,應該是上美拿著劇本去找投資方,而投資方看到了劇本的商業潛力,決定投資。

    然後他們再用這些錢,去找人,給每個參與者相應的片酬。

    如此一套流程下來,就算是動畫片不賺什麼錢,其實也沒什麼關系,只要不虧大錢,都是有希望的。

    因為模式很好復制,只要願意繼續投入,下次大有希望成功。

    《寶蓮燈》的模式無法復制,而且耗時非常長,那它就不可能成為拯救中國動畫片的良方。

    其他人沒有辦法像上美廠一樣,不花幾個錢就請到一眾大咖,而那些大咖也不可能一直都為愛發電。

    光是一部《寶蓮燈》就夠了,後面再有其他類似項目,要是再不給錢,大家就未必願意來了。

    如果想要讓中國動畫片得到長久的發展,就必須找到一條“工業流水線”,確保能夠持續生產高品質的動畫片——即便不能保證高品質,也要保證品質是穩定的。

    當然了,這只是前提,除了要保證制作優秀的作品,還要保證這些作品能夠賺到錢,這就務必打造一條成熟的商業化鏈條來支撐IP商業價值變現。

    周彥無心討論上美的情況,只是笑呵呵地說道,“我對動畫電影還是了解不多。”

    徐風見周彥對這個話題興趣不高,便點點頭,沒有再說這個話題,轉而問起了今天晚會的情況,“今晚有哪些節目?”

    “無非就是唱歌跳舞唄。”

    “你們工作室還有誰跳舞?”徐風意外道。

    “是中戲的學生,工作室跟他們學校弄了校企合作,這次年會他們也出了節目,其中就有舞蹈。”

    徐風笑道,“這以後你再選演員,也方便了,直接去薅就行了。”

    “我就是這樣想的。”周彥點點頭,又說,“我還準備跟燕京電影學院搞個校企合作,每年弄些短片項目。”

    “怪不得中戲願意跟你搞校企合作,看來你是跟他們說了短片項目吧?”徐風一下子就看明白了問題的關鍵。

    “知我者,風姐也。”周彥哈哈一笑,“這個短片項目對他們很有吸引力。”

    “那是當然,對于中戲的這些學生來說,可能短片的吸引力要比一般長片的吸引力還要強。如果一二年級就能拍幾部短片練練手,對他們來說好處很多。而且相較于表演系的學生,估計導演系會更感興趣。不過你這樣幫人家培養學生,就不怕培養好了,不為你所用?”

    周彥聳肩道,“沒關系,本來也沒指望靠著校企合作把學生綁在我們公司,事實上,我也不缺那些演員。”

    這是周彥的真實想法,他對中戲的那些未來明星保持著謹慎的態度,因為他覺得一個演員是否能出名,不僅僅取決于他們自身的能力,跟機遇也有關系。

    只要工作室能夠保持制作優秀作品的能力,演員是最不缺的,相對而言,他更想收羅的是優秀的幕後人員。

    在周彥的觀念中,沒有任何一個演員是不可代替的。

    “你這口氣倒挺狂。”徐風笑了笑,“不過這話由你來說又似乎合情合理,你當然是不缺這些演員,反倒是這些演員都想要拍你的戲。”

    周彥連續幾部電影票房大賣,人氣一時無兩,別說是這些還沒畢業的學生,就是已經成名的演員們,也沒幾個不想參演周彥的電影。

    就連鞏莉,之前跟周彥打電話的時候,也說過有機會要跟周彥再合作一把。

    听得出來,她並不是開玩笑,而是十分認真地在說這個事情。

    跟張一謀分開之後,鞏俐現在在國內能合作的導演已經不多了。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之後,鞏俐接了兩部戲,一部是《風月》,還有一部是《中國匣》,前者導演是陳凱歌,後者是個外籍導演。

    現在這種情況下,國內也就只有周彥、陳凱歌這些導演能跟她合作了。

    倒也不是鞏莉這個人勢利眼,只挑大導演,只不過到了她這個位置,已經很難跟普通導演合作。

    先不說普通導演水平如何,一般的導演也拿不到好的投資,制作上很難保證,也請不起鞏莉。

    假如她還想再更進一步,必須保持跟這些有希望走出國門的導演合作。

    所以除了這兩部電影之外,鞏莉現在還沒有接其他電影,拍戲的頻率跟以前大不相同了。

    前幾年,她基本上每年都有兩三部電影在拍,一年到頭絕大部分時間都在組里面。

    現如今國內的這些知名導演中,相比之下,鞏莉最希望能跟周彥合作,畢竟兩人關系很不錯。

    周彥也挺想跟鞏莉再合作一次,只不過暫時沒有好的機會。

    兩人正聊著天,余樺推著史鐵笙走了過來。

    “呦,徐總來啦。”余樺笑著說道。

    因為周彥,徐風經常見到余樺跟史鐵笙,彼此也算是熟人了。

    “余樺老師,鐵笙老師,今天有沒有想法上台貢獻個節目?”

    余樺呵呵一笑,“我倒是想上去獻丑,就是渾身上下沒有一點才藝。”

    史鐵笙也笑道,“之前我倆商量著,是不是要提前練一個胸口碎大石,今天上台給大家助助興,但是思來想去,還是覺得快過年了,讓大家見血不太合適。”

    尋常史鐵笙是不愛開玩笑的,今天忽然听到史鐵笙開玩笑,徐風一下子就被逗笑了,她笑呵呵地問道,“那不知,你們倆之前打算讓誰躺著,讓誰掄錘子?”

    “那肯定是我,鐵笙腿腳不便。”

    “我腿腳雖然不便,但是不妨礙輪錘子。”

    “你掄錘子雖可,但怎麼能把大石頭放在我胸口上?”

    “這無妨,你可以抱著石頭再躺下,省了我搬石頭。”

    兩人你一言我一句,斗嘴斗的不亦樂乎,徐風在旁邊听得樂不可支。

    周彥也露出了笑容,難得看到鐵笙這麼高興。

    這兩年鐵笙心情好多了,身體也隨之好了不少,余樺經常帶他到工作室這邊走動,讓他心情舒緩不少。

    幾人聊著天,廠房里面人越來越多,中戲的那些老師也來了,周彥忙著去招待。

    余樺跟史鐵笙見周彥在忙,便沒有再打擾,余樺推著史鐵笙朝著觀眾席走去,他想提前看看一會兒演出開始的時候坐哪兒。

    史鐵笙坐著輪椅,方便上去,肯定要坐第一排,而又不能坐第一排里面,很多時候他都是在過道的位置找個空地把輪椅停下來。

    不過余樺走到觀眾席邊上,就眼楮一亮,指著第一排中間的一個空檔說道,“咦,這里恰好有個缺口,能給你停輪椅。”

    史鐵笙順著余樺手指的方向看去,觀眾席中間靠左的地方,第一排出現了一個缺口,大概就跟一個座位的大小差不多,這個位置確實十分適合停輪椅。

    還沒等史鐵笙開口,余樺就推著輪椅走了過去。

    到了缺口處,余樺將輪椅倒過來,直接推進了缺口。

    輪椅停進去之後,兩邊大概各有十公分的空間,可以說非常合適。

    而在缺口的左邊,有兩個座位,余樺直接走到旁邊坐著,從後面看起來,就好像他們倆都在坐在座位上一樣。

    看著自己被包裹在第一排缺口當中,史鐵笙看了看周彥的方向,眼中閃爍異樣的目光。

    他當然已經猜到,這個缺口就是周彥特意為他留的,就是為了方便他來看演出。

    余樺當然也猜到了,不過他沒有說出來。

    這就是余樺的聰明之處,他平時從來不避諱跟史鐵笙腿有關的話題,就像剛才斗嘴的時候,他可以十分自然地說史鐵笙腿腳不行。

    而恰恰是他這樣不避諱,史鐵笙跟他在一起的時候才會感到自在、舒服,反倒是身邊其他人看他時的那種小心翼翼讓他內心難受。

    不過余樺知道,他可以毫不顧及地說史鐵笙的腿,但周彥為史鐵笙付出的,無需他再刻意跟史鐵笙提醒,這不僅僅會給史鐵笙壓力,也會給周彥壓力。

    他們之間的關系,放在心里即可。

    此時余樺只是喜笑顏開地說,“以後咱們再來看演出,我跟周彥就可以一人一邊,當你的左右護法了。”

    史鐵笙笑道,“以後也不知道多長時間能來這邊一次。”

    樂團平時的排練都在練功房或者錄音棚,大概不會特意來這邊,所以在史鐵笙看來,除了這種大日子,平時恐怕不會看到什麼演出。

    “你大大錯了,我听說他們跟中戲搞了個校企合作項目,以後說不定中戲的學生也會來這邊演一演話劇之類的節目。還有樂團那邊,有時候排練的不止一個節目,管弦樂隊跟民樂隊又是分開的,肯定會有人來這邊排練。”

    史鐵笙覺得余樺說得挺有道理,便點頭︰“嗯,這話沒錯。”

    “當然沒錯,周彥這個人你不了解麼?他雖然有錢,但不是會浪費錢的人,他既然花錢弄了這個小劇院,後面肯定用到的機會很多,說不定除了排練之外,還會有正式演出。”

    如果周彥听到余樺這話,肯定要給他豎個大拇指,因為周彥就是這樣想的。

    小劇院弄起來了,里面還有大幾百個座位,要是一年到頭就這樣放著,周彥可不願意。

    所以周彥打算,以後沒事可以舉辦一下活動,比如給王立宏這類公司新簽的新人辦一辦歌友會,還可以定期辦音樂會。

    听到余樺這麼說,史鐵笙也很高興,他腿腳不便,平時沒辦法出遠門,現如今除了讀書讀報之外,最愛的就是來周彥工作室這邊溜達。

    在這里,他不僅能夠看書,而且還能听音樂,如果以後能經常看到其他演出,自然是更加愜意。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1990︰從鮑家街開始》,方便以後閱讀1990︰從鮑家街開始第504章 我對動畫片不是很了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990︰從鮑家街開始第504章 我對動畫片不是很了解並對1990︰從鮑家街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