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淼被他含著唇瓣,模糊“嗯”了一聲。
    良久後,換氣時,她問他︰
    “咱們多存點錢,以後要是機械廠干不下去了,咱們自己花錢把廠子盤下來,你覺得可行嗎?”
    陸淼隱約記得,八十年代很多國營廠子遭不住外企沖擊,不是關閉,就是賣股轉民營。
    要是把廠子盤下來,經營權在他們自己手里。
    話語權也在他們自己手里。
    工人能干就干,不能干就趕緊走人。
    到時候都能自己做主,情況應該會好些。
    “這件事先不著急,看看局勢再說……要真干不下去了,我也打算先休息一段時間。”
    陸淼點點頭,很支持他這一觀點,便也不再多言。
    她掙開他解衣服扣子道︰
    “趕緊睡覺了,我要上炕暖暖,腳好冷!”
    “好。”
    傅  佑繾綣低笑,脫了外衣跟在她後頭上了炕。
    ……
    不用早起上班,陸淼的時間一下子慢了下來。
    每天睡到上午十點起,吃完飯就上廠房小院轉轉。
    趕上天氣特別好了,偶爾還搬著椅子在院里曬曬太陽。
    去年年底轉了家里的戶口,傅  佑單位那邊當時就走流程,領了供煤證。
    供煤證一般分兩種。
    有一到三人戶的,還有四到六人戶的。
    一到三人戶的,每月供應量在一百到一百五十公斤。
    四到六人戶的,每月供煤量通常在一百五到二百五十公斤。
    過去陸淼在陸家的本子上,一家子算三人戶。
    現在陸淼跟傅  佑一個本兒,陸家還是算的三人戶。
    而半大點的孩子不算人頭,陸淼和傅  佑也是按照三人戶這麼算的。
    傅家小院算是比較柴火的。
    平時四季做飯,旁人家扣扣搜搜撿著柴火棍兒一起燒,每個月最多消耗八十到百來斤的煤。
    傅家小院直接兩百斤起步。
    就怕冬天天氣冷,不好捱。
    傅  佑的供煤證下來後,每個月兩張供應證累計三百公斤的煤,都足量的買回來。
    廚房和外頭屋檐下,都堆了不少。
    平時就用雨布和唐梅搜羅拼接的一些碎布頭罩著。
    越靠近年底,辦喜事的就越多。
    怕後頭忙起來,抽不出空閑去買煤,唐梅就說讓陸淼看著孩子,她去零售點買這個月的供應。
    慢慢往回拎點兒,能拿多少就先拿多少。
    省得回頭家里的男人們回來,也是要侍弄半天。
    陸淼隨唐梅安排,轉頭就帶著柏川去了廠房小院那邊。
    供煤站黑  的,不說髒死了,大冬天的來回干這活兒,也得出一身汗。
    陸淼一貫的嬌氣挑剔,這活兒誰去干都行,反正她不去。
    在家和廠房小院虛度了小半個月,教會梅子幾種新的串珠方法。
    陸淼心血來潮的,又坐不住了。
    她收拾收拾買了幾份品質不錯的茶磚,起大早拜訪了幾位之前拜訪過的手藝老師傅。
    跟人說笑、嘮嗑,去過幾次,就開始跟在老師傅身邊打雜、摸起了傳統手藝。
    什麼花絲瓖嵌、掐絲琺瑯畫、絨花、纏花、燒藍等。
    就連剪紙,她也學了幾樣。
    基本上除了類似刺繡那種需要超多時間和耐心的非遺文化,她都摸了個遍。
    也並不是真的熱衷于想要成為什麼非遺傳人。
    只不過是體驗體驗罷了。
    就像之前詹部長一直很不理解,商和政,陸淼為什麼那麼執著的選擇從商。
    那麼聰明的一個人,難道眼界就真的止步于此了嗎?
    答案當然不是。
    選擇哪一個,對陸淼來說根本沒什麼所謂。
    即使沒有現在的二選一,國英社的工作她也不可能做很久。
    因為她自身就是一個隨心所欲的性格,想的到一出是一出,想干什麼就干什麼。
    比起別人怎麼想,她更在乎自己要什麼。
    功名利祿,她若堅持,自然能走到更高的位置。
    可繁復的忙碌下,幾乎見不到家人,參與不了孩子的世界,這是她想要的嗎?
    她是人,不是機器,是人就需要情感的慰藉。
    這就是她的生活態度和處世觀念。
    誰想要向上,都不是錯。
    但如果完完全全的執著向上,窮盡一生也是追求不完的。
    保證一定的社會階級,能夠遠離絕大部分的奇葩就可以了。
    這就是陸淼的生活態度和處世觀念。
    她早體會過極致的富裕,沒有什麼東西能真的打動她,讓她去執著。
    話再說回來。
    時間充沛,人自由下來,陸淼在京北各個老院兒、非遺文化館里串門逗留。
    家里爸爸也好,老公也好,有空到點兒了就來接她。
    沒空她就自己坐公交車出入。
    日常想干嘛干嘛,日子簡直不要太舒坦。
    但愜意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很久。
    陳向東那邊帶來了消息。
    之前陸淼委托他幫忙看看有沒有地方能租或者買到大平層。
    陳向東蹲點轉悠了很多地方。
    京北這兩年來,確實有不少地方都在蓋高樓,近期竣工的也有。
    但那些高樓,不是政府內定辦公用的,就是單位自建辦公或者是員工住房。
    別說是找到合適的地方,現在就是隨便想買個什麼樣的,也是買不到的。
    陸淼斟酌很久。
    這個時代要起來一棟高樓,得好幾年的時間。
    而依照現在的政策條件來說,預期想買的那種寫字樓大平層,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估計都是不太現實的。
    要是實在買不到,那就只能先放一放,平時有機會再看看別的。
    也是這個關頭上,家里那邊傳來了消息。
    陸遠征那邊的房子分下來了。
    分房跟職位、軍餃掛鉤,他身份特殊,分的院子自然沒得說。
    就在故宮南門那邊上。
    怎麼概括這個東西呢?
    景山公園在故宮後面。
    京北的軸線中心點就在景山公園。
    常听人說東、南、西、北二環里,二環外,三環、四環、五六環。
    那院子臨著故宮和軸中心點,說是零點五環都不為過。
    你就說地理位置好不好吧?
    再說大小。
    陸淼去看過,紅柱、廣梁門、抄手游廊、垂花門,是非常標準且房屋構造都保存得很好的三進制四合院。
    彎來繞去,佔地面積不小于五百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