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敏回來了吧?情況還好吧?”
    陸淼進屋給陳桂芬倒水,趁機問了一嘴。
    陳桂芬搖頭,嘆氣道︰
    “接回來有兩天了,腫消了些,但是吃飯總張不開嘴,張大了扯著疼,哭著鬧心。”
    “熬點流食……就是湯湯水水的,用調羹吃行不行?”
    “現在是這樣的,要不然油米不進,別說小孩,就是大人也熬不住。”
    陸淼點點頭,讓陳桂芬別著急走。
    按道理來說,敏敏這種情況,陸淼作為嬸嬸、嬸娘,是該過去探望一下的。
    但是眼下情況復雜,她跟趙蘭香才起過沖突。
    趙蘭香剛被送回趙家,她這個時間段過去,多少有點不合適。
    陸淼打消過去看望的念頭,進屋包里點紅棗雪蛤,還有冰糖給陳桂芬。
    跟陳桂芬說了做法後,讓她回去做給敏敏吃。
    听了功效,又听做法,那麼繁瑣,听著就不像是普通人吃的東西。
    陳桂芬有點不敢接︰
    “這個貴重吧?你還是留著自己吃吧,她人小,吃不了這樣好的東西。”
    “是知青老家那邊捎過來的,只是南邊這邊沒有……沒那麼夸張。”
    陸淼把她手按了回去。
    “重要的是敏敏早點養好,錢多錢少是次要。”
    “她那個親娘……哎!真趕不上你這沒有血緣的嬸娘一星半點!”
    陳桂芬收下東西,紅著眼抹了一把眼楮。
    “大人是大人,孩子是孩子,我還分得清。”
    陸淼搖搖頭。
    “不過這話,嬸嬸以後還是不要說了,被听見了不好。”
    陳桂芬連忙點頭。
    又抱了會兒大寶二寶,陳桂芬非給這邊留了二十個雞蛋才走。
    傅  佑第二天一早出門。
    他早起收拾,把平時陸淼起來要用的東西都準備齊全了。
    要走時陸淼還沒起,他心里不舍,回房間纏著陸淼親親摸摸膩歪了好一會兒,才甘心走。
    臘月十五下午兩點的火車,一路搖晃,臘月十六下午六點,傅  佑才下車到京北站。
    首都的火車站不知道比縣里的火車站大了多少倍,人流量更是倍增。
    傅  佑沿路看路標出車站,從軍大衣口袋摸出陸淼一早寫好的條子,按照條子指示去找公交車。
    京北站和陸家相隔不遠。
    算上中間找公交站牌的時間,也就半個鐘頭,傅  佑就在條子上提到的明城牆遺址公園附近下了車。
    以馬路對面的城牆遺址為方向參考,傅  佑打量了幾眼,尋準一個巷道路口走了進去。
    冬季天黑的早,外面淅淅瀝瀝飄著雪花,冷的厲害,路上行人也少。
    傅  佑摸瞎走了一段,趕上巷子里一戶人家家門大敞,還亮著燈。
    他上前扣響門環,禮貌打听。
    他身量挺拔又魁梧,手里提著藤箱,身上穿的還是干淨氣派的軍大衣。
    看不出是南方人,也不像是鄉里過來投奔親戚了。
    院里主人家把他當做是哪家參與部隊回來的孩子。
    後面一听他找陸校長家,主人家心里思忖他是不是陸校長的學生,或者是給寶丫頭安排的相親對象什麼的,熱切的給指了路︰
    “小同志,你順著這條道兒繼續往前走,約莫過去五六個門兒,看見有戶人家門角上方釘著五角星的軍屬牌,那就是陸校長的家了!”
    “謝謝。”
    “甭客氣,有空來家里坐,呵呵。”
    巷子里的鄰居還挺熱情的。
    傅  佑客套應了聲好,提著鼓囊囊的行李繼續往前走。
    走過去幾道門,果然就看見有戶人家的門上釘著五角星鐵牌。
    院門反閂著,傅  佑敲響門環。
    “來了!誰呀?”
    屋里,唐梅收起針線筐,裹了件棉衣往外走。
    陸遠征忙著學校的事,已經有一陣子沒回來了。
    唐梅以為是陸遠征回來了,拉開門看見門口站著的人,一下子破了音,趕緊把門拉到最大,請人進來。
    “小傅!你怎麼來了?”
    “來前也沒打個電話打聲招呼?家里都安排好了沒?”
    傅  佑進了院子,唐梅還在往外看。
    傅  佑知道她在看什麼。
    “孩子太小,坐火車受罪,我就沒讓淼淼和孩子跟著一起回來。”
    傅  佑主動把責任攬在身上。
    “你安排的不錯,火車二三十個小時,大人都遭不住,更別說小孩。”
    唐梅短暫失落,很快插上門栓。
    “屋里點了爐子,快快,快進去暖和暖和去。”
    “嗯。”
    “車上下來還沒吃飯吧?你坐會兒的,我去給你弄點吃的。”
    “好。”
    傅  佑也沒客氣,掀開厚重門簾進了正廳。
    廳里燒著爐子,鋪面的暖氣緩和了他凍僵的臉。
    環顧一圈,廳里大桌子上擺了不少喝水的缸子,反倒是一側沙發前的玻璃藤編桌是空的。
    傅  佑提著箱子走過去。
    把帶來的東西,什麼臘肉、蜂蜜、菊花茶、豬肉鋪等等,一一拿出來放好。
    唐梅端著一大海碗的煎蛋掛面進來,看見小桌上滿滿當當的東西。
    她沒忘記先前傅  佑和陸淼還寄了好幾次錢回來,忍不住嘮叨了幾句︰
    “都拿的什麼?怎麼拿了這麼多過來?”
    “你倆自己不踏實過日子,把家底兒都給搬空了。”
    “沒……就是之前養的那兩頭小豬仔,前陣子殺了一頭,家里也沒什麼好拿的,就做了一點臘肉帶給你跟爸嘗嘗。”
    傅  佑坐上大桌子吃飯,唐梅給他洗了茶缸子,要泡紅糖水。
    他連忙道︰
    “姨媽別忙活,我不喝糖水……你把缸子給我,我渴了自己倒。”
    唐梅就把缸子給了他,轉身去沙發前收拾︰
    “忙活一兩年就養出來兩頭只,沒留點自己吃,都拿到這里來做什麼?小寶和孩子正是需要營養的時候,你說你……”
    “家里還有一頭豬,年底還會再殺,夠吃。”
    “那還不用交任務豬了?”
    “交了也夠。”
    傅  佑說︰“豬養的肥。”
    隊里其他人家養的豬,能有個一百八十斤就很了不得了。
    他們家的豬,要比那些人養的,還要重個百八十斤,肥花還多。
    臘肉經過風和太陽晾了一陣子,外面摸著硬邦邦一條。
    唐梅原本懷疑,隨手拿了一條拆開油紙,看見里面二三指寬的肥油皮,驚訝的說不出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