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見驛道遠處幾匹快馬疾馳而來,其中兩人的打扮不像似南朝人士。
這幾人在城門前下馬,向守城軍士道︰“我們是北魏使者,要拜見你們大王,有要事稟告。”
梁朝雖和北魏交戰,兩國之間互通來使,也是尋常之事。
守城軍士將他們身上檢查了一遍,並沒發現兵器,道︰“你們在此等侯。”隨即進城稟告去了。
宋逸峰道︰“剛打完仗,北魏使者來做甚麼?”眾人搖搖頭,都不知道。
高景澈道︰“我們去問問王爺,不就知道了。”
眾人點頭稱是,便進了城,回到了刺史府。
高景澈道︰“蘭君,還是你去問王爺,我們不方便問。”
沈蘭君點點頭,她走到書房,並沒見到蕭宗,問門口的親兵︰“王爺又不在?”
親兵道︰“回稟王妃,王爺出去了。”親兵是蕭宗的貼身護衛,自然知道沈蘭君的身份,不敢有所隱瞞。
沈蘭君道︰“王爺去哪里了?”
親兵道︰“王爺剛才帶著兩名護衛急匆匆的離開了,至于去哪里了,王爺沒說起,小的不知。”
沈蘭君心道︰有什麼事情這麼著急,只有明天再來了。
她回到房間,府內僕人早已端來了飯菜,她用過午膳,問僕人︰“王爺有沒有用過午膳?”
僕人道︰“小人剛才給王爺端去飯菜,有人來見王爺,王爺一口沒吃就走了。”
沈蘭君道︰“是誰來見王爺?”
僕人道︰“是守衛城門的軍士。”
沈蘭君問道︰“他們說了什麼?”
僕人道︰“好像說是什麼使者,小人沒听清楚。”
沈蘭君心道︰就是在城門口踫到的北魏使者,宗哥哥勤于公務,連飯都不吃了。
她走出房間,在府內閑逛,刺史府內院並不大,走過一處庭院,便到了“議事堂”。
她朝堂內望去,見堂內空無一人,蕭宗並不在里面,她心道︰宗哥哥往常都在議事堂里處理公務,接待來訪客人,怎麼今天不在這里接待使者,真是奇怪。
她在門外等了一會,還是沒見人影,當天晚膳時,她還是沒見到蕭宗,只見蕭宗隨身的護衛回來,她問道︰“王爺呢?”
護衛道︰“王妃,王爺被城中的崔員外請了去,晚上不回來吃飯了。”崔員外是彭城門閥世族。
沈蘭君道︰“知道了。”只得回房休息去了。
第二日一早,蕭宗叫她到“議事堂”,她走進堂內,大堂內彭城的將領和官員都在,她的三位師兄也在。
蕭宗見到她,示意她在身邊坐下,對堂上眾人道︰“諸位將領、官員,本王今日召見大家,是有要緊事情商量。”
大堂內諸人心中搗鼓,都不知道什麼事情。
蕭宗續道︰“皇上命本王暫時管轄徐州,本王當竭盡心力,為皇上分憂,徐州平定不久,百業待興,內有饑民為憂,外有北魏虎視眈眈。近日,本王又接到探子來報,雖然北魏安樂王被打敗,帶著殘部而去,可北魏朝中安豐王元延明和臨淮王元𨘥@ 謖 儔 恚 就豕爛 竅亂徊劍 急腹ヶ蛐 蕁1就蹺 舜聳氯找狗乘跡 袢戰心忝槍 矗 竅胛飾誓忝怯惺裁春玫耐說屑撇擼俊 br />
大堂內諸人听到又要打仗,都大吃一驚,面面相覷,心想先前與安樂王大軍交戰,已經是精疲力竭,整個戰爭過程真是險象環生,城中糧草和兵馬都快要耗盡,現在又要對上安豐王元延明和臨淮王元𨘥@拇缶 飪扇綰問嗆謾 br />
諸人心中忐忑不寧,大堂內一陣安靜。
蕭宗心知諸人心思,只得對心腹大將胡龍牙道︰“胡將軍,你先來說說。”
胡龍牙嘆了口氣,面有難色,道︰“王爺,前番大戰過後,城中七拼八湊,全部加起來也只有兩千人馬,有一半還是之前打仗時受傷的士兵,這可怎麼辦?”
蕭宗道︰“兵馬方面,本王已經派人去建康請求援軍,父皇會派遣精兵良將支援,再者,也向揚州調集了三千兵馬,先鋒部數日後就會到達彭城。”
胡龍牙道︰“若是陳慶之將軍在,就可以協助我們一起對抗北魏大軍了。”
蕭宗望向朱異,道︰“朱先生有良策嗎?”
朱異道︰“彭城與揚州、建康有千里之遠,待援軍行至彭城,也需要數日之久。若是在這幾日里,北魏先鋒軍先到,恐怕遠水救不了近火。當務之急,是要加強彭城的城防。”
蕭宗道︰“加強城防?”
朱異續道︰“自古攻城掠地,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尤其守城,最講地利,攻城方兵力多不一定能取勝,守城方兵力少並不是會輸,往往守城方只有數千兵力,卻能守住數萬大軍的攻城,也是有的。”
胡龍牙道︰“朱先生說的是,彭城城牆高聳,又有護城河,城防堅固,就算北魏大軍圍城,也能撐上十日半月。” (www.101novel.com)